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刺明 >

第643章

刺明-第643章

小说: 刺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崇祯接不接受建议,是他的事。提不提建议,是张准的事。如果这么好的机会,崇祯都不愿意抓住,他只能说,崇祯真的是一个昏君了。对于一个昏君,就没有必要客气了。

  在不知不觉间,张准已经将自己的位置,放到了和崇祯、皇太极平起平坐的地位。当自己在思索虎贲军的未来时,他们两个,应该也在思索各自的未来吧?

  ……

  皇太极在吐血。

  战斗结束以后,皇太极的脸色,一直都不是很好。不过,总算没有出现大的情况。在麾下的眼里,皇太极还是非常镇定的,并没有被战斗的失利给打击到。但是,回到自己的黄金大帐以后,皇太极终于是忍不住了,狠狠的吐出了几口鲜血。

  连续两天的进攻,大金军的损失实在是太惨重了。根据不完全的统计,正黄旗的兵力,损失了两成以上。镶黄旗的兵力,损失超过四成。其他各旗,损失的兵力,都在一半以上。好在,前锋营的精锐还在,否则,皇太极要高度怀疑,自己这个汗位,是否还能坐得稳。

  蒙古人的损失也不少。他们在其他的三个点,同样遭受到了虎贲军的强烈反击,冲上去的人,一下子就被打蒙了,跟着就全部倒在了血海里面。五千人上去,最后回来的,还不到五百人。其他人,都全部成了虎贲军的猎物。

  到这个时候,皇太极算是彻底的明白了。他是上当了。张准根本不是被大金军无意中抓住的,而是专门在董家堡等待他上钩的。以前,大金军想不通张准出现在河间府到底要做什么,现在,总算是明白了,别人是专门给大金军挖坑来着。结果,大金军一不小心,还真的掉入了这个大坑,摔得满头都是包。

  张准在董家堡和其他据点准备的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给大金军造成损失。张准唯一的目的,就是减少大金军的人数。这个狡猾的对手,算是摸准了大金国的致命之处。大金国最致命的地方,就在于人力不足,兵员不足。这次在董家堡,一下子损失这么多的兵员,难怪皇太极要吐血。

  蒙古三大部落里面,损失最严重的,乃是科尔沁部落。他们是跟着大金军一起进攻董家堡的,攻击行动也非常的勇敢。宰桑布和不愧是大金国最忠实的盟友,做事没得说。科尔沁部落出动的,全部都是精锐中的精锐,宰桑布和连自己的儿子都派上去了。不幸的是,他们遭受到的反击,也特别的强烈,受到的损失也最严重,宰桑布和的儿子,也英勇的战死了。

  哈喇慎部落和土默特部落的伤亡也很大。更要命的是,这两个部落损失的人马,都是试图投靠他皇太极的。不用说,这显然是哈丹巴特尔和阿日斯兰的借刀杀人计。

  “这两个家伙,迟早找你们算账。”

  皇太极在内心里悻悻的想。

  汉军旗的损失同样很大,朝鲜仆从军更是全军覆没了。幸好,尚可喜还活着,大金军的红衣大炮,也基本上还在。皇太极干脆命令尚可喜,将汉军旗和朝鲜仆从军残部,都全部编制在一起,由尚可喜统一指挥。

  损失太大了,真的是太大了。

  幸好他果断的下令撤退,要不然,部队的损失更大。

  在撤军以后,皇太极立刻将残存的部队都放出去烧杀抢掠,用疯狂的杀戮,来发泄士兵内心的愤怒和恐惧。否则,士兵们一定会深深的笼罩在失利的气氛中,一定会产生兵变的。同时,将身边的人都放出去,也能够有效的阻止他们对自己的质疑。

  尽管皇太极认为自己的决断,没有失误之处,但是,只要没有取得胜利,他就要承担责任。作为大金国的国主,不能为大金国谋取利益,就要被其他人所抛弃。

  “阿浑,你好点没有?”

  旁边的济尔哈朗关切的问道。

  “阿兜,你觉得,我们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吗?”

  皇太极咳嗽着,苦涩的说道。

  “当然!”

  济尔哈朗不假思索的回答。

  “为什么这么自信?”

  皇太极紧追着问道。

  “阿浑,我们这次只是一时失策而已。我们还有力量。只要我们抢掠到足够的人口和物资,回去辽东,休养生息三五年的时间,我们的力量,肯定是可以慢慢的恢复的。”

  济尔哈朗急忙说道。

  “三五年……你觉得,虎贲军会给我们这么长的时间么?”

  皇太极微微苦笑。

  “那就要看崇祯的意思了。”

  济尔哈朗意味深长的说道。

  皇太极眼神微微一闪,深沉的说道:“很好,你全权筹划去吧!”

  济尔哈朗点点头,答应着去了。

  皇太极在自己的案桌前,默默的肃立一会儿,然后找出一颗黑色的药丸,自己倒了一碗清水,然后喝下去。其实这个时候,不是他吃药的时间。但是,接下来,他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他必须保持旺盛的精力。

  在部下的面前,他必须时刻保持大汗的形象,尤其是在战况不利的情况下。之前的战斗,皇太极不认为是失败,只是不顺利而已。他还有前锋营,还有正黄旗和镶黄旗的主力,还可以和虎贲军野战的。

  只要虎贲军离开董家堡,他就会让对方知道大金军骑兵的厉害!

  张准,我们走着瞧!


第654章 整军再战

  晨曦,慢慢的撕破大地的黑暗,新的一天开始了。

  张准独自站在董家堡的城头上,默默的看着外面的原野。他昨晚没有睡觉,今天还是没有什么睡意。战争,就像是兴奋剂,可以摧毁任何人的身体。适者生存,能够活下来的,都是铁条。

  连续厮杀了两天以后,董家堡周围的枪炮声,终于是渐渐的冷清下来了。之所以是渐渐冷清,而不是完全停止,是因为虎贲军骑兵,还在和鞑子骑兵,在展开零星的追杀与反追杀。虎贲铳的枪声时不时的响起来,听起来有点沉闷,又有点寂寥。

  皇太极尽管撤回去了大军,放弃了进攻,但是,他麾下的鞑子骑兵,还在董家堡的周围游弋,试图继续给董家堡施加压力。张准当然不干了。你丫的都被打了一顿了,还不回去好好的养伤,还要在附近挑衅,我当然不能容忍。他当即下令虎骑营和豹骑营出击,驱逐那些零星的鞑子骑兵。

  虎贲军骑兵大规模作战,暂时还不是鞑子骑兵的对手,但是零零星星的对抗,却是占了很大的便宜的。仗着虎贲铳的射程远,开枪以后,立刻远遁,让鞑子骑兵欲哭无泪。哪怕是小队对小队,也不会怎么吃亏。同样人数的二三十人对抗,虎贲军骑兵基本上可以胜出。但是如果上百人,就有点麻烦了。

  董家堡的外面,到处都是鞑子的尸体,到处都是倒毙的战马。血泊基本上都凝固了,变成了一个个凝结起来的血潭。撕裂的鞑子军旗,断裂的箭镞,破碎的盔甲,只露出半截的腰刀,还有散落的皮衣,被北风吹得不断翻滚的皮帽,构成了战场的惨烈的风景线。

  隐约间,还能听到零星的呻吟,也不知道是从哪里传出来的。激战过后的战场,总是惨烈无比的,什么样的奇迹都有可能发生。如果说在外面一片混乱的尸体堆里面,可能隐藏有还没有断气的鞑子,绝对是有可能的。

  看着那层层叠叠的尸体堆,张准感觉自己的部署,总算是有了比较满意的结果。董家堡、曹家堡、柳家堡这三个小小的据点,在鞑子到来以后,至少消耗了接近三万的鞑子。要不是皇太极退得快,鞑子的伤亡还会更加的惨重。这个皇太极,倒也不是傻蛋,见机不妙,立刻撤军。

  由于附近还有零星的鞑子骑兵在游弋,虎贲军骑兵短时间内还无法将他们完全清除,因此,在未来的两三天的时间,想要清理战场,那是不太可能的。幸好现在天气寒冷,尸体不会腐烂,倒没有什么大碍。唯一遗憾的是,战场上找不到完好无损的战马。也就是说,虎贲军想要缴获一点鞑子的战马,暂时是无法实现了。

  观察片刻以后,张准来到了鼎字营的军营。

  鼎字营是这次董家堡战斗的主力,在鞑子的疯狂的冲击下,损失很大,包括一名队正在内,总共有五百多人战死。因此,在战斗结束以后,张准立刻下令挑选最优秀的新兵,补充到鼎字营里面去。

  听到这个消息,沧州义勇军的两个指挥官,董悼武、董华夏等人,都急忙来找张准。他们建议,让他们补充到鼎字营,他们发誓,一定不会表现得比其他人差的。在沧州义勇军的强烈要求下,大量的沧州义勇军的战士,被就地补充进入鼎字营。

  董华夏、董悼武等人,现在都成了普通的士兵,正在接受最基础的新兵训练。这些沧州义勇军新兵的最大特点,就是有一定的武学基础,身体素质很好,通过基本测试完全没有问题。此外,就是他们的文化水平相对较高。比如说董悼武,四书五经都基本能够背诵下来,差不多算得上是秀才了。

  张准来到他们的旁边,仔细的观看他们的训练。虎贲军的训练,都是从最基本的队列开始的,现在也不例外。第一课就是站军姿。五百多名的沧州义勇军新兵,显然是第一次接受如此严格的训练,在教官的连续纠正下,总算是站成了基本合格的身形。但是,距离优秀的标准,显然还有很长的距离。

  虽然这些新兵的身体素质比较过硬,平时没事还练练站桩什么的,但是,对于站军姿,他们显然是不太适应,只坚持了不到三十分钟的时间,就开始有人情不自禁的出现小动作了。当然,这样的时间,相对于其他的新兵来说,已经算是比较好的了。一般的新兵,刚开始能坚持二十分钟就算不错了。

  “休息一下。”

  “董悼武,董华夏,你俩过来!”

  张准看了片刻,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跟着就拍手叫道。

  教官当即下令休息,然后将两人带到张准的面前。

  张准点点头,教官就敬礼离开了。

  董悼武、董华夏穿着虎贲军的崭新军服,有点紧张的站在张准的面前。片刻之后,两人才想起,在虎贲军里面,下级见到上级,应该立正敬礼的,两人于是急忙立正敬礼。两人立正敬礼的动作倒也标准,看来这个动作他俩私底下练习过。张准也严肃的还礼,然后示意两人放松。

  “鞑子还没有全部退走,以后还要打仗的,你们家里人的情况如何?你们的爹娘都同意了吗?”

  张准缓缓的问道。

  “没问题了。”

  董华夏抢着回答。

  “真的没有问题吗?”

  张准眼神熠熠的盯着两人,关切的问道。

  董华夏欲言又止,想要说些什么,却又不好说的。

  董悼武是长子,比较稳重,这时候沉稳的说道:“都督大人,我们家里的事情会处理好的,绝对不会拖后腿。实际上,我爹的口气,已经有点松动了。至于我娘,她一向都没有反对意见的。”

  董华夏急忙说道:“对我爹的口气,已经有点松动了,只要再过一段时间,他的思想就能扭转过来了。杀鞑子这样的大事,他老人家一定会想通的。”

  张准点点头,谨慎的说道:“还是要争取你们家里人的同意。你们爹就你们两个儿子。两个一起上战场,老人家的确是有点不舍得的。身边没有一个人,总是会感觉寂寞的。”

  董悼武沉稳的说道:“好谢谢都督大人关心,我们一定会努力的。要是大人没有什么事,我们就回去继续训练了。”

  张准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挥挥手让他俩继续回去训练。

  董悼武和董华夏立正敬礼以后,转身走了。

  “这两个家伙,还怕我撵他们走。”

  张准微笑着自言自语,然后又轻轻的摇摇头。

  董家两兄弟,自从见识了虎贲军的强大以后,就一直琢磨着要参加虎贲军。后来没有得到批准,于是又积极的鼓捣出一个沧州义勇军来,鞍前马后的协助虎贲军作战。现在,鼎字营需要补充兵员,他们立刻抓紧了机会,从张准手里将兵员的份额都全部抢走了,他俩也如愿以偿的穿上了虎贲军的军服。

  但是,他俩的老子,董三槐隐晦的表示了反对。老头子不是对虎贲军有意见,而是担心自己的两个儿子,一起参军的话,自己身边就没有个儿子使唤,不方便。再说,两个人一起参军,万一有个三长两短的,岂不是要绝后?他虽然有好几房的妻妾,儿女数量不少,不过,儿子就只有这两人,当然要高度重视了。

  老头子的意思,是长子董悼武留在家里,主持董家的家务,将来继承自己的家业。小儿子董华夏倒是可以加入虎贲军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