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综快穿]带着房子穿了,可我黑户啊 完结+番外 >

第174章

[综快穿]带着房子穿了,可我黑户啊 完结+番外-第1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西一愣,“那这操作起来就比较困难了,不说读书的花费,就是那些教导的夫子,我也轻易找不出那许多来。”
  假装思考了一下,他又开口道,“而且条件如果太好的话,很容易让外人嫉妒,难保他们不会为了沾便宜,而把自家的孩子扔过来。”
  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古代不限制生产,很多家庭都会生很多胎,之所以人口没有想象中的多,是因为小孩夭折率高,也因为家里的条件不允许,养不起那许多。
  如果百姓们知道有那样一个去处,不仅让孩子们吃饱穿暖,还免费教读书,那肯定有不少的人干出偷偷扔孩子的举动。
  不说别的,就说那些女孩,古代因为女婴的性别问题,溺死扔掉了多少,你想都不敢想。
  是所有人都狠心如斯,就见不得女孩吗?
  不是的,是因为家里的条件不允许,在有限的条件下,他们只愿意把资源倾注到男孩身上。
  如果安西的孤儿院开了这个口子,那可以想见,孩子会多得超乎想象。
  百姓们会一个劲的生,生完了就扔到孤儿院。等孩子们长大,他们就回去认亲,在古代以孝治国的风气下,孤儿们敢不认他们吗?
  他们原就是孤儿了,在社会上备受欺凌,如果还出个不认父母族人的名声,那就真的无路可走了。
  有技术又怎么样,别人不要你,一切都是白费。
  兴德帝想了想,“那就建明暗两间孤儿院,普通的孤儿就在明院里长大,学一些匠人的手艺。至于那有些天资的,就送到暗院悉心教导。院里的夫子我会派人过去担任,也免了你烦心。”
  安西心中暗笑,上钩了就好。
  “那就麻烦父皇了,我这就下去筹办,计划是先在五洲建立五所,至于以后,等着这五所走上了正轨,能自立自足了,再接着筹备。至于暗院?”
  “就放在京城吧,西郊还有一个皇庄,那里有一座山地势平坦,出产不多,就让人改建成书院好了。”兴德帝直接开口,截住了安西的话,“这个你不用费心,我直接让人去办了,你只要让人送优秀的孩子过去就行。”
  安西点头,西郊的那个皇庄他也知道,地盘很大,不仅有良田千亩,还有一个小山头。那里的田倒是肥沃,只山头怪石林立,没多少植被,也就没什么产出,现在弄成学院,倒也不错。
  而且那些隐蔽,是属于皇帝的庄子,等闲也没人敢窥视什么,如果兴德帝的安保工作做到位,确实能隐藏很久。
  等到这些暗院出身的学子,一个个进入朝堂,挤压那些原有的势力,形成全新忠君的势力,那皇帝的权限将进一步拉大。
  当然,这是个长期的过程,没有十年是完不成布局的。
  安西没指望这个帮他夺嫡,他只是想提前筹备人才而已,了解科学,思想开放的人才!
  其实暗中培养也不是不可以,安西完全有能力瞒住皇帝,就比如他现在收买的那些文臣武将,只是何必呢。
  有了皇帝这个捷径,他为什么还要自己劳累,找人培养他们,还要想办法给他们安排身份,不动声色的进入朝堂。
  这么做,多累啊!
  而告诉兴德帝就不一样了,人才由兴德帝培养,身份也不需要他去安排,兴德帝可以弄的妥妥的。
  而最重要的是,这些人都是从安西的孤儿院出来的,是夹带了私货的。
  毕竟,他们能在考核中胜出,那就说明他们的学科都学的不错,在小的时候,接受了科学教育,打下了科学的烙印,难道他们还能反对自己意识里正确的事物吗?
  等到安西登基,这些人也占据了朝堂,是支持安西的中坚力量,有了他们,各种改革将会变得前所未有的容易,即使遇到了阻碍,也好解决的多。
  安西笑着对兴德帝道,“那我在建明院的时候,出一套考核制度,合格的孤儿就送到暗院,剩下的就留在明院。”
  兴德帝满意的点点头,对于安西的识相非常高兴,大手笔的赏下了不少贡品。
  安西也很满意,钱光明正大花出去了,有了做善事的借口,再也没人好意思借钱不还了吧?
  而人才,也借着皇帝培养了,顺便还解决了他们未来的就业问题。
  完美!


第237章 替身成正主17
  有了皇帝这个挡箭牌;香皂水泥和玻璃的生意扩展很快,四年间已经发展到全国各地。如果安西仔细数数,估计利润比的上国库的一半了。
  除此之外;厉云芊还在研究更多的东西;只是出于安全的考虑,暂时不能拿出来而已。
  目前他们已经够耀眼了;再多皇帝都要嫉妒了。
  这不,嫉妒的人就来了。
  安王府的管家李禹;也就是原来的小李子走进院门;穿过一干等候的账房管事,来到安西的面前,“王爷,宫里的淑妃娘娘派了嬷嬷过来。”
  安西睁开眼;拿走脸上盖着的书;似笑非笑的看了眼小李子;“这是又打秋风来了?”
  小李子气愤的道;“是的,王爷;这次可过分了,一开口就是十万两,她以为安王府的银子是大风刮来的啊!”
  厉芸萱听闻,担心安西生气,连忙过来安慰;“帐都收上来了;我这就拿十万两银票给你。”
  安西倒是不气,摆摆手,“不必了;不能这么惯着她,有求必应不是什么好事。我这就去打发了那个嬷嬷。”
  说完,就示意下人过来服侍,马上就有下人上前,把他的躺椅摇起来,然后抬着去了前院。
  现在四年过去,安西早已恢复了,内力也完全捡回来了,只是为了扮猪吃老虎,以及打消皇帝等一干人的戒心,他还在装瘫而已。
  根据御医的说话,他现在可以动上半身了,但依然还不能行走,再要有个半年才算好全,然后等毒彻底解了,需要做半年的复建。
  毕竟五年没用过了,双腿该是废了,要用自然需要慢慢适应。
  安西用了别的法子,掩盖了病情,让御医以为他一直没好,争取了三年多的时间。
  这三年,他明面上一直在府里养病,就连挣钱这种事,都是厉云芊在操持,做足了废人的模样。
  实际上,他不仅建立了自己的情报组织,也培养了足够的人手,还暗中收买了一些文武大臣。
  收买的人就不说了,忠诚度有限,只能当个炮灰使使。但培养方面,他可是方方面面的,文官有各地的学子举人,现在已经有不少进入了朝堂,只是做着低品级的官,还进入不了权利的核心。
  不过没关系,很快就有人给他们让路了。
  而武官方面,安西弄了一些粗浅的内功心法,培养了一批战斗力强悍的兵官。让他们加入各个军营,从新兵做起,慢慢升职为中层武官。
  有了安西的金钱开道,又有强悍的武力,他们很快就占据了中低阶武官的位置。
  安西并没有动那些高层武将,那些人太敏感,稍微有个调动,皇帝就会发现端倪。反倒是这些人,不起眼,又是直接和士兵接触的人。
  有了他们,安西不说能调动所有的士兵,但也能防止他们被人收买,而自己什么信息也得不到。
  只要防备着士兵不叛变,皇子们的斗来斗去,安西还不放在眼里。
  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离安西‘解禁’的时间只有一年,而这一年,就是东风该吹起来的时候。
  安西被抬到了正院大厅,此时正等着的刘嬷嬷立刻站起来行礼,“奴婢拜见王爷,请王爷安。”
  “起来吧,刘嬷嬷过来是有何事要说?”安西装作不知情,漫不经心的问道。
  刘嬷嬷脸色一沉,明白安西这是不乐意再给钱了,但是她能怎么办呢,娘娘让自己过来要钱,如果要不到,自己这个奴才就要受罚了。
  她也知道十万两不是小数目,安王就是再能挣,十万也不是轻而易举能拿出来的。
  但是主子交代了,她就必须给办到。
  想到这里,刘嬷嬷当即跪下,“淑妃娘娘看中了贤妃手里的玉石摆件,贤妃娘娘说了,十万两就卖给娘娘,娘娘只是个宫妃,哪来的这些银两。王爷,您是娘娘的亲子,理当孝顺娘娘的……”
  安西冷笑一声,“上次是价值三万的头面,上上次是价值两万的观音像,上上上次是一万的古董字画,这次更好了,十万的玉石摆件,你家娘娘买个东西,都格外的金贵呢。”
  “这……娘娘也是喜欢,再说了,王爷你挣这么多钱,又不是买不起,何必让娘娘不快。”刘嬷嬷面上羞的通红,她也知道自己的理由站不住脚,但还是不得不硬着头皮说下去。
  “淑妃可是我亲娘,她要的东西我自然会送上,不就是个玉石摆件嘛,我这就进宫拜见贤妃,听说她那个摆件是贤妃娘家晋上的,花费白银六千两,我孝顺贤妃一万两,想必贤妃娘娘愿意割爱。”
  安西不轻不重的回了一句,“你回去向淑妃娘娘复命吧,就说摆件我明天亲自送过去,还省的她和贤妃交涉了。”
  “这……”嬷嬷脸上一白,知道王爷这是真的恼了。
  其实宫内宫外谁不知道,娘娘想尽办法从安王手里要钱,其实都是为了贴补八皇子。
  八皇子是宫女所生,在宫里也不受皇帝重视,到手的钱财有限,再加上秦家是清廉的读书人,陪嫁的多是珍惜孤本。
  那些东西不能卖,只能偶尔当个好礼相送,可这么几年下来,秦姑娘再多的嫁妆也不够这么送的。
  因此,八皇子只能靠淑妃这个养母贴补了。
  淑妃当初是惹恼了柳衡进宫的,得到的嫁妆也不多,这些年攒了一些,也不够夺嫡花费的。
  于是,在八皇子的暗示下,淑妃就把主意打到了安西身上。
  今天要几千两的首饰,明天要个上万的花瓶,诸如此类,不胜枚举。两年下来,淑妃至少在安西手里要走了二十几万两。
  可是他们还是不知足,这次居然敢一开口就是十万,打量安西好说话是吧?
  以前为了给厉云芊省麻烦,安西是挺好说话的,她要什么都给。那是因为淑妃是厉云芊的婆婆,如果她三天两头的宣厉云芊进宫,会耽误事,因此也就忍了。
  但现在,安西都已经准备吹起东风了,自然不打算再惯着她了。
  “小李子,送客。”安西直接一摆手,让下人把自己抬回书房,至于刘嬷嬷没说完的话,完全没有听的兴趣。
  小李子讥讽的看了刘嬷嬷一样,直接让人把她架出去,扔到了府门口。然后,大门一关,万事大吉!
  刘嬷嬷萎靡在门口,许久才缓过劲来,强打起精神,慢慢挪回了宫。
  宫里的淑妃听完刘嬷嬷的汇报,眼里阴晴不定,她恨恨的咬牙,“他自己不中用,也不想我好是吧!要知道他是这个样子,当初就不该生下他。”
  “娘娘!”刘嬷嬷大惊失色,“这话可不敢乱说,要是皇上知道了,肯定要生气的。再说,安王待您也是极孝顺的,您想要什么,安王都愿意敬上,比那个只会伸手要东西的八皇子强多了。”
  淑妃的怒气一滞,随即脸色阴沉的道,“孝顺又有什么用,不能让我当上太后,也只是个废人!我可不想皇帝百年后,被那些女人压在身下。我进宫是要成为人上人的,而不是当什么劳什子嫔妃太妃的。老八是比不得他孝顺,但谁让老八还有机会呢,只要能成为太后,什么好东西得不到。”
  “娘娘,八皇子虽然有您的支持,但三皇子四皇子相比更加出色,至今皇上还不怎么待见八皇子呢!”有那两个拦路虎在,八皇子上位的可能性无限缩小。
  “没关系,老八已经有了计划,很快那些个,都不会有好下场。”说到这个,淑妃倒是格外的自信。
  她看过八皇子的计划,可以说天衣无缝。
  也是老八的造化,居然招到了那样厉害的谋士,可谓是算尽天下人心,就连皇帝的心思也揣摩得透透的,比她这个进宫的老人还了解几分。
  淑妃相信,只要按照那个计划做了,从老大到老四,一个个都不是老八的对手,自己的太后梦简直手到擒来。
  而现在,就只差钱了,只要钱到位,老八收买到足够可用的人,就可以开始实施了。
  想到这个,淑妃又生起气来,那个不孝子,让他给点钱都推三阻四的,还拿皇帝压她。
  自己想要儿子孝顺是天经地义的,他不孝顺难道还有理了?
  “嬷嬷,你去,拿一万两找贤妃把那个摆件买回来,然后直接处理了吧!”她倒要看看,明天那个不孝子拿什么孝敬她!如果自己要一个物件,那不孝子都不能满足,皇帝还能多说什么。
  嬷嬷大惊失色,“处理?”这可是花了一万两的东西,怎么说处理就处理了呢。
  “处理都不会吗?摔了,或者扔进湖里,这个还要我教你?”淑妃厉眼一横,眼里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