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

第645章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第645章

小说: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昆林小品》·三卷、《昆林外集》·(无卷数,直隶总督采进本)
  国朝魏裔介撰。裔介有《孝经注义》,已著录。此其杂著诸篇,集外别行者也。《小品》分上、中、下卷,《外集》则剞劂未竟,尚不分卷。裔介学宗朱子,著有《约言录》、《知统录》等书。而此集於二氏之学,亦若有取焉。岂晚耽禅悦耶?其文间有俚语,颇沿宋人语类馀派,而时露古质,亦复可观;至骈体则非所擅长,虽无作可矣。
  △《四思堂文集》·八卷(直隶总督采进本)
  国朝傅维鳞撰。维鳞有《明书》,已著录。是集奏疏一卷,记序杂著二卷,诗五卷。所载如《更役法》、《严巡方》、《考核诸疏》及《屯田苦民书》诸作,颇有侃直之风,至《士传民语诸谣曲》,尽明末兵荒流离之状,然统其全集观之,则颇伤粗率,盖天性耿直,直抒胸臆,不甚留意於文章云。
  △《燕川渔唱诗》·二卷、《植斋文集》·二卷(直隶总督采进本)
  国朝傅维枟撰。维枟字培公,号霄影,灵寿人。明吏部尚书永淳之子,虽生於贵族,而恬退不求仕进,早岁即弃举子业,以诗文自娱,迹其品度,当属胜流。然是集所录,大抵应酬之作,罕逢高唱,岂并文章视为粗迹欤?
  △《倚雉集》·十二卷(直隶总督采进本)
  国朝窦遴奇撰。遴奇字松涛,大名人。顺治丁亥进士,官至佥都御史。是编为其友贺应旌所编,凡文五卷,诗六卷,词一卷。“倚雉”者,其所居堂名也。
  △《王文靖集》·二十四卷、《附录》·一卷(直隶总督采进本)
  国朝王熙撰。熙字子撰,一字胥廷,宛平人。顺治丁亥进士,官至大学士,谥文靖。是集,为其子克昌所编。凡奏疏二卷,颂赋一卷,诗六卷,文十五卷,以自作年谱及行状、志铭、碑传附录於末。前有其门人张玉书、吴震方二《序》。
  又有朱彝尊《序》,核其词意,皆熙在时所作,而标题亦称其谥,或刊版者追改也。
  △《佳山堂集》·十卷(山东巡抚采进本)
  国朝冯溥撰。溥字易斋,益都人。顺治丁亥进士,官至大学士。康熙己未,召试博学鸿词。溥与高阳李霨、宝坻杜臻、昆山叶方霭四人同为阅卷官,得人最盛,故毛奇龄等为作集《序》,皆称门人。其诗则未为精诣也。
  △《林屋文稿》·十六卷、《诗稿》·十四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
  国朝宋徵舆撰。徵舆字辕文,华亭人。顺治丁亥进士,官至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徵舆为诸生时,与陈子龙、李雯等倡几社,以古学相砥砺,所作以博赡见长,其才气睥睨一世,而精炼不及子龙,故声誉亦稍亚之云。
  △《慎斋遇集》·五卷、《莅楚学记》·一卷、《日怀堂奏疏》·四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国朝蒋永修撰。永修有《孝经集解》,已著录。是集裒其平生之文,名曰《遇集》,言即所遇而成文也。中多记贵州、湖广风土,盖永修初官应山县知县,继官平越府知府,终官湖广提学副使也。其《学记》则康熙十九年提学时作,《奏疏》则官刑科给事中时所上。《江南通志》称其在应山,有守御功;在平越,清丈苗民虚税八千有奇;在湖广,振兴文教,楚风为之一变,列於《宦绩传》中云。
  △《潜沧集》·七卷(直隶总督采进本)
  国朝余一元撰。一元字占一,号潜沧,山海卫人。顺治丁亥进士,官至礼部郎中。是集,卷一为《四书解》,卷二至卷六为《杂文》,卷七为《诗》。其《次韵答张筑夫诗》,有“良知自是姚江旨,躬秉几亭夫子传”句。附载张赠诗,有“姚江绝学重开辟,直续良知两字传”句。盖其学出於陈龙正,集中所谓“几亭师者”,龙正别号也。故其《四书解》中,以小学为格物,而深讥《朱子补传》为非。犹宗王守仁之说,而小变之者也。是集,其所自编,卷端有凡例六条,述所以编次之意甚详,然诗文皆不入格。观其自编而自发凡例,或自誉,或自恕,俨如删纂他人之集者。是於古来著述体裁,皆未及考,则所作可略见矣。
  △《安雅堂诗》、《安雅堂拾遗诗》(皆无卷数),《安雅堂拾遗文》·二卷、附《二乡亭词》·四卷(大理寺卿陆锡熊家藏本)
  国朝宋琬撰。琬有《永平府志》,已著录。案王士祯《池北偶谈》曰:“康熙以来,诗人无出南施、北宋之右,宣城施闰章愚山、莱阳宋琬荔裳也。”又曰:“宋浙江后诗,颇拟放翁,五古歌行,时闯杜、韩之奥,康熙壬子春,在京师求余,定其诗笔为三十卷。其秋,与余先后入蜀,予归之明年,宋以臬使入觐,蜀乱,妻孥皆寄成都,宋郁郁没於京邸,此集不知流落何地矣。”又《渔洋诗话》曰:“康熙庚辰,余官刑部尚书,荔裳之子思勃来京师,以《入蜀集》相示,亟录而存之,集中古选诗歌行,气格深稳,余多补入《感旧集》。”云云。今三十卷之本,久已散佚,所谓《入蜀集》者,其后人亦无传本。此本题《安雅堂诗》者,不分卷数,有来集之、蒋超二《序》,皆题顺治庚子,盖犹少作;题《安雅堂拾遗诗》者,与其文集、词集,皆乾隆丙辰其族孙邦宪所刻,掇拾残剩,非但珠砾并陈,亦恐真赝莫别,均不足见琬所长,其视闰章,盖有幸有不幸矣。
  △《退菴集》·二十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国朝李敬撰。敬字退菴,江宁人。顺治丁亥进士,官至监察御史,巡按湖南。
  是集诗词十二卷,奏疏及杂著九卷。诗集《自序》,谓必深知元气流行,使心口之间律吕相合,以適於喜怒哀乐之正,盖即白沙、定山之宗旨。文集《自序》谓:按楚时审录尽心,至於甘澍大降。死囚为兵劫去,自请归狱。亦未免好自誉矣。
  △《西山集》·九卷(山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张能鳞撰。能鳞有《诗经传说取裁》,已著录。是集凡文八卷,诗一卷。
  能鳞喜谈理学,其诗文多率尔操觚,体裁未尽合於古。
  △《冯定远集》·十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冯班撰。班有《钝吟杂集》,已著录。班与其兄舒皆以诗名一时,称海虞“二冯”。其侄冯武,作《所评〈才调集〉凡例》,称舒之论诗,讲起承转合最严;而班之论诗,则欲化去起承转合。定法微有不同,然二人皆以晚唐为宗,由温、李以上溯齐、梁。故《才调集》外,又有《玉台新咏评本》,盖其渊源在二书也,其说力排严羽,尤不取江西宗派,持论亦时有独到,然所作则不出於昆体,大抵情思有馀,而风格未高,纤佻绮靡,均所不免。是集凡《定远小集》二卷,《钝吟集》三卷,《别集》一卷,《钝吟馀集》一卷,《集外诗》一卷;又《乐府》一卷,《游仙诗》一卷,《钝吟文稿》一卷,亦附於末。其中论诗之说,多可取,惟《日记》所论吴棫《韵补》一条,推为奥入鬼神,则失之远矣。
  △《文襄公别录》·六卷(山东巡抚采进本)
  国朝李之芳撰。之芳有《文襄奏疏》,已著录。是书首《行间纪略》二卷,次《军旅纪略》二卷,皆讨耿精忠时文移,次《文告纪事》二卷,皆居官时告谕之文。
  △《拟故宫词》·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徐宇昭撰。宇昭不知何许人。是集凡诗四十首。《序》称,顺治丁亥春月,寓止燕都,遇长春寺僧,乃明宦者,因从闲话,得故宫遗事四十条。其词不甚工,注亦止寥寥数条。
  △《春树草堂集》·六卷(监察御史孟生蕙家藏本)
  国朝杜恒灿撰。恒灿字杜若,号苍舒,三原人。顺治戊子副榜贡生,考职授通判,未仕而卒。其卒也,宁都魏禧表其墓,关中李因笃为作“传”,皆悼惜其才。是编凡诗二卷,文四卷,涂乙纵横,犹当时原稿,中多代人之作,盖恒灿历为郎廷极、贾汉复、梁化凤诸人客,毕生出入幕府中,故以卖文为活,所作富赡有馀,而多不修饰,殆亦由於取办仓卒也。
  △《屺思台文集》·八卷、《诗集》·一卷(湖北巡抚采进本)
  国朝刘子壮撰。子壮字克猷,黄冈人。明崇祯庚午举人,困公车者几二十年,至顺治己丑,乃进士第一人及第,授翰林院修撰。子壮制艺,与熊伯龙齐名。雄厚排奡,凌轹一切;其诗古文亦以气胜,然精华果锐,已销耗於八比之中。又年仅四十四而卒,未能於登第之后,复殚心於古学,纯以天资用事,往往或失之粗豪。二其翼者两其足,予之角者去其齿,固亦事理之恒耳。是编为其孙永锡等所刻,《寿序》、《贺序》,连篇累牍,而独不载其《对策》,恐所拾掇亦未必子壮意也。
  △《熊学士诗文集》·三卷(湖南巡抚采进本)
  国朝熊伯龙撰。伯龙字次侯,号锺陵,汉阳人。顺治己丑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读学士。其古文较胜刘子壮,诗虽直抒胸臆,而五言古体,亦时有淳古之音,惟刊版漫漶,篇叶倒乱,遂至於断烂不可读。
  △《志壑堂诗》·十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唐梦赉撰。梦赉字济武,淄川人。顺治己丑进士,官翰林院检讨。是编,为新城王士祯所定,间有士祯评识。前有士祯《序》,称其文近於蒙庄,诗近于东坡。慈溪姜宸英《序》亦言,读其经世之言,所为筹饷、积穀、铜钞、改漕之法,嘉谟硕画,凿凿皆可见之施行,皆兼序其诗文集。而是集有诗无文,盖其集中之一种也。其诗运思颇深挚,吐属亦颇温雅,然较其才力,则稍谢士祯及赵执信、田雯诸人。
  △《耿岩文选》·(无卷数,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沈珩撰。珩字昭子,海宁人。康熙甲辰会试第一人,殿试二甲第一人,授内阁中书舍人。己未,荐举博学鸿词,召试授编修。是集,皆所作杂文,不标卷帙,但以体分。其目录题《耿岩文钞初集》,而卷端则题《耿岩文选》。每篇自为起讫,不相联属,疑校刊未竟之本,偶然印行,非其全也。其文平易近人,大抵规仿庐陵,而尚未能入室。
  △《乐圃诗集》·七卷(山东巡抚采进本)
  国朝颜光敏撰。光敏字逊甫,一字修来,曲阜人。康熙丁未进士,官至吏部考功司郎中。此集为王士祯所定,版心题曰《十子诗略》,盖士祯尝选商邱宋荦、郃阳王又旦、安邱曹贞吉、黄冈叶封、德州田雯、谢重辉、晋江丁炜、江阴曹禾、江都汪懋麟及光敏之诗,共编一集,而十人各为卷帙,其版亦分藏於各家,往往别本单行。版心所题,犹其全编之总名也。
  △《汤潜菴文集节要》·八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国朝彭定求编。定求有《周忠介公遗事》,已著录。《汤斌文集》有《汤子遗书》诸刻;定求又择其切於身心者,仿聂豹《南轩节要》之例,纂为此编。定求,斌门人也。《苏州府志》载其有《儒门法语》、《蒙正录》、《南畇诗文集》,而不及此书,殆修志时偶未见与。
  △《宝纶堂集》·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许缵曾撰。缵曾有《滇行纪程》,已著录。是集,乐府规仿旧文,七言古诗,多学初唐四杰之体,皆拟议而未能变化。
  △《漫馀草》·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王庭撰。庭有《理学辨》,已著录。其所为诗,有《秋间三仕》、《二西诸草》。是集刻於康熙戊辰,乃其晚岁所订,时年已八十有二矣。凡五百馀首,大约近体多於古体。七律一种又多於诸体。其曰“漫馀”者,《自序》云:“余诗之漫久矣。此无非漫之馀也。”
  △《循寄堂诗稿》·(无卷数,陕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朱廷燝撰。廷燝字山辉,富平人。顺治己丑进士,官至河南布政司参政。是集先名《澄溆堂诗》,后改今名,编次不分体裁,惟以年月为前后,《自序》二篇,一作於河南,一作於里居之时。其诗结字铸句,皆未坚緻,古体尤风骨未就。
  △《鹤静堂集》·十九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周茂源撰。茂源字宿来,号釜山,华亭人。顺治已丑进士,官至处州府知府。是集前十四卷为诗,后五卷为文,所作葩藻丽缛,沿齐、梁之馀艳。其《同郡五君咏》中所称夏允彝、陈子龙、李雯三人,皆其几社旧友,而才力尚不逮子龙等也。
  △《贻清堂集》·十三卷、《补遗》·四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国朝张习孔撰。习孔有《云谷卧馀》,已著录。是集凡诗八卷,附以诗馀;《补遗》凡文三卷,诗一卷。多直抒胸臆,无明末钩棘纤佻之习。施闰章“序”
  其诗,盖其趋向为近也。
  △《愿学堂集》·二十卷(陕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