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无赖帝师 >

第272章

无赖帝师-第272章

小说: 无赖帝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赫笑了笑,看向了始终低头不语的鲁肃,“子敬先生,你怎么看?”

    鲁肃抬头分别看了刘赫和曹操一眼,接着又低下头去,思量了好一会,这才对曹操说道:“曹公且听我一言,咱们就事论事,如果真想将这个方案推行下去,也只有天机先生所说的这一个办法。”

    “子敬先生!你怎么……”曹操很是不解,这个时候,鲁肃怎么会站在刘赫的那边,认同刘赫这么荒唐的想法。

    鲁肃恭敬的施了一礼,“曹公不要着急,听我慢慢说来。这个想法,看似荒谬,却实在是不得已为之,也是唯一可行的方案。曹公想一想,如果一个地方,每三年就要换上一批官员,重新驻扎一波士兵,那么这个地方的所有政策,也会随之发生改变。推行新政是件好事,可若是每三年就要出台新政,却反而会适得其反,当地的民心也会不稳,而对于我们来说,恐怕也收不上来多少税银。”

    其实曹操心里很清楚,想要保证一个地方的发展,就必须要保证最基本的安定,每隔三年就换上一批新的官员,显然不是什么明智之举。

    然而曹操也有他自己的顾虑,作为当前既得利益最大的一方,他很难接受将人事任命权和财权全部交出去,一旦这中间有任何的闪失,那么他多年倾注心血所建立起来的优势,就会瞬间化为泡影。

    刘赫和鲁肃对视了一眼,谁也没有再出言相劝。

    能坐到这里的人,自然也能想得明白,这么做终归是利大于弊的,摆在曹操面前的,也不过只是一时的担忧罢了,只要给他一些时间,他必定能够想通其中的道理。

    桌上的茶凉了又换,换了又凉,反复三次之后,思量了许久的曹操终于开了口。

    “由汉家天子出面,我不反对,可他没那个本事,任命官员和税收,需要一个咱们三方都能信得过的人出面主持才行。”

    “我有个人选,相信二位一定满意。”刘赫当即胸有成竹的说道。

    曹操和鲁肃不约而同的望向刘赫,从他们脸上的诧异可以看出,他们的心目中,根本就不存在这样的人选。

    “你说的到底是何人?”曹操直截了当的问道。

    刘赫意味深长的看了曹操一眼,“天下第一读书人,曹公以为如何?”

    “你说的是那位赵家家主?”

    曹操的脱口而出,让刘赫也感到很惊讶,看来那位秣陵学宫的大祭酒,还真是名震天下,就连曹操在不假思索说出他名字的时候,眼中也是充满了认可。

    “不知道这个人,曹公信不信得过呢?”刘赫笑着问道。

    曹操没有回答,选择了沉默,鲁肃则是思量片刻之后,点了点头,“如果真是那位天下第一的读书人来出面主持这件事,应该可以胜任。”

    在得到了鲁肃的答复之后,刘赫转而望向了曹操。

    就连刘赫自己也没想到,竟然在短短的时间之内,就能和曹孙两家达成约定,而眼下,距离约定的达成,只差最后一步,只要曹操点头,一切就算是大功告成了。

    “我想知道,你是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的。”曹操忽然问道。

    刘赫面色一正,正襟危坐,正色道:“曹公可记得,你我当年在华容道时的三年之约?”

    “当然记得,这也是我这次不杀你的原因。”曹操直言不讳道。

    “我这次来,正是来赴约的。”刘赫微微点头,施了一礼,是对曹操的尊重,更是对誓约的坚守,“曹公当年一席话,让我受益颇多。而我与子敬先生之间,当初也曾就此事有过一次促膝长谈。我很惊讶,你们二人明明身份地位,脾气秉性都截然不同,理念上却是惊人的相似。”

正文 第五百六十一章 无法撼动的强敌

    刘赫站起身来,又恭敬的对鲁肃施了一礼,“子敬先生远道而来,其实也是为了赴我俩当年之约,刘赫在此,谢过先生了。”

    向来温文尔雅,待人礼貌谦恭的鲁肃,此时却是面无表情,镇定的坐在座位上,连一丝要起身回礼的意思都没有。

    刘赫自嘲的一笑,“我知道,军国大事,不能将个人的情感掺杂其中,可我总觉得,不是一路人,就没法坐下来真正的推心置腹,你们觉得我幼稚也好,偏执也罢,我刘赫,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刘赫走到扶栏边,毫无姿态可言的往上面一靠,语气平和的说道:“今天这灵台之上,只有我们三个,我就跟你们说说心里话。我做这么多事,其实只有两个目的,一是终结这个乱世,还有一个,就是希望能少死些人。当初我抱着这两个想法来到这里,一路走来,经历了许多事,也冲动过,也动摇过。我一度以为,我的想法可能是错的,终结乱世,根本不是我想的那么容易,而少死些人,则更是痴心妄想,直到我遇到了你们。”

    刘赫转过身来,像看两位老朋友一样,看着曹操和鲁肃,“是你们告诉我,我的理念没有错,这个乱世一定可以被终结,人们也不用再白白枉死。所以即使我明知这一百零八颗玉石的想法很荒谬,可我还是来了。我想你们一定和我一样,想亲眼看到这个乱世被终结的那一天。刘赫自知荒唐,多谢二位的包容。”

    说罢,刘赫正了正衣衫,深施一礼,久久未起。

    曹操和鲁肃,望着刘赫,谁也没有上前去搀扶,任由刘赫独自在扶栏边上,行着他那一生最为重要的一礼。

    许久之后,鲁肃清了清嗓子,用前所未有的深沉嗓音说道:“我想让天机先生明白一件事,今天我们在这里谈的,是关系这个国家命脉的大事,不是靠几句豪言壮语就能做到的。”

    鲁肃此言一出,刘赫和曹操皆是一惊,可片刻之后,却又都是一脸释然。

    鲁子敬,当今天下首屈一指的政治家,也是纵横家,当得上如此的胸襟和气度。

    曹操突然没来由的笑了起来,“既然子敬先生想听点实际的,那我就说上几句实话。我之所以会坐在这里,平心静气的和两位商议此事,一是我与天机先生有那三年之约,二是之前,我曾经集结手下的所有谋士,共同推演过我们三家将来的走势。你们猜猜,推演的结果是什么?”

    鲁肃泰然自若的一抱拳,“愿闻其详。”

    曹操摇了摇头,仍是笑意不减,可他的笑容,却变成了苦笑,“最终的结果,你们一定想不到。我们三家之中,最终是子敬先生所在的东吴,笑到了最后。”

    鲁肃意味深长的看了曹操一眼,淡淡一笑,“曹公所说的,可跟我们东吴之前推演出来的结果不一样。无论是不计代价的全力一战,还是比拼国力的长久消耗,我们孙刘两家,都不是曹公的对手。”

    曹操没有急着回答,而是唤人拿来了一副地图,铺在了桌案上。

    “二位从这张图上,都能看到些什么?”

    刘赫和鲁肃看了看桌案上的地图,皆是一皱眉。

    那只是一张再寻常不过的地图,却不知曹操这么问,到底是何意。

    鲁肃想了想,沉声道:“这上面,是大汉朝的疆土,同时也是咱们三家势力的范围。”

    曹操忽然目光如炬,指着地图说道:“子敬先生说的没错,从这副地图上,确实能看到这些,可也只能看到这些!”

    他把手一挥,指向了地图之外,那些没有被描绘在内的地方,“我们在这上面看不到的,还有很多!北有匈奴、羯族、鲜卑,西北有氐族、羌族,东北有乌桓,南有南蛮,东南有山越!在我们三家的背后,都至少有一个虎视眈眈的敌人,他们一边磨刀,一边在看着我们互相残杀,等时机成熟,他们便会从四面八方涌入,趁机扫平中原!”

    鲁肃顿时面如死灰,声音颤抖道:“曹公是说……”

    曹操重重的点了点头,“对,除了你们东吴可以依靠地域的优势,勉强支撑之外,我们两家,都会惨遭屠戮,根本没有反抗的机会。而东吴,也只是坚持的久一些而已,最终还是会沦落到和我们两家一样的下场。”

    刘赫在一旁听得是心惊肉跳,更让他感到恐怖的是,曹孙两家早已在这之前,就推演过未来的天下走势,而自己所在的蜀地……

    刘赫不知道,诸葛亮是否也曾做过类似的推演,以诸葛亮的才智,曹孙两家能想到的事,他必定也能想到。

    可如果他做了推演,又为何没有把推演的结果告诉自己呢?

    站在这座天下之巅的灵台上,刘赫却再一次感到,自己和眼前那两个完全可以左右天下形势之人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曹操的眼神,变得犹如火一般炙热,“如果我们再这样一味的互相消耗下去,只会给那些异族入主中原铺平道路,一旦他们攻入中原腹地,他们对我们的百姓,可不会有丝毫的心慈手软,到时候生灵涂炭,在所难免,而百姓所承受的浩劫,更是比现在要惨烈百倍!”

    已是满头大汗的鲁肃,一下瘫坐在座位上,眼神也随之变得黯淡无光。

    他一直坚信,东吴虽缺少驰骋沙场的猛将,但运筹帷幄的谋士,绝对不逊于曹操的那些手下。

    早在周瑜还在世的时候,就曾经和鲁肃一起,与江东的许多谋士一起推演过。

    无论是三方集中全部兵力,来一场一决胜负的大会战,还是联合刘备,拉长曹操的战线,试图将其拖垮,最终的结果都一样,曹操始终处于不败之地,一统天下,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而已。

    直到刚刚曹操给出了另一个答案,鲁肃这才意识到,东吴之前将所有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了曹操这个强敌身上,而那个几乎无法撼动的强敌,却能比他们想得更远,想得更多。

正文 第五百六十二章 许昌会谈

    这份深谋远虑,也许才是孙刘两家与曹操之间,真正的差距。

    东吴的策略,是由鲁肃当年亲手制定的。

    在这个被后世称为榻上策的谋略当中,无论是联合其他势力,还是仰仗长江天堑的优势,这些策略其实都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要保存实力,等待机会。

    这个机会,曾经来过,赤壁之战,东吴一举击溃了曹操的大军。

    当时东吴上下,一片群情振奋,甚至有些人提出,借这个机会,大举北上,吞并曹操的地盘。

    可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曹操给东吴的所有人上了一课,教会了他们什么叫做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虽然在赤壁受到重挫,曹操失去了在兵力上的绝对优势,可东吴仍是没有任何机会北上,甚至就连原来的边境线,也无法向北移动分毫。

    从此鲁肃明白了一个道理,曹操,是东吴根本无法撼动的强敌。

    这一切,在一个人出现之后,发生了转变。

    刘赫的横空出世,让鲁肃看到了一丝转机。

    那个行事从不循规蹈矩,性格分外张扬的天机先生,在鲁肃看来,绝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甚至有时还会做出毫无分寸的举动,连一个智者都算不上。

    但鲁肃总是有种感觉,这个人,或许可以让早已有了定数的天下格局,产生松动。

    哪怕这个松动只是很细小的,鲁肃也不愿放弃这微弱的机会。

    所以当他收到刘赫邀请时,鲁肃毫不犹豫的来到了许昌。

    鲁肃很明白,他代表的是谁,他的立场是什么,他的目的又是什么。

    当他听到刘赫那个几乎可以说是无稽之谈的想法时,他仍是想站在刘赫这一边,促成此事。

    在他的心目中,其他所有的一切,都可以成为他达到最终目的工具,而他最终的目标,始终只有一个,那就是曹操。

    然而就在刚刚,曹操的一席话,让鲁肃看到了双方之间,根本难以抹平的差距,也让这位东吴首席谋士,意识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东吴最大的敌人,不是曹操,更不是刘备,而是时间。

    这场三方旷日持久的战争,拖得越久,所有人的境地就更加危险,到最后,三方都将会是输家。

    鲁肃的眼中,突然闪过一丝光芒。

    他直起了身子,收起了刚才的颓废,坚定道:“我同意天机先生的想法,我们东吴愿意从此休兵。”

    曹操笑了笑,似乎很能体会鲁肃的心境,因为作为一方势力的真正掌权者,他比任何人,都更加深有感受。

    “我本来想回去商量一下,再做决定,现在看来,应该没这个必要了。既然子敬先生答应的如此果断,那我也没什么好说的了,”曹操停顿了一下,意味深长的看了刘赫一眼,“不过有句话,我要说在前面,倘若有人想趁机浑水摸鱼,我和子敬先生,都不会放过他。”

    刘赫释然一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