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青少年最想去的100个地方 >

第17章

青少年最想去的100个地方-第17章

小说: 青少年最想去的100个地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板,这就是大宁河的栈道。人们就在木板上行走并运送物资。

    沿江古文化

    考古发掘表明,长江三峡巫山地区文化积淀相当丰厚,有史可考的文化遗址遍布长江和大宁河两岸,多达170余处。这些文物遗址中,最具特色的是距今四五千年前的大溪文化遗址、魏家梁子遗址和大宁河岸双堰塘遗址商周遗址。其中,双堰塘遗址面积近10万平方米,曾出土过三羊兽形铜尊、编钟石磬和石范。专家分析,这一带可能是古代巴人活动的中心地域之一,还可能是“巴墟”的所在地。

    巫山文化遗址中,最令人震惊的是在长江南岸巫山县庙宇镇龙骨坡发现的200万年前人类化石,此外,新石器时代晚期魏家梁子文化的发现,又使巫山成为研究三峡历史的重点地区。

    白帝城

    白帝城坐落在紫色的白帝山上,距奉节城4公里,原名紫阳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西汉末年,公孙述占蜀为王,筑城自卫,因城中一井常冒白气,犹如白龙飞升,公孙述借此称白帝,改名为白帝城,城垣遗址至今仍然依稀可见。

    三国时,刘备兵败退至白帝城,无颜会见群臣,于是在白帝城修建了永安宫安居,不久郁闷而死,临死前刘备把政权和儿子刘禅托付给丞相诸葛亮,史称“刘备托孤”。现白帝城内的白帝庙中塑有刘备托孤的彩色群像,艺术地再现了当时刘备托孤之情景,白帝庙由最初祭祀公孙述,成了祭祀蜀汉君臣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的地方,几经变易,现出土文物陈列室里展示着自新石器时代到清代六七千年间,在白帝城一带出土的文物数百件,新近又落成《杜甫行吟》大型瓷画。

50 九寨沟 人间仙境() 
当岁月的年轮碾碎了古老的记忆,地球变得越来越贫瘠,人们开始重归大自然,寻找一个绿蓝色的梦幻,一个神奇的仙境……九寨沟,因沟内有九个藏族村寨而得名。这九个寨子又称为“何药九寨”。

    九寨沟位于岷江上游阿坝州南坪县境内,面积600平方公里。198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9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相传,主管草木万物之神比央朵明热巴有9个聪明勇敢、美丽善良的女儿,她们来到雪峰上空,见蛇魔在水中投毒,人畜倒毙。她们打败了蛇魔并留下来与9个藏族男子结婚成家,一起重建家园,以后形成九个部落,分居九个寨寮,因此这里就被称为“九寨沟”。

    九寨沟的山水形成于第四纪古冰川时期,现保存着大量第四纪古冰川遗迹。九寨沟的地下水富含大量的碳酸钙质,湖底、湖堤、湖畔水边均可见乳白色碳酸钙形成的结晶体;而来自雪山、森林的活水泉又异常洁净,加之阶梯形状的湖泊层层过滤,其水色愈加透明,能见度高达20米。翠海、叠瀑、彩林、雪峰、藏情,被誉为九寨沟“五绝”。水*融,美不胜收。

    “黄山归来不看云,九寨归来不看水”,九寨沟的精灵是水。湖(海子)、泉、溪、瀑、河、滩连缀一体,飞动与静谧结合,刚烈与温柔相济,千颜万色,多彩多姿。高低错落的群瀑自丛林峭壁跌落,高唱低吟,热情洋溢。大大小小的群海置身于高山深谷之中,碧蓝澄澈、恬静秀美;水中倒映着红叶、绿树、雪峰、蓝天,一步一色,变幻无穷,水在树间流,树在水中长,花树开在水中央,有“中华水景之王”的美誉。

    神仙池

    嫩恩桑措,意为仙女沐浴的地方。位于四川省西北部岷山山脉南段,斯乌克盖北麓。总面积约30万公顷,距大录乡政府30公里,距九寨沟县城关130公里,距九寨沟口40公里。嫩恩桑措的核心部位,处于一条长约3公里的宽谷中,整个景区被浩瀚的林海包围,景区被高大的乔木和密集的箭竹分成三个景点:上部称“莲台映彩”,中段为“仙女池”,下段名“金流泛波”。

    芦苇海

    “芦苇海”海拔2140米,全长2。2公里,是一个半沼泽湖泊。海中芦苇丛生,水鸟飞翔,清溪碧流,漾绿摇翠,蜿蜒空行,好一派泽国风光。“芦苇海”中,荡荡芦苇,一片青葱,微风徐来,绿浪起伏。飒飒之声,委婉抒情,使人心旷神怡。

    春夏时节,清流芦苇同色,满眼碧绿;秋冬之际,芦苇一色金黄,如黄金盘上的一道翠绿,让人惊诧,甚至不敢相信大自然的色彩竟能对比如此强烈。

    黄龙

    景区长约7公里,宽300米,她吸雪山之乳汁,纳森林之仙气,形成了独特的山水风光,乳黄色的山坡上美似瑶台,错落分布的台级成百上千,其上花木竞秀,碧水奔流。池水深者丈,浅者寸,晶莹剔透,水中沉积物随阳光的反射、折射而呈七彩。其多姿的风貌,绝美的胜景,真不愧是“人间的瑶池,梦中的天堂”。

    黄龙寺风景名胜区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境内,面积700平方公里。与毗邻而居的九寨沟在自然景观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们都是以湖、溪、潭、泊为主,山水树石并茂的风景区,其中尤以高山彩湖、叠瀑为主的石灰华岩溶景观令人叹为观止。景区以其奇、绝、秀、幽的自然风光而蜚声中外,被誉为“人间瑶池”。

    贝母鸡

    贝母是药用植物中的“名门望族”,九寨沟一带有川贝和暗紫贝母两种。它性味苦甘、凉口,能清肺散结、止咳,并能治疗吐痰咯血、心胸郁结、肺痿、肿痈等病症。做贝母鸡时,将鸡杀后去毛及内脏,洗净,在开水锅中煮去血水捞起,再用清水冲洗一下。然后将贝母用水洗过,用一铝锅或沙罐装水1。5公斤,将鸡放入,同时下黄酒少许及贝母,盖严后用旺火烧开,然后小火炖两小时即成。

51 桂林 山水甲天下() 
“云中的神呵,雾中的仙,神姿仙态桂林的山;情一样深呵,梦一样美,如情似梦漓江的水……”这是著名诗人贺敬之的深情吟唱;“愿作桂林人,不愿做神仙。”这是陈毅元帅的肺腑之言。岂止是贺敬之和陈毅元帅,艺术大师徐悲鸿的《漓江烟雨》、山水画大师李可染的浓墨重彩,更是把人们带到了一个如梦似幻的美丽境界!

    自秦朝开发灵渠以来,桂林便成为岭南与长江流域之间军事、文化艺术的重镇。

    远在三亿多年前,桂林沉浸在汪洋大海之中,由于地壳运动,桂林逐渐上升为陆地。后经过长期的风化、剥蚀和雨水溶蚀,发育了典型的岩溶地貌,逐渐形成了形态奇特的峰林石丛和幽深瑰丽的溶洞,并与秀丽的漓江融为一体,构成了别具一格的桂林山水,赢得了“甲天下”的美誉。

    山清、水秀、洞奇构成桂林山水三绝。“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媚”。桂林的山峰,平地拔起,奇峭峻丽;桂林的溶洞,深邃幽旷,满目琳琅;桂林至阳朔的百里漓江,更是风光绮丽,碧水萦回,奇峰林立,百态千姿……“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几程漓水曲,万点桂山尖”等古今诗人的名篇佳句,对桂林的奇山秀水作了真实的写照和形象的描绘。

    桂林山水甲天下。这一美称也不是随便得来的,桂林的美是多方面的。有些很难用语言描绘:桂林是世界旅游圈里一颗璀璨的明珠,山清水秀,洞奇石美。洞中各种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洞外群山环绕,清幽迷人!漓江的清秀脱俗,阳朔的悠闲自在,龙胜资源的万种风情,古建筑靖江王陵及灵渠的辉煌神秘,像山水月的造化神奇……

    即便是在黄昏里漫步在榕杉湖的林荫步行道上,也会深深地被桂林的妩媚所震撼,就像桂林米粉一样令人回味无穷。感受桂林应该是从容不迫的慢慢欣赏,如果匆匆而过,留下的可不仅仅只是遗憾!

    龙胜的龙脊梯田在平安寨。始建于元朝,随着平安寨人口的不断增加,梯田的规模不断扩大,到了大约明末清初,基本形成现在梯田的规模,山很高,梯田只是在山的中间,上面还是大山,终年有水,为梯田提供了耕作的水源。

    至于平安寨里的先祖们为何选择这里安居,也许当时为避乱世,聚居于这山野之上的吧。当年没有公路通达,从山脚往上爬到寨子里,恐怕没有一两个小时是不可能的。许多梯田宽不过一米,沿山势逐层而上,耕作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那梯田的规模着实让人们惊叹不已!

    漓江风光的美,不仅充分展现了“山清、水秀、洞奇、石美”的特点,而且还有着“深潭、险滩、流泉、飞瀑”的佳景。晴天的漓江,青峰倒映特别迷人。可烟雨漓江,赐给人们的却是另外一种美的享受:细雨如纱,飘飘沥沥;云雾缭绕,似乎进入仙宫,如入梦境……

    “诗圣”杜甫的“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千真万确!

52 长白山 镜泊湖的倒影() 
绵延上千公里的长白山脉,横亘于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的东部,因此,“白山”(长白山)与“黑水”(黑龙江)并称,已成为中国东北的代名词,象征着中国北方民族繁衍生息所依托的锦绣山河。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长白山不仅是给人们提供衣食之源的自然之山,还是一个神圣之地。从古代的少数民族肃慎族、女真族到近世的满族、朝鲜族,直到今天,长白山在人们心目中一直是一座备受崇敬的圣山。

    在中国最古的地理书籍《山海经》中,长白山就以“不咸山”之名而载入史册,其意思为“有神之山”。据史书记载,2000多年前东北的“勿吉人”把长白山称为“太皇山”,对它怀有敬畏之心,不允许人们在山上随便大小便,迫不得已时,要以物盛之带下山去。

    金代视长白山为发祥地,1172年,金朝统治者正式封长白山为“兴国灵应王”,后又册为“开天宏圣帝”。清代长白山被推崇为神山圣地,视为存瑞凝祥、列祖龙兴的象征。康熙皇帝1677年东巡到松花江边,在此遥拜,并封长白山为神,规定每年要像祭祀“五岳”那样祭祀长白山;雍正时又在吉林市的小白山专门建了祭祀长白山用的“望祭殿”。至今,长白山里一些地名仍带有神圣之意。

    今天的中国人特别是东北地区的人们,对长白山同样怀着感激和崇敬之情。长白山是东北主要河流松花江及图们江、鸭绿江的发源地,长白山脉是这里相当一部分地区的生态屏障,是这个地区发达的农业和密集的工业的摇篮,是东北人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的生存环境的依托。

    长白山是一座“宝山”,地下地上都有无尽宝藏。在她的怀抱里,生长着上千种植物、药材,栖息着众多的飞禽走兽。长白山是我国三大自然资源宝库之一,也是世界重要的物种基因库。今天,长白山对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日益明显。更为重要的是,长白山茂密的森林植被可以调节气候、雨量,保护着我国最大的“粮仓”东北平原。生态学家说,如果没有长白山大森林,东北平原将逐渐成为不毛之地。

    长白山巍峨奇秀,雄伟壮观!未来者无不向往,已来者无不留连。1983年夏,*同志登上长白山极顶,题写“长白山”、“天池”横幅,并发出赞叹:“人生不上长白山,实为一大憾事!”

    长白山因其主峰白头山多白色浮石与积雪而得名。长白山是一座休眠火山,据史料记载,从16世纪以来曾有过三次喷发。由于长白山独特的地理构造,其景观也绚丽迷人,30多处景观,处处秀丽诱人,驰名中外,登上群峰之冠,可谓“一览众山小”,令人大开眼界,叹为观止!由于山地地形垂直变化的影响,长白山从山脚到山顶,随着高度的增加形成了由温带到寒带的4个景观带,这种自然多彩的垂直景观带在世界上是罕见的。

    长白山天池

    长白山最著名的景点是天池,不到天池等于没到长白山。天池是火山喷发自然形成的我国最大的火山口湖,也是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三江之源。因为它所处的位置高,水面海拔达2150米,所以被称为“天池”。

    天池呈椭圆形,湖面面积9。2平方公里,平均水深204米。据说中心深处达373米。在天池周围环绕着16个山峰,天池犹如是镶在群峰之中的一块碧玉。这里经常是云雾弥漫,并常有暴雨冰雹,因此,并不是所有的游人都能看到她秀丽面容的。

    天池蓄水20亿立方米,是一个巨大的天然水库,天池的水一是来自大自然降水,也就是靠雨水和雪水,二是地下泉水。天池湖水深幽清澈,像一块瑰丽的碧玉镶嵌在群山环绕之中,使人如临仙境。不过,长白山气候瞬息万变,使得天池若隐若现,故绘出了天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