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带着仓库到大明 >

第508章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508章

小说: 带着仓库到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瞻基进来了,他一进来,不但是弟弟妹妹们都起身行礼,连朱高炽的那些女人们也得恭谨些。

    朱瞻墉一脸玩世不恭的浅笑道:“有人送了婉婉绣球呢!也不知道是不是家里有人看上了婉婉,这是要提前下定吗?”

    “闭嘴!”

    朱瞻基喝住了他,目光转动,隐含警告之色。

    那些女人都纷纷垂首,不知道有几人幸灾乐祸,几人郁郁寡欢。

    婉婉十岁了,眼瞅着以后肯定是个小美女,于是宫里宫外不少人都在觊觎着她。

    太子夫妇的爱女,连朱棣都对她宠爱有加,再加上她还有一个皇太孙的大哥,以后的前途当真是不可限量啊!

    而且外间传闻婉婉性情温顺可亲,如果娶了她,不但能享受美人之乐,而且富贵自然是差不了的,弄不好还能在驸马的身上加一个爵位。

    爵位啊!

    现在想要爵位越发的难了,除非你立下大功,而且必须是军功。

    可看朱棣的模样,分明就没有北征的念头,再等等的话,这位皇帝可还能爬上马背?

    看朱高炽的模样,分明对武勋没多大的好感,等他登基后,再想弄爵位就困难了。

    朱瞻基的目光冷漠扫了一圈,然后说道:“婉婉去看看母亲可到了吗。”

    婉婉脆生生的应了,等她出了大门,朱瞻基看着墙壁上的几幅字画,淡淡的道:“婉婉的事自然有皇爷爷看顾,谁都做不了主!”

    殿内马上静悄悄的,连那些不懂事的孩子都学会了看眼色,不敢咋呼。

    朱高炽近年来宠爱郭氏,儿子都生了三个,所以郭氏听到这话只是微微一笑。

    “殿下多虑了,郡主出身高贵,谁敢觊觎啊!”

    朱瞻基冷冷的道:“自尊者自爱,那样再好不过了。”

    这些都是他爹的女人,不好斥责,所以朱瞻基只是敲打了一下。

    等朱高炽和太子妃来了之后,感觉气氛不大对头,他也不问,只是笑呵呵的总结了一下去年的事,然后鼓励儿女们好好学习,女人们和和气气的团结在太子妃的周围,为了东宫的和平而奋斗。

    然后就是太孙妃说话,她端庄的道:“东宫又平安度过了一年,你们都有功,都好好的教养自己的孩子,殿下这里必不吝赏赐。”

    话很短,可信息量很大。

    首先尴尬的是朱高炽,这又平安度过了一年,说的就是太子的位置岌岌可危。

    而教养好自己的孩子,这个话就有趣了。

    你们的孩子我不稀罕,都自己养着,教育着,可老娘的儿女谁要是敢胡乱伸手,小心剁了你!

    朱高炽弥勒佛般的坐在那里,慈祥的对着婉婉笑了笑,仿佛没听到自己老婆话里的含义。

    婉婉是懵懂的,可依然觉得不对头,于是难免有些如坐针毡。

    太子妃的话一完,朱高炽就交代道:“都去玩耍吧,稍晚一起用午膳。”

    十多个孩子一起出去,紧张的气氛消散后,反弹的力量不小,门外一阵喧哗。

    朱瞻基觉得女人太多,有些不自在,就准备去朱棣那。

    “瞻基等等。”

    朱高炽笑眯眯的拿了块米糕给婉婉,然后叫住了朱瞻基。

    这是要谈话,那些等待着多和朱高炽说几句话的女人们都暗自不忿,可在太子妃的注视下,不敢停留。

    “那个玻璃是怎么回事?”

    朱高炽接到了转过来的奏折,可却弄不清方醒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朱瞻基说道:“过年前玻璃窑出产了一批玻璃,却是误打误撞的找到了提高正品率的办法,所以兴和伯就准备把玻璃的制作方法传出去,让大明也多些……”

    朱高炽捂头道:“想要买这个法子的人,一定要缴税吧?这孩子怎么就和商税较上劲了呢?”

    朱瞻基点头道:“是这个想法,兴和伯说了,想要这个生产办法的,不管是皇亲还是国戚,必须要在契约里写明,生产出来的玻璃,每卖出去一块,都要按照售价的比例缴税。”

    朱高炽头痛的道:“若是有人偷学了去呢?”

    “那就抓!”

    朱瞻基杀气腾腾的道:“别人花费了无数钱粮弄出来的东西,若是被偷走了也不追究,以后谁还愿意去钻研?大家都去偷好了!”

    “哎!”

    朱高炽觉得这个儿子已经管不了了,做事情有自己的一套法子,不过文官依然对他保持着警惕,而原因不外乎就是科学。

    ……

    大过年的,徐景昌从那天进献糖霜没得到赏赐后,就有些郁郁。

    其实勋戚家过年也就是那样,只是人情走动多一些,酒肉多吃一些,反而不如百姓家乐呵。

    吃了一顿酒回来,徐景昌有些晕乎的躺在床上养神。

    管家进来禀告道:“国公爷,那些糖霜都分装好了,您看可是现在送去吗?”

    “当然,交趾那边以后的糖霜不会少,咱们早卖一天,就多赚一天的钱,何乐而不为啊!”

    管家一听就笑道:“那是,这糖霜珍贵,咱们慢慢的卖,那就是细水长流啊!”

    徐景昌得意的道:“当年我辛辛苦苦的去交趾,开始只是想看看屯田有没有搞头,没想到方醒还弄了甘蔗,这就是机缘啊!该是本国公的就跑不了。”

    管家看到徐景昌都翘起了腿,显得极为自得,就问道:“国公爷,这买卖可有兴和伯的份子?”

    徐景昌不悦的道:“有!到时候算给他!”

 第940章 方醒,你又坑人!

    码字到凌晨三点半,这一章总算是完成了!

    眼皮子睁不开了,睡觉!

    。。。。。。

    所谓的双赢,那是建立在必须要合作的基础上,以及对长期合作的希望上。

    大到国家,小到几人之间,如果能独吞好处的,没人会和别人分享。

    徐景昌是没辙,甘蔗种植是方醒统筹的,而且交趾的黄福可不会买他的帐。

    要是撇开方醒的话,除非他亲自去交趾坐镇,否则方醒有的是办法让他血本无归,更遑论皇室对他的看法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管家遗憾的道:“兴和伯一天不知道在想啥,交税交税,老奴看啊,他迟早会被陛下厌弃!”

    “厌弃?那还早着呢!”

    徐景昌喝了口醒酒茶,唏嘘道:“他是个聪明人,只要他照着现在的法子行走朝堂,方家的富贵至少能有一百年。咦!”

    “交税?”

    徐景昌想起了那天出来时朱棣问的话,不禁拍打着床榻怒吼连连。

    ——“此事兴和伯可知晓?”

    这话是什么意思?

    方醒知道了又如何?

    徐景昌拍打着床榻道:“那个方德华,坑死老子了!”

    管家以为徐景昌是喝多了,就小心翼翼的道:“国公爷,那要不咱们就不分给他了?”

    糖霜的利润可不低,分给别人心疼啊!

    “屁话!”

    徐景昌恼火的道:“不分给他,到时候这买卖就做不久,而且还多出好几个大仇人,你这是想坑本国公呢!”

    “交税交税!记得了,卖出去多少都记账,每个月去一次户部交税。”

    管家懵逼了,以为徐景昌喝多了,“国公爷,咱家也要交税?”

    都是国公府自己种出来的东西,居然还要交税?

    你说模仿四海集市要交税,那大家没意见,毕竟是商人行径嘛。

    可这是甘蔗啊!

    “国公爷,甘蔗也是农事吧?!”

    徐景昌摆摆手:“农个屁!怪不得那天方醒没提这事,弄不好就在那里等着呢!”

    管家一惊,就说道:“国公爷,可是富阳侯的故事重演?”

    “就是!特么的!方德华居然坑我!”

    李茂芳开的财聚集市就是这样被方醒坑了一把,而后去交税,成为了勋戚中另类,最近很是郁闷。

    “准备马车,本国公要去一趟方家。不讨回公道,老子就在方家混吃混喝,不走了!”

    ……

    徐景昌气势汹汹的到了方家,一进门就喊道:“方醒,出来!”

    小刀的手有些痒,在身体右侧一抽一抽的,辛老七瞪了他一眼,然后问道:“国公爷可是找老爷有事?且等人进去通报。”

    “不用!本国公今日就……”

    铃铛出来了,舌头微吐,冷冰冰的盯着徐景昌。

    “拦住它!”

    在咬死贼子之后,铃铛的名气就更大了,现在就属于方家的镇宅之狗,方家庄的狗王。

    辛老七挡住铃铛,示意小刀赶紧去通报。

    等方醒亲自出迎时,徐景昌已经躲进了前厅中,不敢看在门外的铃铛一眼。

    “定国公怎么来了?欢迎啊!”

    方醒笑眯眯的拱手进去,徐景昌一下弹起来道:“方醒,哥哥我待你如何?”

    看到徐景昌气势汹汹的,方醒笑道:“定国公有事说事,说这些干啥。”

    老子跟你可没多少交情,要不是想着交趾的甘蔗种植,你连人都见不到。

    面对着方醒的淡然,徐景昌的气势一滞,然后气恼的道:“为何要缴税?”

    朱棣那天话里的意思就是:你既然问过方醒了,那缴税的事他怎么说?

    方醒指指桌子上,有丫鬟就去泡茶。

    “早交晚交都要交,交的越晚,陛下心中的疙瘩就越大,你想选哪一样?”

    徐景昌沉吟道:“你的意思是说……陛下有意清理勋戚?可要是交了税,哥哥我在勋戚圈里还怎么混?”

    方醒摇摇头:“我可没这么说,可你身为国戚,敢问一句,定国公府是准备要和勋戚们抱成一团,对抗陛下吗?”

    “没有的事!”

    徐景昌想起魏国公徐钦的遭遇,急忙否认道:“不过是逢场作戏罢了,定国公府上下当然是以陛下马首是瞻。”

    方醒笑呵呵的道:“那你还气什么呢?难道定国公府真是缺了那点交税的钱财?那我帮你出好了。”

    “哪里哪里!这点钱哥哥还是有的。”

    徐景昌被方醒话里的意思给吓坏了,哪里敢和朱棣虚与委蛇。

    方醒笑眯眯的送走了徐景昌,回来和解缙叹道:“勋戚都成了商人,只知道赚钱,保住爵位,这大明到处是窟窿啊!”

    解缙这个年过的舒坦,满面红光的说道:“那些人不过是得了好处,就想着要更多,还要能世世代代的继续拿好处,这块肥肉他们舍不得啊!”

    解祯亮陪在一边,闻言就说道:“流水不腐,勋戚世代高居于上,时日久了,马也骑不得,刀也提不起,这等人掌控大明军队,未来堪忧啊!”

    方醒笑了笑:“再堪忧,可也不能让文人掌控!”

    解祯亮愕然,想辩驳,可解缙却说道:“以文御武不可取,前宋就是榜样,目前火器威力大,只要以后把各地卫所控制住,加强边塞的训导,以后就可长盛不衰。”

    方醒笑了笑,想起解祯亮以后在书院授课,就说了些相关的内容。

    “战争是政治的意志体现,文官提出目标,武将分析目标,而后双方合力,确定攻伐与否。”

    这是解祯亮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他双手收拢握在一起,眉头微微皱起,仔细听着方醒和以往那些先生截然不同的解释。

    “不要把老夫子的话当做灵丹妙药,战争会带来毁灭的同时,可也会带来利益,而大明需要利益,更需要不断的进取,一旦停下,那就是自我毁灭的开端。”

    看到解祯亮有些不以为然,方醒就说道:“洪武年间大明所向无敌,到了永乐年间,其实已经显露了疲态,各方纵容之下,军队早就已经不行了,这一点陛下最清楚,所以每次北征都要劳师动众,为何?”

    这是一个考题,解祯亮想了想:“方大哥,小弟觉得还是没把握的缘故,所以要以多打少。”

    “嗯!你可以去查查,大明的军队究竟是如何堕落的,那些人在其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解缙抚须,点头道:“德华这个题目出的不错,也可以给书院的学生们做做,太孙也要做!”

    方醒笑道:“太孙应该有了些线索了,可他毕竟是太孙,最好自己想清楚,这样印象深刻,也能在这个过程中去思索解决之道。”

    朱瞻基要想成为一个出色的帝王,那他必须要对大明的家底有个了解,上位后才能不被人忽悠,从容施政。

    解缙悠然道:“储君不可长于深宫妇人之手,那对大明将是一场灾难。”

    方醒若有所思的道:“可却是文官的盛宴。”

 第941章 大过年的不清净啊

    大过年的,户部只有两人值守,其中一个还是方醒的学生。

    过年期间值守没多少事,主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