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

第107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第107章

小说: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并且给了英国的大臣们这样一个印象,即他打算立即去接近他们。不过,事实上他是让罗马尼亚人去采取了主动——他们在4月中这样做了——然后又对他们的一项建议的法律形式而不是其实质表示反对,即波兰应作出一项特别承诺以帮助罗马尼亚反对德国的侵略。在4月17日夜间,贝克登上火车,同加芬库讨论了波罗联盟的问题,当时后者正途经波兰前往柏林。据加芬库在伦敦所作关于这次会谈情况的叙述,他们两人同意,由于他们两国现在的同盟条约在原则上也适用于德国侵略这种意外事故,所以没有必要再签订一项新的条约来轰动世界,但以后也许最好能举行参谋人员的会谈,以便修改军事协定和制定对付德国或匈牙利侵略的计划。贝克的看法是,目前在这方面最好不要有什么行动,事实上任何一方似乎也并没有采取进一步的行动。贝克曾公开表示相信,仍旧还来得及对匈牙利做一些工作,这就是他不愿与罗马尼亚建立更加密切的关系的原因之一。他的这种看法似乎已被证实是对的,因为在5月的第三周,匈牙利政府秘密地通知他,它已警告德国,如果德、波交战,不能指望匈牙利的积极援助,或者甚至不能指望获得德军的过境权。波兰驻布加勒斯特大使然后告诉罗马尼亚政府说,“波罗同盟的任何扩大,使之直接针对德国,就一定要影响匈牙利的政策”。这一陈述于5月23日由克雷特齐亚努转告哈利法克斯,并附有加芬库的一封信,信中说,虽然波兰人似乎认为匈牙利可能仍会保持中立,他本人则相信“匈牙利已百分之百地站在轴心国一边”。8月初,当哈利法克斯向罗马尼亚驻伦敦公使询问关于波罗条约的谈判他是否有什么消息时,蒂列亚回答说,贝克“在这方面没有任何一点行动”。蒂列亚本人的看法是,“波兰人正力图与匈牙利人和解,并且不想给后者以他们是在同匈牙利的敌人搞联合的印象,从而把匈牙利人吓跑”。8月12日罗马尼亚国王卡罗在访问伊斯坦布尔时会见了萨拉若卢并告诉他,他怀疑他是否会得到波兰的帮助,如果德国只攻击罗马尼亚而没有攻击波兰。也很清楚的是,罗马尼亚人不打算帮助波兰人,如果他们受到攻击,事实上,在8月28日,即德俄条约签字的那一天,布加勒斯特的一位外交部发言人就曾宣称,“前些时候”已经通知波兰,罗马尼亚决定保持中立,只有当它自己受到攻击时才战斗。波兰政府也是一直到最后还抱着它在春天采取的那个态度。在1939年8月25日与英国政府签订的互助条约中,它也没有答应帮助罗马尼亚,如果后者受到德国的攻击;但在条约所附的秘密议定书中提到了“对罗马尼亚与波兰同盟的相互谅解,这一同盟波兰从未认为是与它和匈牙利的传统友谊互不相容的”。
  与此同时,罗马尼亚人自己与匈牙利人的关系,虽然已不象德国占领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后开头几周时那样极其紧张,但仍旧使罗马尼亚的保证者们感到担心。4月25日加芬库在伦敦说,他曾试图援用1938年8月的布莱德协定(这项协定虽经倡议但未签订,它主要是处理在其他国家的匈牙利少数民族的地位),来实现与匈牙利的缓和,但匈牙利政府并未作出反应。仍旧存在着关于少数民族的困难,特别是国籍问题。但是他认为如果特兰西瓦尼亚的匈牙利人“不受到外界的煽动,他们大概是会感到满足的”。他提到了匈牙利人占领卢西尼亚后造成的危险局势,他说只是在英国给予罗马尼亚以保证之后,也许还由于受到德国的压力,匈牙利政府才宣布愿意尊重罗马尼亚的边界。
  6月间,加芬库和罗马尼亚首相卡利内斯库在公开演说中都曾提到罗马尼亚的匈牙利人少数民族的问题。就在他出国访问安卡拉和雅典之前,加芬库6月9日向罗马尼亚议会作了一次关于他的外交政策的讲话。在他的演说过程中,他说:
  我们只能在公正和人道主义的精神下履行我们对少数民族的义务,而不是由于同一个外国达成了协议或因为在其控制之下……。罗马尼亚政府准备与一切邻邦友好和真诚地相处。我认为同匈牙利订立这样的一项协议,将能解决我们之间的一切政治和社会的问题,将对多瑙河流域的和平而又善意的组织作出贡献。
  匈牙利政府不但没有对这一姿态作出直接的反应,反而抓住哈利法克斯给它的一个机会,提出了修改条约的问题。6月8日在上院发表的一次关于英国外交政策的,演说中,哈利法克斯曾表示这样的意见,即通过谈判来解决一项争端,绝不会“比用战争来解决更坏,或一样的坏”。他并继续说道,“这种感觉”将“无法估计地更为强烈,如果在某一特殊的争论中不存在吵吵嚷嚷地要求立即加以纠正的困难或压制”。6月14日匈牙利驻伦敦公使戴鲍尔曹把他的政府的一份备忘录交给外交部,其中建议,和平地解决争端的原则应该适用于匈罗关系,包括由于“特里亚农条约不公平的条款”所引起的领土问题。特兰西瓦尼亚的匈牙利人少数民族的处境“正变得愈来愈令人难以忍受”,匈牙利政府要求把这个问题载入记录,作为“这样一类的问题之一,即它们的和平解决将澄清目前欧洲被毒化了的气氛”。戴鲍尔曹答应提供更多的情况来支持他的主张,即少数民族的处境已变得更坏,罗马尼亚政府的态度自从它得到英国的保证以后也更加“难以捉摸”。卡多根指出,少数民族问题决不能完全用调整领土的办法来解决。对此,戴鲍尔曹说,“无论如何,匈牙利对于它在罗马尼亚的少数民族的遭遇有着一种强烈的情绪,不管是对还是错,匈牙利人梦想恢复失去的领土”。
  当罗马尼亚首相6月28日在议会就国王讲话进行的辩论中发言时,罗马尼亚政府大概已经知道匈牙利的这一外交新方针了。不管怎样,卡利内斯库把少数民族的处理和领土调整问题截然划分为二了。
  少数民族的进展并未受到任何阻挠,他们自由地发展着她们的品质和民族能力,并在社会中找到他们应占有的地位。他想强调一下,少数民族问题是内部问题。那些相信外界的煽动能在这些问题中起作用的人,或那些盼望着外界的发动或进攻的人,是在严重地欺骗他们自己。与少数民族的问题联系起来,只有文化和经济方面的问题可以提出来,但不是领土问题。罗马尼亚领土是由罗马尼亚人民在这样一种格局中居住着的,它的任何割让都将意味着罗马尼亚大多数人的损失。但作为一个内部问题,少数民族问题将会得到政府的充分注意。
  匈牙利人对这次演说进行反击,派了他们的驻柏林公使于次日到外交部去诉苦说,自从英国给予保证以来,罗马尼亚对匈牙利少数民族的虐待已大大地加剧了,并在匈牙利控制的报纸上发动了一场反罗马尼亚的宣传运动。罗马尼亚人则在他们的报纸上公开宣传“匈牙利或保加利亚的领土收复主义现在正得到轴心国家的鼓励”,以此来作为回答。英国政府要求他们不要再在火上加油,似乎也没有产生什么效果。7月30日,匈牙利外长恰基伯爵在肖普龙发表了一篇比较和解的演说,表示希望在匈牙利和它的几个邻国之间可以产生一种“信任的气氛”;但是他也宣称匈牙利不会放弃它的“最小的权利”。罗马尼亚的官方报纸《罗马尼亚》对他的演说的评论是:匈牙利“对罗马尼亚的和解态度和对布加勒斯特政府给予匈牙利少数民族的便利,是以一场始终坚持的仇恨和敌意的运动来作为回答”。也是在7月底,又重新发生了匈牙利和罗马尼亚两国边防军隔着蒂萨河互相开枪射击的事件。
  这些重新显示的敌对现象,自然引起了伦敦和巴黎的关注。英国政府对于罗马尼亚的固执,已经有过经验,它对于匈牙利方面应负的使两国关系恶化的责任,则倾向于采取更为宽大的看法,因为最近有迹象表明,贝克对匈牙利所抱的希望并非完全是幻想。前面已经提到过,贝克在5月间曾得到匈牙利政府的保证;7月5日哈利法克斯在与罗马尼亚驻伦敦公使的一次谈话中也提到了某些消息,它似乎表明匈牙利“远不象一般人所料想的那样急切希望处于德国的支配之下”。7月19日,匈牙利公使交给伦敦外交部一个文件,照他的说法,这是他的政府的政策的一次正式宣布,它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在非官方的圈子里正议论着……如果发生战争它(匈牙利)将站在哪一边”的问题。这一声明的原文如下,“匈牙利支持它现在与意大利和德国的友好联系,并且决不受任何政治义务的约束。它仍保持着充分的行动自由,如果发生战争,它有完全自行决定一切的权利。”
  次日,哈利法克斯和南斯拉夫的保罗亲王又讨论了匈牙利与它的各邻国的关系问题,保罗亲王表示,希望英国政府能“做一些事来鼓励匈牙利沿着”与罗马尼亚和好的道路走下去。英国政府在7月25日又收到了匈牙利公使6月14日曾答应提供的关于特兰西瓦尼亚的少数民族处境的进一步的消息。需要对这些信息的传递作出答复,这就使做“一些事来鼓励匈牙利”有了一个机会。8月8日一份回复匈牙利的文稿发到了布加勒斯特的英国公使馆。使馆代办勒·鲁热泰尔奉命把它送交加芬库过目,并且要告诉他,不管对匈牙利的辩解抱什么样的看法,英国的新外交方针就是罗马尼亚和匈牙利的关系不好的一个证明,这种关系可能会被“第三者”所利用。英国政府因此强烈要求双方政府尽它们最大的努力来消除摩擦的根源,和创造一种可以在其中友好地讨论它们的分歧的气氛。特别是,英国政府认为罗马尼亚政府应确保使匈牙利少数民族没有抱怨的理由,那是十分必要的。
  在它致匈牙利政府照会的草稿中,英国政府小心地不去对匈牙利声称它的少数民族受到虐待一事的是非曲直表示任何意见,但它对领土调整的问题采取了一种更加明确的主张。照会稿写道,英国政府并不打算对这一问题的实际存在或对匈牙利政府对它的重视程度完全不闻不问,但是英国政府深信,在目前的紧张气氛下领土问题不可能得到有益的讨论。它认为,作为一个一般的原则,如果要想得到满意的结果,这种性质的问题只能在平静的气氛中通过自由、和平的谈判来加以处理,而不能在强迫之下或者靠战争的威胁来达到。
  照会稿中的这段话在布加勒斯特引起了一阵强烈的抗议。加芬库在8月10日对于英国政府竟然听信匈牙利的主张修改条约者的宣传表示遗憾:
  单就罗马尼亚政府来说,无论是现在或任何其他时刻,也不管是和平地还是受干扰地,都决不可能有任何边界调整的问题。领土完整是这个政府的整个外交政策的坚实基础……。关于少数民族的建议可能乍一看象是合理的,但只不过是一个楔子的锋刃而已,其后果将是混乱。
  次日加芬库告诉勒·鲁热泰尔说,首相对于英国政府不想对匈牙利的领土要求“完全不闻不问”的声明深为诧异。同西方国家友好的政策“受到了一次痛苦的打击”,这将会鼓励国民中的亲轴心国的倾向。
  面对着这一猛烈的反应,又是在一个英国与俄国的谈判进行得很不好、德国与波兰为但泽而造成的紧张关系也在加剧的时刻,英国政府决定,冒着疏远罗马尼亚的危险去进行安抚匈牙利的尝试是不值得的。勒·鲁热泰尔8月18日被告知,英国政府在目前不打算对匈牙利的外交新方针作任何答复,如果匈牙利人再提出领土问题,英国在回答之前将先与罗马尼亚磋商。
  罗马尼亚政府在与保加利亚和匈牙利的关系中所显示的保持它的现有边界的坚定决心,也是它对俄国的态度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在4月的伦敦会谈中,加芬库象在他之前的贝克一样,拒绝任何公开地把罗马尼亚和俄国联系在一起的打算,理由是这只会激怒德国。他说,在和平时期,罗马尼亚不会“与德国一起反对俄国”,或者“与俄国一起反对德国”。“如果战争爆发,人人都将卷入,毫无疑问,那时要是俄国人想帮助别人,每个人都将乐于接受那种帮助”,因此他没有理由反对俄国的单方面提供援助给任何遭受侵略的受害者,假如不提名道姓的话。加芬库离开伦敦之后又访问了巴黎,他在巴黎与博内的谈话中对于俄国也是持同样的主张。
  在加芬库回到布加勒斯特之后,俄国驻伦敦大使曾询问罗马尼亚公使:“对于俄国提出的缔结联盟的建议,罗马尼亚将采取什么态度”。蒂列亚回答说,罗马尼亚“既不参加一个联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