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将门 >

第854章

大宋将门-第854章

小说: 大宋将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随随便便就给分了,实在是太亏了。要说这样的傻瓜有没有呢?还真有,比如和宝宝好不容易攒了相当于国库20年岁入的巨款,他跌倒了,嘉庆吃饱了。

  可吃饱了之后呢?

  国势一天不如一天,富可敌国的财富哪去了?打水漂也要听个响啊!

  对不起来,王宁安可不是那样的傻瓜,一定要让钱发挥最大的作用。

  “你们推荐一个合适的人,来负责这笔资金的使用。”

第1160章 技术突破是关键


  上百亿的财产支配运用,要按照朝廷的要求,组建公司,惠及亿万百姓,还要严防贪腐,责任之大,可想而知。这个人选必须再三推敲,要是再弄出一个司马光,或者曾布式的人物,坏了大事,只怕连王宁安都没有脸面继续留在朝堂了。

  “我推荐蔡京!”

  第一个开口的是章惇,“蔡京是工程师出身,有很强的政务能力,有目共睹,也懂得办工厂,运作经营,这一次他还负责查抄有罪官吏,立功不小,试问,还有人比蔡京更合适吗?”

  他刚说完,韩宗武居然站出来反对。

  “蔡京是不错,可是他家中兄弟众多,有很多不好的风闻,我实在是担心,他会成为第二个曾布!”

  章惇怒了,“这话什么意思,难道家中有兄弟的,就不能做事了?简直岂有此理,你看看,要不要把我也给罢免了?”

  韩宗武黑着脸道:“我的意思是要注意留神,难道不应该吗?”

  这两个人还要吵,吕惠卿开口了,“师父,我以为这笔钱的运用,虽然是办公司,但并不是以盈利为目的,而是要负担起职责,协助朝廷,更好治理天下。”

  王宁安颔首,显得很赞同。

  吕惠卿得到了鼓励,“既然是这样,经营能力反而要放在次要位置,关键是为人正直,为官清廉,不贪钱财,一心一意,替百姓做事……我斗胆推荐一人。”

  “谁?”

  “范纯仁!”

  吕惠卿说的很干脆,这个名字出来,大家伙都无话可说。

  虽然范纯仁是范仲淹之子,也算是名门之后,但是范家家规严苛,他们不接受土地,也不经商,出来做官,全靠着俸禄为生。而且范仲淹还将许多俸禄捐给了家乡的穷学生,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范纯仁比他爹也好不了多少,这几年范纯仁也在地方跑,每年领的津贴,绝大多数都捐给了各地的穷人,替孩子购买书籍,笔墨,还有帮着山村修路,打井,建水渠……他的作为大家伙心里都有数,当吕惠卿提出来之后,谁也没法反对,就这么顺利通过。

  ……

  从政事堂出来,章惇追上了吕惠卿的脚步,感慨一笑,“吉甫兄,你是真有眼光,居然推了范纯仁,够厉害!”

  吕惠卿呵呵一笑,“我也是为国举才,倒是子厚兄,你准备下注了?未免太早了!”

  章惇没有否认,而是抱着肩膀,冷笑道:“那咱们就看看,谁的手段更高明!”章惇要推蔡京,其实也有自己的小算盘,蔡京倒是无所谓,可是他背后牵着秦王二公子,师父年纪也不小了,天竺平叛,两位公子都大展拳脚,绽放光彩。接下来的朝局他们肯定不会缺席,章惇已经做好了和小彘联手的准备。

  不把蔡京推上去,就绝不罢手。

  初次受挫之后,章惇立刻重整旗鼓,户部在苏轼和晏几道整顿之后,已经焕然一新,正需要一个新的尚书接任,把工作纳入正轨。

  蔡京不负众望,接任了户部尚书。

  章惇很得意,总算赢了吕惠卿一局,户部在手,他的力量瞬间膨胀起来。

  可还没等享受胜利成果,情况又发生了变化。

  在天竺平叛有功的柳羽被调入京城,接掌了兵部,原兵部尚书王韶加同平章事,入政事堂,主管军务和外交。

  柳羽和大少爷狗牙儿更亲近,而王韶则是吕惠卿的盟友。

  好一个厉害的吕吉甫!

  老子才拿了一个,你就用两个还回来,够狠,真够狠!

  这俩货不断扩充势力,拉拢人马,渐渐地,整个朝堂都分成了两派,一派是吕惠卿领衔,一派是章惇为首。

  隐隐的,这两派背后,站着秦王的两位公子。

  一场大戏刚刚落幕,新的争斗又来了。

  人在宦海,身不由己。

  这就是最真实的写照。

  王宁安心知肚明,他突然很羡慕一些穿越前辈,到了最后,功成身退,甩一甩袖子,不带走一片云彩,跑到海外,逍遥自在,什么都不管。这个路数,在武侠小说里面也不少见,一走了之,多幸福啊,很可惜,王宁安是没本事做到。

  人们就像是关在一起的螃蟹,当有人想往外爬的时候,立刻有人拉住你的手脚,就这样,一个拉着一个,谁也不肯放手,想要潇洒海外,做梦去吧!

  两个小子想继承自己的事业,那几个弟子想要成为首相,按照他们的想法,去改变大宋,且让他们斗去吧,只要能守住分寸,别坏了大局,权当做猴戏儿!

  没错,天下间的事情,在王宁安的眼里,差不多都是猴戏了,唯一的例外,就是眼前的实验!

  在开阔的场地上,停着两个东西,一个是三个车轮,一个是四个车轮。

  蒸汽拖拉机早就成熟了,几乎每个人都见过。

  眼前的东西一定是车辆,大家都非常确定,只是唯一的问题,就是个头太小了,还不足蒸汽拖拉机的三分之一。

  三轮车上只有一个座位,在座位前面,有一个横把,用来控制方向。王宁安看在眼里,都差点吐血了。

  好好的机动车,弄个方向盘行不?偏要做成自行车,也不嫌寒碜!

  当然了,不管怎么说,这就是世界上第一辆汽车,相比颜值,王宁安更在乎能不能动。

  负责设计制造汽车的工程师们,也是满手心的汗水,紧张地浑身发抖。终于,伴随着一声令下,汽车发动了。

  为这辆汽车提供动力的是一台二冲程内燃机。

  三个车轮缓缓转动,汽车跑了起来。

  相比起硕大复杂的蒸汽机,内燃机个头小,动力强,又节省原料,好处简直说不完……这辆汽车也算争气,居然一口气跑了20里。

  观看实验的人们的眼睛瞪得大大的,都露出了贪婪垂涎的目光,好东西啊!

  以蒸汽机驱动,车辆庞大,而且需要带着煤炭,要有专人烧锅炉驱动,用来当做工程机械没有问题,要是给私人出行用,不是享受,而是受罪!

  哪怕蒸汽机问世好多年,四轮马车依旧是城市运输的主力。可随着内燃机汽车的出现,四轮马车退出历史舞台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王宁安观看了汽车的实验之后,兴高采烈,回到家中,主动多喝了两杯酒。转过天,他就让人制定了一份促进汽车产业发展的纲要,并且拨出了专款,作为扶持基金,还要求在学校设立相应的科系,培养人才。

  目前的大宋,太需要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了。

  铲除金融集团,整顿吏治,平定叛乱……一轮接着一轮的乱子,已经严重影响到大宋的经济发展。

  而且蒸汽机的红利也吃得差不多了,一味依赖煤炭,西京很荣幸获得了雾都的称号。是该发展出新式的动力系统了。

  内燃机的发展已经早就安排下去了,现在是享受成果的时刻。

  在实验成功之后,工程师们火速给汽车加上了罩子,又大大提升了舒适性,总而言之,适合民用的小汽车终于出现了。

  虽然还很简陋,但是富裕的大宋商人,已经摩拳擦掌,准备下单购买!

  汽车算是很复杂的机器。

  首先造汽车需要钢铁,需要铜,需要木材、皮、漆等等材料,还需要最关键的石油!

  一个汽车产业,能带动钢铁、冶金、石化、机床等等,一大堆的行业,每一个行业都能消化无数劳动力。

  这些年一直有个人口膨胀的问题,给政事堂造成了非常大的压力,不得不向外移民,暂时缓解。

  现在产业链延长了,工作岗位多了,人口或许不再是压力,反而成为红利!

  更让人欣慰的是石化工业发展起来,就能提供制造化肥和服装的原料,化肥能带来粮食增产,新式的服装材料出现,能满足所有人的需要,吃得饱,穿得暖……

  一项新技术突破,居然能带来如此庞大的影响,只怕连发明内燃机的工程师也想不到,他们靠着自己的双手,改变了世界!

  当然了,前途是美好的,可道路却是曲折的。

  制约大宋最大的瓶颈,不是别的,而是严重匮乏的石油。

  尤其是深度很浅,容易开采的石油,更是少之又少……王宁安的面前,摆着一副巨大的沙盘,半个世界都在上面。

  从西域向西,里海附近,盛产石油和天然气,在向西,茫茫的沙漠之下,更是埋藏着不计其数的石油资源。

  “该出兵了!”

  治平十五年,经过充分的准备,大宋派遣5万禁军,从海陆两个方向,展开了远征,大军所到之处,势如破竹,根本抵挡不住。

  毕竟大宋已经完全进入了火器时代,火铳和火炮使得战马和马刀变成了奢侈的玩具……大宋的疆土,几乎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快速扩张,广阔荒凉的沙漠尽数纳入了大宋的版图。宋军征伐的脚步并不会停歇,已经有舰队驶入了红海,他们载着奴隶和战俘,去挖掘运河,要打通进入地中海的航路……

  一切都有条不紊地推进,最高兴的人莫过于赵曙,他盯着地图,兴奋转圈,不时挥拳赞叹。

  这才是真正的天下!四海之内,环宇之间,皆是大宋疆土。

  再无遗憾了,于愿足矣!

  “皇儿,天下就在你的眼前了,父皇准备退位,把江山传给你。”赵曙笑呵呵道:“皇儿,不要让父皇失望啊!”

第1161章 王宁安的地位


  海外叛乱,请愿团兴起,所有人都希望赵曙出面,哪怕下一道旨意,也能左右局势,蓄势待发的金融集团,老谋深算的文狐狸,都有这样的期盼。

  奈何从头到尾,赵曙都没有露面,这帮人就被王宁安给轻易扫荡一空,败得稀里哗啦。

  赵曙没有出面,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因为他病了,尽管有钱乙保驾护航,但是赵曙连续疟疾,加上中毒之后,身体太虚弱,稍微不注意,就会染上风寒,迁延难愈。

  请愿团闹得最凶的时候,正好赵曙卧床不起。

  当然,凭着他们君臣的感情,赵曙即便表态,也不会和这帮人翩翩起舞。但是在病床上,赵曙翻着各种文章报纸,一颗心就仿佛被刀子割似的,一刀一刀,割成了三千六百片!

  朕都放权了,要过几天安生日子,你们怎么还揪着不放,利用朕来做文章,到底谁才是天子,谁才是九五至尊?

  尤其可恶,你们把师父也牵连进去,就这么盼着天下大乱吗?

  赵曙切齿痛恨,夜不能寐,病情越发沉重,几乎崩溃。所幸后来靠着天竺的叛乱,反戈一击,把请愿团和叛军牵连到一起,全都给消灭一空。

  赵曙终于松了口气,身体都好了很多。

  师父还是有办法的,杀得痛快!

  只恨自己无能为力,不然一定亲自下旨,严惩不贷。

  可赵曙又想了想,发现事情不是那么简单,如果当时下旨,肯定会有人借机牵扯上王宁安,把六艺一系卷入其中,指责他们阴谋篡位,逼着师徒反目,把朝局搅浑,然后就能浑水摸鱼,从中渔利。

  事实上,文狐狸就是这么打算的。

  真是想不到,这一场病,无法理事,还因祸得福了。

  赵曙笑得很无奈,他萌生了一个想法,这个想法迅速生根发芽,成长壮大,不可阻挡,他下定了决心,要把皇位让给儿子。

  其实赵曙存退位之心,不是一天两天了,他当皇帝的日子不算太长,但是各种滋味都尝过了,环顾四周,没剩下几个贴心人,不只是他,就连皇后王青都遍体鳞伤,险些丧命。

  上次王青病危,所幸钱乙妙手回春,救活了王青,但是接下来王雱牵连案子,死在家中,又过了一些日子,王安石老病沉重,也死了。

  父兄去世,让王青又一次饱受打击。

  她此刻很能理解赵曙的心,赵曙也很懂妻子的难。

  皇位对于他们来说,不是荣誉,而是不可承受的压力!

  夫妻俩都不想硬抗了。

  更何况西征开始了,汹涌的大宋铁骑注定要踏遍全球,赵曙最大的心愿也即将达成,皇位对他来说,真的不重要了。

  没有人愿意放弃手里的权力,但凡事总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