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刺明 >

第644章

刺明-第644章

小说: 刺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头子的意思,是长子董悼武留在家里,主持董家的家务,将来继承自己的家业。小儿子董华夏倒是可以加入虎贲军锻炼一下,凭借自己的本事,闯出一番新天地。不过,为了安全起见,董华夏最好是在张准的身边,当个参谋或者跑腿什么的,到战斗部队就免了。危险性太大。

  但是,董悼武不干,不愿意呆在家里。他要是愿意呆在家里,乖乖的继承老子的产业,也不用那么积极的参军了。于是,老头子就想掉转过来,让老2在家里,老大参军。董华夏当然也不干。他什么话都不说,干脆收拾包袱,就搬来和虎贲军的熟人常住了。

  要说活跃程度,老2董华夏显然要比老大还厉害一些。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他已经和鼎字营的一群军官,如黄亮、魏然、赵宇晨等人混熟了,他们都答应,部队要是有空缺的话,优先考虑他。现在机会来了,他怎么能放弃?

  这样一来,老头子就有点憋屈了。都说家长威风,那是不错,但是真正遇到倔驴一样的孩子,做家长的还真是没有办法。你总不能在张准的面前,在虎贲军的眼皮底下,将他俩都扣押起来了吧?董三槐倒是想,结果婆娘提醒他,这样做可能会让张准不高兴,他就断了这个心思。

  对于董家兄弟的情况,张准也是了解一些的。他的意思,本来想要董悼武留在家里,继承董家的家业,然后让董华夏到虎贲军里面来历练一下,这是最中庸的方案,各方面都能接受。但是董悼武明确表示不干,还有私奔的念头,董华夏干脆就呆在鼎字营的军营里面,不愿意回家了。

  好吧,这俩兄弟,都成了参军的榜样了。别人不知道就里,还以为虎贲军这么受欢迎,连董三槐的两个儿子,都要死皮赖脸的才有参军的机会。这充分说明,参加虎贲军是有巨大好处的。结果,报名参军的人数,陡然增加了好几倍。这样的典范,张准当然不能打压。既然不能打压,那只有慢慢的劝解了。

  其实,对于董家兄弟,乃至于整个沧州义勇军,都全部加入虎贲军,张准绝对是欢迎的。以后虎贲军要在北直隶发展,少不了他们这些地头蛇的帮忙。虎贲军的每个营,都有他们的存在,这对于以后的招兵,还有战斗,都很有好处。

  这年头的军队,和后世的不一样,还没有完完全全,彻彻底底的职业化,乡土观念还是非常重的。这种乡土观念,主要表现在,要是在自己的家乡附近战斗,战斗力起码提升三成以上。要是离开了自己的家乡,战斗力就要多多少少都下降一点。

  关宁铁骑的战斗力为什么比明军其他的骑兵强?就是因为他们是土生土长的辽东人,辽东就是他们的家乡。为了自己的家乡战斗,为了自己的土地战斗,当然是充满了勇气。当初袁崇焕组建关宁铁骑的时候,就很强调这一点,要求只招收辽东当地人。辽人守辽土,的确是很有见地的。

  同样的道理,在北直隶这块热土上,还是土生土长的北直隶人最有战斗力。山东人到了这里以后,多多少少都有点离家太远的感觉。还有一种错觉,就是北直隶的利益,和山东没有太大的联系。要是能够在部队里面,夹杂有北直隶人,那就要好多了。

  “杨子轩!”

  张准沉思片刻以后,忽然叫道。

  “大人有什么吩咐?”

  鼎字营指挥使杨子轩急忙过来,立正敬礼。

  “子轩,这些人的训练计划是怎么安排的?”

  张准关切的问道。

  “每人安排一个老兵,传帮带,只要三天的时间,就能掌握最基本的军事技能。半个月以后,他们就基本上可以像老兵一样战斗了。”

  杨子轩乐观的回答。

  “不行。”

  张准缓缓的说道。

  “大人,你有什么指示?”

  杨子轩急忙问道。

  “军事技能是次要的,暂时不要管这个。你让那些老兵,先将这些新兵的纪律抓起来。除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还要从日常的点点滴滴做起。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都要详细的解说。要将严格的纪律观念,都渗透到他们的意识里面,渗透到他们的血液里。”

  “他们都是练武的小伙子,身体素质好,反应快,军事技能掌握起来,没有什么难度。他们最缺乏的就是纪律。尤其是年轻人凶猛斗狠,血气方刚,很容易情绪失控,如果缺乏纪律的约束,就很容易出问题。虎贲铳不是一般的火器,要是出事,就是大事。”

  “我们的部队,向来对纪律要求都是非常严格的。不能因为有战斗任务,就放松。要是在林斌那边,三个月的新兵训练期,主要还是强调纪律。别的,暂时都可以放下。在你们这里,同样如此。”

  张准严肃的有条不紊的说道。

  “大人的意思,是踢掉几个?”

  杨子轩居然听岔了,低声的说道。

  “什么叫踢掉几个?你想到哪里去了?我的意思是,宁缺毋滥。我们的军队,在纪律方面,不能有任何的松懈。无论是谁,要加入我们的部队,就要适应部队的纪律。无法接受纪律约束的,都要全部淘汰。这样的要求,不针对任何特定的人。这是一个死标准。”

  “你也知道,这些小家伙的长辈,相当多是在明军里面呆过的。他们的确能打仗,有勇气和敌人厮杀,但是,他们的武人习气也很严重,特别是表现在不尊重上级,不听从指挥方面。你看看董家兄弟俩,以前是什么人?他们俩,以前在董家堡,可是名副其实的小霸王这样的人,你要是不狠狠的抓纪律,不但是对部队不负责,对他们俩也是不负责。”

  张准语重心长的说道。

  这番话,他已经沉思了很久了。

  随着虎贲军的发展,会有越来越多各个阶层的人加入到虎贲军队伍里,大家的利益诉求不同,目标不同,行为处事方式不同,自然会带来各种各样的冲突。唯一能够约束他们的,只有严格的纪律。严格的纪律,是军队存在的基础,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

  其实,准确的说起来,沧州义勇军的小伙子,都不是穷苦人家。所谓穷文富武,他们这些练武的人,多多少少都有一些生财之道。说的不好听一点,偷鸡摸狗,打家劫舍这样的事情,他们也不是没干过。甚至,私盐生意里面,也常常有他们的身影。

  他们之所以参军,是因为向往虎贲军的荣誉,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要是也能够杀几个鞑子,那在别人的面前,就很有面子。说不定,还能混一个高官来做。这一点,和以前的虎贲军新兵,是有区别的。他们,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生存而奋斗。

  对于这一个阶层的人的加入,张准当然是欢迎的。但是,在欢迎之余,他一定要将他们训练好,教育好,引领好。虎贲军不能因为他们这些人的加入,就改变了原来的性质。特别忌讳的就是,他们这些练武人,在纪律约束方面,要比一般人更弱一点。

  或许,对于他们来说,总是有意无意的挑衅严格的约束。他们只看到了虎贲军打击鞑子的一面,却没有看到虎贲军严格训练,严格纪律约束的一面。没有了严格纪律的虎贲军,和一般的明军就没啥区别了,即使武器再厉害,那也是渣!


第655章 组建野战兵团

  “大人,我明白了!”

  “我一定将纪律先抓起来!”

  杨子轩明白过来了,急忙说道。

  说实在的,他也有些担心这些小家伙,能不能适应虎贲军的生活。对于外人来说,虎贲军的生活,就跟苦行僧一样,枯燥得不行,又紧张又辛苦。对于这一点,反应最强烈的,就是以前在明军里面呆过的人了。按照他们的说法,明军的纪律,可从来没有这么严格的。至于训练的强度,更是前所未有。

  一般的明天,三天操练一次,都算得上是精锐了。以前的戚家军,也是三天一小操,五天一大操的。虎贲军这样每天都操练,除了吃饭睡觉,都在操练,一般人还真是受不了。因此,虎贲军的队伍里面,来自原来明军的人,其实不多,因为他们根本接受不了虎贲军的严格要求。好像李昭辉、谢志友等人,能够成为虎贲军杰出一份子,都是在原来的部队里,就是守纪律的人。

  董家兄弟出身大户人家,又有较高的文化水平,还练过武,和一般的士兵的确不同。杨子轩担心,他们难以承受虎贲军的严格约束。现在,有张准的明确指示,他心里自然有数了。如果他们无法承受虎贲军的纪律,他们只好卷包袱走人了。虎贲军绝对不会为了某些人,而放弃对纪律的严格要求。

  “有任何的困难,都可以来找我。用点心思将这批人训练好了,就有了标兵,以后训练其他人,就轻松多了。记住,无论他是什么人,哪怕是太子,是皇帝,只要加入虎贲军,都必须严格遵守纪律!”

  张准充满期待的鼓励说道。

  “大人,你放心吧半个月以后,你亲自来检查我敢保证,他们到时候一定换了一个样子三个月以后,他们就是真真正正的虎贲军士兵了!”

  杨子轩充满信心的说道。

  张准是士官出身,说法做法,都带有明显的士官性质。这导致他的这些骨干部下,也是优秀的士官。说到训练士兵,他们也都有一套,只要张准布置下去,他们有时候甚至做的比张准还好。相反的,薄弱的环节,还是在战略战术那里。包括张准自己,都在琢磨《孙子兵法》呢,他可没有做过正儿八经的军官。

  离开鼎字营以后,张准来到炮兵营。因为鞑子的进攻已经停止,炮兵营暂时可以歇息,整个营地感觉静悄悄的,鸦雀无声。执勤的哨兵看到张准过来,急忙通知值班军官莫儒。

  “大人来了,请!”

  莫儒兴冲冲的走出来,立正敬礼,同时大声叫道。

  “别嚷嚷让他们睡觉!”

  张准皱眉说道。

  莫儒咧嘴一笑,就不再言语了。

  炮兵和步兵不同,在战斗结束以后,还有大把的事情要做。其中,清洗炮膛,维护火门,拆卸炮架之类的,就很重要。这些都是技术活,很耗费时间的。无论是红夷大炮,还是飞龙炮,都需要精心的维护,才能时时刻刻都保持良好的状态。因此,战斗虽然结束了,昨晚炮兵营的战士还是忙碌了一个晚上,才将这些工作完成。他们都是早上才刚刚躺下的。张准知道这一点,才会让莫儒别嚷嚷。

  “情况怎么样?”

  张准开门见山的问道。

  “还不错就是损毁了三门红夷大炮,需要拖到后方才能修理。其他的,只要鞑子还敢来,还可以用来揍他们!”

  莫儒略带兴奋的报告说道。

  他详细的解释说,在和鞑子的红衣大炮互相对射实心弹的时候,有三门红衣大炮被实心弹砸中,炮管被砸得凹陷下去了,以他们目前的工具,无法修理,必须送回去给孙勤恺他们处理。

  说话间,许子文和刘晨子两人都来了。他们两个,在昨天的战斗中,可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的,昨晚又劳累了一个晚上,眼睛都通红通红的。不过,张准来了,他们也就没有睡意了。

  “都督大人,那个没良心炮没用上,遗憾啊!”

  许子文笑呵呵的说道。

  “那个……以后再用吧。”

  张准随意的说道。

  虎贲军本来准备,在鞑子攻击最烈的时候,准确来说,是被破城的时候,才动用没良心炮的,结果,皇太极发现情况不对,立刻撤军,没良心炮就没有用上。没用上也好,这玩意儿以后还有机会发飙。知道没良心炮存在的鞑子,都已经被全部打死了,相信皇太极肯定不知道没良心炮的存在。

  手头上有些秘密武器还是好的。就好像炸药包。豪格的第一次进攻,就不知道炸药包的存在,结果被狠狠的炸得尸骨无存,损失惨重。等鞑子第二次进攻的时候,就忌惮多了。鞑子的第二次进攻,显然没有那么密集的队伍了,炸药包的平均杀伤力,其实是降低了。

  “后方送来的野战炮,什么时候到达?”

  张准错开话题说道。

  皇太极虽然暂时撤走了军队,不再进攻董家堡,但是,他的其他军队,依然在北直隶继续抢掠。鞑子不同于一般的军队。这支军队的抢掠欲望,太过旺盛。他们的士气尽管受到了打击,可是,在大肆的烧杀抢掠下,可能又会重新恢复。在没有董家堡作为乌龟壳的前提下,虎贲军要是在野外和鞑子骑兵相遇,谁胜谁负还真是不好说。

  根据这样的情况,张准有心组建一支野战军团,尝试着和鞑子在平原野地上较量较量。这支野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