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帝国崛起 >

第225章

三国之帝国崛起-第225章

小说: 三国之帝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有些改变,但是赢啸并不急于改回去。时代在变化,随之而来的变革也是很正常的,若在全部回到大秦那一套上,并不见得一定就是对的。当日观礼之人是密密麻麻,将皇城之外围了个水泄不通。据时候统计,当日维持治安所投入的军队足足达到三万之众。就这样都很艰难的才维持住。可想而知,来了有多少人。
  当赢啸一身黑色龙袍亲手在皇城之上将象征着大秦的玄色大旗升起。迎风烈烈招展开地旗帜之上。一个金线密密缝制地出的“秦”字象飞出大旗一般。
  所有人高呼万岁。拜服在地。由近致远,黑压压的人群皆拜倒在这大旗之下。不断高呼着“万岁”。赢啸站在皇城之上,俯视众生,一股血气似乎压在胸中,不吐不快。
  那种荣誉与责任重重砸在他心房之上,本以为克服大秦后似乎可以轻松一下。但是看到下面无数人拜服在他大秦旗帜之下,拜服在他身姿之下。这责任与荣誉更重了。
  不错,他要带领军队获取荣誉;他要给予百姓平安的生活;他要开创一个盛世,一个前所未有的大一统王朝。一个灿烂无比的大帝国。
  超越一切。让大秦的辉煌再现于世。让炎黄的威武传于世界。
  庆典结束了,人们却在皇城之外。久久不能散去。今日之见,足够他们吹嘘一辈子地了……
  回到皇宫,赢啸却依然坚持着处理公文。这是他的责任,也是他地义务。同时复国了,该大封群臣了,这也是很浩大地事情啊。
  “少爷。”蒙捷这份称呼,从没有改变,不管赢啸在什么位置上,这让赢啸感觉十分之亲切。
  “蒙叔啊,什么事情?”
  “少爷,这是老爷留给你的最后一封书信了。现在您称帝了,该是给您的时候了。”
  最后一封?父亲留给自己的书信并不多,可自己却一直有着期待。这些书信往往会给自己无尽的动力,当自己坚定不移的走下去。现在……终于到最后了吗?
  默默的接过书信,打开看到那熟悉的笔迹,即便称帝,即便荣誉顶天,可他永远是父亲的儿子。
  “若我儿能见此信,则当是称帝之时。首先恭喜你这个臭小子,当年在骑在老子脖子上拉屎地小家伙,现在已经一代帝王了。只可惜为父看不到了,也不知道你个臭小子现在多大年纪了,我那乖孙儿和重孙儿有多少个了?不过就算你小子拥有再大地疆土,到了再大的年纪,你个臭小子还是当年骑在我脖子上地那个小破孩。
  好了,说正题。不管你现在统一了中国没有,我的一切已经留给了你。臭小子,从小不喜欢读书,现在知道为难了吧。但是即便你这辈子做不完,也要让你的儿子辈分,孙子辈继续走下去。
  你老子我当年也是……用我那个年代的话讲叫“愤青”。所以我希望你能帮我完成这些意愿,当然量力而为,我可不想你因为固执的做这些给我们炎黄子孙带来灾难。
  我不知道你现在全国还是多少人丁,但是你统一全国之后,第一大难题是门阀。可最大的威胁却是在北方草原。若不是因为你个臭小子出现,这汉末之后将是五胡乱华,这是一个黑暗的年代,对汉人来说是个极度黑暗的年代。
  中原的汉人历经战乱,没有能力对抗草原民族南下。可怜的汉人开始了黑暗的历程,至于五胡,大概是鲜卑,匈奴。羯,羌,还有个忘记了,反正就是在乌丸,丁零,氐人之中了,反正这些畜生都有份。
  原来的五胡乱华之时。汉人凄惨到被这些人称呼为“双脚羊”。杀了当粮食吃。这一次五胡乱华几乎将我炎黄子孙杀到濒临亡族灭种。虽然后来我们顽强地复兴,但是这血海深仇却已经不可消除。
  孩子,这草原上的威胁不除,我中原汉人就没有安稳的日子。所以,你要记住,若是有谁告诉你说要以德服人,要感化这些蛮夷,就把这人拖出去打。对于这些蛮夷。只有刀剑与皮鞭才是道理。
  我给你留下一份大概的草图,这个世界太大了。大到你不可想象。还有。老子不是学地理的,不大清楚有没有画对,反正大概是这个意思就是了。”
  赢啸看到此处,拿出信中的一份草图,确实,画的不怎么样。不过其中包含地内容却让他震惊无比,好大地世界,中原大地历来的被认为是天下,居然在这之外还有这么多的地方。
  随着丝绸之路的繁盛。赢啸也知道远方还有一些国家。本以为是化外小国,但是在看这地图。这罗马就是一个不比中原小的大帝国。震惊了一会。赢啸继续开始看信。
  “这世界,大部分地方是海洋。所以掌握了海洋就掌握了世界。我所知道的航海知识我都留在书中,你慢慢看,不过不要全信,要实践。你老子我上辈子连海都没出过,也不知道有什么杂七杂八的东西,反正我知道的东西都些在《海航纪要》里了,但是非常不完善,你要做地是尝试,是探险。
  若是海航有所成就,你记得,按照我留下的地图上,那个叫北美洲地地方,你要派人去寻找土豆与红薯这些植物,至于其有何功效,什么样地外形,什么作用。我在《农学杂谈》里记载的都有,臭小子自己去查,对你有非常大的帮助,大到你不可想象。
  现在不在是父亲对儿子的嘱咐,是一个炎黄子孙对一位帝王的请求。请求你做一件事情,现在的三韩与瀛洲,希望你将他占据,成为我中原的领土,完全同化掉,让他们习汉文。也许在这个时代,这两个地方与我汉人没有什么深仇大恨,甚至会是很顺服的外邦。
  但是,在千百年后我那个时代里。这些三韩人窃取我中华璀璨的文明,宣称是他们地。那个时代我们称呼他们为他高丽棒子,这些人居然敢说他们是我汉人地祖先,所以,请求皇帝将三韩收入国土,成为三韩县。彻底的抹杀这些人从我大汉文明窃取地一切而后宣称是他们自己的文明的丑恶行为。
  记得有一点要小心。这些高丽棒子反复无常。在原先的历史中,大约也就是你向后的几百年。中原一位帝王曾经征伐这些高丽棒子,却败在礼仪与这些高丽棒子的反复之下。这些高丽棒子一见天朝大军来了,便假称顺服。天朝大军一走,马上反叛,断了粮道,使得数十万汉家好儿郎葬身在三韩。还请你切记这个教训。
  而瀛洲,在我原先那个时代,我们称呼他们日本鬼子。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他们是我中原王朝的顺服者,但是这些人狼子野心,天朝势大之时,便称臣,恭顺的无以复加,让人不忍加罪。但一旦天朝势微之时,这些畜生便露出爪牙,狠狠的咬上一口。
  千百年后,这些日本鬼子趁中原势微之时,几乎将我天朝汉人杀到亡族灭种。还请皇帝陛下,将东瀛收入国土,成为东瀛县。
  然征伐东瀛最大的敌人不是这些畜生,而是海洋上的台风。曾经有人出兵攻打,但是数十万大军却被海洋上的台风击溃。全部死亡,还请皇帝陛下谨记谨记。
  我所说的是请求,是一个汉人子民向皇帝的请求。或许现在我们汉人和这些人没有什么深仇大恨,但是这些落后文明以后必然是我们汉人的心腹大患,所以,我请求,皇帝陛下,请将这些危机扼杀在萌芽状态。
  草原五胡,三韩,瀛洲,现在皆是梦寐的野蛮时代,没有什么文明之说。所以这不是抹杀文明,还请皇帝陛下同意,这个汉人子民对您的请求。
  为父自知时间无多,不能在为你留下什么了。我留下的书籍,希望我儿多做研读,我能留下的都留下了。对于域外很多东西我并不知晓,毕竟这个时代里很多东西我不清楚。
  这些就靠我儿亲自探索了。大秦的旗帜必将征服世界,汉人的威武定然要撒播于世界。一切都靠你了。陛下,我去了。我做了能为你做的一切,后面就看你的了……”
  赢啸看的泪流满面,父亲啊,您放心,您的请求我一定完成,一定会让一个亘古未有的辉煌帝国在我手上诞生。您放心,请您在天上看着我……

  第二百七十六章 大封群臣

  炎黄418年元月初五,嬴啸在皇城之中举行第一次朝会,却是大封群臣的时刻。
  好在汉承秦制,大秦的大部分的制度还在,只需要稍加改动就可以了。
  嬴啸一点头,朗声说到:“今大秦再起。诸位居功至伟,宣。”马上有人出来捧起圣旨开始宣读。
  “圣谕。田丰,性行淑均,辅国有功。封丞相,列三公,赐金印紫绶。辅助朕管理百官,处议朝政。
  贾诩,机敏远识,辅国有功。封御史大夫,列三公,赐金印紫绶。领御史,监察百官,参议国政。
  高顺,知兵善行,辅国有功。封太尉,列三公,赐金印紫绶。控天子之军,掌各级军官之任免与考核。
  陈琳,文华盖世,辅国有功。封奉常,列九卿,赐银印青绶。掌礼仪,控天下学宫,百官选拔。
  赵云,文武兼备,辅国有功。封郎中令,列九卿,赐银印青绶。掌殿中议论、宾赞,控禁卫军,责成长安防务。
  典韦,忠诚勇猛,辅国有功。封卫尉,列九卿,赐银印青绶。控羽林军,掌皇宫防备。
  华雄,随朕转战,辅国有功。封太仆,列九卿,赐银印青绶。控天子车马,掌天下马政。陈宫,刚正不阿,辅国有功。封廷尉,列九卿,赐银印青绶。掌全国司法,控廷尉狱,审理官民之案。
  嬴复。德行于世,辅国有功。封宗正,列九卿,赐银印青绶。掌皇族亲属及登记宗室谱牒,控宗室属,决断宗室。
  杨松,调控民生,辅国有功。封治粟内史,列九卿。赐银印青绶。掌国库钱粮贮存,控天下物价平抑。
  蒙明,理财有道,辅国有功。封少府,列九卿,赐银印青绶。掌天子产业起居,控内库出入。
  沮授。高远有识,辅国有功。封典客,列九卿,赐银印青绶。掌各方外夷部族首领朝觐事务,控天子外宣之策。”
  三公九卿皆封完,嬴啸看着在下面微笑的郭嘉十分无奈。****这小子,太懒散了,本来这三公九卿必然有他一份。可这小子居然跑来告诉自己。这些事务太麻烦了,还是跟着自己参赞军机,指挥战阵来的好。
  最后一番讨论,只好应下他地意思,这小子,真是让人无奈……小黄门却在继续宣读。
  “圣谕,郭嘉,才华盖世。辅国有功。封谏议大夫,赐金印紫绶。掌天子建言,参议国事。”
  这一下所有人都直眼了,都知道赢啸对郭嘉是恩宠有加,却只封了个谏议大夫,官职虽小,可却与三公一般享受金印紫绶。真是……但是谁也不能说什么,这是天子恩赐。谁敢反对?这郭嘉。一副笑眯眯的样子,除了嫉妒……还能做什么呢?
  “圣谕。鲁肃,见识过人,特征为属。封谏议大夫,赐银印青绶。掌天子建言。
  陈登,才思敏捷,有功于国。封谏议大夫,赐银印青绶。掌天子建言。
  张松,博闻强识,有功于国。封谏议大夫,赐银印青绶。掌天子建言。
  糜竺,理财有方,辅国有功。封太中大夫,赐银印青绶。掌天下贸易,控丝绸之路,管理天下商贾。
  马均,制器有序,辅国有功。封匠做少府,赐银印青绶。掌匠造坊,控天下建筑事宜。
  王桀,才华横溢,有功于国。封詹事,赐银印青绶。掌王子教育。
  法正,机变有智,辅国有功。封谒者,赐银印青绶。掌殿廷朝会礼仪、控臣民章奏。参议国事。
  张机,医术超群,有功于国,封太医令,赐银印黑绶。掌皇家医药,教授学宫医术。一大串朝廷官员册封完了,武将们也兴奋了,接下来必然是武将,前面基本都是文官的体系。果然,另一个小黄门又开始宣读。
  “圣谕,马腾,德高谋深,辅国有功。封凉州刺史,前将军,赐银印青绶。掌西凉之军,安平西凉,抵御蛮夷。
  庞德,勇猛无匹,辅国有功。封幽州刺史,前将军,赐银印青绶。掌幽州之军,安定幽州,抵御草原。
  张辽,文武兼备,辅国有功。封并州刺史,前将军,赐银印青绶。掌并州之军,安定并州,抵御草原。
  吴懿,见识高远,辅国有功。封益州刺史,前将军,赐银印青绶。掌巴蜀之军,安定巴蜀,安抚蛮人。
  张任,刚烈有胆,辅国有功。封冀州刺史,前将军,赐银印青绶。掌冀州之军,安定地方,辅助水军行事。
  阎行,忠诚刚健,辅国有功。封青州刺史,前将军,赐银印青绶。掌青州之军,安定地方,辅助水军行事。
  黄忠,有勇有谋,辅国有功。封豫州刺史,前将军,赐银印青绶。掌豫州之军,安定地方,抵御江东。
  张颌,智勇双全,辅国有功。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