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投行之路 >

第120章

投行之路-第120章

小说: 投行之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这里鱼七忍不住用手指推了一下王暮雪的太阳穴,“你呀,思想古灵精怪,从没听说谁的梦想是为了让别人看不懂自己。”
 “求其上而得其中,求其中只能得其下,就是这个道理,我奋斗的意义绝不仅仅是赚钱,也不是博得社会的认同感,说好听是为了自我价值的体现,其实不过就是为了抚平我心里的不甘心,鱼七,如果我不做投行,我会不甘心。”
 王暮雪的神态很认真,语气中带着一种倔强的笃定。
 “可是你们投行,在外界口碑可不好哦。”鱼七道。
 “为什么?”
 “其一,你们收入高,遭人嫉妒。”
 “收入哪里高了!我每个月才……”王暮雪刚说到这里,双唇就被鱼七的食指按住了,只听他继续道,“其二,我给你讲个真实故事。”
 鱼七的这个故事,是陈冬妮一个投行朋友小A的经历。
 陈冬妮这位朋友小A是个传奇人物,放弃了国内顶尖投资银行的工作,毅然决然加入了一家初创公司,每月工资四千,跟别人合租房子。
 小A说,只要公司能上市,自己就可以财务自由。
 他怀着这个信念,奋斗了几年,结果创业还是失败了。
 小A没有放弃,四处筹钱,又创办了另一家公司,聚焦互联网O2O。
 【O2O,是Online To Offline的缩写,是指将线下的商务机会与互联网结合,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平台】
 可惜小A做了很长时间,始终没做到行业前三,最后钱烧没了,连员工的工资都发不起,只能将自己80%的股权以7000万元的价格,卖给了自己A股上市公司的董事长老爸。
 他老爸因为收购了儿子的初创型企业,仗着互联网O2O新概念,让上市公司股价连续三个涨停板,老爸一路将自己的股份减持套现,最后到手金额达2。5亿元。
 现在小A的老爸逢人就说儿子有出息,是可造之才,最终股权卖完的小A又回到投资银行上班了。
 “这个是个例!又不是所有投行都是这种人!”王暮雪听了这个故事后满脸怒意。
 “你一定要干投行,那换一个券商,不要那个变态老板曹平生了好不好?”
 鱼七说出这句话后,王暮雪如他所料,想也没想就答道:“不好!”
第205章 王潮的来访
 很多年后的王暮雪才明白,生命中的风雨都会在人生中留下痕迹,成为她的盔甲,和她一起冲锋陷阵,勇猛杀敌。
 而曹平生,就是那个在她意志稍微懈怠的时候,不断给她套上盔甲的人。
 临近中秋,王暮雪发奋图强,疯狂加班三周后,在一个周五下午,灰溜溜地回到了明和证券,因为她从吴双口中得知,曹平生今日会在公司。
 王暮雪提着一大盒高端月饼,一支海外进口的戒烟专用电子烟,像做贼似地溜进了28层办公区。
 放眼望去,除了穿着蓝色衬衣的吴双,其他位置空空如也。
 “吴双姐,曹总呢?”
 吴双手指了指关着门的总经理办公室,“正在会客呢。”
 “哦哦。”王暮雪把东西放下,拉来椅子坐在吴双的旁边,凑近她低声道:“曹总今天心情怎么样啊?”
 吴双是个明白人,看见了礼品,又瞧见王暮雪这幅小心翼翼的神态,笑道:“早上来的时候,我瞅见他心情还可以,没事儿,他很好哄的。”
 能在曹平生身边伺候这么长时间的人,果真不简单,王暮雪今日才算真正领教了吴双察言观色的本事,自己还什么都没说,她就全猜到了。
 “那个……吴双姐,能不能传授点经验?”王暮雪一脸难为情。
 “多久前的事儿?”吴双道。
 “啊……呃……大约三周以前。”既然吴双不问,那王暮雪自然也不会多说。
 吴双闻言轻松笑了,“那没事儿,气应该早就消了,等客人出来,你单独进去,低声下气一些,死命讨好讨好,别要面子,面子全部给他。”
 说实话,吴双的这个建议,王暮雪本能上就是抵触的。
 什么叫面子全部给他?
 从小到大的成长环境,让王暮雪的身体中生长着一种很难根除的骨傲,她认为曹平生对于下属过分苛责,过分严厉,过分不通情达理是既定的事实;但在温室与顺境中成长至今的王暮雪,很清楚自己非常需要这份苛责,这份严厉,与这样的强人所难。
 “那吴双姐,里面的客人是谁啊?他们大概多久能谈完?”
 “多久不好说,完全看他心情,客人是我们部门以前的同事,现在去投资公司当投资总监了,叫王潮,回头他们聊完,你也可以认识认识。”
 “王朝……好霸气的名字啊……”王暮雪默念着,她以为是“大明王朝”中的那两个字“王朝”。
 “是潮水的潮。”吴双笑道。
 “哦,原来是潮湿的潮啊,这么想也不霸气了。”王暮雪半开着玩笑,以此来缓解心中的紧张。
 ——————
 (总经理办公室内)
 “恭喜你啊,终于让自己变成了你曾经最讨厌的那种人。”曹平生边抽着大中华,边朝桌前的男人笑道。
 这个男人就是王潮,曹平生曾经的部下,两人合作过不少项目,王暮雪家的阳鼎科技IPO,就是其中之一。
 王潮出生于1981年,长相憨厚,气质中规中矩,有点民国先生的味道。
 他是他所在那个省的高考理科榜眼,总分与状元仅相差一分。
 京都毕业后,王潮进入了投资银行工作,跟着曹平生干了六年,之后跳去了一家基金公司,两年后进入了业内鼎鼎大名的金权投资集团,目前任该集团投资总监。
 王潮家境贫苦,他曾经跟曹平生开玩笑道:“我王潮平生最讨厌的人,就是有钱人。”
 而今十多年过去,他身家过亿,拥有投行、基金、风险投资三重背景,人脉甚广,在一级市场投资和二级市场操盘领域做得风生水起。
 “拿着让国家扣了一半税的工资,感觉如何?”曹平生继续笑道。
 “领导,投资总监就是说来好听,其实没几个钱,退出期长,项目如果看走了眼,很多人年薪也就二十来万。”
 深知王潮这些年辉煌业绩的曹平生,自然能大致估算出他的身家,但他没有说破,只是将烟头抖了抖道:“你年纪轻轻年薪才二十来万,说明大有可为,如果你现在年薪已经几百万了,那你这辈子,基本也就这样了。”
 “呵呵老领导见笑了,我现在也就比以前过得好那么一点,以前嘛,拜访完客户进电梯,都只能按一楼,现在按的都是B1了。”
 “哈哈哈!”曹平生笑出了黄牙,“你得感谢老子将你带出来!”
 “那是那是!”王潮赶忙应道。
 “你这个投资界的大牛,对于今年这波突然的牛市,怎么看啊?”曹平生双手搭在椅子上,摊着肚子等待王潮的回答。
 王潮见曹平生并没有直奔今日的主题,有些意外,但随即也诚恳答道:“是泡沫,国家层面,灭得好。”
 “哦?你怎么判断出是泡沫的?”
 “其实截至去年,我还是很看好股市的,也重仓了,但从今年五月开始,我就果断抛了。”王潮身子坐得很直很端正。
 曹平生用手将嘴里的烟头取下,“为何五月份就不看好了?”
 “曹总您看,5月市场炒得热火朝天的时候,我国10年期国债利率,依然维持在3。6%左右,没降,债市股市这两重市场,大多时候都是此消彼长的,债市不降,股市,似乎就不应该涨。”
 曹平生思考了一下,王潮的推理没错,因为从理论上看,决定股价走势有三个因素:
 1、企业本身的盈利能力;
 2、无风险利率;
 3、投资者风险偏好。
 我们一般将国家的十年期国债利率看作无风险利率,毕竟政府还不上钱的可能性很小。
 从2014年7月牛市启动开始,我国的工业企业盈利增速就出现了负增长,而工业在上市公司中占比很高,所以大盘上的上市公司本身的盈利水平并没有出现太大变化。
 既然决定股价走势的三个因素中,企业盈利能力和无风险利率都没出现多大变化,但股价却依然在狂飙,只能说明第三个因素,投资者风险偏好变化了。
 牛市中,所有原先不喜欢风险的投资者,都会去冒冒险,看别人买自己也要买一点,能赚一点是一点,开始只是专业机构在买,后来变成有投资习惯的散户在追买,最后范围扩大到了菜市场大妈与广场舞大妈。
 其他的技术性信号准不准不好说,但是如果连菜市场和广场舞大妈都在研究股票的时候,那就是一个“强卖出”信号,说明股价已经高耸入天,严重偏离合理估值,岌岌可危了。
第206章 上亿换一人
 王潮接下来的话验证了曹平生的推测。
 王潮说:“14年年初的时候,无风险利率还维持在6%,就算加上风险溢价,企业发债利率也在8%左右,用估值模型一算,当时市场的12倍市盈率属于合理估值;到了14年年底,无风险利率下降到4%,企业发债利率约在5。5%左右,模型算出来,股市市盈率大致是18倍,超过18,就是高估。曹总您看,年A股的疯牛,市盈率已经从18倍飙升到32倍,但无风险利率一直没怎么变,这就是高估,就是泡沫,严重的泡沫。”
 “嗯,确实。”曹平生点了点头,“今年这波上涨就是投资者风险偏好导致的,当然了,还包括场内场外各种杠杆配资,这种盲目跟风根基不稳,国家一打,肯定被打回原形,只怪这几个月我都在忙部门里的事,没抽得出时间好好研究二级市场。”
 王潮见此时曹平生的烟抽完了,立马就掏出一根给他点上。
 “那现在行情差成这样,你们受影响大么?”曹平生接过了烟,吸了一口道。
 王潮笑了,“风声鹤唳啊,昨天还跟一个做私募的朋友聊起这事儿,大家都只保留10%的仓位,就算市场反弹,也就只敢再拿1%出来玩,都是惊弓之鸟了。”
 曹平生闻言嗤笑一句:“只要下坡,市场就能找一万个不看好的理由,只要下坡,新闻就全是坏消息,没有好消息!”
 王潮抿了抿嘴,“其实吧,一切都是轮回罢了,确切的说,是一种资产的轮动,三头牛,永远轮着来。”
 王潮所说的“三头牛”,指的是:货币牛,债券牛和股市牛。
 当经济不好的时候,人们偏向于持有现金,就算要投资,也偏向于将钱放在余额宝、货币基金等理财工具中,此时货币基金牛市出现;
 随着国家经济的回暖,企业盈利能力增强,企业还款信用上升,人们就会趋向于持有利率更高的债券,此时债券牛市就会出现;
 当经济不断上行,股市回报率超过债券,持有股票的收益大于债券时,人们就会抛出债券购买股票,因而股市牛市就出现了。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2013年是货币牛市,2014年开始出现了债券牛市,而到2014年下半年及20年上半年,迎来了股票牛市。
 而股灾之后,市场现金为王,于是又回到了货币牛市,这就是资产轮动的“三头牛”现象。
 “这对我来说是好消息。”王潮继续道,“5000点估值的时候,市场平均市盈率是30多倍,大家就算讲再多牛市的好,都敌不过一个字‘贵’!现在到了3000点以下,市盈率回到了18,已经合理了,短期来看投资者风险偏好虽然会继续恶化,估值或许还会继续下行,但就像弹簧,压低了以后还是会弹回来的。”
 “所以你打算入手了?”曹平生道。
 “好企业还是好企业,价格不贵的话,自然会多买,不过大盘现在还在低位震荡,在等等吧。”
 “好小子,可以啊,现在有模有样。”曹平生看着王潮的目光变得意味深长起来。
 王潮低头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知道曹平生圈子准备绕完了,于是他定了定气,组织了下语言才道:“曹总,这些年我们金权也投了不少拟上市公司,他们有很多主办券商都还没定,还有一些嘛,虽然之前定了券商,但是合作不愉快,目前啊,想换,曹总如果有兴趣,我可以带您都去看看。”
 曹平生将烟头朝烟灰缸中抖了抖,平静地问道:“大概几家,多大体量?”
 “靠谱的,五家吧,利润规模都是七八千万的。”
 王潮在投资银行干了六年,非常清楚法规中定的上市标准“3000万净利润”不过是条底线,因为这样的利润规模并不算大,公司若想造假较为容易,所以在上市审核的时候,资本监管委员会对于净利润在3000万附近的企业,往往查得更严,怀疑倾向也更深。
 但若一家企业净利润有七八千万,甚至上亿,审核通过率就会提高,毕竟利润越高,造假成本越高,造假概率也就越低。
 一般而言,大券商因为不愁没项目做,所以在选择拟上市公司的时候,都会挑肥拣瘦,王潮明白如果给曹平生推荐的公司净利润达不到七八千万,他很大概率不会有兴趣。
 但曹平生也不笨,共事六年,王潮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