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青少年最想去的100个地方 >

第16章

青少年最想去的100个地方-第16章

小说: 青少年最想去的100个地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外桃源。

    少林传说——一苇渡江

    传说,当初达摩到中国传化佛法,在南京时因与当地的高僧神光对佛学的认识有分歧意见,达摩便主动让步,离开雨花台渡江北上。

    达摩走后,神光听说刚才的人就是印度高僧菩提达摩,感到惭愧至极,连忙追赶,打算向达摩赔礼道歉。达摩在前边走,神光在后面紧追,一直追到长江岸边。达摩急着过江,停立江岸,只见水域茫茫,既没有桥,也没有船,就向岸边的一个老太太化了一根芦苇飘然过江。而神光因对老人无礼,即使用了一捆芦苇,也不能顺利渡过,还险些溺入水中,只得懊悔而归。

    达摩过江后,手持禅杖,信步而行,见山朝拜,遇寺坐禅,北魏孝昌三年(527年)到达了嵩山少林寺,并把少林寺作为他落迹传教的道场。广集僧徒,首传禅宗。现在少林寺碑廊里还有达摩一苇渡江图像碑,前来朝觐游览的人络绎不绝。

47 华山 无限风光在险峰() 
西岳华山以奇险峻秀而驰名天下,自山麓至绝顶,名胜古迹极多,庙宇道观、亭台楼阁、雕塑石刻随处可见。险径奇石,鬼斧神工,更有云海劲松,引人入胜。山顶有朝阳(东峰)、落雁(南峰)、莲花(西峰)三峰,皆岿然笔立,直插云霄。三峰之下,有云台(北峰)、玉女(中峰)诸峰环侍拱卫,各具特色,显得山势雄伟,峰峦叠翠耸削。

    华山,是我国著名的五大山岳之一,位于陕西华阴市城南,海拔2200米,北瞰黄河,南依秦岭,“远而望之若花状”(《水经注》),故有其名。又因其西临少华山,古称太华山。

    北峰,亦称云台峰,是总辖四峰的冲要处所,山势峥嵘,三面悬绝,只有一岭南通,故险要异常。峰顶有真武宫,依山为屋,叠起层楼,隐映于苍松翠柏之间,周围山色如画,绚丽多姿。

    东峰,峰顶朝阳台,是华山观日出的绝佳境地,故称朝阳松林,东峰有甘露池、青虚洞、下棋亭、鹞子翻身等景点。据说宋太祖赵匡胤曾在这里和陈抟下棋,结果失败,而将华山输与陈抟。

    南峰,又称落雁峰,是华山的最高峰,海拔2200米。四周皆松林,杂以桧柏。迤逦数里,浓荫匝地。南峰上有明代建造的金天宫,也称白帝祠。峰顶有老君洞,相传道家始祖老聃隐居于此。洞北有太上皇,泉水碧绿,东注涧下,东面崖下有石坊,称“南天门”。坊外西出有长空栈道,通至贺老石屋。南峰上还有老子峰、炼丹炉、八卦池等名胜古迹。

    西峰,是华山最秀丽奇峻的山峰,因峰顶翠云宫前有莲花石,形状如莲花。故称莲花峰。神话故事《宝莲灯》中的三圣母之子沉香劈山救母之处就在西峰。翠云宫旁有一巨石中裂,形如斧劈,名斧劈石。石旁树立一柄铸铁长把大斧。峰的西北面,笔立如削,空绝万丈,人称舍身崖。

    明末公安派大师袁宏道《华山记》中写道,天下名山均以其山石之态而成名,但其山石都不能多于表层泥土,而华山不然,“华之骨,如割云,如堵碎玉,天水烟云,杂然缀壁。”这便是华山一大特色:表里皆山石。

    华山奇险,又于奇险中见其道骨仙风。山有仙风,则有灵物。游华山,可见华山峭壁之上灵芝遍生,传说中的仙草就在眼前,却又可望而不可即。面对山道艰辛之怯怯然,见尤物又不可及之悻悻然夹杂在一起,这种感觉恐怕只有在华山之上才感觉得到。

    “自古华山一条道。”这决不是夸大之词。华山奇峰耸立,刺入云中,崖陡壁峭,一条栈道蜿蜒于悬崖绝壁之间,令游人长吸一口冷气。但华山的无限风光尽在奇险二字中。奇险往往与秀美相映相衍。“奇”激发好奇心;“险”激发好胜心,显示自己的力量和勇气;“美”荡尽心中尘杂琐事,达到与物我两忘的境界。每年都有朝圣般的游人,不顾艰险,奋力攀登,更给西岳华山增添了“人山”的奇景。

    长空栈道

    华山最险之景——长空栈道,此道开凿在南峰腰间,上下皆是悬崖绝壁,铁索横悬,由条石搭成尺许路面,下由石柱固定。由于栈道险峻,故当地人有“小心小心九厘三分,要寻尸首,洛南商州”之说。这里只是探险之道,并非登山必由之路,胆小的人就在升表台看看也就行了。所以石刻上不少警告之语“悬崖勒马”等。

    长空栈道是元代陇西贺元希来华山时所凿。初来时,住在山外的“全真观”里。因为那里接近红尘,不便于羽化成仙,又在南峰开凿“朝元洞”。后来,觉得这里也不好,又开“贺祖洞”。凿洞必先开道,所以这里的一切全是这位开山元勋和他的徒弟们干出来的。他在华山用于开道、凿山洞的时间就有40年,所以,后人把他尊为华山的第一位神来供奉,并有许多神话故事流传。

    华山三大险

    从玉泉院出发到北峰的登山通道汇集了众多惊险瑰丽的景观。在青柯坪东有一巨石,名叫“回心石”,前面是华山头道险境千尺幢,以前体弱者到此石向导就劝其回头下山,故名。

    千尺幢有石梯370余阶,盘旋于悬崖峭壁之上,游人需手握铁索,手足并用,沿陡峭的山路攀登,千尺悬崖令人望而生畏。其间,崖壁陡峭,头顶只见一线天光,惊险绝伦。出口名曰“天井”,为“太华咽喉”。若用铁板盖上,则上下无路可走。

    出千尺幢不远是百尺峡,这里是登山第二道险关。两壁高耸,中间夹有一块从天而降的巨石,上刻“惊心石”三个大字,游人要从石下小路穿过,确实惊心动魄。此后还有仙人桥、俯渭崖、黑虎岭等小险处,就到了登山第三道险关老君犁沟,这是夹在陡峭石壁之间的一条沟状险道,深不可测,有石阶570余级。传说太上老君见此处无路可通,就牵来青牛一夜间犁成这条山沟。在沟的尽头是被称为“猢狲愁”的陡壁,再向前进,就到了华山北峰。

48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人类最后的秘境()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位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之上,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长达496。3公里,险峻幽深,侵蚀下切达5382米,它的长度超过曾号称世界之最的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长440公里),深度超过了曾号称世界之最的秘鲁科尔卡大峡谷(深3200米左右)。具有从高山冰雪带到低河谷热带季风雨林等九个垂直自然带,是世界山地垂直自然带最齐全、完整的地方,这里汇集了许多生物资源,包括青藏高原已知高等植物种类的2/3,已知哺乳动物的1/2,已知昆虫的4/5,以及中国已知大型真菌的3/5,堪称世界之最。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怀抱南迦巴瓦峰地区的高山峻岭,冰封雪冻,它劈开青藏高原与印度洋水汽交往的山地屏障,像一条长长的湿舌,向高原内部源源不断输送水汽,使青藏高原东南部由此成为一片绿色世界。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里最险峻、最核心的地段,是从白马狗熊往下长约近百公里的河段,峡谷幽深,激流咆哮,至今还无人能够通过,其艰难与危险,堪称“人类最后的秘境”。由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环境恶劣、灾害频繁,构成人们很难跨越的屏障和鸿沟,其落后与闭塞,使墨脱成了高原上的“孤岛”、远离现代社会的“世外桃源”,至今少有人涉足。1994年,我国科学家组成一科学考察队,对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进行科学考察,才揭开了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神秘面纱的一角。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特点可以用十个字来概括:

    高: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两侧是壁立高耸的南迦巴瓦峰(海拔7782米)和加拉白垒峰(海拔7234米),其山峰皆为强烈上升断块,巍峨挺拔,直入云端。峰岭上冰川悬垂,云雾缭绕,气象万千。

    壮:从空中或从西兴拉等山口鸟瞰大峡谷,在东喜马拉雅山无数雪峰和碧绿的群山之中,雅鲁藏布江硬是切出一条笔陡的峡谷,穿越高山屏障,围绕南迦巴瓦峰作奇特的大拐弯,南泻注入印度洋,其壮丽无与伦比。

    深: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最深处达5382米,围绕南迦巴瓦峰核心河段,平均深度也有5000米左右,其深度远远超过深2133米的科罗拉多大峡谷、深3200米的科尔卡大峡谷和深4403米的喀利根德格大峡谷。

    润: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青藏高原上最大的水汽通道,受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大峡谷南段年降水量高达4000毫米,北段也在1500~2000毫米之间,故整个大峡谷地区异常湿润,布满了郁密的森林,形成了世界上生物最丰富的峡谷。

    幽: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林木茂盛。由于地势险峻、交通不便、人烟稀少,加上大峡谷云遮雾罩、神秘莫测,所以环境特别幽静。

    长: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以连续的峡谷绕过南迦巴瓦峰,长达496。3公里,比号称世界“最长”的大峡谷——科罗拉多大峡谷还长56。3公里。

    险: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两岸岩石壁立,根本无法通行,所以至今还无人全程徒步穿越峡谷。就水道而论,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河段,河水平均流量达4425立方米每秒,河流流速高达16米每秒,水流湍急,跌水相连,至今未有人能漂流进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低:是指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最低处的巴昔卡,海拔仅有155米。

    奇: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最为奇特的是它在东喜马拉雅山脉尾闾,由东西走向突然南折,沿东喜马拉雅山脉南斜面夺路而下,注入印度洋,形成世界上最为奇特的马蹄形的大拐弯。

    秀:整个大峡谷的自然景观可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秀甲天下”概括。所谓“秀甲天下”,主要是指无论在秀的广度、深度和力度上都独领风骚。

    “高壮深润幽,长险低奇秀”。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已不再是藏于深闺无人识的险山恶水,它如出水芙蓉般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成为大自然奉献和人类历史探求的另一种辉煌。

49 长江三峡 美丽的山水画廊() 
长江流经四川盆地东缘时冲开崇山峻岭,夺路奔流形成了壮丽雄奇、举世无双的大峡谷——长江三峡。

    长江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是长江上最为奇秀壮丽的山水画廊。它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的白帝城,东到湖北省宜昌市南津关,全长192公里,也就是常说的“大三峡”。

    几乎每一个到过长江去过三峡的人,都会引发关于灵山韵水的思绪。

    凭舷静望,只觉得山水间都有一股莫名的宁静和逼人的灵气。两岸不语的山,沉思着凄美动人的诗句;脉脉幽深的水,沉淀着百转千回的美丽传说。

    置身在浩瀚的长江中,你才发觉作为人类个体的你是如此的渺小。这份渺小的感觉,不夹带一丝自卑,而是对于大自然对于山水一份格外的崇敬。当你回头伫立在婉丽空灵的江边,也许眼里贮满了泪水。自己就像个来寻根的孩子,在山的怀抱里坦然卸下了所有伪装。在与山水无言而深情的凝视中,读懂了长江和三峡千年的心曲。

    长江三峡,瞿塘峡雄,巫峡秀,西陵峡险,共同构成了一幅壮观瑰丽的画卷。瞿塘峡山势雄峻,上悬下陡,如斧削而成,其中夔门山势尤为雄奇,堪称天下雄关,因而有“夔门天下雄”之称。有诗称之“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江水至此,水急涛吼,蔚为大观。清代诗人何明礼有一首诗写得至为贴切:“夔门通一线,怪石插流横。峰与天关接,舟从地窟行。”

    巫峡幽深奇秀,两岸峰峦挺秀,山色如黛;古树青藤,繁生于岩间;飞瀑泫泉,悬泻于峭壁。峡中九曲回肠,船行其间,颇有“曲水通幽”之感。巫峡最享盛名的是巫山十二峰,其中,又以神女峰最富魅力,她耸立江边,宛若一幅浓淡相宜的山水国画。有唐代诗人元稹之诗为证:“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西陵峡滩多水急,其中的泄滩、青滩、崆岭滩,为著名的三大险滩。

    悬棺和栈道

    在瞿塘峡北岸一处黄褐色悬崖上,有几个竖立的洞穴,宽约半米,从前里面置有长方形的东西,从远处看去,形状像风箱,所以被称为风箱峡。那些风箱是战国时代遗留的悬棺,共发现9副,棺中有青铜剑和人骨,现在悬棺已坠毁,洞穴仍存。

    古栈道遗迹是岩壁上依次排列的无数石孔,石孔一般距水面30米左右,深约一尺,孔距在4~6尺之间,多数地段为上下两排。古时,在石孔上插入六寸木棍,然后在木棍之间铺上木板,这就是大宁河的栈道。人们就在木板上行走并运送物资。

    沿江古文化

    考古发掘表明,长江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