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执掌武唐 >

第349章

执掌武唐-第349章

小说: 执掌武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这里,大臣们心内全都止不住一声冷哼,望向6瑾的目光顿时有些鄙夷。

  “不过……”6瑾语气很自然的一个转折,正容言道,“据我了解,太平公主府似乎还有存粮将近五百石,下官可以将这五百石粮食全部捐出来,由朝廷统一支配管理。”

  一席话落点,群臣这才恍然醒悟,一次性将所有粮食全部捐献出来,这6少卿当真是两袖清风,尽公不顾私,不过公主府的一草一木均是属于太平公主,更何况是那些粮食,这位入赘皇室的6少卿也能做主?

  

第七一七章 临危授命担大任

  薛元立即问出了大臣们心头的疑问:“6少卿此刻倒是说得信誓坦坦,也不知你是否能够替公主殿下做主?”

  6瑾略微犹豫了一下,断然点头道:“太平公主殿下乃是慷概大方之人,下官相信她一定会同意,这不是什么问题!”

  “好!这可是你说的。”薛元冷哼一声,对着一直一言未的武后抱拳道,“天后,既然6少卿当先愿意捐助府中粮食,微臣也不甘落入其后,微臣将府中现存的三百石粮食全部捐助给朝廷。”

  “微臣家中也有粮,捐助两百石。”

  “微臣捐三百五十石。”

  ……

  霎那间,正殿内表示愿意捐粮的禀告声此起彼伏。

  武后心绪大是激动,她纤手重重一拍龙床上护手陡然站起身来,慷慨激昂的出言道:“人心齐泰山移,诸位大臣能够在危难之时反哺朝廷,实乃为臣大义,朕替圣人以及普天之下的黎明百姓感谢诸公的拳拳盛意。”

  说完之后,武后丝毫不顾自己的尊贵之身,对着殿内大臣便是深深一个大拜。

  群臣慌忙回礼之后,刘仁轨捋须一笑,老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神情:“若能如此,老臣觉得6少卿此计实属可行,自当表示支持!”

  6瑾微笑拱手致谢道:“多谢刘相公认同。”

  刘仁轨哈哈笑道:“老朽也是认为你的计策的确不错,才表示支持,此乃为国思谋,6少卿何须言谢!”

  裴炎想了想,也觉得6瑾这个办法不错,犹豫了一番,他颔道:“本官也对6少卿此言表示认同,不过銮驾前去洛阳可非我们就能进行决断,须得征求圣人的同意才行。”

  此话落点,大臣们的目光全都望向了站在阶上的天后,意思不言而喻。

  武后凤目一阵闪烁,忽地重重颔:“好,你们现在这里等着,容朕去与圣人商量一下。”说完之后,便朝着内殿走去。

  在殿内足足等待了几近一个时辰,急促脚步声响动,武后终是归来了。

  她望了望正静静等待着结果的诸位大臣,清晰言道:“诸位臣工,圣人已决定后日便起驾前往洛阳,宫中妃嫔宫娥内侍,朝中大臣家眷子嗣全都一律随行,另外书告关中百姓,若有愿意自带粮秣跟随圣驾前往洛阳的,朝廷也一律欢迎。”

  听到这里,大臣们全都暗自松了一口气,相比较薛元之计,6瑾这个办法自当是最好的,若能如此也算了却一件心头大患。

  武后顿了顿,继续补充道:“另外圣人口谕:朕与天后前往洛阳后,由太子李哲留在长安负责监国,太子少傅、尚书左仆射刘仁轨任长安城留守,太府少卿、检校东市令、翰林院学士、驸马都尉6瑾任长安城副留守,共同协助太子处理关中一应大事,包括这次的粮荒。”

  6瑾心知自己身为负责管理储粮的太府少卿,在纪处讷身在洛阳的情况下,必定会留在长安处理事务,然而没料到天皇天后居然让他担任长安副留守,协助太子李哲处理政务?这是多么令人震惊的信任。

  不容多想,他立即抱拳应命道:“臣6瑾遵命,臣自当竭尽所能,辅佐太子殿下。”

  议事结束出得紫宸殿,东方天际已是出现一**晓的鱼肚色。

  6瑾重重的打了一个哈欠,按照秉笔宰相裴炎的吩咐强忍疲乏准备前往政事堂继续议事。

  毕竟刚才的议事只是作了决定,后续真正需要忙碌的事务还有一大堆,事无巨细,容不得半分拖沓。

  宰相议政的政事堂位于门下省之内,乃是一座华贵雅致的大殿,侍中裴炎身为席宰相,自然坐在了殿内最是尊贵的位置。

  除此之外,还有刘仁轨、薛元、王德珍、崔知温四位丞相以及六部尚书,一通计议直到午后方才散去。

  6瑾目前权兼长安副留守之职,主要协助刘仁轨维持粮荒之乱中长安城的治安,特别是銮驾尚未离京之前,更是容不得出半分意外。

  议事刚一结束,他便行色匆匆的赶到了太仓署衙门,着令萧璿立即派出吏员,前往答应捐助粮食的朝臣们府中收取粟米。

  这是一件非常紧要的大事,是天皇天后以及朝中大臣车驾是否能够平安抵达洛阳的关键所在,原本6瑾是想亲自前去的,可还有很多事务需要他处理,分身乏术之下,故而也只能让萧璿负责。

  其实萧璿此人给6瑾的第一感觉非常不错,觉得他天生就是那种任事能事之人,这样的人物只要交付给他工作,相信一定能够尽他最大努力完成。

  便在6瑾忙碌得如同陀螺般转动不停之际,京兆尹衙门按照朝廷的吩咐,将这次粮荒的布告张贴到了每个市坊的坊门前,并告之圣人将要銮驾前往洛阳避荒的消息,着令家有余粮的庶民可以跟随圣人车驾一道前往。

  而对于准备留在长安的百姓,朝廷在布告中也有了妥善的安排,太子殿下将留在长安负责监国,而太子少傅、尚书左仆射刘仁轨与太府少卿、东市令、驸马都尉6瑾将分别担任长安留守、副留守,协助太子处理关中一应事务。

  消息传出,整座长安城顿时沸腾了起来。

  稍微有条件,有能力的百姓,自然打定主意跟随帝驾前去洛阳就食,于是乎纷纷返回家中收拾东西行装,不消片刻,原本整肃宁静的市坊处处都是马车、牛车,一片熙熙攘攘。

  而那些家境贫困,无法跟随帝驾远行的百姓,自是非常的慌乱,特别是不知道关中余粮可以支持多少时日的情况下,更是闹得人心惶惶。

  此时,长安城一应事务已经全交给长安留守府负责。

  得知城内隐隐出现骚动乱象,身在留守府的6瑾立即亲自前往京兆尹衙门,与京兆尹商议抽调巡街缇骑与衙门武侯,一道维护城内治安。

  另外,即刻起草书告告之城内百姓粮食至少还可以坚持十来天天,而来自关东的粮车理应很快就能感到。

  待到将大小事务忙碌完成得七七八八,饶是6瑾的精力旺盛,此刻几乎也是累得快要虚脱了。

  

  

第七一八章 为你留下指路明灯

  望着已是不知不觉升上树梢的一轮弯月,6瑾这才感觉到腹中饥饿得火辣辣难受,回想起来,他已经整整一天滴水未进,一餐未食,而且更是一刻未得到停歇。天 籁小说

  拖着疲惫至极的身躯回到太平公主府,刚进入乌头门内,6瑾便惊讶的现公主府内依旧整肃宁静,仿佛与外面的喧嚣骚动隔离开来,如同一艘游离在热闹喧嚣世界之外的小船。

  踏入府门绕过影壁,正有两名宫娥侍立在前庭,看到6瑾入内急忙作礼问好。

  “公主殿下可有归府?”

  “回驸马爷的话,殿下午后便已经返回了府中。”

  闻言,6瑾大感奇怪,太平公主既然回府之时尚早,为何不收拾行装准备跟随天皇天后前去洛阳?府中反倒安静一片?

  不容多想,6瑾径直前往了寝殿,刚一入内便看到美艳如花的太平公主正摆弄着一枚漂亮的飞凤步摇,娥眉轻蹙模样甚至认真。

  “令月,我回来了。”6瑾轻轻一句,权当招呼。

  “呀,七郎回来了么?”太平公主恍然回过神来,将手中的步摇放在了案几上,缓缓起身瞧见6瑾满是疲惫的脸膛,甚是心疼的言道:“听闻七郎今日被父皇母后任命为长安副留守,协助皇兄处理关中事务,眼下关中出现如此乱局,今天一定忙坏了吧?”

  6瑾轻轻颔,径直跪坐在了案几前,拎起上面的细脖陶壶便斟满了身前的水杯,一见里面黄灿灿的汁水以及诱人甘甜的香味,才知壶内装的竟是橘汁,不用问也一定是太平公主从骊山专程带回来的。

  见状,6瑾大感口舌干燥,端起橘汁便如长鲸饮川般一饮而尽,顿觉一股甘凉直摄心脾,原本疲乏的感觉顿时消散了不少。

  他拿起案上的丝巾抹了抹嘴,问道:“关内道缺粮的事情,公主你已经知道了?”

  太平公主神情如常,轻轻颔道,“对,返回长安时听人说的,而且今日下午母后派来女官,知会本宫随圣驾一道前去洛阳。”

  “圣驾最早明日,最迟后日便要启程,既然如此,那公主你为何还不收拾行装?”

  “本宫已经给传令女官说了,本宫就留在长安。”

  “呀?”6瑾惊讶的挑起了眉头,瞧见太平公主娇靥丝毫没有开玩笑的神情,这才急忙劝说道,“殿下,长安城的粮食最多只够坚持十天,如果十天之内没有粮秣到来,整个长安乃是关中铁定会生大乱,你如何能够留下?快,不要胡思乱想,跟随天皇天后前去洛阳。”

  闻言,太平公主却是轻笑着摇了摇头,目光直勾勾的望着6瑾,烛火照耀下的俏脸隐隐有着坚定之色:“七郎,你不走,太平如何能够轻易离开?难道真的是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么?”

  一席话顿时听得6瑾愣怔在了原地,他呆呆的望着太平公主,似乎甚是震惊她此刻说出的这个理由,过得半响,他方才摇头苦笑道:“太平胡闹,我乃是太府寺少卿,负责举国粮食储备,而且目前又兼任长安副留守,自然有义务,有责任留在长安城处理乱局,而你乃金枝玉叶的公主,何能留下跟随我涉险?你还是走吧,待到粮荒解决,我便前来洛阳见你。”

  “不,”太平公主丝毫不为所动,她纤手一伸覆在了6瑾放在案几上的手背上,温暖相连满是柔情,轻轻言道,“七郎,令月虽是大唐公主,然而更是你的妻子,无论如何,令月都想留在长安城陪着你,令月虽然帮不上你什么忙,至少待到你满是疲惫的归家时,可以为你留下一盏指路明灯。”

  陡然间,6瑾心弦猛然颤抖了一下,他望着太平公主深情的眼神,以及坚定不移的神情,只觉心内最是坚硬的一座冰山正融化掉了其中一角。

  就这么对视了许久,6瑾这才不无苦涩的笑了笑,说出心头最为真实的话来:“殿下,来自关东的粮车即便出前来长安,先遇到的也是天皇天后的车驾,优先保证的也是天皇天后以及王公大臣口粮供应,供应关中之粮可以说是遥遥无期,留在长安铁定是九死一生,成亲以来我从未求过你一次,这次就当我求你,你还是走吧!”

  太平公主没想到粮荒竟是如此严重,乍听6瑾之言,浑身顿时如坠冰窖。

  她生于盛世大唐,长于奢侈深宫,从小到大吃的是锦衣玉食,穿的是绫罗绸缎,睡的是凤塌龙床,从来没有遇到过粮荒之事。

  即便是那些在书本中所记载的饥馑历史,如那易子相食,卖儿鬻女,吃观音土,啃树皮草根,对太平公主来讲都是遥远无比的。

  没想到今天,关中即将会上演这般人间惨剧,太平公主知道没有粮食吃的人们会是多么可怕,说不定到时候整个关中都将会变成修罗地狱。

  6瑾九死一生的比喻非常的恰当,留下来的人的确是九死一生。

  尽管太平公主向来英姿飒爽,胆略过人,然而到了这一刻,她却还是如同一名普通女子般感到害怕了。

  但是比起心内的害怕,她更害怕将来永远无法再见到6瑾。

  就这么默然许久,太平公主心内的胆怯害怕渐渐被坚定果决所取代,她笑了笑,语气虽是平缓,但却透着不容忤逆的坚决:“七郎你不用再劝,本宫已经想得非常清楚了,本宫是不会走的,而这件事本宫也已经征得了父皇母后的同意,他们并没有异议。”

  6瑾心知自己说不动她,只得无奈颔道:“那好吧,公主留下便是,不过从现在开始,你得听从我的话语,不得恣意行事,在粮荒没有解除之前,更不能离开公主府,若有违背,我一定立即将你送去洛阳。”

  听到6瑾终于同意了下来,太平公主一双明媚的双目几乎笑成了月牙弯儿,她忙不迭的点头笑道:“驸马放心,本宫一定会遵照你的话语行事,必定不会给你增添麻烦。”

  6瑾笑着点了点头,心内却满是无可奈何的感觉。

  

第七一九章 銮驾东去

  翌日午后,高宗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