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

第644章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第644章

小说: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臆断,行笔颇隽爽,而不免於作态弄姿,大致好辨如毛奇龄,而才与学则皆不逮之。其《论太王好货好色》一篇,谓孟子意是而言非;《论说大人则藐之》一篇,又谓其言太过。犹王充、李覯之馀习;论“格物”为“格去物欲”,亦姚江之绪语。观其《答徐古周书》,称近於坐功颇有所窥,只是佛氏无所住,孟子不动心,又称住即是动,动即是住,无住则不动,不动则无住,其所学固可见矣。
  论韵诸书,用力较深,而亦未究其本原。如《答友人论韵学通指》二书,谓音当分古今,不当更分南北,其说为是;谓古三声不通用则非。与柴绍炳《论翻切》三书,专取合声,亦后来之捷法,必谓下一字不拘本部,则绍炳所辨饥、机,虺、灰,清、青诸字,先舒终不能难也。
  △《思古堂集》·四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国朝毛先舒撰。前有康熙乙丑潘耒《序》,称所著有《潠书》、《匡林格物问答》、《圣学真语》、《东苑文钞》、《诗钞》凡若干册,不下数十万言,而复有此集。则此集之成,在诸书之后,而先舒裒刻其书十四种,乃以此集为首,殆自以晚年定本,故用为弁冕耶,然所见与早年等也。
  △《东苑文钞》·二卷、《诗钞》·一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国朝毛先舒撰。先舒尝读书杭州之东园,即宋“东苑”故址,因以名其所作诗文。《文钞》凡三十三篇。其《赵盾论》,解“越境”为“出奔不归”,较前人所说为允;《方正学论》,责其当巽词以免十族,则其说刻而且迂,当生死呼吸之际,稍一转念瞻顾,岂复能抗节不挠?且成祖天性惨毒,瓜蔓之抄,亦不因此一语!至引侯君集谋反伏诛,乞免一子以存宗祀为例,尤为不伦。其《武成论》,谓圣人存“血流漂杵”一语,见纣之世臣捐躯报国者众,虽因鼎革之际,抗节死事者发,然未免附会经义,穿凿太过。《诗钞》凡九十六首,大抵音调浏亮,犹有七子之馀风焉。
  △《小匡文钞》·四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国朝毛先舒撰。前有《自序》曰:“《小匡文钞》者,文皆小有所匡者也。”
  又自称谓求契於天心,怀其意久,而后落笔。今观所录之文,大抵以口舌相辨难。
  如《刘璋论》,谓其召昭烈为智;《北地王论》,谓其杀妻子为忍;《谥议》,以秦始皇为合道;《驳王祎七出议》谓祎奉使云南被杀,尸无处所,乃此议教人出妻之果报;《书三案论后》,谓梃击一事,诸臣当体神宗之意,不可罪郑贵妃;引申生不明骊姬之谮为证。《书魏冰叔文》,谓李国祯实死节之臣,不当诬以降贼。皆不足为训,未见果契於天心也。
  △《蕊云集》·一卷、《晚唱》·一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国朝毛先舒撰。《蕊云集》皆所作艳体。其曰“蕊云”者,取古织锦词“蕊乱云盘相间深,此意欲传传不得”也。《晚唱》,皆摹李商隐、李贺、温庭筠、韩偓四家之体,以别於初唐、盛唐之格,故以晚名焉。
  △《学园集》·六卷、《续编》·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沈起撰。起有《墨菴经学》五种,已著录。《静志居诗话》,称起尝拟撰《明书》,绝笔於成化之设东厂。而曾王孙作起《墓志》,述其所撰书,又有《测杜少陵诗》一卷,《今国语》八卷,《宗门近录》二卷,今皆未见。此乃所著诗文集,为起门人曾安世所编,安世即王孙之子也。起天姿颖俊,笔力亦殊劲爽,然与金人瑞相善,故薰染亦深。其《与李炜书》,自称近来评点《会真记》,颇多奇解,尝终夜不寐,求作者之意,知王实甫悲悯物情,立言变化,即其十六阕立名,上下相对,犹之乾与坤对,屯与蒙对,以《大易》之体而行《左氏》之法云云。其所见解颇与世所传人瑞《六才子书议论》相近也。
  △《榆墩集选文》·九卷、《诗》·二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徐世溥撰。世溥有《夏小正解》,已著录。是集前有熊人霖《序》,称仅存十之一,盖选本也。中间《诸葛武侯无成论》一篇,谓诸葛之出师,即周公居东之志,其尽瘁而无成功;则昭烈“如其不才,卿可自取”一言酖之也。又云:昭烈之疑忌,尽见生平深险毕露;又云:诸葛若久留在蜀,必有不利孺子之谗。又云:昭烈之有是言,则亮劝攻刘璋之言有以致之。一事之不仁,百行忠厚不足以盖之。亮始教备杀璋以取蜀,卒也致备疑其图禅以终身云云。其持论殊为偏激。昭烈君臣之契,光明磊落,为三代以后所仅有。永安托孤之言,亦出至诚,陈寿於《昭烈传》中,已极论之,即后主之於诸葛,始终尊信,亦未尝有毫发之间言,何得因“卿可自取”一语,而遂谓其有所疑忌乎?至诸葛劝昭烈取蜀,则自三顾隆中时,已定其计,而昭烈卒用其策,以少延汉绪。若如所论,则昭烈生平与诸葛周旋者,皆日在猜嫌疑忌之中,虽魏主叡之於司马懿,尚不忍出此,而谓鱼水相合者若是哉?文人好为翻案之说,殊非论古之正轨。王士祯为《居易录》,极斥其妄,固非太过矣。
  △《筠谿集》·七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国朝范青撰。青字筠坚,上海人。是集分《北游草》、《北游续草》、《峡游草》、《金陵草》、《归田草》诸目。第一卷有《挽制府范承谟诗》十首,间载承谟殉难事迹,其末首有云“炙鸡过酹君知否,十九人中是一人。”盖尝为承谟之客者也。
  △《橘苑诗抄》·十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诸匡鼎撰。匡鼎字虎男,钱塘人。是编子目曰《橘苑诗抄》,而总题则曰《说诗堂集》,盖全集之一种也。匡鼎生於国初,犹及见“西泠十子”,故所作亦沿其流派,圆美有馀,而深厚不足。
  △《安静子集》·十三卷(山东巡抚采进本)
  国朝安致远撰。致远字静子,一名如磐,字拙石,寿光人,贡生。自顺治乙酉至康熙甲子,十五举不售,卒偃蹇以没。是集凡为文集九卷,曰《玉常匪木恚都统俏母濉匪木恚兑簟芬痪怼!妒匪木恚涸弧读逶佑健范恚对澜荨贰ⅰ毒胗尾荨犯饕痪恚苊弧都统鞘荨罚对澜荨范辣辍熬砹弊郑品峭瓯尽!洞始芬痪恚弧段饨眯ァ贰!蹲孕颉肺剑菏材担哪铰辏浯尤菹醒挪皇鹿臣9誓懿蝗久髂┫斯钪埃衿橇Γ辔茨芰杩缰罴摇
  △《完玉堂诗集》·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释元璟撰。元璟字借山,浙江天童寺僧也。是编分十集,曰《东湖集》、《名山集》、《红椒集》、《紫柏集》、《太白集》、《绿琼集》、《京师百咏》、《晚香集》、《黄琮集》、《鹊南集》,每集为一卷,前有元璟《自序》及题辞二十馀则,其诗以清雅为宗,时有秀句。如“才怜孤峤远,斗转一峰迎。浅碧胶鱼沫,残红落雁声。水绕西施浣纱石,云藏子敬读书山。二月草堂逢社燕,一春花事到山茶”等句,为卢元昌所赏,见卷首题辞。又如“一笛破寒渚,千帆凑夕阳。船如米家小,水似瀼西偏。秋思啼螀集,归心落叶知。吟诗不闭梅花阁,怀古独登文选楼。才堪与世作蓍草,道在忘情似木鸡”等句,王士祯亦摘入《居易录》中。盖其居杭州时,曾结西溪吟社,所与酬倡者,皆一代胜流,耳濡目染,落笔自能远俗,但根柢不深,气味不免太薄耳。
  △《冬关诗钞》·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释通复撰。通复字文可,嘉兴人。少与曹溶同学,晚乃托迹於缁服,溶赠以诗,有“共排流俗论,重起杜陵人”之句,盖其宗尚如此。《遗稿》多散佚,朱彝尊选《诗综》搜访不能得,至康熙己丑,其友人盛远等始为裒辑刊版,前三卷皆远所辑,后三卷则汪文桢、汪森兄弟所辑。前有远与森二《序》。通复以《春草诗》著名,远等取以压卷,然如“魂消南浦人将远,梦落西堂句忽成”之类,格落晚唐,非其至者也。
  △《嬾斋别集》·十四卷(内府藏本)
  国朝僧通门撰。通门字牧云,姓张氏,常熟人。明季祝发於兴福禅林,寻主古南、鹤林、天童等寺。颇与士大夫游,故文士往往称之。是集为其同里毛晋所刊,凡杂文三卷,书启三卷,颂赞、偈语二卷,诗六卷。
  △《西北文集》·四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国朝毕振姬撰。振姬有《四州文献摘抄》,已著录。其文颇纵横有奇气,然剑拔弩张之状,亦觉太甚,其云西北文者,太原傅山所题,以东南之人谓之西北之文也。元好问《中州集》题词有曰:“邺下曹、刘气侭豪,江东诸谢韵尤高,若从华实评诗品,未便吴侬得锦袍。”傅山所题,盖犹是意。然文章公器,何限方隅,韩、柳皆非南人,欧、曾亦非北士,门户相夸,总拘墟之见耳。
  △《涑水编》·五卷(山东巡抚采进本)
  国朝翟凤翥撰。凤翥字象陆,闻喜人,顺治丙戌进士,官至福建布政使。是集文四卷,诗一卷,因尝讲学於其乡之“涑水书院”,故题曰《涑水编》。卷首有徐元文《序》,称原集本六卷,第五为制义,今制义不知何人所删,目录内亦为镌去,故止存五卷云。
  △《兰雪堂诗集》·三卷(山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谢宾王撰。宾王字起东,临淄人,顺治丙戌进士,官南康府推官。是集为未刻钞本,凡古体诗一卷,近体诗二卷,意兴颇遒,而骨格未就。卷首题王士祯评选,盖山左谈诗之士,罕不问津於士祯者,此其一也。
  △《祓园集》·九卷(直隶总督采进本)
  国朝梁清远撰。清远有《雕邱杂录》,已著录。是集清远所自编,凡诗四卷,文四卷,词一卷。其诗直抒性情,颇能蝉蜕於习俗之外,而人所应无尽无,人所应有尚未能尽有也。
  △《黄山诗留》·十六卷(山东巡抚采进本)
  国朝法若真撰。若真字汉儒,号黄石,一号黄山,胶州人。顺治乙酉,以“五经”特赐中式,授中书舍人,丙戌成进士,改庶吉士,官至江南布政使。若真诗、古文、词,少宗李贺,晚乃归心少陵,不屑栉比字句,依倚门户,惟其意所欲为,不古不今,自成一格。此本为张谦宜所编,共诗四千一百三首。
  △《心远堂诗集》·十二卷(直隶总督采进本)
  国朝李霨撰。霨字坦园,高阳人。顺治丙戌进士,官至大学士,谥文勤。是集为霨所自编,初刻於康熙辛亥,至于丁巳,又续广之。其论诗,谓王、李、锺、谭其词皆予,而所不予者,在其郊颦学步之流,持论最为平允。
  故集中诸作,皆冲和雅正,不为叫嚣之音,亦不蹈纤仄之习。其门人陈廷敬《序》,称其写一时交泰之盛,盖遭际盛时,故其诗有雍容太平之象,古人所谓台阁文章者,盖若是矣。
  △《聿修堂集》·一卷(山东巡抚采进本)
  国朝蓝润撰。润字海重,即墨人。顺治丙戌进士,官至湖广布政使。润初名滋,《故国学进士题名碑》及《馆选录》,旧本皆作蓝滋。后官侍读时,乃赐今名。其为江南学政时,有《视学录》;为福建参政时,有《视闽纪略》;为广东参政时,有《入粤条议》;为江南按察使时,有《臬政纪略》。今皆未见,惟此集为其子孙钞传,诗、古文寥寥数首,皆应酬之作,殆非所长。
  △《寒松堂集》·九十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国朝魏象枢撰。象枢字环极,蔚州人。顺治丙戌进士,历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迁刑部尚书,以病乞休,圣祖御书“寒松堂”额以宠其归,卒谥敏果。其平生立朝端劲,为人望所归,讲学亦醇正笃实,无空谈标榜之习,文章朴直,亦如其为人。惟其子学诚编此集时,意在於先人手泽,一字无遗,遂细大不捐,几盈百卷,未免有榛楛勿翦之憾耳。
  △《且亭诗集》·(无卷数,直隶总督采进本)
  国朝杨思圣撰。思圣字犹龙,钜鹿人。顺治丙戌进士,官至四川布政使。申涵光所作《小传》,称有《且亭诗》七集,然不著其卷数,此本乃思圣既殁,其子履吉所编,凡诗八百馀首,其入蜀诸作,刻意摹杜,而刻画之痕未化也。
  △《梦吟集》·一卷、《续集》·一卷(内府藏本)
  国朝王天春撰。天春字鲁源,济宁人。顺治丙戌进士,官至兵部侍郎。致仕后惟以吟咏自娱,故此集皆畅所欲言,颇多率句。
  △《昆林小品》·三卷、《昆林外集》·(无卷数,直隶总督采进本)
  国朝魏裔介撰。裔介有《孝经注义》,已著录。此其杂著诸篇,集外别行者也。《小品》分上、中、下卷,《外集》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