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武则天私密生活全记录 >

第13章

武则天私密生活全记录-第13章

小说: 武则天私密生活全记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她轻轻地从胸腔里,吐出一口气。
  “你在想什么?”李治手伸过来,搂住她的腰。
  “什么也不想。”武则天拿过李治的手,轻轻地摩挲着自己滚烫的面颊。
  武则天睫毛低垂,嘴唇红艳艳,一副羞涩的样子。李治看得眼热,手就往她的怀里伸,嘴唇往上凑。
  “皇上!”武则天轻轻地打了他一下,“这是御车,马上要到皇宫,你一时也等不得。”
  “武姐姐,谁让你这么迷人的。”李治不依不饶,手还在动作。
  “往后,不要叫我武姐姐,我也不叫你阿治。宫闱有宫闱的规矩。随便这样昵称,我会遭人嫉恨的。”
  “那朕叫你什么?”李治一时想不出合适的称呼,忙问。“那就看你了,你封我什么就叫我什么。”
  “封你为妃子,好不好?”李治问。
  “妃子……”武则天想了一下,摇摇头,“目前还不能封我为妃,我初来宫中,根基未稳,一定会遭朝臣反对,遭后宫妃嫔的妒恨。先给我一个‘昭仪’的名号吧。”
  “那就委屈你了。不过你说的也有道理。”李治又搂住了武则天,“名头事小,我们俩的快乐才是真正的。”
  “昭仪姐姐,你想住在宫里的哪个地方?”
  “叫我武昭仪。”武则天轻轻地扭了一下李治的鼻头,“住翠微宫吧。那里能唤起皇上的回忆。”武则天满脸通红的笑着。
  “好你个武昭仪!”李治兴奋地压了过去,“让御车直接驶往翠微宫,朕下午不上朝了,沉住气地陪你乐乐。”
  “不行,该上朝的还得上朝,不能因色误国,再者,臣妾进宫后要先拜见皇后娘娘。晚上,我自己一个人住翠微宫,皇上去陪皇后才是正理。”武则天坚决地说。
  “什么正理,朕有好几个月没碰你了。”
  “忍得一时,快乐终日。人都来了,还在乎这一回两回。”武则天亲着李治的脸,哄劝道,“皇上,你就听臣妾的话吧,这也是为臣妾着想啊。”
  “好,好。还是你虑事周详。不过明晚一定在一起睡。”
  “行啊,明天床上见。”武则天一边说笑着,一边撩起车帷,打量着外面的风景。
  前面快要到皇宫。黄瓦覆盖的红色宫墙已然在目。垛楼上跨刀持戟的军士往来巡逻,庶民百姓望见宫城敬而远之。这就是大唐王朝的权力中心,它统治着辽阔的万里海疆。进了它的里面,就意味着你已经接近了最高权力的顶巅。
  王皇后正在中宫里打扮着自己。这几天,她心情舒畅,特别高兴,皇上的阳光雨露,让他仿佛找回了丢失的鲜嫩。她嘴里哼着歌子,对着镜子,不停地摩弄着眼角隐约可见的皱纹。她还总结出一条经验,只要让皇上高兴,皇上就会投桃报李,让她也高兴。
  “启禀皇后娘娘,武昭仪跪在门口求见。”一个太监来到王皇后的跟前,叉手禀奏。
  “哪一个武昭仪?”王皇后拉长了娘娘腔问太监。
  “就是皇上刚从感业寺带回来的。这事娘娘不是知道吗?”
  王皇后“嗯”了一声,又把脸转到镜子前,又抹了几下鱼尾纹,对那个太监说,“你去到门口,看看她跪的姿势怎么样,再禀告于本宫。”
  “是。”太监答应着出去了。王皇后接过宫婢递来的人参茶,慢慢地啜饮着,鼻子里哼哼着,自我感觉十分良好。王皇后要恩威并施,牢牢地擒住这个媚人的小尼姑,让她当自己的先锋官,跃马持枪打头阵,在后宫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把萧淑妃一类的狐狸精,彻底的打个落花流水。
  “娘娘,”那太监从外面走进来,趴在地上,汇报说,“这武昭仪跪得还不错,直挺挺的,一动也不动。”
  “传武才人觐见。”王皇后命令道。
  “武才人?送她来的独孤及公公说,皇上已封她为昭仪了。”太监好心地提醒着王皇后。
  “狗奴才,这么多的废话。叫你怎么传你就怎么传。”王皇后抬腿就给了这个太监一脚。
  大概这温柔一脚踹人不疼,太监也习惯了,故该太监嘿嘿地笑着,爬起来向大门口亮开了嗓子:“传武才人觐见!”
  武则天一听叫她武才人,心里明白了许多。她暗自冷笑了一下,站起身来,掸了掸裙摆上的尘土,向殿里走去。“臣妾武媚叩见皇后娘娘。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王皇后没吱声,而是仔细察看跪在地上的武媚人。眼前的这女子年近三十,虽说人长得不错,保养得也很好,但已失去了少女那特有的鲜嫩的色彩,穿着也朴素一般。她比皇上大了几岁,人说色衰爱弛,她这个样子在美女如云的皇宫内也不会有什么好日子了。于是,王皇后用傲慢的口吻问:
  “武氏,先帝在世的时候,你侍候过先帝?”
  “回娘娘,臣妾曾做过先帝的才人。”
  这话还真弄得王皇后一愣,她原以为这个武媚定会对那一段历史支支吾吾,袆而不谈,没想到她却直言不袆,痛痛快快地承认了。王皇后心想,这个武媚也是个没有脑子的人,话怎么套,她就怎么说。
  “武氏,你为先皇的才人,应该知道宫廷的成例,先皇的嫔妃是不可以——”王皇后说着,端起盖碗,借故喝一口参茶,打住了话头。
  武则天忍住心头的不快,趴在地上嗑了个响头,奏道:“臣妾深知娘娘的恩典。就是这会穿着的衣服,也是娘娘赏赐的。臣妾在感业寺接到娘娘令臣妾蓄发的懿旨后,常常为娘娘的大恩大德而感动得流泪,日日在佛前祷告,求佛祖保佑娘娘身体健康,长命百岁。所以臣妾一进宫,就直奔中宫来觐见娘娘。”
  “嗯。”王皇后微微点了点头,又问,“皇上已经封你为昭仪了?”
  “回娘娘,皇上只是口头说说,没有下旨正式册封。皇上说,晚上要来中宫跟娘娘您商议一下,再做决定。”武则天说着,提了提裙子,以示跪得时间太长了,该赐个座位了。
  王皇后这才满意地点点头,吩咐左右搬锦凳,给武媚赐坐。
  “来人哪——”王皇后拉着长腔命令道,“传掖庭令和内府令晋见。”
  “是!”两个腿快的太监口里答应着,窜出门办这事去了。这期间,王皇后也不理旁边端坐着的武则天,只是有一口没一口、自顾自地啜茶。
  功夫不大,掖庭令和内府令分别传到,各自站在一边,听王皇后训话。
  “掖庭令?”
  “臣在。”
  “这位是武昭仪,今年二十九岁,皇上刚刚收进来的。曾做过先帝太宗的才人。你把这些都记录在册簿上。”
  “臣谨遵懿旨!”
  “内府令!”
  “臣在。”
  “按成例拨付规银,通知尚食局从明天早晨起,安排武昭仪的膳食。” “臣遵旨!”
  看着掖庭令和内府令退去了,王皇后才多云转晴,吩咐宫婢:“快给我妹妹武昭仪看茶!”
  “武妹妹,从此以后,我们是一家人了,你有什么事找姐姐我就行了。”王皇后拉住武则天的手,亲热地拍打着。
  “谢娘娘厚爱。臣妾初到宫中,一切全凭娘娘照顾,一切行动听娘娘差遣。”武则天离开锦凳,又跪地磕头。
  “坐,请坐,”王皇后过来,拉起了武则天,“妹妹,虽然你年龄比本宫大,也知道一些宫中的事,但本朝非比前朝,宫廷法禁森严,掖庭令那里,该有的手续一点都不能少,倘若有一点差错,落到那些顾命大臣手中,就不好意思了。”
  武则天低着头,摸索摸索眼圈,等再抬起头时,眼睛里竟沁出了一滴眼泪。
  “娘娘,臣妾知道自己添了麻烦,入宫有悖于礼法,只是见爱于皇上,见爱于娘娘,才到昭仪的位置。臣妾即使肝脑涂地,也不能报答皇上、娘娘的恩情于万一。”
  “妹妹,可别这么说,进门就是一家人,一家不说两家话。”王皇后笑嗬嗬地拍了拍武则天的肩膀。
  “姐姐给你准备了一些新衣服,你先挑一套换上,午膳先凑和一顿,等傍晚皇上下了朝,我们三人在一起好好吃一顿。”
  “谨遵娘娘懿旨。”这武昭仪嘴巴乖巧之极,对皇后娘娘的话言必称旨。
  下午离黑天还早着哩,高宗李治就兴冲冲地赶到了中宫。人刚到门口,就老远地给王皇后打招呼:“皇后娘娘,朕来了。”
  “别人叫臣妾‘娘娘’,皇上怎么也叫臣妾‘娘娘’。”王皇后说着,迎上去,用手掌轻轻地在李治脸上拍了一下,以示惩罚。“皇上,今儿来得这么早?看皇上满面春风,大概有什么喜事吧?”
  “皇后高兴,朕也自然高兴。”
  王皇后闪后一步,打量着李治:“一天不见,皇上就学会说话了,嘴甜得像抹了一层蜜。”
  “皇后取笑了。”李治尴尬地笑了笑,“听独孤及说,今晚要在你这儿吃饭。”
  “是啊,怎么今个一叫,皇上就来了?”王皇后睃着眼问。
  李治搓着手,嘿嘿地笑,四处张望:“怎么不见武昭仪?”
  “正在沐浴呢,怎么,新郎官等急了,要去帮帮忙?”
  “别逗了,快叫御膳房做菜吧,多做些花样,朕今晚要好好地乐嗬乐嗬。”
  武则天走过来了。刚出浴的她显得皮肤也白也嫩了,短头发潇洒地从两边向后梳;嘴唇含笑,鲜艳欲滴,眼角微微有些翘,上面斜描着两撇墨黑的蛾眉;身穿一套低胸的红石榴裙,露着嫩白的脖颈。一对奶子,大得如墙上吊着的葫芦,露出衣外小半个。整个人散发着慧黠多端、成熟性感的魅力。
  王皇后见了,心里面有些波动,觉得上午有些走眼。但没容王皇后多想,武则天就袅袅地走上来,给皇上、皇后各施了一个礼,口称:“臣妾见过皇上、娘娘。皇上,万岁万万岁,娘娘,千岁千千岁。”
  李治满怀喜悦,旨令太监:“传御膳。”
  不一会,尚食令亲自领队,二十多个太监,每人手托六个盘子,排成两路长队上来了。屋里立即香气扑鼻,醉人心田。好家伙,美味八珍全上来了。
  “皇上、娘娘、武昭仪,请问喝点什么酒?”一个太监请示道。“喝醽醁、翠涛吧。”王皇后说。
  “你能喝烈酒,她武昭仪不一定能喝。”李治说,“换平和一些的鹿胎酒。”
  “别,别。就喝王皇后说的醽醁、翠涛吧。臣妾过去也能喝些。”武则天圆着场说。
  酒端上来了,三个人先喝醽醁,各满了斟上一杯。李治指着酒给武则天介绍说:“这是先朝谏议大夫、名臣魏征所酿。已在窖中储藏十来年了。其酒香气馥烈,甘甜易醉。先帝太宗生前十分喜爱魏征的酒,曾题了一首诗赐给魏征,其诗曰:”醽醁胜玉兰,翠涛过玉薤。千日醉不醒,十年味不败。‘“
  王皇后一听,早在旁边撇开了嘴,打断李治的话说:“人家武昭仪是先帝的才人,能不知道魏征的醽醁、翠涛,用得着你介绍?”
  李治支吾着,抬杠说:“魏征贞观十七年就去世了,武昭仪怎会知道?”
  “武昭仪贞观十二年入宫,又在宫里整整呆了十二年,啥事不知道。”
  武则天见两人顶开了嘴,心知李治诚厚,引得王皇后有意去揭自己的疤。遂不置一词,端起茶杯,慢慢喝茶。李治见介绍酒不成,又去给武则天介绍菜:“这是‘筋头春’,就是炙活鹑子。这是‘金粟平dui’就是鱼子。这是‘生进二十四气馄饨’,就是馅料各异,凡二十四种。还有这个菜,其味最美,不可言状,叫做‘浑羊殁忽’,做法复杂得很,朕平素最爱吃这道菜。”
  话没说完,王皇后又在一旁打开了岔子,阴阳怪气地说:“不单单你爱吃‘浑羊殁忽’,先帝太宗在世时,也爱吃‘浑羊殁忽’,对不对,武昭仪。”
  王皇后看着武则天的脸,想从中看出什么变化来,可惜武则天塌着眼皮,只顾喝茶,表情如木雕泥塑一般,根本叫人瞧不出什么。李治这才觉出事来,忙端起酒杯:“光说菜了,忘了喝酒了。来,朕和两位干一杯!一口干!”
  王皇后还真不示弱,一仰脖干了整整一杯。烈酒入腹,刹时间,美人面若桃花,炙热诱人。
  “来,武妹妹,干了这一杯。”王皇后完成了任务,转而又催武则天。
  “妹妹不如姐姐海量,我分两次干了吧?”
  “不行,一次!”王皇后不依饶,端起杯子就要往武则天的乳沟里倒酒。
  正在僵持热闹间,一个太监轻步走到王皇后的背后,对着她的耳朵嘀咕了几句。王皇后这才不闹了,放下酒杯,对武则天说:“喝了这杯!本宫有点事,出去一下,回来你必须给本宫干完。”
  武则天笑着点点头,等王皇后一离步,就把杯中的酒全倒进一个叫“丁马香淋脍”的汤菜里。
  “什么事?”在外间的大厅里,王皇后问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