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带着仓库到大明 >

第509章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509章

小说: 带着仓库到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过年的,户部只有两人值守,其中一个还是方醒的学生。

    过年期间值守没多少事,主要就是随时准备回应朱棣有可能的询问。

    炉子上架着口小锅,姚平搅动着里面的大杂烩,这就是他的午饭。

    “姚大人,外面的小吃不少,您何必弄的那么麻烦呢?”

    陪同值守的小吏杨三闻着香味,不禁有些垂涎。

    锅里就是姚家过年的剩菜,加上冷米饭一起熬煮,那味道确实是不错。

    姚平把几片深红色的五花肉挑出来,再熬煮的话,都要化在锅里了。

    杨三咽下口水,诧异的道:“姚大人,这肉的做法倒是新奇啊!下官都没见到过。”

    姚平舔舔嘴唇道:“这是恩师传授的美食,选五花肉煮熟,然后抹些米酒糟一下,下油锅煎成黄红色。另外就是用腌制的盐菜炒好,五花肉切片,覆盖盐菜,上面浇点酱油和糖,上锅蒸透,吃的时候翻过来就是了,美味啊!”

    杨三的口水几乎都要流出来了,他感慨道:“兴和伯果然是无所不能啊!连美食都那么独具一格,让人垂涎。”

    姚平笑道:“这是家里的剩菜,不然倒是可以请你一起吃。”

    杨三终究拉不下脸,只是记住了姚平刚才说的作法,准备今天回家就试试。

    “大人,有人来交税?”

    这时门房进来禀告道。

    杨三愕然道:“这大过年的交什么税?而且也不该来户部吧?”

    姚平也觉得奇怪,就问道:“是谁?”

    门房苦着脸道:“大人,是定国公。”

    ……

    徐景昌站在户部的外面很坦然,管家在嘀咕着不该来,至少不该亲自来。

    看看那些好奇的路人,徐景昌不在意的道:“你懂什么,这就是方醒说的姿态,不大张旗鼓的,陛下能知道吗?”

    管家嘀咕道:“国公爷,至少锦衣卫和东厂会知道。”

    这时姚平和杨三出来了,见礼后,姚平看到管家的手中拿着宝钞,就问道:“定国公这是……”

    徐景昌昂首道:“本国公弄了个糖霜卖卖,这不就想着勋戚得为国分忧,这是预支的赋税,稍后等下个月再来。”

    姚平接过宝钞,愣愣的看着徐景昌扬长而去。

    杨三纳闷的道:“姚大人,这事怪了啊!除去富阳侯之外,勋戚谁交过税?今日莫不是他喝多了?”

    姚平想着刚才徐景昌的话,目光一转,吩咐道:“你去尚书大人家中通告一下,本官这边做个帐,等年后再做处置。”

    等杨三去后,姚平在户部的门口站了许久,手中的宝钞被风吹的乱糟糟的,让门房纳闷不已。

    你想让这事广为人知吗?那我成全你又如何!

    ……

    朱棣听说了之后,只是嗯了一声,并未发表看法。

    于是这个消息就顺利的开始传播了。

    “大过年的不清静啊!”

    朱高炽很纠结,他看着坐在下方的子女和女人,轻声道:“他这是在做给父皇看,无需在意。”

    梁中点点头,然后出去交代。

    朱高炽纠结的是商税,因为有人上书,说是兴和伯方醒在蛊惑君王,与民争利。期间言辞激烈,大有要灭此朝食的意思。

    而朱高炽身边的人对此也是褒贬不一,他知道,家中偷偷摸摸做生意的官员,大多对此持反对态度。

    “咋就不清静呢!”

    下方的那些女人目光转动,各种情绪就在眼色中传递着。

    ……

    作为太孙,朱瞻基过年期间的事情不算多,所以吃了‘团圆饭’之后,他就告辞了,身后一堆复杂的眼神在送行。

    “去方家庄。”

    朱瞻基一路沉闷的到了方家,进了内院后,躲过了土豆发出的‘暗器’,然后和方醒去了书房。

    “受气了?”

    方醒扔了几颗山楂果脯给他。

    朱瞻基闷声吃着,吃完后就问道:“德华兄,玻璃肯定是早就能出产了,可对?”

    “对,去年年中就能大量生产了。”

    方醒很坦然的说出了真相,和奏折上不一样的真相。

    朱瞻基楞了一下,他本以为方醒会不承认,可……

    方醒笑道:“你以为我是那等心思深沉的人?”

    朱瞻基有些不好意思的道:“德华兄,玻璃是你弄出来的东西,小弟不该置喙。”

    方醒叹道:“你得知道,玻璃里面的利益有多大,我拿着它就像是个烫手的土豆,丢,舍不得,不丢,特么的,我不敢富可敌国啊!”

    朱瞻基诧异的道:“有那么赚钱吗?”

    方醒苦笑道:“很赚钱,非一般的赚钱,我打个比方吧,这东西就和聚宝盆差不多。”

    朱瞻基不知道具体的生产流程,总以为成本很高,被方醒一点破,他就傻眼了。

    “那得多少钱?”

    朱瞻基知道玻璃的价格会有多恐怖,他板着手指头算着,半晌抬头道:“德华兄……”

    “吓死人了,对吧?”

    方醒笑了笑,玻璃的成本才多少,那些有钱人家谁不想把窗户换成玻璃的?还有镜子,一旦大规模上市,那圈钱的速度能让夏元吉发疯。

    “德华兄……”

    朱瞻基艰难的吞了口口水道:“此事你我都不能决断,得皇爷爷处置才行。”

    “那是当然,我也不敢私卖啊!”

    方醒清醒得很,就算是后世,你若是身家几千亿,上万亿,那目光能把你聚焦成黑炭。

    何况在这个时候,富可敌国的同义词几乎就是造反。

    “钱啊!会有许多钱!”

    大明你别看百姓穷,可有钱人真心的不少,那些土财主的数量更是让人瞠目结舌。

    朱瞻基急切的道:“德华兄,此事最好是搭上几个勋戚,否则太惹眼了。”

    方醒振眉道:“这和送钱给他们有何区别?想都别想!我知道你在顾虑什么,这门生意我准备交给户部来做,夏老抠绝不会出售制作的方法,谁想要就得要从他的尸体上踩过去!”

    “我只要一成,而且这一成我也不会留着,全都用在发行教科书上面,尽量便宜些,让那些寒门子弟也能学。”

    朱瞻基感动的道:“德华兄,你……”

    哥我不差钱啊!想要钱多的是手段!

    方醒正色道:“家国天下,可我更希望的是家国合一,家与国共荣辱,这才我心中的大明!”

    “家与国,共荣辱……拿酒来!”

    朱瞻基眉间全是振奋,冲着门口的小刀喝道。

 第942章 让人眼花缭乱的利益交换

    感谢:淼淼孩子的万赏,感谢:赤焰的噩梦疯的两个万赏!

    ……

    人喝酒有两种情况容易醉:心情不好,心情大好!

    朱瞻基喝多了,他抱着酒瓶子笑着,伸手胡乱的划拉道:“德华兄,小弟以后必定要让文武百官低头!”

    方醒也有些二麻二麻的,他揉着额头道:“你先别吹,那些人可是要吃肉的,想让他们吃素,就你现在的道行,差了十万八千里!”

    朱瞻基打个酒嗝,身体一弹一弹的,嘟囔道:“他们上下一心,连皇爷爷都不敢动,这大明与其说是朱家的,还不如说是他们的,真想抽刀子砍人!”

    方醒丢颗花生米进嘴里去慢慢的嚼着,目光有些散乱的道:“我跟你说过,这些都是利益,你若是能从日常事务中找到利益的存在,那才算是有些小成。”

    朱瞻基又喝了一口,然后把酒瓶子往桌子上一顿,起身道:“德华兄,小弟这就去了。”

    “你去哪?”

    方醒招呼小刀进来扶住他问道。

    朱瞻基摆脱了小刀的搀扶,气势昂扬的道:“小弟这就进宫,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皇爷爷,若是有赏赐,都是德华兄的了。”

    “那你就去吧,挨抽了别哭!”

    方醒笑呵呵的送走了朱瞻基,心想老朱可是超级爱面子的人,这样平而无故的拿臣子的东西赚钱,他下不去脸啊!

    勋戚能得以长存,这就是朱棣开的先河,而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老朱这人有些……好面子!

    若是想把勋戚们拉下马,证据真的太好找了,这些人的家里和外面破事不少。

    可老朱却觉得这些勋戚都是自己的铁杆,如今登基了,就去清扫铁杆,他不好意思下手啊!

    ……

    当朱瞻基醺醺的进了朱棣的暖阁时,那股子酒味让他不禁皱眉。

    此时高度白酒的后劲上来了,朱瞻基摇摇晃晃的行礼,差点就爬不起。

    “皇爷爷,兴和伯那边的玻璃……呃!孙儿要私下禀告。”

    朱棣的面色稍缓,然后就挥挥手,除去大太监之外的人都出去了。

    喝多了还知道避人耳目,不错!

    喝酒玩女人,这在朱棣的眼中都不是事,他看的是格局。

    格局不够,你就算是清廉如水也是白搭。

    大太监不用朱棣吩咐,赶紧就搬了张椅子过去让朱瞻基坐下。

    朱瞻基嘿嘿的笑道:“皇爷爷,那玻璃便宜,真的……便宜,兴和伯说了,要和户部合伙做……做生意,他只取一成,呃!用在刊印新书上。”

    朱棣静静的看着朱瞻基,并未搭话。

    喝酒多了,话就多,这个道理适用于百分之九十的人。

    “皇爷爷,孙儿知道占了兴和伯的便宜,可他又不缺钱,和孙儿情同手足,以后孙儿多看顾土豆他们罢了……”

    朱棣的目光幽深,不知喜怒。

    “德华兄说过,他说每个人的理想不一样,他就想着能名垂青史,能看到大明有纵横四海的那一天,那样他躺在棺材里都能笑醒来……”

    “皇爷爷,这镜子若是让郑和的船队带出去交易,那肯定是等价于黄金啊!”

    “不止!”

    朱棣这时才说了第一句话。

    “对呀!”

    朱瞻基亢奋的道:“以后就不要交换那些珠宝了,大明只要金银和香料,等以后水师拿下了那些出产香料的群岛,大明一个铜板都不用花……都是大明的,那些都是大明的……”

    “……”

    朱瞻基一直在喋喋不休,最后口角的白沫都干掉了,朱棣才挥挥手道:“去歇息吧。”

    等朱瞻基不甘心的走后,朱棣的脸上突然露出了笑容,就像是看到一个顽童刚掉进泥地里一样的那种笑容。

    大太监缩缩脖子,觉得今天真是见鬼了,先是一向稳沉的太孙大白天的喝醉,然后就是朱棣露出了顽童般的笑容。

    很诡异啊!

    “方醒的二儿子听说很乖?”

    朱棣突然问道,大太监正在神游物外,闻言赶紧应道:“是的陛下,听说都很少哭。”

    “是个有趣的。”

    朱棣突然笑了,“朕的宝刀价值无法估量吧?”

    大太监隐隐感到了些恶趣味,就赞同道:“陛下的宝刀价值连城啊!”

    “那就送给方醒家的小儿子了。”

    ……

    等方醒拿到宝刀后,他冲着皇城方向拱拱手,一脸唏嘘的对解缙道:“陛下现在变的灵活了呀!”

    解缙笑道:“一把宝刀换你的玻璃九成份子,这笔买卖你觉得谁亏?”

    方醒拔出刀来,摸着上面的刀纹道:“一把刀一条命,当然是刀值钱!”

    勋戚的铁劵说是能免死,可真要动你,那只是废铁一块。

    而朱棣的宝刀就不一样了,这可是大明的独一份啊!哦不!是两份,土豆和平安各一把。

    想想,要是有人来抓捕,方醒的儿孙拔出朱棣御赐的宝刀,你是上还是不上?

    “不过还得自身硬,不然真的遇到了坎,宝刀也没用!”

    方醒意趣索然的把刀交给了辛老七,觉得一切都是虚幻。

    解缙劝慰道:“那玻璃和镜子就是聚宝盆,非臣子所能拥有,你做出了姿态,史书上自然会有这么一笔,方家以后的地位就超然了。”

    一个土豆惠及众生,一个玻璃为国聚财,方家这就算是立起来了。

    张淑慧有些纠结,小白完全就是舍不得,觉得应该自家偷偷的卖。

    “少爷,咱家一天卖一块也行啊!”

    “别胡说,那迟早会露馅,到时候里外不是人。”

    张淑慧终究是识大体的,觉得这样的处置方法再恰当不过了。

    “怀璧其罪的道理妾身是懂的,再说家中的钱财也够用了,若是富可敌国,迟早会出事。”

    小白失望的抱着平安嘟囔道:“平安,你的大宅子又没了。”

    ……

    夏元吉的动作快的吓人,才接到消息,他就不顾休假跑来了方家。

    “果真很便宜?”

    拿着一块玻璃,夏元吉对着天空仔细看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