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剩女福田 >

第33章

剩女福田-第33章

小说: 剩女福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样。起初也想过自己留下,只不过他生性耿直,这是自家同房亲孙女拿命换来的,自己即便是讹下了也会良心不安。也正是因为这一丝正直和善念,为他搏得了一份善缘。而事实也正一步一步印证他当初的决定是多么的正确和明智。

 第六十六章 拜师

小花独自决定买回来这许多脚板苕,很意外,魏氏林氏都没说什么,更没有责备她自作主张花了银钱什么的,反而关心她背了这么重的东西走那么远的山路有没有累到……

小花愣怔了好一会才调整过来,一切恍如做梦一样,她已经记不起从什么时候起,魏氏已经不再骂她“陪钱货”了,也记不起林氏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吃饭的时候会给自己碗里夹菜…

小花知道,这其中恐怕抢占了很大一部分她们对瞿灵儿的疼爱吧。也不知道瞿灵儿现在怎样?她逃到哪里去了?天大地大,却没有属于女人的角落…她现在唯一期盼的就是不管瞿灵儿以后会怎样,只要不记恨自己就行了……现实和记忆中的温暖逐渐重叠了起来,只不过她的心依旧冰冷。

小花趁机向魏氏和林氏提出要拜贺大夫为师的打算,两人俱是一愣,她们先前就听闻这个木讷的小花每次赶集总要到药房去待上半天,还以为那些都是传言呢,看来她早已筹谋了。魏氏没有立马否决,而是看向林氏,无形中,林氏已经在瞿家占据了一席说话之地。

林氏说道:“你是真的想学医术吗?”

小花道:“嗯,行医可以治病救人,受人敬仰,我要成为一个女大夫。”

“女大夫?!”两人惊呼出声。

林氏吼道:“花儿呢,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那那大夫岂是那么好当的?这治病救人,倘若医好了人家不一定会感恩,倘若一个不好……那那可是要吃官司的呀。再说了,当大夫,那是要抛头露脸的,你一个女娃子家怎,怎的如此不自爱呀……”

如同醍醐灌顶,亏的小花还是经历了生活诸多磨砺重生而来的,光是想到如何让自己的异能变得名正言顺,却没想到这其中还有这些弯弯绕绕,是自己想的太简单了。小花真诚的道:“娘,我知道了,那,那我不当女大夫了。”

林氏看看小花,没有继续责难的意思,思讨片刻才郑重说道:“不过,不当女大夫,你要真喜欢医术的话也可以先到安仁堂去当布药学徒,那样也能学到很多知识…虽然身为女子,多学一些也是好的,也不用事实求人…”

林氏的话无疑给小花近乎绝望的前程开启了一扇窗,“谢谢娘……”

原本以为多么难的事情竟然就这么…顺利地定下来了。

第二天,魏氏和林氏便帮着张罗备了一份丰厚的礼行,由林氏带着小花亲自到贺大夫家,算是正式成为贺大夫的学徒,不过林氏再三强调,只当布药学徒,不当坐诊的学徒。

贺大夫家就在集镇旁边的巨石村村头,巨石村因为地理位置紧俏,这些年常有外地人迁入,不管是村子的规模还是人口都是普通村子的数倍有余。

贺大夫见小花终于拜自己为师了,高兴的合不拢嘴,为师者,纳门徒可不就是想着给自己长脸么,小花虽然是女儿身,虽然现在也不过十来岁,但是以他阅人无数的毒辣眼光来看,这个小女娃比先前收的那些弟子强多了……至于林氏的要求想都没想都答应了,反正只要将这个娃子收入自己门下,无论如何都是他的门徒了,再说了,即便小花以后想当坐诊的大夫,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贺大夫当即便让老伴甑氏准备了一大桌好菜好酒,这日不如撞日,当天便去买炮仗举行了浓重的拜师大礼。浓重也是相对来说,这也可见贺大夫对小花上心程度,而林氏见此,反倒心中有了隐隐的不安。她是知道自家女儿的,呆滞木讷,如果说真有什么优点的话,那就是踏实勤劳,只不过貌似这些也只是做为一个学徒的本份吧,还不值得对方如此看重的吧……

礼毕,饭桌上,贺大夫趁着酒劲将小花狠狠夸了一通,当然也连连唏嘘可惜是个女儿身之类的……

林氏听后更是惊骇,端着酒杯的手久久举在半空没回过神。呵,贺大夫口中那个过目不忘,天资纵横的女子说的是自己的女儿吗?是骄傲,是悔恨,还有些愠怒。作为一个母亲,自己竟然什么都不知道。她偏头看向小花,相比平时的木讷,此时倒是呵呵的傻笑……哪里有一个天才该有的机灵与灵动呀,这样的词应该用在灵儿身上的呀。

小花傻呵呵地乐着,端起酒杯一饮而尽,仰脖子的瞬间,眼角余光扫到林氏看着自己的复杂目光……陌生。

小花已然完全释怀,藏拙不能藏一辈子,更何况现在瞿家生已经是秀才爷,也在县衙谋得职位,再过几年等到及笄之年,凭着秀才爷的名声,那媒婆也能把门槛踩烂,与其到时候被拈来捏去,还不如现在就让自己搏一个声名,或许多少还有让自己去“转圜”的余地呢。

趁着酒酣,小花对林氏说道:“娘,明天,我想跟师傅到县城去看看。”

林氏夹菜的手蓦地顿在半空,惊问,“到县城去?”莫说是小花才十来岁的小女娃,就是她自己也没到县城去过。山迢迢水遥遥的,她怎能放心?即便是现在,任由女儿去外面采药,去集镇到处转悠,她的心也是悬着的。好吧,这种悬着,这种担心也不知道从什么开始,便逐渐的在心底生根发芽了,到现在,貌似小花的一切都让她无比牵挂。

贺大夫正在兴头上,况且先前小花貌似也跟他提过,经过这两年多的相处,反正他现在看这个女弟子是越看越中意,随口应道:“唉,去看看也好,这里小地方太过蹩仄,让小花见见世面也好。再说,小花很喜欢看书,那县城可是有一个书肆哦,只要给几文钱,可以在里面任由你看一天……”这句话就纯粹是对小花说的了,带着宠溺和诱惑的味道。

林氏仍旧迟疑,这是件大事:“这个,我还得和你家婆商量一下。”实际上她现在在家里已经有绝对的话语权了,这只是推搪之词,她怎么放心让这么小的娃子,还是个女娃子跑那么远的地方去?她看着贺大夫,两颊绯红,看样子是已经喝高了,又偏头看向小花,小花满怀期盼地望着自己……

 第六十七章 渐渐的,变了

那样的眼神,那样的渴望,林氏竟第一次有了一种被对方需要被渴望的感觉,就像当初在林场上小花飞扑向她三舅舅的那种依赖一样。作为一个女人,她算是成功的,她成功的将自己嫁了出去,并且在这个礼法森严的女人生存法则下搏得自己的一席之地;而作为母亲……自己的这个大女儿跟自己从来就不亲近,不知不觉中心里竟留下个结,随着时间的推移,结越结越大,逐渐占据心灵最重要的位置。

小花眼神里的灵光乍现,犹如灵儿那水汪汪的大眼睛在跟她撒娇一样,蓦地,在林氏的记忆深处,在鬼门关时,自己唯一能抓住的,唯一能依靠的瘦弱肩膀,干枯的小手,还有传递给自己的温暖,现在也开始蠢蠢萌动……

林氏鬼使神差的说道:“那……一切就拜托贺大夫了,请多多照拂我家花儿……”

甑氏对小花也很是满意,帮腔道:“大妹子就放心好了,我家老头对小花呀最是上心,不会损了一个汗毛的。”贺大夫有两个儿子,均已在县城安家立业,两老独自居住在这个山旮旯,看似受人尊敬,日子清闲,却愈是人老便越觉得孤独。而贺大夫又时常将小花如何乖巧懂事如何聪明有慧根等等挂在嘴边,爱屋及乌,甑氏对小花自然也多了几分好感。

于是,去县城也就这样顺理成章地定了下来。

至此,小花这才舒了一口气。

这两天一下子决定了两件大事,一是拜师成为药房学徒,这意味着她可以逐渐独立的“名正言顺”地去面对许多事情;二是去县城,对小花来说不仅仅是一趟远足,更是迈出自主人生的第一步。有了第一次,便有第二次……

成为药房学徒,对魏氏而言则意味着逢年过节生辰之类的就要花费不少银钱给师傅备礼,说不心疼是假的,不过当魏氏听了林氏的叙述后思讨一通说道:“唉,一个女娃子家家的,这样出名好还是不好呀。就怕到时候嫁不出去……”

她的担心不是多余的,女子无才便是德,勤俭勤劳,没有见识学问就越是安份,越便于掌控。相反,越是才智过人的女子,到最后也会被磨掉棱角,下场更加凄惨,这些事例举不胜举……

小花名义上说跟着贺大夫出去见世面,实际上是和瞿大山约好的。所以就在拜师的当天下午,林氏惦记家里的瞿轩瞿文先回去了,小花便在贺大夫家帮着整理清点那些收集上来的药材。贺大夫喝的有些高了,在一旁指点着,让小花去清理,小花借此机会又学得许多药材在新鲜和晒干后的性状区别,并且也能分辨它们的品质优劣等等,获益良多。

这些药材都是平时村民自己上山采撷,自己晒干收集起来的,那么多的药材,小小药房肯定是用不完的,所以贺大夫每个月都借着去看望两个儿子,将这些收集的多余的药材卖掉,顺便买些这里没有的。

一切收拾停当,已经酉时初刻,幸好现在天黑的晚,加上小花体质不错,抄山间小路,不到一个时辰便回到家了。回到家林氏已经将晚晌饭做好,几个老弱妇孺坐一桌,气氛有些沉闷,就连最小的瞿文在林氏怀里也显得十分安静乖巧。

魏氏开口说道:“小花呀,你是真的要走这条路吗?”

小花愣了一下才回过神,记忆中,貌似这是家婆第一次在饭桌上用如此“和蔼”的语气跟自己说话的吧,而且还是如此“深奥”的问题。想着自己现在才十岁,带着稚气的回道:“家婆,我要走什么路呀?”

魏氏叹口气,“这不是你自己选择的吗?没想到你竟然背着我们去拜贺大夫为师,你知不知道女子的德行?那大夫的行当又岂是女娃子能够去做的?”

小花想,这不是已经拜过师了吗?她还在为这事耿耿于怀?事实上魏氏也就纯粹担忧而已,“当初你还小的时候,我就去几十里外的普方寺给你算命,又请天云山的梅姑给你改命,就说你这娃子性子倔,苦命,是要吃大亏的……”

小花埋头扒拉稀糊糊,脑海中却是波涛汹涌的,魏氏,家婆,记忆中的她便是如此慈祥,如此关心着自己的呢。可是,她是重生的,从当初落水时就重生过来了。那时,在所有人都以为她只是一个懵懂小娃子,什么都不懂的时候,她便将所有的真实都记忆下了……所以,魏氏说的这些“掏心掏肝”的话没有换得小花丝毫感动,而是……漠然。

从被瞿家赶出去的那一刻开始,她所有一切都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和努力得来的,即便是生养之恩,她也以落水还掉了,所以现在的瞿家对于她而言,只是相互的利用而已。因为魏氏已经认识到自己的价值,这大半年家里的生活全靠她采药所得,还有剩余。若不然她又岂会同意自己去采药,甚至是拜师?

对这一切小花看的十分明白,任由魏氏在那里“苦口婆心”絮絮叨叨地说着,林氏在一旁一边喂着瞿文,一边招呼瞿轩吃饭夹菜,偶尔搭上一两句话,句句都是肺腑的关切之言……

吃过晚饭,小花心情有些沉重,将院子里的琐碎收拾停当便回到自己的小茅屋。魏氏看着小花的背影,拄着拐杖连连摇头,对林氏道:“秀兰呀,我看这大丫怕是看不家咯……”

林氏叹口气:“大丫从小就木讷的很,跟我们也不亲……等以后她长大了会明白我们是对她好的。”

两人唏嘘一阵,魏氏将瞿轩瞿文哄去睡觉,林氏则进入灶间开始活面,撒上些盐水,烧热火炕,给小花烙了几张煎饼……

天刚蒙蒙亮,林氏便将一应准备妥当,到小屋前叫醒小花去吃饭……饭后,把准备好的蓝布包袱递给小花,在魏氏的叮咛中,亲自送小花出门。

小花感觉自己就像坐云里雾里一样,这样的“款待”,这样的“礼遇”让她始料不及,心中更多的是惶恐。母女俩一路沉默,直到走出去好远,林氏才说道:“花儿呀,你现在也老大不小了,很多事情自己心里一定要有个数。出门在外的,一定要多警惕一些……”

 第六十八章 同船渡

小花总觉得林氏话里有话,小声应哦,静等下文。果真,林氏絮絮叨叨说了一通,顿了一下才道:“你爹也在县城当差,好歹也是衙门里的人,我们现在能有这样的生活都全靠你爹。若是有什么难处尽管去找他,无论如何他都是你爹,怎么也比一个外人强。还记得你小时候落水那次,你爹本来在镇上私塾温书的,大半夜的都跑回来看你……你爹现在好歹也是秀才爷了,你也算出身,这都是仗了你爹的光呐……”

呵,是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