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剩女福田 >

第32章

剩女福田-第32章

小说: 剩女福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花眉头微不可察皱了一下,这样的语气可不像是对一个“恩人”的样子呢,随口回道:“你就是那个青木?”

其实禹娘子正要为两人引荐的,没想到这两人竟直接杠上了,显得很是尴尬,对小花道:“小花,你你别介意哈,小儿刚刚病愈,他他……”

小花微笑着摆摆手:“不妨不妨”

青木郁闷了,对方明明看起来就是一个半大的小女娃,而且看穿着,破烂衣衫,虽然不是衣不蔽体,但那补丁歪歪斜斜,一个重一个的,那手脸又黑又瘦,就像没洗干净一样,神情呆滞木讷。娘竟然对这样的小女娃如此礼遇,实在太让他…意外了。

小花没多说话,转身对贺大夫告辞,又给禹娘子颔首致意,随后坦然离开。除了刚开始打量了青木一通外,自始至终就没再拿眼瞧过他。这让青木生出无限不忿和挫败感来。

想当初还在京都时便有天才之称,不管是人品样貌还是才学,都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小小年纪便引来无数怀春少女的倾慕……若不是自己的这一场怪病,让他们给自己下达了必死通知书,被倔犟的母亲带到这里来苦苦支撑,他恐怕早就死了,他也不会沦落于此。什么样的绝色没见过?不管是娇羞还是傲娇的,用尽各种手段不都是为了博得他的一瞥么?

而这个小小的乡野村姑竟然,竟然敢对他视而不见!

 第六十四章 超越的快感

小花刚走出药房门口,迎面撞上一个气喘吁吁的少年,是水娃。应该是追青木而来吧,看到小花,猛地止住身形,带着惊喜的味道:“是小花呀,哎呀,这几个月可让我们好找……”

话音未落,脑袋被一把折扇打中,水娃哎哟一声,有些哀怨地看向青木:“青哥,你打我干什么,你以前不是一直问我……”

啪,又是一下。水娃这下急了,气呼呼道:“哎呀,好了好了,你不让我说我不说就是了,干嘛打人呀。”

小花嘴角一裂,轻嗤一声,转而对水娃道:“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若不愿挨,没人能打。若是有人甘愿为自己挨打的话,那是福分,要懂得惜福。”

两人呆愣当场,这句话对水娃或是青木来说,震撼都无与伦比的。在青木看来,自己天生就是富贵命,天生就是当主子的。尽管自己因为那场病而被家族所抛弃,但若是他们知道自己的病好了的话,自己照样可以回去,可以成为主子,所以他骨子里有着无与伦比的优越感。而他所不知道的是,为了他,他母亲这些年的付出,承受了多大的压力才保住他的小命,更何况,那些豪门贵胄,里面关系盘中错节,出来容易,又岂是想回去就能回去的?

而水娃,天性憨直爽朗,从第一次见面就被青木的才学所折服,所以他觉得跟在他身后没什么不妥,但是这并不表示自己就的承受对方没来由的责打。好吧,尽管那折扇打在身上并不怎么痛,但那是打的一个人一个男人的尊严。当然,如果长此以往的话,青木铁定会在这种不知不觉的潜移默化中将其奴化,而小花这一句话则成功地将他男人血脉中的血性给激发了出来。

可见,奴性是驯化的结果,而不是天生的。

小花哈哈大笑,甩袖扬长而去。呵,终于有了一种游走世间而凌驾众生的感觉了吗?小花心中有种说不出的超越的快感,恰时,左手心温暖地突突地跳着,让她感觉这一切都是真实的。

铁匠铺没有小花要的那种利器。这里不管是炼制材料还是设备抑或是工艺等等,都不具备炼制这种兵刃的条件。

韩铁匠甩开胳膊开始捶打一块烧的红亮亮的铁片,一边瓮声瓮气的道:“我说你一个女娃子家,要那啥兵刃干什么呀?还不如去买两颗绣花针,做些女红实际些。”

话丑理端,现实正是这样的,女子的才德便是看是否勤劳,贤淑,女红,以及妇德等等,所以小花并没有跟对方争执这个问题,问道:“那知道哪里有这些兵刃买吗?”

韩铁匠看看铁片成型情况,一边再次戳进红旺旺的炭火面,一边伸手拉两下风箱,随口应道:“这些东西恐怕也只有县城才有咯……”

小花哦了一声,“谢谢韩大伯。”便告辞离开。

韩铁匠偏头看向小花背影,啧啧两声,摇摇头,嘀咕两句:“女娃子家家的,不好好做针线,尽弄这些刀枪的做什么……”

小花出了热气哄哄的铁匠铺,站在人来人往的街道上,周围忙碌来往的身影一点也没影响她内心的平静以及对未来的筹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看来自己得到县城去一趟了。

可是这里到县城来回至少要一天的时间,还不带中途有耽搁或者赶不上渡船马车之类的,算起来至少要两天才行。瞿家那里倒是不用担心怎样敷衍这两天,她担心的是自己这十多两银子够不够。

不知不觉中,小花又走到场尾陈伯的茶肆,循例要了一碗苦丁茶,再点了两个干馍,吃喝起来。

陈大婶拿着抹布走过来,带着几分迟疑和瑟缩的味道,小花愣了一下,抬头问道:“陈大婶有事?”

几个月不见,二老看上去貌似又沧桑不少,莫非又是那个鬼灵精的陈宝儿干了什么好事?小花觉得自己无意间又走进这间茶肆,冥冥中说不定有什么旨意也说不定,于是便有刚才的随口一问。

陈大婶唉唉两声,顺势坐到方桌一侧,有些不好意思的道:“你就是小花吧,上次,上次是我家宝儿做的不对,你你……”

小花挥挥手道:“陈大婶,有什么事你就直说吧。”

“唉,”陈大婶低头踯躅片刻抬头又朝陈伯方向看去,后者也放下手中事情,走过来坐到对面,“姑娘,那个……你知道我们家宝儿从小就骄纵惯了,多有冒犯之处,姑娘莫要……”

小花心中隐隐觉得有什么事情扯上自己,便多了几分警惕,坐直身体,“二老大可不必如此,有什么事情直接说出来便是。”

“我,我们希望你能帮我们劝劝宝儿……”

如同一颗惊雷在小花耳朵里炸开,这什么跟什么呀,自己去劝他们宝贝儿子?凭什么?为什么?劝什么?

“我我们也打听了一下,知道你你就是瞿家大姑娘,我我们也不敢高攀。只是小儿执拗的很,他,他执意要去参军,朝廷年年征丁,那都是有去无回的事儿呀……”

这一句话蕴含的信息太多,小花一时间还没回过神来,陈伯继续说道:“我们只想请你劝劝他,只要不去参军,什么都好。”

小花思讨片刻,断然否决,“陈伯,陈大婶,多谢你们如此看得起我,不过这个事情我实在是爱莫能助。”说完从怀里摸出几个铜子搁在桌子上,微微福身后告辞离开。

刚走出没多远,一道阴影挡在前方,熟悉的气息传来,小花眉头一皱,头也不抬的道:“人活着并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没有生恩也有养育之恩。有道是父母在不远行。”

“这么说你是在劝我咯?”

“没那个心情,名人不用指点响鼓不用重捶。”

“当今天下,外夷连年入侵我朝,那些朝中大员却只知道一味退让迎逢,割土求和,送财帛,送女人,送牛羊……”陈宝儿越说越来劲,等回过神来时,那个一眼就认出他并且那一眼如同看进他灵魂的女子已经不在面前。

 第六十五章 藏拙

陈宝儿朝着小花的背影喊道:“我以为你懂我,我以为这个世上终于有人懂我……原来你和他们一样……”

小花身形微微一凌,呵,原来如此。先前还以为这家伙为什么总缠着自己不放呢,竟是因为自己那无心的一句话一个眼神而已,这家伙到真是一个怪胎呢。

什么懂不懂的?小花只知道要借助外物彰显自己成功的人生都不是真的成功……什么家国,有道是大势所趋,个人如同蚍蜉撼树,枉费了那一番心思。倒是这家伙能知道这么多的家国大事,还看得如此犀利透彻,很是难得呢。

远处,两个少年看着这一幕若有所思,水娃道:“青哥,你还要去找她吗?”

青木说道:“呵,我从小便自诩天才,没想到这个女子还有如此深藏不露的一面。走,我们过去问问那个陈宝儿。”

都是热血沸腾的年纪,一碗茶下肚,三人便已经开始称兄道弟了。青木很快就从陈宝儿这里了解到小花的所有信息,当然,这些都是陈伯去可以收集的。这里本来就是茶肆,人来人往,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信息在这里汇聚交流。上到家国大事,下到哪户人家生娃带崽应有尽有,只要留心,没有他们收集不到的。

小花在不知不觉中竟已出名了,因为秀才爷便当上县衙主簿的老爹,因为名医贺大夫为她开例传授医学知识,因为她还有一个为女人表率的贤淑勤劳的让所有男人都无比羡慕的娘亲……

只不过这一切貌似都和眼前这个木讷呆滞的女子联系不起来,所以她成功地隐藏在众人热论之下,成功把自己埋进人群里。

小花知道,自己的轻松日子恐怕就要到头了。现年十一岁,还差四年就到及笄,到那时,不管自己再怎样的木讷再怎样的窝囊藏拙,凭着头顶的这许多帽子,恐怕那说媒的就不少。想到这里,小花背脊就升起一阵寒意:覃媒婆。

快要下市了,小花顺便拣了一些便宜的菜蔬,蓦地,眼前一亮……脚板苕。和红苕一样,都是吃其根茎,红苕形如纺锤,而这脚板苕顾名思义,长得扁扁的,犹如脚板,冬季收获,存储的好的话可吃一年。如果肥料充足,一窝能长几十斤。不过这脚板苕有个弊端,必须将外面黑皮削掉,许多人对上面的滑腻黏液过敏,让手发痒发红,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这种作物都没能推广开去。

但实际上脚板苕不仅鲜美嫩滑,更是一种滋补品。切块炖汤或用来清炒或与肉片一同爆炒都行,前世小花就很喜欢,在被幽禁的那几年,便是靠自己种植自给自足,脚板苕就是其中一种高产作物。想想,还真是怀念呢。

小花蹲下身,翻看一下,问道:“婶子,这脚板苕怎么买呀?”

摊主是个五十出头的妇人,头花花白,不过梳理的很是整齐,看上去十分精干的样子。在这里摆了半天的摊,好不容易卖出去几斤,还剩下几十斤,这要背回去的话恐怕又要话几文钱坐牛车,再加上摊位费,这一趟摆摊不仅没赚分文还要倒贴进去几分钱呢。正愁苦着,听到一个稚气的声音竟然一口认出这名字,抬头一看,竟是一个十来岁的小女娃,略微有些失望,说道:“一文钱一斤。”

小花哦了一声,“那全帮我包起来吧,我全要了。”

“啥,你你全要了?这……”踯躅一下,本性善良的她仍旧将忌讳说了出来,“打理这脚板苕的时候要注意了,莫要用手直接拿着削皮……”

小花嘴角微扬起一个柔和的笑意,“呵,大婶,我知道的,你先称一下有多少,我好付钱。”

摊主这才反应过来,连连应哦,一边将脚板苕装进旁边的背篓里,送到场口的集市管理处过秤去了。

一共二十多斤,除去背篓有两三斤的样子,小花一共支付二十二文钱。摊主顺便将背篓也送给小花背,小花敛财,但不是随便什么样的钱都要抠,这背篓也值两三文钱呢,所以折成两文,一共交给对方二十四文。

摊主一边数着铜子,一边连呼遇上好人了,说小花有福报……

小花眼眶有些湿润,呵,福报,但愿吧。

现在不比以前连一个铜子都要斤斤计较了,索性花五文钱坐牛车。刚坐到车上,便看到三叔公从场口处急急地跑过来,对小花喊道:“小花,快下来……”

赶车的是同村的何家大伯,虽然有些不悦,但也不至于讹后辈这几个铜子,掏出五个铜子递还小花。

瞿大山帮小花背背篓,一边说着今天的事情,他已经找贺大夫咨询了一下,这野人参至少值五六十两银子,而且品相极好,若是拿到县城去的话价格还会更高。他这里没那么多的现钱,最重要的是他即便买下来也没地方用呀,这里的人怎么用的起如此贵重的药材呀?若是自己吃的话更是舍不得。

所以瞿大山决定过两天将人参拿到县城去卖,正好小花也要去买匕首,两人约定同行。

瞿大山将小花送到山垭口,目送她回到那个小院才折身回到村尾的小院。两个女儿都被休弃回来,大女儿瞿兰心性沉稳一些,经过一段时间的黯然,已经逐渐接受了这个事实,已经开始帮着打理家里的琐碎,甚至有时还帮着整理篾条之类的,貌似对编织一类很感兴趣。倒是二女儿瞿秀很是令人担忧……无论如何,这日子都的过下去,首要任务便是将这个小院拾掇起来。

这一切都要用钱呀,山林的野物都变精灵了,有时转悠一整天连只野兔都碰不上,所以这只人参就如同从天而降的横财一样。起初也想过自己留下,只不过他生性耿直,这是自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