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刺明 >

第642章

刺明-第642章

小说: 刺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豪格答应着去了。

  皇太极重重的舒了一口气。

  其实,让骑兵抽冷子,消耗虎贲军的人力,遏制虎贲军的动作,不过是为了大金国的脸面而已,实际上没有多大的用处。准确来说,这是在告诉虎贲军,我们还不甘心失败,战斗还没有结束呢,你丫的不要那么嚣张。

  同时,皇太极也知道,在自己的周围,一定有很多的探子,正在全神贯注的盯着自己。他必须让这些探子都看到,大金军还没有放手,还没有放弃董家堡。大金军还有力量,在必要的时候,对他们进行毁灭性的打击。

  “撤军?”

  “好!”

  阿济格接到命令,不假思索的立刻下令撤军。

  作为前线指挥,他当然很清楚部队的伤亡。他征战多年,还从来没有见过如此惨烈的战场。董家堡这样的据点,根本不是依靠人海战术就可以拿下来的,必须使用计谋。如果继续打下去,大金军的死伤,还要更加的惨重。皇太极在这个时候,果断的下令撤退,绝对是明智的。

  “呜呜呜呜!”

  低沉的牛角号,在大地上久久的回响!

  听到牛角号的幸存鞑子,纷纷后撤,脱离人间地狱。

  “大人,鞑子撤军了。”

  杨子轩有点遗憾的向张准说道。

  “皇太极是聪明人,他不会一根筋走到底的。”

  张准轻描淡写的说道。

  对于今天的战斗,他没有什么遗憾的。今天一天,鞑子在董家堡的周围,至少留下了一万多具尸体,虎贲军基本上是达到了目的。毕竟,虎贲军是完全被动的,只能是等待鞑子上门来,却没有办法主动的出去抓住鞑子。皇太极不会傻乎乎的一直用自己的脑袋往石头上面撞,有这样的战果,基本上可以了。

  皇太极在这个时候,果断的下令撤军,说明皇太极在攻击董家堡之外,肯定还有其他的计划。要是他将大金军全部都折损在董家堡,大金国也就完蛋了。孰轻孰重,相信皇太极肯定能分得清。

  “鞑子的骑兵,好像还不肯退去?”

  忽然间,杨子轩又发现了什么,有些疑惑的说道。

  “不用管他们,都是做样子的。”

  张准不以为然的说道。

  杨子轩琢磨半天,还是有些不明白。

  张准慢慢的解释说道:“鞑子今天的伤亡很大,无论是实力,还是士气,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相信这一点,不但我们能感觉到,朝廷应该很快也会知道。鞑子的骑兵,是在做样子给朝廷的探子看呢。”

  “皇太极是要用继续战斗的假象,掩盖自己的损失,保持部队的士气。要是灰溜溜的撤走,一点行动都没有,大家会觉得他打了败仗。但是,他这样一搞,只是说明攻击不顺利,并不是打了败仗。”

  杨子轩疑惑的说道:“他拿不下董家堡,还不是打了败仗?”

  张准轻轻的摇摇头,缓缓的说道:“准确来说,不算是败仗,只是没有达到目的而已。我们这一仗尽管歼灭了不少的鞑子,但是,鞑子也学乖了。从此以后,鞑子肯定不会再和我们攻坚了。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准备和鞑子野战了。”

  杨子轩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算不算败仗,暂且不说,反正,只要让鞑子流血,就算是达到了目的。至于野战,随着虎贲军的强大,以后总会有机会和鞑子堂堂正正的野战对阵的。立国之初的明军骑兵,就曾经将不可一世的蒙古骑兵,都撵到了大漠的深处。虎贲军骑兵,肯定可以超越自己的前辈的。

  “大汗,我们的伤亡很大。”

  阿济格从前线退回来,有点沮丧的说道。

  “我知道。”

  皇太极面无表情的说道。

  阿济格想要说些什么,最后还是没有说。

  大金军出动如此强大的兵力,最终还是抓不到张准,这让大金国的高层,都觉得很难受。这么好的机会都抓不到,以后想要抓到这混蛋,只怕更加不容易啊董家堡啊董家堡,真是太邪门了。

  对于皇太极的果断撤军,大家还是举双手双脚赞成的。皇太极的这个决定,的确是太及时了。各旗的伤亡固然很大,好在底子还在。只要不继续攻坚,野战,他们还是有几分把握的。

  只有在场的蒙古人,内心不是滋味。由于参与进攻的兵力不多,他们遭受到了虎贲军的更猛烈的还击,结果,参与进攻的部队,几乎伤亡殆尽。相对于大金军而言,蒙古人的伤亡,显然要更加的惨重一些。好处没捞到,却磕掉了门牙,蒙古各部落的首领,能高兴起来就怪了。

  “大汗,我们撤军吗?”

  沉吟片刻以后,阿济格又说道。

  “不不撤军!”

  皇太极冷峻的说道。

  他用力的挥了挥手上的马鞭,雄浑有力的喝道:“阿济格你立刻回去率领正红旗,加强对明军的监视,防止他们有任何的异动。”

  阿济格答应着去了。

  皇太极的话,自然是让他继续掌管正红旗了。这个掌管,和之前的表面上掌管不同。因为攻击董家堡的失败,皇太极撤销了对阿济格的惩罚。也就是说,他依然是一旗之主,也不需要再接受失败的问责。连皇太极自己亲自出动,都无法拿下董家堡,他阿济格还有什么责任?

  豪格看着自己的父亲,有点疑惑的说道:“父汗,我……”

  皇太极用力的挥了挥马鞭,凛然说道:“你立刻集合各部精锐,四处搜掠,将北直隶都变成一片白地。能带走的东西,都带走。无法带走的东西,无论是人还是物,都全部毁灭!”

  豪格目露凶光,恶狠狠的去了。

  皇太极继续说道:“蒙古的勇士们现在是你们欢庆的时日了从现在开始,你们可以自由活动,做你们喜欢做的一切事情烧杀抢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我给你们半个月的时间,尽情的去享受!”

  所有的蒙古人顿时兴奋的大叫起来。

  他们最期待的就是这样的命令。

  皇太极这是要发泄怒火了。怒火发泄不到虎贲军的身上,只有发泄到明国百姓的身上了。谁叫明国朝廷软弱可欺,无能为力呢?你张准试图利用北直隶崛起,我就先将北直隶都全部毁灭再说!


第653章 一灯如豆,还是要吐血……

  夜,深沉,一灯如豆。

  董家堡的议事厅里面,张准在独自沉思。

  激战了一天的战士们,都早早的歇息了。只有大量的后勤服务人员,还在忙碌。火光中,隐约有哨兵的身影。杨子轩等据军官,正忙着安顿伤员,为牺牲的战士送别。因为战斗的需要,牺牲烈士的遗体,将会被火化,然后将骨灰带回去崂山烈士陵园安葬。

  张准也是刚刚才慰问完伤员回来。到他这个级别,这些面子工程,不需要经常参与了。各个营的军官,还有来自后方的慰问团,将会给伤员带来他们最需要的心理慰藉。他需要思考的,乃是虎贲军下一步的动作。

  白天的战斗,鼎字营总共损失了五百人,在张准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当然,对于虎贲军的战士来说,这样的伤亡,已经是非常大了。因为,鼎字营三分之一的战士都没有了。但是,想到被消灭的鞑子,大家的悲伤情绪很快又被掩盖过去。鞑子的损失,至少在万人以上。用五百人换一万人,怎么说都是划算的。比拼人力,虎贲军怕过谁来?

  当然,张准也不敢过分的乐观。过分的乐观,那就是骄傲自满了,是要出大事的。和鞑子的战斗,是长期而艰苦的,想要一口将鞑子吞噬掉,根本不现实。如果皇太极真的是那么无能的话,大金国也不会最终吞并明国,在中原建立一个新的王朝了。

  无论张准多么鄙视鞑子,都必须承认,在当时,皇太极、多尔衮等人,相对而言,的确是比较出色的人才。他们很好的利用了当时的天下大势,然后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最终达到了统治天下的目的。白天的战斗虽然结束了,和皇太极的争斗,其实才是刚刚开始。

  之前的战斗,只可以说是坑了皇太极一下。是的,就是坑了皇太极一下。张准利用大金国上下对自己的怨念,精心设计了一个陷阱,然后暗算了鞑子一下。但是,这并不是说,鞑子就完全被虎贲军打败了。事实上,距离彻底的打垮鞑子,还有很长的距离。

  在遭受了损失以后,鞑子也清醒过来了。他们会从这次的战斗中吸取经验教训,以后轻易不会上虎贲军的当。这意味着,以后的战斗,想要这样坑鞑子,基本上是不可能了。未来,虎贲军就要和鞑子堂堂正正的正面交手了。

  实际上,直到目前为止,战争的主动权,依然掌握在鞑子的手上,依然是在皇太极的手上。无论皇太极要做什么,他张准都只有被动的承受。在遭受了损失以后,鞑子一定会避开攻坚这样的战斗方式,想方设法和虎贲军野战的。张准估计,鞑子可能会分兵,四处搜掠,实施最血腥的报复。

  以皇太极的聪明,不难推测到,自己有染指北直隶的计划。因此,皇太极极有可能会对北直隶采取三光政策,烧光,杀光,抢光,彻底的摧毁北直隶的生产力。以后自己即使控制了北直隶,短期内也无法从北直隶得到多少的战力。以鞑子的残忍个性,这样做完全是有可能的。

  野战,虎贲军暂时还没有这样的实力。因此,皇太极要是这样做的话,张准也只能是勉强看着。坦白说,一旦离开董家堡这个乌龟壳,被虐待的就是虎贲军了。未来之路,还很漫长啊!

  “墨煜,准备好了没有?”

  张准忽然叫道。

  “大人,我正在琢磨呢,你别催我啊。”

  墨煜的声音从隔壁传来。

  “意思表达到就可以了,不需要琢磨字眼。”

  张准不以为然的说道。

  “那可不行大人,这封信可是署你的名字,别让人笑话!”

  墨煜一本正经的说道。

  “那……你慢慢琢磨吧。”

  张准愣了愣,只好随意的说道。

  “好!”

  墨煜严肃的回答。

  张准翻了翻白眼,想要说些什么,最终还是什么都没有说。这个墨煜,真是拿鸡毛当令箭了。他其实只是要墨煜琢磨一封信件的内容而已。这封信件是他写给崇祯的,算是私人的信件。张准希望,崇祯在接到他的信件以后,能够命令麾下的明军主力,从多个方向包抄鞑子,给予鞑子最沉重的一击。

  在进攻董家堡失利以后,鞑子的兵力和士气,都跌到了最低谷,战斗力最多只有平时的三成不到。要是明军在这个时候,能够下定决心,破釜沉舟,出动所有的兵力,将鞑子包围起来,加上虎贲军的协助,两者联手,将皇太极的大部分精锐,围追堵截,消灭在北直隶境内,并不是不可能的。

  根据闻香教网络提供的情报,崇祯目前手上,集中了至少二十万人的大军。这二十万人就算全部都是豆腐渣,一起压过来,也够鞑子喝一壶的。鞑子现在正是最虚弱的时候,撑也可以将鞑子撑死。更何况,部分的明军,未必就是豆腐渣。

  例如吴三桂的辽东骑兵,就是有一定的战斗力的。要是真正和鞑子拼命的话,用两个辽东骑兵换一个鞑子骑兵,还是有可能的。两万辽东骑兵,换一万的鞑子骑兵,怎么看都怎么划算啊!

  这对于崇祯来说,绝对是有好处的。虎贲军已经在董家堡重创了鞑子,如果明军再给鞑子来个致命一击,关外鞑子的威胁,就基本上可以解除了。如果这个目的达到的话,鞑子的威胁,基本上不存在了。最起码,在数年之内,崇祯不用担心受到鞑子的重压了。

  当然,想要达到这个目的,困难重重。朝廷和虎贲军之间,本来就是互相猜疑,互相提防的。崇祯是否会接受张准的建议,还得两说。张准的建议,在他看来是一片好意,但是在朝廷看来,就有驱狼逐虎,借刀杀人的意思。因此,想要朝廷合作,很难很难。

  崇祯对他张准的忌恨,可不在皇太极之下。对于崇祯来说,最要紧的是什么?是国家社稷?是百姓民生?都不是是他的九五之尊,皇帝宝座皇太极未必有心思抢他的皇帝宝座,张准却是公然打出了旗号,要将他从皇帝的宝座上拉下来的。

  鞑子、朝廷、虎贲军三者的关系,真的是太复杂了。就好像是汉末的三国。合纵连横,勾心斗角,是不可避免的。既然虎贲军可以联手朝廷,一起收拾鞑子,那么,朝廷和鞑子联手,一起对付他张准,也不是不可能的。为了利益,什么事情都能做出来。

  但是,崇祯接不接受建议,是他的事。提不提建议,是张准的事。如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