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帝国崛起 >

第224章

三国之帝国崛起-第224章

小说: 三国之帝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燕,你还不束手就擒?”赵云一声大喝。
  张燕绝望地摘掉脸上地蒙面巾,面如死灰,完了。自己完蛋了,这些兄弟们也完蛋了,赵云的人一到,他永远也没有机会了。他知道自己根本不是赵云一合之敌。更不要说这些杀气腾腾的士兵了,他张燕来的匆忙,一张弩都带不进来,而现在无数弩箭正对着他和他的手下。
  “和他们拼了。”张燕发出一声绝望的呐喊,好像月夜中受伤的孤狼一般,再次冲了过去。
  可惜随即他就被射成了刺猬,这么近的距离,谁能躲得开这么多的强弩?张燕死了,真正地是死不瞑目啊。张燕地部属也算硬气,张燕死后居然没有一个人投降的,全部战死……
  平息了动乱以后,郑啸叹息了一声:“可惜了,张燕也算是个豪杰,可惜了,把他埋葬了吧。至于他地家人,让他们都去陪张燕吧,要不然张燕太孤独了。”
  这已经是很宽厚的待遇了,这样的罪名,够的上诛三族的了,结果郑啸只是杀了张燕一家,就算完事,在不追究了。
  这边厮杀完了,长安的一处豪宅又开始了一场厮杀。一样是毫无悬念的战斗,这处宅院是豫州平春县高家的产业。紧接着,高家被清洗,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事情涉及到谋害郑啸本人,谁敢做出头鸟,高家这只血迹还没干的鸡就在这群猴子面前呢……
  “少爷,都审问出来了,这些人是刘备的人。刘备也想称帝,但是他手上一个假的传国玉玺,虽然说是真的,可他总想成为真的。”
  “哈哈……真不知道刘备这家伙怎么想的。玉玺不玉玺的只不过是一个象征,这年头,说到底还是要靠军队说话的。光拿个玉玺有屁用,若不是我麾下有数十万忠诚于我的大军,我早被人撕成碎片了。”
  “是啊。”
  “蒙叔,旗帜弄的怎么样了?”
  “已经加紧赶制了。皇家的玄色金龙旗。步军的玄色银鹰旗,骑军的玄色银虎旗,水军地玄色银蛟旗已经基本准备好了。”
  “很好。叫陈琳和高顺来吧。”
  陈琳来了后,郑啸开门就问:“师兄。这文章和大典一事进行的如何了?”
  “一切都准备好了。”
  “好,效率不错,学宫中现在如何?”
  “呵呵,主公放心,学宫中一切事务都正常,不会有问题。”
  说到这里高顺来了。郑啸也问起:“高顺,大典的阅兵部队准备如何?”
  “善。”
  面对高顺这张万年不变的锅底脸与说话少到可怜的嘴巴,郑啸很是无奈:“好,在仔细一些,一切不能有任何差距。”
  郑啸又叫了田丰来:“元皓先生。大典之时,必然是无数百姓观礼。这个就要劳烦你费心了。“如此盛况,人岂能少了。主公放心,定然成为一个辉煌的盛典。”
  郑啸走在院子里,想想自己的登基大典不能有任何影响,又叫来贾诩,吩咐他在最后这个月,突袭各方在长安的探子间谍。这些人全部抓了。一定要保证登基大典不出一丝差错。
  只是崔琰这帮子文士,加紧看押。现在杀他们还不到时间。
  “主公。您交代我的事情都办好了。”许攸急慌慌跑来。
  “噢,子远啊。都办妥了吗?这些人是什么目的?”
  “这些人救崔琰只是想要挟崔琰地从第崔林,崔林现在是南阳郡郡守。一旦那里乱了,樊城的大军就乱了。”
  “恩,崔林现在人在那里?”
  “在长安。”
  “你啊,真是地。崔家正主在这里,要送黄金怎么会让别人送,崔林在长安却不出面?真是让钱给迷住眼睛了。好了,你配合贾诩将这些人一网打尽。此事就这样。从没发生过。明白了吗?”
  许攸那里还会不明白了,郑啸这是原谅他了。那些黄金自己可以安心的享用了。这件事情都当没有发生过,这个也是说说而已,今后自己要夹着尾巴做人了,在有什么问题,那定然是新账老账一起算的事情了。
  郑啸这个时候却也心烦,这崔琰好死不死的这样,杀又舍不得,不杀又不行。罢了,他临行前最后见他一面吧。
  “来人,召崔林来,在将崔琰从大牢里提来。”
  这崔家兄弟二人来了以后,崔林见礼,崔琰却一副等死的样子。
  “季,你还是阻止我称帝吗?”
  “大将军,琰生为汉臣,死为汉鬼。请赎琰不能在为大将军效命了。”崔琰却很坚决。
  “唉……你又何必如此,难道在我治下百姓过的不好?难道在我治下我汉人会受到外夷欺辱?难道在我治下江山会沦陷?”
  “都不会,大将军,你做的一切都是有利地。您强硬的对待外夷,保护我汉人,让我汉人扬眉吐气。您治理地国泰民安,带给了百姓平和地日子,不在受战火之苦。您爱护百姓,开学宫教化世人,然万民安康。一切的一切,琰鼎力支持,只要大将军不称帝,琰愿意为大将军您奉献终生的力量。”
  “你为什么一定要反对我称帝呢?”
  “大将军,琰是汉臣,生死皆是。古有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琰不才,愿意效法古人,望大将军成全。”
  “这王朝就真这么重要吗?商不仁,周代之;这是顺应天意,顺应民心的举动啊。季,汉室已经灭亡,你又何必为一个腐朽的王朝殉葬?”
  “不错,汉室腐朽了。需要大将军这样的人重整乾坤,在兴汉室。但大将军要称帝,要复秦,琰绝不同意。”
  郑啸被崔琰弄得十分无语,怎么这么死脑筋,转头对崔林说到:“德儒,你也不劝劝你兄长?”
  “大将军,兄长有自己的想法,林不好妄议论。”
  “你们俩兄弟还真是一个样子,呵呵……”郑啸被气乐了。
  这个时候崔琰却说:“大将军,我有几句话交代德儒,可否?”
  “准了。”
  崔琰转头对崔林说到:“德儒,大将军代汉,已经不可逆转的事情。你要替我为大将军效力,延续崔家。我死后,不要想报仇,我的死是我自己愿意地,与大将军无关。
  德儒,你还年青,还有大好地前程,以你的才华,必然能造福一方。大将军善待百姓,正是万古明君,你要全力辅助大将军,知道吗?”
  郑啸等崔琰说完了:“季,既然你认为我会是一个好皇帝,为什么不帮助我去造福百姓?”
  “大将军,任何一个王朝地兴盛,都是伴随着腥风血雨的。汉室江山将亡,已经是大势所趋,不可扭转。琰愿以自身之性命为葬,陪着这大汉王朝而去,希望自我以后,在没有人为这大汉王朝殉葬。”
  “这个不太可能,反对我的人很多,这些人可不是能说服的。”
  “这些人不过是跳梁小丑,大将军统一之势已成。这些人为的是自己的野心与利益而反抗,不是为顾全汉室忠义而反抗,大将军,琰已经无欲无求,请大将军赐死吧。”
  “唉……季这又是何苦。也罢,我成全你,你我君臣一场,你回家去吧。安抚好一切,便在家中自尽吧。可惜,可惜啊……”
  崔家兄弟走后,典韦在一边问了起来:“主公,您不怕这崔琰逃跑吗?”
  “呵呵,你不明白。若崔琰会跑,他就不是崔琰了。”
  正打算和典韦随意聊几句,下面有人来报:“报,徐晃将军有消息了。”

  第二百七十五章 登基称帝

  “公明有消息了?说,公明如何了?”
  “徐晃将军没有死,只是他受了重伤,被人救了,修养数月,依然时而昏迷,时而清醒。最近才被我军发现,急报而来,同时发现的还是曹操军大将夏侯,也没死。和徐晃将军一样受重伤。”
  “好,好。速速带人将公明带回长安,请张机先生医治。”
  这徐晃还真命大,一场洪水居然没有死。这夏侯也是,他们都是什么材料做的?还是人吗?不过没死就好,徐晃可是跟随自己的老将了,可是自己的心腹。
  心情大好的郑啸,现在登基为帝一切顺利,爱将徐晃又有了消息,好事啊。郑啸继续处理起公文,这些即便是登基大典也是要处理的,同时他在构思兴建凌霄阁。
  哒哒一阵轻轻的脚步声音响起,郑啸目光一扫,是自己长女郑洁,已经六岁了。现在可是后院里的调皮鬼,郑啸的儿女们充分继承了郑啸小时候不安分的传统,都是捣蛋鬼。
  郑洁悄悄的跑到自己老爹背后,小手一抓郑啸袍角。一副诡计得逞的样子,兴奋的扭头就跑,也许是太兴奋了,没有注意到脚下,绊倒了,哇的一声就哭了出来。
  郑啸急忙起身将郑洁抱了起来:“洁儿乖,怎么摔倒了?”“哇……我来给父皇送糖糖的,可是……哇。”小手一摊开,一个小糖块在小手中碎裂了。
  郑啸那里不知道,这小丫头是在自己袍子角上抹了蜂蜜,这样的小恶作剧也只有这个小丫头敢做。
  “洁儿乖。好洁儿知道心痛爹了。来,糖很甜。”郑啸一吸,小手上碎裂的糖都被吸到郑啸嘴里。
  小洁儿也不哭了:“父皇,好吃不?这个是我刚刚抢谦弟弟的,嘿嘿……”
  看着女儿一副恶作剧地表情,郑啸哈哈一笑,儿女们都是调皮鬼啊。忽然郑啸意识到。大女儿叫自己是父皇。不是爹爹……
  “来,告诉爹。你为什么改口叫父皇了?”郑啸一边问,一边用自己胡子去扎女儿那粉嫩嫩的小脸。
  “呵呵……父皇,痒痒。”小丫头一阵笑声后,揪住郑啸的胡子说到:“娘说的,娘说爹马上就是皇帝了。家里不能坏了规矩,要我们几个都改口叫父皇。”
  文姬,到底是文姬啊。很合我的意啊。这皇后一事也该有个定夺了。
  “洁儿,今日读书了没有?”
  “父皇。王桀夫子讲的好没意思。还是贾诩爷爷讲的好玩。父皇。不要让王桀夫子讲学了好不好。”王桀作为文学术数教师,教授郑啸地子女,还是很称职地。这王桀年幼的时候就颇得蔡邕赞赏,后来投效了郑啸,一直帮助陈琳打理学宫。郑啸的意思本来想让陈琳亲自教授自己子女的,但是想想陈琳太忙了,还是王桀来吧。
  现在王桀和贾诩两人教授自己的子女,现在自己的孩子都还小。最大的才六岁,还在启蒙教育阶段。还是以王桀为主的。
  “瞎说。王夫子地才学是极好的,多少人想请都请不到呢。去吧。去和弟弟妹妹们玩吧。”
  郑啸让女儿去后。开始考虑这皇后地事情了。自己要称帝了,这后宫总要有个主人,这皇后之位置该如何处置?其他地夫人之位都好处理,唯有这皇后之位不好弄啊。
  蔡文姬和马云都是自己最早娶进门的,一直也对她两人平等对待。现在还是个麻烦,就文才贤淑而言,蔡文姬是当仁不让的,自己也是这么想的。最重要的是,蔡邕死的早,蔡文姬当皇后,没有什么外戚,外戚揽权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可马云呢?有马家支持,在军中势力强大,自己起家的时候马家就一直支持自己。不放过他。”
  这些人那里敢对抗赢啸啊。他们不过是被人蛊惑,这皇帝之位太诱人了。说不动心是假地,只是他们没有实力坐上去而已。
  “太爷爷,您别生气,我们不敢对抗陛下。我们只是想求太爷爷绕了那些兄弟,他们是一时糊涂,被人蛊惑才反对陛下地。求太爷爷开恩。”
  “那几个蠢货。我尽力吧。但是我告诉你们,十九称帝,若是连我们自家人都要反对他?那不是让天下人看笑话吗?都把我大秦的脸面丢光了。我大秦蛰伏了四百多年,今天好不容易可以扬眉吐气了,他们还有歪心思。
  行了,都回去吧。我乏了,这些兔崽子我尽量饶恕,不过那几个牵头地,他们必须消失。”
  老爷子一发威,整个宗族也都不敢在有异动。第三天,大部分人被放回家中,在不敢提反对赢啸登基一事。只是悄无声息的消失了九个赢氏子孙,再无人知晓……
  炎黄418年正月初一(公元197年)赢啸登基称帝,祭祀天地,拜祭太庙。还国号秦。废年号,改历法,称炎黄历四百一十八年。
  追封赢啸父亲赢睦为大秦文皇帝。作为大秦复起的开国之君。定都长安。入主长安皇城,长乐宫之名复还大秦兴乐宫。大赦天下,以示宽仁,不同先秦之法制严苛。
  袭承大秦户籍制度,所有人皆登记造册。改全民皆兵政策,所有适龄男丁农闲时间都需接受军事训练,随时准备接受国家征召等等。
  汉承秦制。大部分的制度是不用修改的。本来就是大秦的制度。只要这国号回到大秦,这些制度也就回到了大秦地本色之上。
  虽然有些改变,但是赢啸并不急于改回去。时代在变化,随之而来的变革也是很正常的,若在全部回到大秦那一套上,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