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

第108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第108章

小说: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加芬库回到布加勒斯特之后,俄国驻伦敦大使曾询问罗马尼亚公使:“对于俄国提出的缔结联盟的建议,罗马尼亚将采取什么态度”。蒂列亚回答说,罗马尼亚“既不参加一个联盟,也不参加与此有关的任何谈判。罗马尼亚在和平时期使自己对俄国承担义务是不可能的”。在5月的第三周,罗马尼亚政府被要求对英国政府的两项建议提意见,这两项建议是后者打算在答复俄国的缔结三国公约的最新建议时提出的。第一项建议是,应该要求俄国答应援助波兰和罗马尼亚,如果其中任何一国将从事于抵抗侵略并且希望得到俄国的帮助;第二项建议是,俄国对法英两国进行援助的方案中应包括一句,规定这种援助将“不损害其他国家的权利和地位”(意思是俄国军队在没有得到波兰或罗马尼亚政府的同意之前无权越过波兰或罗马尼亚的领土)。加芬库本人对这些建议的反应是,“不管苏联政府作出或不作出什么承诺,俄国人的行动在关键时刻将完全以自己的利益为准绳”。几天以后,罗马尼亚政府在正式答复中指出,英法两国与俄国的谈判“是作为一件与保证给予罗马尼亚的援助完全无关的事而进行着的”;在英法两国可能与俄国达成的任何协议中将不提到罗马尼亚的名字,这一点也是已经一致同意了的。因此它拒绝了英国的请求,没有对它的两项建议提出任何意见。就在战争爆发前三周的时候,卡罗国王自己明白表示,担心失去比萨拉比亚是罗马尼亚对俄国人的态度的主要因素。8月12日,在黑海和地中海上的一次巡航中,这位国王告诉土耳其外长萨拉若卢(他们正在讨论罗马尼亚和俄国建立密切关系的好处)说,他“不相信苏联政府,也不愿意与它打任何交道,除非他能够在法律上获得对比萨拉比亚边界的承认”。在他返回罗马尼亚的途中,卡罗国王8月15日在康斯坦萨出席了海军的庆祝大会并发表演说,在演说中,他在罗马尼亚领土完整这个问题上采取了最不妥协的方针。
  坚决捍卫我们的边界的决心,必须作为一个钢铁般的信念存在于每一个罗马尼亚人的灵魂中。……它必须成为所有罗马尼亚人的灵魂中的一块打不碎的岩石——这一信念,不管什么罗马尼亚人都决不能放弃;这一信念,任何罗马尼亚人都将进行捍卫。还有,如果谁爱好和平,他就必须明白象现在这样划定的边界,不冒世界范围的大灾难的危险是不能改变的。
  在卡罗国王发表这篇演说之后,波兰和罗马尼亚是否将同意让俄军通过它们的领土这一点,立即成为英、法和苏联在莫斯科讨论的关键问题。在与波兰的谈判得到结果之前,罗马尼亚政府没有被要求对这个问题作出明确的答复。由于波兰拒绝在战争爆发之前预先同意让俄国军队入境,俄国人就利用这一点来作为英法俄谈判破裂的借口。
  我们将看到,在政治问题上,罗马尼亚的保证者们有理由觉得它比他们有权利盼望的还要不肯迁就。另一方面,罗马尼亚象土耳其一样,在希望从西方国家获得它所急需的军事和财政援助方面感到失望。
  1939年3月23日的德国…罗马尼亚经济协定,使罗马尼亚有了一部分多余的出口货物可以转向其他国家输出,罗马尼亚政府渴望已准备就绪的与法国和英国的商务谈判能够尽快结束。1939年1月开始的与法国的谈判,结果在3月31日签订了一项五亿法郎信贷的协议,为罗马尼亚在法国采购提供资金,并作为罗马尼亚输出石油和谷物的交换。当加芬库4月底在巴黎时,他与法国商务部长讨论了法国和罗马尼亚的经济合作,结果作出一项安排,由法国以信用方式供给罗马尼亚军火,这些军火仍旧是法国的财产,但在发生战争时可以供罗马尼亚人使用。
  曾经考虑过举行英国和罗马尼亚之间关于经济问题的正式商谈,但在占领捷克斯洛伐克时期实际上并未进行。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蒂列亚在3月的下半月曾竭力想使英国政府相信,迫切需要立即开始谈判而不能再行拖延。4月21日,当加芬库正途经布鲁塞尔前往伦敦时,他与李滋…罗斯在那里有过一次预备性的谈话。后者当时正率领一个贸易代表团去布加勒斯特;加芬库在伦敦与哈利法克斯和张伯伦只概括地讨论了英国的财政援助和发展英罗两国贸易的问题,而把一切细节让李滋…罗斯代表团去布加勒斯特再讨论决定。已经提出了一份罗马尼亚需要的军火清单,并连带请求给予一笔信贷;4月24日加芬库又询问哈利法克斯,罗马尼亚能够期待得到些什么。哈利法克斯回答说,当英国军队正在重新装备的这一时刻,英国政府虽然“怀着世界上最良好的意愿”,但不可能“立即给予罗马尼亚以十分接近于它所要求的一切东西”。加芬库,正如他在他的回忆录中所承认的,无法隐藏他对这一答复感到的失望。
  当加芬库在伦敦时,英罗经济谈判在布加勒斯特开始举行;5月11日签署了一份议定书,把已达成协议的各点载入书面。其中包括,为了在联合王国购买军火和其他商品而由英国给予罗马尼亚一笔五百万英镑的信贷,英国还答应在下一收获季节购买二十万吨罗马尼亚小麦,如果可按世界价格出售的话。在这一协议签字的两天前,蒂列亚在伦敦会见了哈利法克斯,并强烈请求“给罗马尼亚再更多一些。……他不能隐瞒,对罗马尼亚政府和人民来说,五百万英镑是一个很小的数目这一事实。能不能做一些事来表示这只是第一步呢?”哈利法克斯回答说,“许多国家正在我们门口大声要求援助,而五百万英镑这个数目……是几个月前考虑的那个数目的一倍”。蒂列亚在8月3日再一次请求给予更多的援助;但是哈利法克斯告诉他说,他必须满足于他已经得到的那些,并且再次提醒他说,还有许多别人在要求英国的慷慨援助。
  毫无疑问,供给军火确实可以比任何别的东西都更能加强罗马尼亚人抵抗轴心国侵略的意志;但是也很难责怪英国政府把罗马尼亚看成是太不可靠和在军事上太软弱无能,因而没有资格在要求西方国家资源援助的申请者名单中占优先地位,更何况申请援助者又是如此之多。结果是,英法两国当局有理由要庆幸自己没有让它们的大量军用物资在战争爆发之前流入罗马尼亚人的手中。
  第八章 英国政府希望墨索里尼会约束希特勒
  从1939年3月15日德国占领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到战争爆发这五个半月中,伦敦方面并不认为有可能把意大利拉过来使它成为和平阵线的一员,因而值得去认真进行一试。不过,鉴于意大利的政治家们一再宣称意大利需要和平,并有迹象表明,意大利舆论强烈反对与德国结成同盟去参加战争(也许就是去打英国)的主张,因此似乎的确有理由可以期望墨索里尼会利用他对希特勒的影响,就象他在慕尼黑会议期间对于捷克斯洛伐克问题所做过的那样,来支持和平解决德波争端。因此,如何去鼓励墨索里尼约束希特勒这个问题就一直在伦敦方面的考虑之中。人们并不认为5月间签署的德意“钢铁公约”已排除了这种可能性;恰好相反,人们认为意大利现在正式成为德国的一个盟国这一事实,可能已使墨索里尼处于一个比以前更强的地位,来阻止希特勒采取可能把意大利卷入战争的步骤。
  当英国政府克制自己,不把意大利的占领阿尔巴尼亚看作是违反英意协定,并且在它就这个问题发表的公开声明中使它对意大利的行动的批评(鉴于这一事变对舆论的影响,它不能不进行批评)“尽可能减少刺激性”,这时存在其心中的动机之一就是希望墨索里尼的影响能有助于避免战争。阿尔巴尼亚危机因此并没有严重影响英意两国政府之间的关系,但是它的确给英国试图改善意大利和法国之间的关系的任务增添了困难。3月20日,即德国人开进布拉格五天之后,张伯伦给墨索里尼写了一封私人信。信中回顾了1938年9月张伯伦向他作出的呼吁和墨索里尼的响应,其结果是“和平得以保存”;提醒他1939年1月他曾答应张伯伦,他将在任何时候为维护和平而使用他的影响;并敦促他利用任何可能向他开放的途径,“在这些令人焦虑的日子里采取可能会缓和目前紧张局面的行动,和做一些事来恢复已经被破坏了的信任”。在他4月1日的答复中,墨索里尼提到3月26日他的一次演说。那次演说中他曾提到意大利对法国的要求,并宣称欧洲需要一个长时期的和平;他还告诉张伯伦说,“在意大利的权利得到承认之前”他并不觉得能够对缓和紧张和恢复信任“采取主动”。三天后,在4月4日,齐亚诺告诉珀思说,如果法国准备采取主动,建议重新开始对于意大利的要求的讨论,意大利政府将愿意参加会谈。英国政府知道,法国驻罗马大使弗朗索瓦…蓬塞曾向博内极力建议恢复讨论,而博内本人也赞成这一方针,就在阿尔巴尼亚危机之前英国政府还在辩论它是否能够进行有益的干预,如设法劝说达拉第采取一些能促进法意友好关系的步骤,或建议第一步接触可以在驻伦敦的法国和意大利大使之间进行。博内想和意大利达成协议的愿望并没有受阿尔巴尼亚事变的影响,他欢迎英国政府可以利用它对达拉第的影响来促成友好关系的想法,因为他怀疑他自己是否有能力说服他的上司去迈出第一步。由于意大利4月7日的行动,终于使达拉第本人、他的一些部长和许多其他有影响的法国人士,其中包括外交部秘书长莱热,深信意大利人是强盗,向他们让步就等于是向讹诈屈服。而且,有这种想法的法国人从4月13日发生在罗马的一次事件中也为他们的看法找到了证实:当墨索里尼宣布阿尔巴尼亚与意大利合并之后接着又宣称“我们将一直向前进”,这时聚集在威尼斯宫外的人群就高呼响应:“一直进到巴黎”。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政府认为最好是让它在占领阿尔巴尼亚的事件发生后先等待两周,然后再就重开法意讨论的事作任何建议。它然后在罗马和巴黎都采取了外交行动,强烈要求每一政府采取主动,但又不告诉它们另一方也正在被接近中。
  当珀思4月20日最后一次会见墨索里尼时他们讨论了法国与意大利的关系,但是当珀思建议意大利政府应当系统地提出它的要求时,墨索里尼认为这些早已为法国政府所深知,因为2月间已经向一位法国的非官方使者保罗·博杜安解释过。下一步因此必须由法国来走。菲普斯和达拉第4月22日的一次会见甚至更加令人沮丧。达拉第终于深信意大利政府已“彻底地倒向希特勒”,菲普斯也没有能使他相信与意大利人进行谈判的好处将超过坏处。无论如何,大约就在这时,博内似乎已说动了达拉第和他的其他同事们,去让弗朗索瓦…蓬塞向齐亚诺作一次接近。4月25日弗朗索瓦…蓬塞于是利用与齐亚诺商谈同一项商务条约有关的某一点的机会,乘机提出了意大利的要求的问题。齐亚诺在确实知道弗朗索瓦…蓬塞的行动是由他的政府授权的之后,就说意大利对法国没有领土要求,但要求(他在2月间已告诉博杜安)在吉布提有一个自由港,分享吉布提…亚的斯亚贝巴铁路的股权,在苏伊士运河董事会中有两名意大利董事,和修改1896年协定中关于突尼斯的条款。次日,齐亚诺向墨索里尼汇报了这次谈话,墨索里尼说,在他已经决定与德国缔结的条约签字之前他不打算与法国开始谈判。27日博内向菲普斯要求说,英国政府应利用它对达拉第的影响来支持继续谈判。哈利法克斯5月1日向科尔贝强烈劝告,决不要放过齐亚诺和弗朗索瓦…蓬塞会晤所提供的机会,达拉第也答应菲普斯,他将“认真考虑”这件事。博内吩咐弗朗索瓦…蓬塞继续会谈,他认为除与突尼斯有关的一部分外,就意大利的那些要求达成协议应该是没有什么困难的;他也要求5月初访问罗马的加芬库尽他所能去促进友好关系。不过,在5月7日宣布德意两国政府决定结成政治的和军事的同盟之前,弗朗索瓦…蓬塞和齐亚诺就没有再会晤过。弗朗索瓦…蓬塞在10日又会见了齐亚诺,但是没有什么进展。他们的会谈表明,两国在突尼斯问题上的看法差距太大,不可能迅速解决。5月11日,达拉第发表了一篇演说,意大利人因此见怪,于是在12日墨索里尼决定中断会谈。
  与此同时,即将签订意德条约的消息,象阿尔巴尼亚危机的消息一样,没有使英国政府改变想看到法意和好的愿望,但却加强了达拉第和具有他这一派想法的其他法国人不愿朝这个方向采取任何步骤的决心。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