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综快穿]带着房子穿了,可我黑户啊 完结+番外 >

第175章

[综快穿]带着房子穿了,可我黑户啊 完结+番外-第1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处理都不会吗?摔了,或者扔进湖里,这个还要我教你?”淑妃厉眼一横,眼里的不满几乎要溢出来了。
  刘嬷嬷心里一跳,立刻跪下来,“是,娘娘,我必定处理的妥妥的。”
  淑妃冷哼一声,“今天的事暂时记下,如果这件事还没办好,你知道后果。”
  刘嬷嬷恭敬的磕头应‘是’,后背冷汗涔涔。
  娘娘她,性子越发的左了。


第238章 替身成正主18
  第二天一早;安西就让人抬着自己进了宫,他先是去了皇帝的住处,知道皇帝上朝了;就去了后宫。
  目前兴德帝的后宫;有皇后,贵妃,四妃,六嫔;以及十几位低位妃嫔。
  其中薛妃是最低调的一个,她和婉妃都没有生下一儿半女,但婉妃长得花容玉貌,一直恩宠不断。
  而薛妃不一样;只是清秀;性子又大大咧咧的,她能成为妃,多亏了一个厉害的哥哥。
  薛妃的哥哥是现今右军都督薛杨,掌管着全国五分之一的兵马。
  这个薛杨,从小就力大无穷,十三岁偷跑出去参军,仅仅花了十年;就成为了赫赫有名的将军;带着部下将士十战十胜,皇帝知道了,直接任命他为右军都督。
  薛杨的能力超群;但家世却过于悲惨。
  在薛杨走后,他的家乡发生了水灾,当时正好是晚上;一夕之间,整个村子都淹没了。
  所有人都死了,唯独剩下薛杨的妹妹,一个刚满六岁的女娃娃,被母亲放在洗澡的盘里,顺着水流飘到了比较平缓的地方。
  被人发现后,被一对年老的夫妇收养。
  等到薛杨打完了仗,回去后就面临家破人亡的绝境,好在那对老夫妇住的不远,也在同一个县里,大家对于他们收养的女孩来自哪里心里有数。
  薛杨成为将军,名声传回家乡,县令为了巴结这位新贵,倒是把妹妹找了出来。
  薛妃作为薛杨现存的唯一一位亲人,其地位不言而喻。许多高门大户纷纷上门求娶,薛杨原本打算把妹妹低嫁。
  不是他不疼爱妹妹,实在妹妹从小在乡间长大,不认识一个字,见识也有限,为人还没心没肺。
  这样的性子,实在不适合嫁到高门大户。如果嫁的低一点,他就可以辖制妹夫一家,让他们不敢对妹妹不好。
  但他千算万算,就是没想起和兴德帝报备一声。
  兴德帝之所以会任命二十几岁的薛杨为都督,一是他确实有能力,二来也是看中了他孤身一人,只能忠于自己。
  如果薛杨的妹妹,唯一的亲人嫁进了高门之家,他还能做个纯臣吗?
  眼见着薛家的门槛都要被踏破了,进进出出的无一不是某皇子外家,某势力的代表,皇帝终于坐不住了,一旨意下去,直接召进宫,册封为薛妃。
  薛妃的性子不讨喜,皇帝对她没多少宠爱,但看在她哥哥的面子上,给足了脸面,各种赏赐都是独一份的,甚至比皇后都不差了。
  而薛妃自己呢,也没多大追求,一味的憨吃憨玩,只要吃的好,穿的好,享受够了,她就满足了。
  这样的人,又有这样的背景,让她成为宫里的独一份,谁都不会去招惹。
  薛杨知道妹妹在宫里过的舒心,自己也放心,为了显示自己对妹妹的宠爱,不让她受欺负,他一有什么好东西就送进宫。
  估计薛妃宫里的珍贵物件,比薛杨自己的库房都多得多。
  皇帝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因此,整个皇宫,除了皇帝太后,估计也就薛妃最阔绰了。
  安西见到薛妃的时候,她正在吃早餐,整整十二个碟子摆满了一大桌。
  安西笑着行礼,“给薛妃娘娘请安,娘娘近来可好?”
  薛妃看到安西,高兴的打招呼,“好好好,安王可吃了早餐,如果没吃,要不要一起吃点?”
  安西摇头,“我已经用过了,娘娘慢慢吃不着急,我可以等的。”
  “不用不用,哪里要你等,你直接说就是,对了,之前你媳妇给我的糕点方子非常好,我让御膳房做了,味道好极了,如果有空,你让她进宫来,我要好好赏她。”
  薛妃丝毫不在意,一边吃东西,一边说话,完全不拘泥于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
  “那倒是要替王妃好好谢谢娘娘了,我可是知道,娘娘这里好东西不少,王妃可占了大便宜了。”安西笑着道。
  贤妃闻言,开心的露出大白牙,“不谢不谢,让你媳妇进宫来就是,我一定给她最好的。对了,你来找我是为了什么?”
  安西一顿,装作脸上为难的道,“我这是有事求娘娘呢,昨天,淑妃身边的刘嬷嬷找到儿臣,说是淑妃喜欢娘娘看上您一个玉石摆件。为人子女的,既然母妃喜欢,我自然要为她求来,只希望娘娘看在我一片孝心的份上,忍痛割爱。”
  薛妃惊讶道,“可是昨天淑妃已经让刘嬷嬷把那个摆件买走了,还给了我一万两呢,难道是我搞错了,还有其他的玉石摆件?”
  薛妃身边的侍女听完,连忙上前回道,“娘娘,就是那个摆件,您库房里再没有别的了。”
  安西疑惑,“一万两?不是十万两吗?昨天刘嬷嬷要的就是十万两啊,难道是我记错了?”
  小李子见机,马上回到,“王爷您没听错,刘嬷嬷说的就是十万两。”
  “胡说,”薛妃大怒,“我昨天明明只收了一万两,淑妃怎么能污蔑我呢,不行,我要去禀告给皇帝,我可没有多收别人的钱。”
  安西要阻止,可他坐在轮椅上,哪里能拦得住身形矫健的薛妃。
  不一会儿功夫,薛妃就不见了人影。
  安西苦笑摇头,脸上尽是焦急“你们快把娘娘追回来啊,我不是那个意思,十万两我还没给呢,是想着今天亲自买了送给母妃,贤妃娘娘这是误会了啊。”
  一旁的宫人见此,立刻安慰道,“无妨的,些许小事,误会就误会了。”
  “是啊,是娘娘自己听岔了,不会怪罪王爷的。”
  “薛妃大度自然不会怪罪,只是我母妃那……”安西说到这里,连忙住口,好似才反应过来一般。
  周围的人听闻,都不由的露出同情的神色,宫里上下谁不知道,淑妃明明是七皇子的生母,但对他却像个后妈,反倒是对八皇子,不知道的还以为那才是他亲生的呢。
  这些年,淑妃变着法子找安王要钱,都是为了补贴那个养子,也不知道八皇子哪里好,把淑妃弄的五迷三道的。
  就他们这些宫人而言,安王可比八皇子好多了,待人和煦,从不打骂下人,如果知道谁有个难处,也愿意帮一把。
  而八皇子呢,在外面装出一副人五人六的样子,可只有他们这些伺候的人知道,那是个虚伪的主,对着下人从来没个好脸色。
  听完宫人的安慰,安西摇头叹息,“我还是去父皇那里一趟吧,不能让父皇和薛妃误会了淑妃去。”
  小李子连忙上前,侍候主子又一次去了皇帝的寝宫。
  这次皇帝已经下朝,在和薛妃说话,听到安西来了,让人宣进去。
  安西被人抬着进门的时候,正好听到了尾声,薛妃娘娘说,“我可只收了一万两,淑妃不能污蔑我,皇上也不能误会我,我可没有欺负她。再说了,摆件也不是我要卖的,是她喜欢,那我看可以赚四千两,不亏,也就卖了。”
  皇帝安抚的笑笑,“我知道,那一万两你安心拿着,没人敢误会你。”
  贤妃一听,立刻高兴了,想起还没吃完的早餐,兴冲冲的行礼告退了。走到门边和安西打个照面,还好心情的招招手。
  安西笑着行礼,恭送她离开。等她走了,才让人把自己抬到皇帝跟前。
  皇帝拿起一本奏折,漫不经心的问,“贤妃说的没头没尾的,又是一万十万的,是怎么回事?”
  安西收拢了笑脸,面无表情,但眼中却透露出一丝难过。
  他把昨天到今天发生的事,仔仔细细说了一遍,末了,才哑声开口,“摆件已经被买走了,我实在不知道,到哪里再去给她弄一个。”
  皇帝听得皱眉,“这是第几次了?又是为了老八?”
  安西避而不谈,不说是,也不说不是。
  皇帝冷哼,“她倒是对老八上心,也不看看老八有没有那个造化,能满足她的野心。”
  安西心里暗笑,看皇帝这个态度,那必须是没有的。不过这话她不能说出来,只能装出一副黯然神伤的样子。
  皇帝心里软了软,“你也别难过,十万两而已,为了这些小事不值得。”
  “我也不是舍不得,银钱而已,母妃想要,多少都可以,”说着,安西顿了顿,“只是老八……”
  多余的话,他没多说,但这些就足够了,已经足够让皇帝怀疑起八皇子了。
  皇帝皱眉,一次就是十万两,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老八这是想要干什么?难道是有什么大动作?
  想到这里,皇帝顿时心里一惊,匆匆打发了安西,就招了暗卫彻查。
  安西行礼离开,等出了皇帝的寝宫,才缓缓露出了一个笑脸。
  风起了!
  小李子看到安西的笑不明所以,明明刚才皇上什么都没说不是吗?但他也不敢开口问,这宫里到处是眼线,还是小心点好。
  走到岔路口时,他向安西请示,“王爷,是去淑妃宫里吗?”
  安西懒洋洋的靠着椅背,“直接回府,对了,那十万两银票,你给我送过去吧。”
  少了银票,老八还怎么把风吹起来呢?


第239章 替身成正主19
  八皇子拿到钱;立刻带着银票,找到了那个给自己出谋划策的谋士张士德,“你确定能成功吗?”
  张士德摩挲着装银票的盒子;摸到了上面‘动手’的标记;笑容加深了几分。
  “王爷放心,张某就是锦州来的,对此知道甚详。齐如林是齐家的当家人,任锦州的都指挥史;军权被他牢牢抓在手里。齐家仗着是大皇子外家,打压锦州布政司使和提刑按察使司,整个锦州,几乎成了他们的一言堂;说土皇帝都不为过。如果只是打压;这也就罢了,关键他们还插手行政和刑事的各项事务,在官府安插了不少齐家族人。”
  说着,他冷笑了一下,“那些人可不比齐如林,能力没多少,但各个贪得无厌;齐州上下就没有他们没搜刮的。除此之外;齐家族人还侵占良田,欺男霸女,这几年;很是害了不少人命。我知道的,就有三家,我不知道的;还不知道有多少呢。”
  “这三家是什么情况?”八皇子好奇的道。
  张士德顿了一下,“一家是锦州的富户,他家有良田千亩,都是肥沃的土地。齐家一个族人,看中了那些地,让富户贱卖给他,富户不答应,他就找人污蔑富户杀人,把那个富户屈打成招,然后侵占了那千亩良田。那富户……被打死了。”
  “第二家是普通的百姓,他家有个女儿,生的花容玉貌,齐如林的幼子见了,非要抢回去当小妾,那家人不同意,他就让人把那一家七口打成了重伤,还不允许别人请大夫救治。最后,那七口人都病死了。”
  “第三家……”,说到这里,他忍不住露出一个痛恨的表情,“是我家!”
  八皇子一惊,“你家?”
  “是的,我家。”张士德眼眶泛红,声音哽咽,“我父亲是锦州下属的一位县令,他爱民如子,清廉奉公。几年前,齐家的一位族人,在锦州州府任同知的齐如木,暗示我父亲行贿,我父亲没有答应,他就编造了借口,说我父亲不敬上司,找了各种麻烦。为了警告我父亲,他还派人打断了我兄长的双腿。为了保全家人,我父亲不得不辞官,可即使这样,他也不愿意放过我们,在我们回乡的路上,找人伪装成土匪,把我们,我们一家……”
  说到这里,他已是泣不成声。平息了好一会儿,才把后面的话说出口,“我当时幸运,被砍了一刀,但没完全死透。后来有人路过,好心救了我。”
  “是谁救了你,你又为什么会找上我?”八皇子皱眉,这个张士德的身世让人同情,可他要是想报仇的话,老三老四都是更好的选择,怎么会找上自己?
  当时张士德来自荐的时候,他看到了此人的才华,就没多想。现在一听,却觉得有点不对劲了。
  张士德笑笑,“救我的是人锦州府平安县李家村的李大树父子,不知道王爷您可有印象?”
  八皇子皱眉,这个地方他好似有点耳熟,但想不起来在哪里听过了。
  张士德也没让他多猜,直接揭晓,“听说李小主就是李家村的人。”
  八皇子这才恍然大悟,“所以你会来投靠我,是因为我母妃吗?”
  “是的,知道我要来京城后,我的救命恩人赵大树,就让我帮忙打听一下,他家进宫当宫女的女儿。我来京后,费了一些心思,终于打听到,原来恩人的女儿早就去世,而王爷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