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无赖帝师 >

第271章

无赖帝师-第271章

小说: 无赖帝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法捷笑了笑,“天下前十,恐怕还没有他的一席之地。”

    阿蒙皱着眉头,仔细打量了法捷一番,没好气道:“你是不是觉得我岁数小,特好骗啊?我告诉你,我家主公说了,我可是东吴未来的希望!”

    “即便是东吴今时今日的顶梁柱,也未必敌得过一个天下第一,更何况只是所谓的未来的希望,”法捷语气平和,言辞中却充满了挑衅的意味,“更重要的是,一年也好,三年也罢,哪怕再给你五年时间,你也依然成为不了东吴的支柱。”

    说完这番话,法捷自己也感到有些奇怪,自己为什么会跟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较起劲来。

    他本以为,以阿蒙的年纪,听到这种刺耳的话,一定会暴跳如雷,或是表现出萎靡不振的样子,却没想到,这个只有十几岁的孩子,竟对他灿烂一笑。

    “我家主公说了,不用去管别人怎么说,只要把心思放在读书、练武和钻研兵法上就好了,假以时日,必有大成!”

    看到法捷惊讶的表情,阿蒙还以为他没听懂,又补充了一句,“大成,你懂么?就是有很大很大的成就。”

    法捷突然有些明白,孙权为何会对这个少年有如此高的评价和期许,而那位东吴之主在识人用人上的眼光和手段,更是高明的可怕。

    这一点上,那位东吴之主似乎和刘赫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可两人之间,有个很大的不同点,孙权是用说的,而刘赫是用做的。

    虽然刘赫的做法更容易让人接受,却同时也是一个笨办法,毕竟同样的做法,由于每个人身处的地位和角度不同,所以感受也不同。

    而孙权的方法,虽然没有刘赫的那般有效,却可以和不同的臣子,说不同的话,这种可以因人而异的做法,在数量上,可以说是有绝对优势的。

    这也就能解释了为何刘赫只是天机营之主,而孙权则可以坐稳整个江东。

    法捷看着眼前那个笑容灿烂的少年,忽然起了杀心,亦如当初法正所做的那样,一旦有将会威胁到蜀地安危的苗头,就要先下手除之,以绝后患。

    可这个念头在法捷的脑中一闪而过,很快就消失了。

    他回过头,看了看远处那个坐在灵台上的天机先生。

    那一刻,他似乎能够体会,当初法正决定将身后事托付给刘赫时的复杂心情。

    两人的行事作风,可谓是截然相反。

    可既然受法正所托去追随他,不妨就按他的想法去试一试。

    法捷再回过头来看向那个少年阿蒙的时候,脑中已是有了另外一个念头。

    他想看看,这个少年,到底会不会像他自己说的那样,成为东吴未来的希望,又会不会像东吴之主所期许的那样,最终成为江东的栋梁。

    灵台之上,刘赫、鲁肃、曹操三人皆是正襟危坐,气氛微妙。

    望着满地刻着地名的玉石,鲁肃和曹操,飞速的在脑中盘算着。

    刘赫刚刚提出的一项提议,完全颠覆了他们之前所有对于战争的观念,甚至听起来,就如同稚童嬉戏一般。

    他们还是第一次听说,打仗可以不用征兵的,可以不惊扰百姓的,甚至可以不用跋山涉水,去别人家的地盘,而在自家门前就能将一切全都解决的。

    此时的刘赫,表面上是三人之中,显得最轻松的一个,可实际上,他的心已经悬到了嗓子眼。

    虽然他对自己的提议很有信心,可他担心的是,曹操和鲁肃并不能在一时之间理解和接受他这种天马行空的想法。

    沉默许久之后,曹操忽然沉声道:“你能不能将你刚才的想法,原原本本的再说一遍?”

    听闻此言,刘赫顿时了然,正如他所想的那样,曹操果然无法一时接受,甚至都开始怀疑他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向来缺乏耐心的刘赫,今天却是一反常态,不急不躁的,又将他的想法,给曹操解释了一遍。

    因为他的想法,看似简单,但也确实足够颠覆。

正文 第五百五十九章 家大业大的烦恼

    刘赫想在中原之地,也就是荆州以北附近的地方,开辟出一个专门的战场。

    三方势力,每三年在这里举行一场会战。

    会战的结果,将决定所有地盘的划分。

    会战所争夺的目标,就是刘赫所带来的这一百零八颗玉石,谁拿到了玉石,上面刻着的那块地方就归谁所有。

    每次会战,各方可以自行考虑,用手中多少的玉石来参与到这场战争之中。

    拿出的玉石越多,可以投入其中的兵力也就越多,每增加一颗玉石,就可以多一位上将和一百名士卒参战。

    表面上看,多拿出玉石这种行为风险很大,因为投入的玉石越多,就意味着一旦失手,损失就越大。

    但凡事各有利弊,投入玉石较多的一方,可以在人数上取得优势。

    举例来说,如果曹操决定拿出三十颗玉石,他就可以让三十名上将和三千士卒参战。

    而如果孙刘两家只各拿出十颗玉石的话,即使两家联手,也不过只有二十名上将和两千名士卒参战,依然处于劣势。

    每场战役,以三天的时间为限,三天之后,三方同时停战,撤出战场,按照手中的玉石来决定地盘的归属。

    当然,三方可以在任何时间,随时将手中的玉石互换,玉石在谁的手里,那块地盘就归谁所有,另外一方不得有任何异议。

    在仔细聆听完了刘赫所说的内容之后,曹操终于可以确定,他刚刚并没有听错。

    他略一思量,沉声道:“照你的说法,一颗玉石只能投入一百兵力,所有一百零八颗玉石加在一起,也不过是一万零八百人。想我麾下雄兵数十万,却只能派几千人上阵,先生的想法,是否有些欠妥呢?”

    刘赫笑了笑,似乎早已料到曹操会这么说。

    他站起身来,走到栏杆边上,望着远处的许昌城,“曹公一定认为,这个人数上的限制,对你来说很不公平。确实,曹公的实力,远在我两家之上,仅一个豫州屯扎的兵力,就几乎和我们蜀地不相上下,就连许昌城里的禁卫军,也有十万之众。”

    曹操闻言不住的点头,倒是对刘赫的这番见识很是认同,“天机先生说的没错,我曹某之所以能抵挡住你们两家的联手,正是靠着这点家底,眼下你让我主动放弃自己的优势,就如同让我自断一臂,恐怕曹某恕难从命。”

    “可你的这点家底,还能维持多久呢?”刘赫头也不回的说道。

    曹操愣了一下,默而不语。

    刘赫的这句话,可谓是一针见血,一语道破了曹操最不愿提起的软肋。

    家大业大,挑费自然也大。

    曹操麾下几十万兵力,确实不是虚言,但如此庞大的一支军队,消耗的粮饷也是惊人的。

    曹操雄踞北方,就地盘来说,即便是孙刘两家加在一起,也不过只是和他打了个平手而已。

    但地盘虽大,在人口方面,曹操的北方,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的优势。

    原本汉朝的人口,大多集中在北方地区,但由于连年战乱,北方更是战事频发,造成了极为严重的人口骤减。

    在这种局面下,就出现了一个让曹操极为头痛的问题。

    想要守住这么一大片地盘,就需要大量的兵力,而兵力越多,需要的粮食草料也就越多。

    随着粮食草料的需求量增大,就需要大量专门务农的农户。

    而农户从哪里来?自然是从百姓中来,但是人都在战乱中死的七七八八了,如今北方剩下的人口,即使全部投入到农耕当中,也不过是勉强维持而已。

    若不是当年曹操看出了这个弊端,大力推广了屯田制,恐怕早已经捉襟见肘,经不起这样的消耗了,这也是为何,曹操麾下会出现所谓的那些摸金校尉,不过是为了扩充军需而采取的无奈之举罢了。

    对于曹操来说,北方的粮草供给和兵农比例,已经进入了一个死循环,如果想从里面跳出来,就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让士兵卸甲归田,让百姓休养生息,等到人口增长到一定的程度,这个难题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

    只是这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是难于登天。

    刘赫转过身来,笑着说道:“难得曹公如此爽快,那我也就有话直说了。我们三方拼的你死我活,无非就是为了争夺天下,可我想问曹公一句,这天下,到底指的是什么?”

    曹操指了指地上的那些玉石,“若按先生说言,这些便是天下。”

    刘赫不顾身份的直接坐在地上,拿起一枚玉石,放在掌心之中,好似自言自语的念道:“不能吃,不能喝,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如果这就是天下的话,那争起来还有什么意思?”

    曹操略一思量,面色一正,很客气的一抱拳,“还请先生赐教。”

    刘赫也不自谦,更不想说那些没用的客套话,他笑了笑,举着手中的玉石说道:“我之所以会带着些石头来,就是想奉劝曹公一句,我们以前,可能都错了,我们争来争去,却忘了真正的天下,不是地盘,而是人!”

    鲁肃的脸上,忽然闪过一丝激动,似乎对于刘赫接下来发表的观点颇有期许。

    而曹操则是截然相反,始终面色阴沉,却也没有出言反驳,看他的样子,似乎也愿意再听听刘赫的想法。

    刘赫重重的叹了口气,说道:“连年战乱,全国的人口已是十去其八,我来之前特地调查了一下益州的户籍,从黄巾之乱至今,益州在册的户籍数,已由一百七十八万户变成了今天的六十三万户,我想二位应该都很清楚,相比你们两家而言,益州已经算是在战争中损失最小的地方了,仍是只剩下三成的人口,再这么打下去,恐怕这天下的人,就要被我们打绝了。”

    “人都死绝了,这天下,还有什么好争的呢……”鲁肃若有所思的轻声念着。

    刘赫赞同的点了点头,“就是这个道理,曹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只剩你独身一人,即便让你住进许昌城的那座皇宫,是不是依然索然无味呢?”

    曹操闻言一惊,顿时一副紧张的样子,眼神中充满了警惕。

正文 第五百六十章 问题的关键

    刘赫笑了笑,说道:“这里只有我们三个,也无所谓什么大逆不道,不臣之心,说白了,咱们谁也没拿汉家的皇帝当回事,只不过不愿明说而已。”

    曹操这才神色一缓,他想了一会,说道:“你刚才所说的,确实有几分道理,不过这其中还有许多细节没有敲定,我现在还不能马上给你答复。”

    刘赫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

    眼下最难的一关,已经算是闯过去了,只要曹操肯坐下来谈,一切就有都回旋的余地。

    鲁肃仔细斟酌了许久,问道:“我有件事,一直不太懂,还望先生解释一下。三年争夺一次玉石,每次还需要将手中的玉石当做筹码,也就是说,手中的玉石有可能随时会易主。如果有一方,拿到的是别家后方的地盘……就拿你我两家来说吧,假设你拿到了东吴最东边的一块地方,和益州根本不接壤,这块地盘你又如何掌控呢?如果不能掌控的话,那么咱们之前所说的那些,不就全部形同虚设了么?”

    刘赫没有想之前那样很快的回答,而是陷入了沉默。

    不亏是鲁子敬,瞬间抓住了整个计划之中,最为关键的一个部分。

    而这个部分,也是刘赫最没有把握的,而且他不仅没有把握让曹操接受,甚至就连鲁肃,都可能会极力反对。

    对于鲁肃提出来的这个问题,刘赫早已有了自己的想法,只是这个想法,比起用玉石来划分地盘,恐怕还要更加的天马行空。

    刘赫的想法是,拿到代表一块地盘的玉石,仅仅可以得到那个地方的税收,却不能往当地派驻官员和军队。

    也就是说,不管这块地方掌握在谁的手里,当地的官员都不会受到任何的影响,只需将税收上缴给当时持有这块地盘的势力即可。

    而所有官员的任命,以及税收情况的统计,则统一由一处来完成,为了让人信服,最好是让汉家天子亲自出面,以他的名义来运作,这样就更加的名正言顺。

    听完刘赫的解释,曹操果然当场反对,就连鲁肃,也是低下头去,默不作声。

    曹操看了鲁肃一眼,知道鲁肃也是跟他相同的想法,顿时底气足了许多,转而对刘赫大声说道:“这样的事,简直荒谬!官员的任命,税收,这些都是一个国家的命脉,怎么可能拱手交由他人去管!”

    刘赫笑了笑,看向了始终低头不语的鲁肃,“子敬先生,你怎么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