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巨浪 >

第111章

巨浪-第111章

小说: 巨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问题都需要花很大地力气解决,同时也不是短期内能够解决的。
  最重要的,这些问题都暴露出了海军的不足。在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看来,这不但是海军的不足,还是快速战列舰的不足。因此,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把除了快速战列舰本身优势之外的其他问题写入这份评估报告。
  只是,作为一名有责任心的海军军官,白佑彬绝不会忽视这些相关问题地重要性。
  也就在撰写这份《快速战列舰在现代海战中地价值与表现》的评估报告时,白佑彬就决定要针对快速战列舰在战斗中暴露出地不足与缺陷写一份相关的报告。
  后来,他在这份报告中提出了几项极为关键的建议。
  比如,研制专门引导炮击的雷达,改进现有的火力指挥系统,研制提高炮战效率的设备,改进舰队内部通信系统,研制射程更远的对地支援弹药。
  根据他在这份被称为《海军重点技术发展规划》的报告,海军加大了对相关技术的投入。
  火控雷达,作战指挥系统,弹道计算机,舰队信息交换系统(后来的军事数据链就是在此基础上诞生的),次口径炮弹等等新式装备与设备能够在大战期间研制成功,并且投入战争,与白佑彬当时写的报告有着极大的关系。
  当然,白佑彬不可能在一个下午的时间内完成这两份极为重要的报告。
  另外,大战期间,《海军重点技术发展规划》一直是海军的绝密报告,知道其全部内容的人不会超过十个!按照可靠的说法,这份报告前后修改了十多次,陆续增添了很多重要项目,而且都是由白佑彬主笔。
  战争结束后,帝国海军才陆续公布了该报告的部分内容,至今仍然有很大一部分内容没有对外公布,而且仍然是帝国海军绝密报告。可见,这份报告对帝国海军的发展产生了多么深远的影响。
  第四卷 四龙闹海 第三十六章 … 走穴作秀
  夜幕缓缓降下的时候,白佑彬才去了卫延年的办公室。
  考虑到总参谋长不是铁打的机器,也要吃饭喝水,所以白佑彬故意晚了半个小时过去,结果在他到达的时候,卫延年正在吃晚饭。
  “坐吧,先等我一会,要喝什么,自己动手。”
  白佑彬有点尴尬,这来得真不是时候。
  “吃过晚饭了吗?我叫人给你准备……”
  “参谋长,我已经吃过了,你别客气。”
  卫延年点了点头,加快了速度,似乎时间非常宝贵一样。
  不到五分钟,副官就进来收走了餐盘。去泡上一杯咖啡后,卫延年坐到了沙发上。
  “你也看到了,现在我一个人要干两个人的工作,就连吃饭都得两口并一口。”卫延年一边说着,一边掏出了香烟。
  “参谋长,元帅的身体……”
  “正在康复,而且你们传回的捷报是最好的治病良药。”卫延年微微一笑,说道,“其实,这次是元帅让你回来的。按照元帅的意思,快速战斗群近期不会有重要的作战行动,趁此机会让你回来锻炼锻炼,也是为你着想。”
  白佑彬微微点了点头,他一直认为是陈锦宽在暗中帮他。
  “严国荣没有刁难你吧?”
  “没,没有。”白佑彬赶紧摇了摇头,“让我写一份评估报告,只是催得急,所以我找了个比较熟悉的帮手。”
  “南洋舰队的军官?”
  白佑彬点了点头。
  “不错嘛,这么快就学会拉帮结伙了。”卫延年微微一笑,“当然,现在是特殊时期。而且严国荣这段时间的火气不小,听说都是他手下那帮不学无术的年轻军官搞出来的。既然你觉得对你有帮助,就调到总参谋部来。如果江洪波不肯放人的话,我去找他谈话。”
  “这事我会处理好地,不用参谋长操心了。”
  卫延年又微微点了点头。“也好,相信以你现在的成就,江洪波不会不卖你这个人情。再说了。他那个窝也容不下那么多的优秀军官,总不能好的全被他捏着。差的就踢给海军总参谋部吧。”
  白佑彬不想过多的评价以往的上司,所以转移了话题。“参谋长,现在红海那边……”
  “问题不大。陆战队正在稳步推进。江洪波发了几次捷报回来,只不过都是小胜,还没有获得决定性地大胜。”卫延年掏出了香烟。“另外。地中海那边的情况比我们预料地要好得多,英国大西洋舰队现在还在海峡西面的海面上转悠呢。”白佑彬微微皱了下眉头,这一点他可没有想到。
  按照他的估计,快速战斗群返回太平洋战场之后,英国大西洋舰队肯定会抓住机会闯关,杀入地中海,从而牵制住帝国海军,为日本海军减轻压力。
  “你不知道?”卫延年看出了白佑彬地疑惑,“就在你们返航地时候。我们的守卫部队在海峡内布设了数千枚水雷。英国大西洋舰队第二次闯关的时候。又有一艘主力舰被炸伤,一艘巡洋舰被水雷炸沉。结果灰溜溜地退了回去。现在,他们恐怕在考虑要不要绕道好望角杀入印度洋。”
  “水雷!?”白佑彬更加惊讶了。
  “基本上都是上次大战时送过去的水雷,虽然陈旧了一点,但是还能派上用场。”
  听到这,白佑彬才恍然大悟。
  上次世界大战,帝国海军远征舰队在“休达海战”中挫败了法国与意大利海军杀出地中海的行动,随即大量在“马罗基海战”与“休达海战”中受损的战舰返回帝国进行维修。这时,帝国海军在直布罗陀海峡内布设了数千枚(据统计,总数超过了一万枚)水雷,基本上封死了整条海峡。
  战争结束后,帝国海军按照《巴黎停战和约》,负责清除海峡内的水雷。
  当时,一部分水雷被直接引爆,另外一部分水雷则被捞了起来,而且就储备在直布罗陀要塞的弹药库里面。
  十多年来,几乎所有人都忘记了那些水雷。
  现在,正好又排上了用场,而且再次发挥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大西洋那边的问题还不严重,按照我们现在的规划,随着三艘五岳级战列舰完成改造,再次服役,以及正在建造地四艘战列舰完工服役,一年之后,大西洋舰队就能恢复元气。当然,水雷不可能抵挡英国大西洋舰队一年之久,而我们攻打苏伊士运河地行动也要不了那么多的时间。只要江洪波能够按时打下苏伊士运河,随着印度洋舰队杀入地中海,英国海军就得修改其战略计划。”略微停顿了一下,卫延年突然问道,“知道今天叫你过来地原因吗?”
  白佑彬微微一愣,随即摇了摇头。
  “相信,你也听说了李玉民的事情。”卫延年去拿来了一份文件,“这几天,给他求情的电话不下一千个,上门求情的将领更是络绎不绝,就在你来之前,又有两个将领来找我。当然,怎么处理李玉民的事情,我做不了主。”
  白佑彬没有开口。
  卫延年也确实做不了主,那是海军元帅的事情。
  “只是,现在元帅的身体健康还不能正常工作,所以大部分调查工作由我在做。”卫延年把文件交到了白佑彬的手上,“这是祖寿清写的战斗报告,其中一些涉及到了主力战斗群。你参加了整个作战行动,相信应该比较清楚当时的情况。”
  迟疑了一下,白佑彬翻开了文件。
  “当然,我相信祖寿清不会感情用事。虽然他的为人有点受人诟病,但是他至少是一个公事公办的人。”卫延年微微一笑,“另外。内阁与议政院都已决定彻底调查主力战斗群作战不力的原因,而且调查人员过几天就要到了。按照元帅的意思,我们要全面配合调查工作,绝不能袒护有过失,有错误的将领。”
  “参谋长,你是说,需要我出面作证?”
  卫延年摇了摇头。“调查委员会到底会传讯谁。我也不知道。如果我知道地话,调查还有意义吗?”
  白佑彬苦笑了一下。
  从卫延年这番话里。他听出了两个意思。一是祖寿清的报告没有问题,就算有问题也没有问题。二是如果白佑彬被调查委员会传讯,就要按照祖寿清的报告提供证词。而不能出现矛盾的地方。
  这两层意思背后更深层的含义是:李玉民完蛋了。
  显然。这次要整垮李玉民的不是祖寿清,也不是卫延年,而是陈锦宽。不管是祖寿清。还是卫延年,都只是为陈锦宽做事的。
  考虑到这层关系,白佑彬非常清楚自己所处地立场。
  “报告你拿回去慢慢看,只是别让第三者知道了。”卫延年灭掉了烟头,“另外,按照元帅的意思,李玉民搞砸了行动,需要承担责任,这必然会影响到海军地形象。甚至会影响到明年的海军预算。因此。海军必须要证明自己的实力,证明能够打胜仗。打好胜仗。所以,元帅准备让你们来承担这个任务。”
  “任务?”白佑彬一下没有搞明白。
  “也就是说,快速战斗群将作为帝国海军地表率进行宣传。”卫延年微微一笑,又顺手掏出了一根香烟。“过几天,祖寿清会带着快速战斗群地高级参谋返回海军司令部,到时候会有一些特邀记者过来采访。当然,你作为快速战斗群的作战参谋也要接受采访,同时要让祖寿清,还有其他军官知道,他们代表的是整个海军。”
  听到这,白佑彬才明白了过来。
  说白了,就是走秀。
  “没问题吧?”
  “没……”白佑彬勉强挤出了点笑容,“没问题,我会做好准备,并且把参谋长地话告诉祖寿清将军,以及其他参谋军官。”
  “那就好,你去好好准备一下。”卫延年似乎觉得白佑彬有点上不了镜头一样。“如果有什么额外花费,去找严国荣报销就行了。当然,节约是海军的优良传统,钱要花到有用的地方。如果没有别的事情,你就先去准备吧,过几天有事的话,我会找你。”
  “那我告辞了!”
  离开卫延年的办公室之后,白佑彬才长出了口气。
  想到接受采访,白佑彬就有点恼火。作为海军军官,不但要在战场上面对敌人的炮口,还要在大后方面对记者的镜头。看来,这仗打得不仅仅是实力,更是宣传。至于海军有没有必要这么大搞宣传,白佑彬搞不明白,他也不想搞明白。
  三天后,帝国内阁与帝国议政院的调查人员来到了舟山。
  出乎白佑彬地预料,两个调查委员会都没有找他,而是首先传讯了一些总参谋部地高级参谋,似乎在调查海军总参谋部有没有失职的地方。
  第五天,祖寿清带着孙弘明等舰队参谋回到了舟山。
  同日,帝国十多家主要报社与电台地知名记者也来到了舟山,而且赶到码头上“迎接”了祖寿清一行人。
  见此情形,白佑彬远远的躲在了码头外,他可不想成为照相机的“焦点”。
  第四卷 四龙闹海 第三十七章 … 冰火两极
  因为涉及到帝国的总体战略,所以不管是内阁调查委员会,还是议政院调查委员会,在舟山的行动都比较低调。
  按照正常程序,两个调查委员会首先在总参谋部进行调查。
  其主要目的就是掌握海军总参谋部策划这次战役行动的目的,战役规划过程,以及在战役实施阶段所起到的作用。
  参与调查的人员几乎都有军事背景。
  比如,内阁调查委员会的九名成员中,有七人有服役经历,其中有四人曾经在海军服役,另外两名没有服役经历的成员也都与军队打了几十年的交道,对军队内幕,海军的情况了如指掌。另外,议政院调查委员会的十五名成员中,有三名退役将领,七名退役军官,另外五人全都与军工企业有着密切的关系。
  显然,要想在这些人面前弄虚作假,或者是故弄玄虚,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完成了在总参谋部的调查之后,调查委员会开始传讯相关的证人。其中,主要是主力战斗群的高级军官,包括舰队司令部的参谋,各舰的舰长。
  从这里,就能看出陈锦宽确实想整垮李玉民。
  主力战斗群返回港口之后,陈锦宽让卫延年以战役汇报为名,让李玉民单独返回了舟山,并且立即将其控制了起来,使其无法与外界接触。
  随即,卫延年又以战斗记录不详细为由,要求主力战斗群重新提交战斗记录。
  更关键的是,卫延年此时已经扣下了各舰的航海日志。
  也许,战斗记录可以做假,航海日志却很难作假。因为航海日志是每天单独记录的。而且上面有舰长、大副与航海长的签名。如果有所改动,还得由舰长、大副与航海长签名认可。如此一来,任何人想要修改航海日志都不可能。
  当时,主力战斗群受损战舰都已经,或者正在返回造船厂的途中。舰长则先后回到了那霸,不可能与大副、航海长篡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