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第5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年中华集团在国内销量已经是创记录达到450万辆,再如此大规模扩大产能会不会供大于求,属于浪费资源呢!
如果用其他国内车企的经验来看,这当然是非常危险的举动,因为市场容量有限不可能持续高速增长,会有天花板效应。但对中华集团来说却是例外,因为跟其他国内车企基本上只在中国地区销售不同,他们还大批量将汽车出口到国外,能消化不少于100万辆的产能。
对比汽车霸主丰田在日本工厂产能高达400多万辆,其中超过50%可供出口,中华集团的海外市场扩张还大有潜力可挖。
一旦拥有了华晨汽车生产基地,中华集团可以在东北地区获得超过60万辆新增产能,足以弥补当前汽车供不应求的困境。
没错,当前中华集团的产品持续热销之中,大有成为国民车的潜质。
虽然跟丰田这样在本土国民车相比略输一头,要知道在日每售出10辆汽车之中,就有5辆属于丰田。而本田、日产各占1。5,剩余2则是其他品牌瓜分。但在中国地区,中华集团已经做到10辆出售汽车之中,有接近2。5辆属于自己,遥遥领先于其他品牌。
“便宜、好开、耐用、高科技、大家都买、性价比高、牌子过得去……”
这些优良口碑铸就了中华集团今天的辉煌,出了一线城市之外,大街小巷都被中华集团产品堆满。
在对华晨汽车的背景调查之中,中华集团聘请的审计机构发现他们早已经资不抵债,连续5年时间陷入亏损。最值钱的固定资产是现有31。7万平方米的旧厂房,按照商业用地征收价格计算,保守可以达到5个亿金额。另外拥有金杯客车(A股)和华晨汽车(H股)两大上市平台,由于金杯客车属于A股上市公司,拥有壳资源估值也在2个亿以上。
地方政府沈京市重组华晨汽车的底线就是,一要收回31。7万平方米的旧厂房用于地块改造,二是拿回金杯客车的上市A股壳资源。
也就是说,他们希望能将华晨汽车最值钱的东西拿走,而留下烂摊子供中华集团收拾。
这样的要求,看上去挺苛刻,但韩皓并不是不能答应。
谈判就是有来有回,就看对应补偿如何。
按照资产负债表计算的话,华晨汽车已经资不抵债,足以破产处置。就算中华集团无偿取得其余剩余资产,需要承担大笔债务依旧很不划算。
极端考虑的话,中华集团甚至可以另起炉灶,并不需要介入华晨汽车的重组,完全能以新投资商的身份设立新厂。
可以说,主动权完全掌握在韩皓手中,华晨汽车值得出手,但不值得他大动干戈。
韩皓的谈判底线就是旧厂区的31。7万平方米土地政府可以拿回去,但要在郊区置换足够土地供中华集团建立新厂使用。其次就是金杯客车的壳资源要保留,政府需要的话可以将H股的华晨汽车移交给对方。再次是政府要退出华晨汽车的股份,至多保留不超过10%股权存在。
双方彼此之间提出的要求都有一定差距,谈判进程很是艰难。
民间有“投资不过山海关”的说法,侧面反映东北地区的营商环境不佳。但对中华集团这样体量的公司来说,并不惧怕此类因素。
实际上双方纠结的事项,也是韩皓考量沈京市政府的诚意,来回拉扯的金额虽然看上去很大,但只要中华集团投产后上缴的利税足以很快抵扣干净。
地方政府不肯让步,一是想尽可能捞回多一些利益,二是害怕担当国有资产流失罪名,在处置上缺乏灵活变通手段。
按照韩皓的想法,就是要让地方政府打扫好房子再迎客。
将华晨汽车先破产,把债务问题妥善解决,并安置好员工。中华集团再进来参与重组,将历史包袱甩掉后轻装上阵。
这也是参考美国通用汽车在次贷危机之后的处置方案,要想迎来救世主就必须有所取舍改变。
为此,沈京市政府不得不将此事上报省里,希望能拿到更高层次的许可。
“吃了眼前亏,今后才能享大福。
中华集团作为全国首屈一指的民营企业,到辽阳省投资是一件大好事。按照他们年产量60万辆计算,年销售额有望达到500亿元,可以继续保持我们省汽车工业支柱的经济结构。
不求其所有,只求其所在,可以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即可。”
经有关会议研究后,省里主要领导同意了沈京市提出的新方案,决定将中华集团列为华晨汽车重组的唯一对象,并让国有资本依次退出。
看到了当地政府诚意,为了表示感谢,韩皓答应将中华宝马的第二座合资工厂放到沈京市,专门生产SUV产品。
谈了45天时间不到,双方就敲定了重组协议,今后华晨汽车将就此消亡,改成中华集团东北基地。
协议具体如下:
1、华晨汽车先在政府指导下按市场化手段破产,将债务和人员妥善安置。经过债权人会议协商,大家同意接受相当于原价值75%折扣的债务处置方案,今后该债务合计8。2亿元将由中华集团新工厂在未来5年内分笔偿还。原有职工一律全部下岗,可以提前内退或者离职补偿。剩余的人员,中华集团进来后再重新招聘安置。
2、中华集团以15亿元收购地方政府手中华晨汽车80%的股权,成为真正控股大股东,地方政府在新公司保留10%股权。
实际上15亿元资金只在财政账户上转了一圈,就将专款专用到中华集团位于沈京市开发区的全新工厂基础建设。
3、31。7万平方米旧厂房无偿划给沈京市政府处置,用于华晨汽车工人群体的安置费用。
政府按3亿元土地征收费用计算来安置补偿工人,将来改变土地性质用于房地产开发的话,此片老城区土地价值不少于12亿。
4、沈京市城开集团受让了华晨汽车H股的资产登记,今后将由他们控制该上市港股公司。
……
按照协议内容,中华集团顺利接收了华晨汽车资产,新安置就业了1。5万名员工,将在沈京市投资70亿元兴建60万辆产能的新工厂,其中包含一期3万辆的中华宝马第二家合资工厂。
中华集团重组华晨汽车成功的消息震动了国内汽车行业,这标志着今后中国汽车市场将会拉开兼并重组大幕。
更直观的说法是许多像华晨汽车这样的三无企业,今后可能会找不到接盘方,陷入直接破产退市的遭遇。
华晨汽车反倒是幸运儿,被中华集团接手反而更上一层楼,拥有了活下去的资格。
在华晨汽车重组大幕落下之际,又有一件汽车行业大事发生。
比亚迪公司在坚持了9年时间造车梦之后,被誉为狂人的公司老总王川福终于愿赌服输,宣布退出持续亏损的造车行业。
当初进入汽车行业时,王川福曾说10年后要将公司带入全球十大车企巨头行列。现在来看,他的梦想由韩皓替其完成了,中国汽车企业杀到了第四位置。
中国汽车市场当时算是一片蓝海,比亚迪确实有一定机会,但面临中华集团的迅猛崛起,对他们这些小自主车企来说,就是赤裸裸的红海。
无论是F3如何改款,也无论“铁电池”宣传多厉害,跟中华集团产品一对比就劣势毕现,比亚迪无法越过中华集团这座高山。
股价已经跌至上市时的15%,比亚迪被诸多机构一致建议“卖出”,因为造车这条不归路看上去已经无法走得通。
痛定思痛下,王川福决定走回老路,打算学习代工巨头富士康,打造中国内地版的“富士康”,为当前兴起的智能手机热开启代工模式。
对“铁电池”这样的技术专利,比亚迪宣布会转为锂电池供应商,持开放姿态今后为其他新能源汽车提供电池供应。
但公司的战略已经转移,从汽车再次回到了代工道路之上。
“中国需要有自己的代工巨头,自主品牌要发展不能依靠富士康这样的台商企业,一旦风吹草动他们会逐利离开,而比亚迪将永远陪同自主品牌成长。
10年后,比亚迪将成为全球代工的巨头企业,让世界真正感受到中国工厂的恐怖实力。”
虽然换了跑道,但狂人本性不减,王川福依旧为自己定下了看似不可实现的目标。
第一百七十二章 先见之明
一边是小型车企转行退出,另一边大型汽车企业如中华集团、大众、通用等疯狂扩大产能,中国汽车市场呈现出矛盾化结构。
到明年(2012年)为止,国内竣工投产汽车产能将达到2400万辆,而伴随销量的不断上涨车企们又纷纷追加投资,预计到2015年中国汽车总产能将突破3200万辆。
真是什么数字套用在中国13亿人身上,都是巨无霸。
去年(2010年)全球汽车总销量为7200万辆,比2009年增加了700万辆,其中大部分由中国市场贡献。也就是说,在欧美发达国家市场,汽车销量已经饱和,陷入增长停滞阶段,拉动全球汽车销量增长主要依靠中国市场。
从数字看,不出几年中国生产消费的汽车数量将会达到全球一半水平,这就让人感觉到泡沫的存在。
中国的汽车销量会不会继续提升?
会!
这点没有人否认,但今后提升到多少数字会是天花板,中国到底需要多少产能,在此问题上就是众说纷纭。
一般合理认为在2000万辆出头属于正常水平,至多不超过2500万辆。但现在国内产能规划已经突破3200万辆,这预示着3年后中国汽车将面临供过于求的局面,另外还意味着大量投资将会浪费。
谁都认为自己将会是3年后市场竞争的获胜者,规划产能都不愁卖。但市场份额有限,总有人会因为吃不饱而付出代价。
国家发改委就此提出预警,将汽车行业列为了过剩行业,呼吁地方政府不要再一哄而上投资汽车业。
但这注定是徒劳无功的举措,在GDP刺激下,没有地方政府会坐失良机。
原定3200万辆产能还在层层加码,不达到4000万辆不罢休。
中华集团也迎来了车水马龙的地方政府招商代表团,他们都尝试邀请中国最大的汽车企业落地投资,为此不惜开出了让人瞠目结舌的白菜价,也就是贴钱也要请汽车企业进来。
纵观国内一二线赫赫有名的大城市,哪一座没有汽车巨头坐镇,要知道汽车能占据国内GDP接近10%的工业龙头可是香饽饽存在。
在拿下华晨汽车后,韩皓便停止了扩张脚步。中华集团当前现有产能600万辆,在建和规划总产能为800万辆,已经达到了他心目中的理想状态。今后工厂规划重心将放在海外,力争完成300万辆产能。二者合计突破1100万辆的产销,将会是中华集团未来的奋斗目标。
按丰田汽车以842万辆荣升2010年全球汽车销量冠军参照,此消彼长下未来5年时间内谁能先达到1000万销量就能接过权杖成为第一。
成为全球销量第一的汽车企业可是韩皓毕生追求的梦想,看上去并非不可能实现。
当其他车企纷纷踩下油门加速之际,韩皓却对中华集团实行了换挡,他开始为将来从增量向存量市场转换过渡而准备。增量市场拥有源源不断的新人,而存量市场则要求从老用户中挖掘升级红利,对产品的综合考量更加严格。
在各家车企产能规划到4000万辆后,增量市场的红利迟早会被吃光,接下来就要面对竞争更加残酷的存量市场。
通俗来说,就是当前要解决有无的问题,让中国人开上四个轮就行。今后要解决好坏的困境,要让中国人开上高科技符合时代潮流的四个轮。
做一步,想三步,身为公司老板,韩皓已经在为未来10年而考虑。中华集团不可能只依靠中低端市场,应该要趁产品换代之际向中高端市场进发。
要想进军中高端市场,必须要有拿得出手的独门绝技和过硬本领,让消费者们心甘情愿掏钱购买。
下一代中华牌“龙的传人”和华夏牌“悟道自然”两款全新车型,将会搭配更高科技配置,其中安全辅助驾驶系统就是标配之一。
从收购沃尔沃得来的安全辅助驾驶技术,当前在中华集团内部已经升级为自动驾驶研究院。
除了安全辅助驾驶系统之外,完全脱离人控制的自动驾驶系统将成为未来技术发展方向。
自动驾驶其实当前人类出行中,已经占据不小地位。
众所周知,飞机在高空之中可以实现自动驾驶巡航,朝预定航线直接飞行。而地铁,也在国外实现了自动驾驶实用测试,足以脱离人类操控而正常运营。
以前汽车司机还是一种门槛很高的工种,国有机关单位都有专门的司机编制。当年考驾照还需要半年乃至一年时间。现在进入汽车时代,驾照考试也简单快捷,30天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