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大明龙腾 >

第202章

大明龙腾-第202章

小说: 大明龙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薛勇等人后来知道,到也很是欣赏其人,只汉军编制已满,李岩又不肯将军队拆散分编,便也只索罢了。派了他在湖北各处巡行辑盗,军纪肃然,令行禁止,到是很让湖北上下的文官们喜欢。
  他虽是如此努力,只是按照汉军升迁和做战的办法,既使将来北伐激战,厢军也不过是留驻原地,很难有什么杰出的表现。纵然是他一直升迁,最多也不过能做到屯卫将军一职,想有什么大的发展,却也决无可能。
  每日里克勤克俭,了解熟识汉军体制之后,李岩却已慢慢后悔当日之决断。若是当时断然要加入汉军之内,趁着襄阳正在招兵之时加入,虽然做不了校尉,到也能做个都尉,交来北伐过江时,也能带兵打仗,以自已的才能,自然不会居于人下。而此时虽是努力,装备和士兵素质仍是远远不及正规汉军,看着那些正规军的都尉,甚至果尉都不将自已放在心上,一个个眼高于顶模样,李岩这样的才智高绝之人,自然是心中郁郁。
  这一日处理完公务之后,已是傍晚时分,此时正是盛夏时分,天黑的晚。一天的事却完了,营内将士闲来无事,在外面校场上嘻笑玩耍。
  李岩步出厅门,因见弟弟李侔正带着一众军士翻身上马,在夕阳下直奔校场中心用石灰粉画好的球场之内。李岩因叫道:“李侔,小心摔下来!”
  他对这个幼弟钟爱异常,总觉得他还是个没有长大的孩子。汉军的马球戏是为了锻炼骑兵之用,源自唐朝,张伟又稍加改良,在军中推广。先是强制,这些年下来,整个张伟属下所有体系的军队,甚是不少文官百姓,都喜欢上这个马球之戏。
  李岩是士大夫家庭出身,虽不信奉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的教条,到也不喜欢自已弟弟与军汉一样,在马上纵横奔驰,挥舞球杆,做一些惊险动作。虽然马术大有长进,到底也不需在校尉的弟弟亲自上前博杀才是。劝阻过几次无效,李侔别无所好,军队与百姓不同,什么赌博听戏等娱乐一概不准,每日除了操练别无他事。唯有这马球比赛到还有些趣味,是以一沾了手就不肯放下。几月下来,小李公子的球术大为长进,整个湖北都传颂其名,在汉军中竟比李岩有名的多。
  呆立在原地,咪着眼看了一阵马球,因见场内尘土飞扬,各人都是灰头土脸,李侔在马上却是豪气逼人,带着自已一方的球队来回奔腾,竟是打的对方无还手之力。李岩摇头苦笑,却也不好再劝。兄弟年岁已是不小,难得有个喜好的玩艺儿,做兄长的也只得略说几句不听,也只得罢了。
  见他负手而行,属下的副校尉与几个都尉围拢过来,与他寒暄闲话。这几月来江南江北都是无事,明军在川陕一线虽然调集兵力,但西有李自成,北有高迎祥,无法以全力攻打四川,张献忠亲率大兵镇守,坚城深垒以待,明军士气低落,一时间竟无法破敌,两边看似打的热火朝天,其实正是胶着对峙,明军一时难进,张献忠却也没有能力打将出去,汉军驻在襄阳,竟是无事可为。
  因身边都是从河南一同出来的心腹手下,李岩到也并不隐瞒心中所思。与各人略微讨论几句李侔的球技之后,便苦笑道:“成日无事,除了在湖北境内跑了几遭,捉了几个小盗,咱们只是干拿饷,不做事的闲人了。不打球,又能怎样。这么着下去,我看我也得学上一学,好疏散一下筋骨了。”
  主将抱怨,属下各人自然是凑趣应和,都道:“是啊,都闲的骨头疼。哪一天派咱们打回河南去,那才是好。”
  其实各人多半是农夫出身,一路随行而来的多半是无产无业,甚至连家室也没有的光棍汉子。此时在这富庶之地当兵拿饷,每月白花花的银子准时关来,一分不差。吃的穿的住的与在家乡时都如同云泥之别,初时杀官造反的英气早就消折殆尽,只盼着这样的安逸日子永远不要改变,待攒上几年银子,在此地讨个老婆,买几亩地,或是做个小本生意,不比回河南那样的灾荒之地强过百倍?
  李岩也是知道各人的心思,心里微微一叹,却也不好则声。他壮怀激烈,可管不了属下心中所想。再说这些想头也是人情之常,若是一门心思只想着上战场去刀头舔血,只怕也未必是什么好事。
  辞别众人,便欲出营闲转。带了几个亲兵在营门处牵了马,先往襄阳城内的厢军左屯卫将军府内打探了一番,得知近期内仍是无事,那将军只命李岩好生训练士卒,又勉慰几句,便端茶送客,命他辞出。
  到得晚饭时间,在城内随意选了一处酒楼,带了从人上去二楼,点了酒菜独酌。
  “李将军么?这可当真是巧!”
  李岩转头一看,见楼梯转角处露出一张笑脸,却原来是当日带他入城的那钱姓汉军都尉。
  忙站起身来,拱手道:“原来是钱都尉,一向少见,却是李岩失礼,不曾亲去府上拜见,未知都尉一切可好?”
  那钱武大咧咧道:“都好,托汉王的福,能有啥不好!这阵子我也不在城里,你便是来寻我,也是白跑!”
  李岩原是客套,哪里要去他府上拜见。此时这老实武人如此答话,到觉得不好意思。因见他带着几个军官上来,四处寻座,便道:“今日巧遇,合该我做个东道,请诸位饮宴,也是答谢当日都尉辛劳情份。”
  几人都是粗鲁武人,这楼上拥挤的紧,一时也难寻座位,几个人稍一客套,便一个个大马金刀坐下,又吩咐人添了酒菜杯筷,酒过三巡,一个个脸上便泛红起来,对李岩这个厢军校尉方稍加辞色。
  “李校尉,迩来也曾听闻过你的声名,才干见识都是一等的人才。只可惜在厢军中充任军官,很难有什么大的想头了。一步错,步步错,我很为你不值。”
  见李岩神色尴尬,那钱武又大刺刺道:“象我,原本在汉王身边任侍卫,不合让那小白脸抓了把柄,在这地方上干起武官来,每日奔波辛苦的,却又比在汉王身边差了老远,又有什么法儿呢。”
  他说的兴起,将上身的佩甲去了,光着胸膛道:“前阵子被调去云贵,路上就跑了两个月,真正和那些土司和明朝败兵打仗,到是少有。这还亏得是新修的上好直道,一直跑将过去,若是不然,半年也别想回来!那些个鬼地方,隔几里路就是成片的山,上头调咱们过去,定然是嫌我们闲呆着没事,让咱们跑上一跑,方才罢休。”
  他虽是说的有趣,李岩看他神色,却是比当日憔悴消瘦许多。身着重甲的龙武军在云贵那样的山地雨林瘴疠之地跑了几月,当真是苦楚之极,却也难怪他诉苦了。
  正欲安慰,却是心中一动,忍不住问道:“钱都尉,莫不是要从云贵对四川用兵不成?若不然,汉王自当会派火枪兵去剿匪平叛,在当地整编的厢军战力也是不弱,何苦调龙武军辛苦跑将过去。”
  “嘿,你算是问着人了。寻常的武官,别说都尉,就是校尉将军,只怕也不晓得。到是我,到底曾是汉王的近侍,消息却是比一般人灵通的多。”
  他猛吹一气,又向左右顾盼一番,方低声道:“听宫内的侍卫们说,汉王近日军议,多半是对着四川,排兵演练,也是由襄阳出兵入川。听人说,云贵那边原是稳当,汉军当日攻破,生擒了明朝世镇云南的沭家上下,那边已再无反复。后来汉王思虑云贵不稳,恐将来攻入四川时会有干碍,因痛下决心,行改土归流,设官立府,迁无地汉民入内屯垦之事。这么子一来,才激起大大小小的土司们叛乱。若是依着明朝规制,设卫监视土司,任命下发敇书给那些蛮子,命他们世代镇守,哪来的这些变故。”
  李岩点头道:“这么着也对,这脓包留着不挤,迟早是大祸害。若是汉军攻入川内时张献忠部流窜到云贵,和那边的土司勾搭成奸,朝廷对那边的控制不住内地严实,却是更大的麻烦。此时将那边稳住了,很是稳当。汉王行事布局,当真是讲求一个稳字。”
  又沉吟道:“既然这么着一说,趁着这边暂且无事,调用新征召的军士们去云贵那边打上几仗,那跑上一跑,将来入川时就好上许多。那入川之后也得爬山涉水的,可比云贵那边难上许多。”
  那钱武一拍大腿,喊道:“着啊!薛勇将军也是这么着一说,如此看来,只怕入川之日不远了。嘿,我可要好生打上几仗,也博个封妻荫子才好。”
  几人议论一番,都觉得大战在即,除了李岩之外,那几个汉军军官都是纯粹的武人,一听得有大仗可打,那军爵赏赐自然滚滚而来,各人都是兴奋之极,说不一会,便攘拳把臂,拇战起来。
  李岩不耐吵闹,因推说要回城内大营,会了酒账之后,便向各人道别。他是厢军军官,有仗也是捞不着打,各人安慰几句,便送他出去了事,仍回二楼继续饮宴说笑。
  踏出这酒楼之外,掏出怀中金表一看,那指针已在十点左右。眼见一队队巡城靖安军迤逦而过,城头的司昏鼓开始敲击,提醒人们即将宵禁,城门就要关闭。
  向四川用兵的消息虽然上层极欲保密,然而这种大规模的调兵做战却是瞒不了人。初时不过是中下层的军官们猜了出来,待到后来各种战略物资源源不住的涌向荆襄之地,便是连稍有些体面,在官府内有些耳报神的商人百姓们,也是知道汉王殿下即将对四川的反贼张献忠用兵了。
  此时的中国阶层分野到也简单,不过士农工商四字罢了。用兵一事,自然不劳农人操心,除了家中有亲人在汉军中当兵吃饷的还稍加挂心之外,其余的农人也不过是劳作之余,闲聊几句罢了。赋税低,天时好,不趁着这好时节多出些力,把官府由海外进来的什么玉米、土豆多种上一些,以备荒年之用,却去操那个闲心做甚?只要明军不打过来,又重收三饷,天下事,农夫们是全然不管的。那工匠百工每日忙的屁滚尿流,此时江南四处需用百工,到处兴修水利桥梁道路,稍懂些技术的匠人们恨不得被劈开来使唤,哪有闲情管什么打仗的事?
  到是只有商人与士子,才对此次兴军很是在意,多般猜度议论。这两年多来汉王提升商人地位,鼓励工商,与明朝压制打击的态度绝然不同。江南原本就是明朝工商兴旺之地,虽然神宗派出矿监、税监败坏,到底元气未失,两年多来的大举扶持,与南洋各处的贸易,对日本的产品倾销,多半都是有暴利可得的上好生意。光是苏州各地依着台湾布厂而兴建的工厂作坊所使用的产业工人,便已达四五十万人。前次汉军扩军,便在四处采买军服物资,江南各处的商人便是小发了一笔。此时兴军,又是所费甚多,各种物资源源不断运往襄阳的同时,却也是江南户部的金银流向各个商家之时。
  商人得利,自然对战事甚是支持。大大小小的商人由江南各处奔往前方,就近与汉军司马府洽谈商量,凡一切需要自民意采买选购的物资,都由这些商人提供。至于儒生,虽然不能在表面上心向明朝,但对汉军讨伐流贼,却也各各拍手称快,各各赞颂不已。若是北上伐明,只怕什么穷兵黩武、残害生民的怪话,到是免不了要说上几句了。
  待南京参军部的命令一道,汉军的前期准备早已完备,一接命令,便即刻从施州卫沿水陆两处沿江而上,直攻入川。
  张献忠的主力全数都在川陕边境与明军对抗,此时突然有八万汉军从后路杀来,纵然是蜀道难行,进军不快,却也是很快攻下几个险要大城,直逼泸州,兵锋直指重庆。
  “哈,你们看看,快看看,张献忠给我送的什么信来!”
  自对四川用兵之后,张伟便将庶务政事放在一边,每日召集在南京的参军部各参军将军,汉军神策、神威、飞骑、万骑等各位的大将军商议前方军情。
  周全斌数月前便已从吕宋受调而回,此时南洋局势对中国大是有利,那葡萄牙人自闹腾着要脱离西班牙人的掌控,完全独立,两国正自闹的不可开交,竟没有什么精力来管海外殖民之事。荷兰与英国的战事已打了三年,初时荷兰依着商船数量众多,迅速改装成武装炮船,在南洋及北美四处邀击英军舰船,因其有数量优势,英军此时的战术也并未比荷兰强上许多,是以战争之初,英军被荷兰压制,竟致无还手之力。待打到第二年,英军改海上决战为四处攻击荷兰的商船。那荷人当时垄断了西欧至北欧的各种贸易,商船在地中海内来往不绝。英军主力舰船齐集本土,在海上到处击沉或俘获荷兰商船。待荷人醒悟过来,军舰回师救援,却是无力回护全数的商船,每日来回奔波,英国舰队却总是不与之决战。如此耗了两年,荷兰原气大伤,贸易收入几乎为零,国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