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桂系演义 >

第206章

桂系演义-第206章

小说: 桂系演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考虑到李宗仁有可能坐汽车到杭州去游玩,我们在汤山附近公路上开设了一个饭馆,如果李宗仁乘汽车离京,便立刻用预先准备好的两部高速汽车追上去,在半路上进行狙击。”
  “假如他连门都不出,你们怎么办呢?”蒋介石突然问道。
  “如李不出门,便到李的住宅去狙击。我已布置预先安排在首都电灯公司的两个成员,借检修变压器为名,站在变压器上用手提机枪从围墙外面向李的寝室、餐厅等处射击,并作好爬墙进入院内狙击的准备。狙击手使用的子弹弹头内都装有最剧烈的毒药,不管射中人身任何地方,都可引起血液中毒而无法救治。”毛人凤简直把这一切安排得如天罗地网一般,使李宗仁连逃生的一丝缝缝也钻不了。
  蒋介石没有再说话。毛人凤知道,他是不会再说什么的了,他会用眼睛和手势来一下达命令,毛人凤不知在他面前领受过多少杀人的密令,但从未听到蒋介石亲口说一个“杀”字。因此,毛人凤但凡接受暗杀命令,不是用耳朵来听蒋的指示,而是用眼来看他的眼睛和手势。那双深邃的疑虑重重而又森冷的目光中,透出一种异样的冷酷,闪过流星一般快捷的寒光,两张薄薄的眼皮往上一抬,两只眼珠迅速定住不动,几秒钟后,两张眼皮再往下一眨。紧接着,右手抬起来,与希特勒下令向莫斯科进军命令时的手势颇为相似。到这时,毛人凤便可告辞而去,进行他的杀人勾当去了。
  毛人凤已经看清了蒋介石那熟悉的眼神,可是,他的右手却还没有象希特勒那样抬起来。毛人凤把目光集中在蒋介石的右手上,他的右手这时正背在身后。那只“死神”的右手仍没有抬起来。蒋介石却背过身子,在室内慢慢地步履沉重地踱起步来。毛人凤感到好生奇怪,蒋总统从来不象今天这般优柔寡断。以往,毛人凤应召一到办公室,往往还没开口,蒋介石那眼皮已经一抬一眨,右手接着抬到半空,毛人凤双腿一并,只说了一声:“是!”便辞了出来,几分钟或者几小时之后,便有人在枪口下丧生。“今天,蒋总统是怎么了?难道我安排的暗杀计划不周密?什么地方有漏洞?”毛人凤一时感到恐惧起来,虽然他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魔王,但在蒋介石面前,他和戴笠都是卑微的奴才。戴笠曾被蒋介石打掉门牙,毛人凤接替戴笠以来,虽没挨过蒋介石的耳光,但他觉得挨耳光或者被打掉门牙还是好受的哩,也是一种殊荣,蒋介石打戴笠,因为戴笠是他最宠信的红人。毛人凤还没有享受到挨打耳光的殊荣,那是因为他还没达到戴笠那般受宠的地步啊!
  其实,蒋介石对毛人凤暗杀李宗仁的这一整套计划是满意的。使他焦灼不安,迟迟下不了杀李宗仁的决心,并不是毛人凤的计划不周密,而是另外的原因。自从白崇禧在武汉发来两封主张和平的电报后,跟着河南、湖北省议会和湖南省长程潜也都来电呼应。蒋介石硬着头皮,不予理睬,一心只管命令杜聿明去救黄维,只要把黄维救出来,徐蚌会战仍有转机的可能。鉴于白崇禧与李宗仁勾结“逼宫”,他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把李宗仁杀掉,“蛇无头则不行”,到时他再用几句好话羁糜住小诸葛,后院仍不会起火。谁知白崇禧在武汉也是一不做二不休,他请黄绍竑到武汉,以八万港元的重金包租陈纳德的一架飞机,飞到广州转赴香港请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席李济深来武汉主持与中共和谈,李济深本是桂系的老大哥,又与中共有密切联系,若李济深到了武汉,和谈大门一开,他蒋介石将处于何种地位呢?小诸葛这一“军”将得他确实厉害!紧接着,白崇禧又强迫汉口中央银行将由粤汉路运往广州的银元中途截回,扣留重庆兵工厂停泊在汉口江岸码头准备东运徐州战场的械弹。这下,蒋介石再也沉不住气了。他半夜里把毛人凤召到官邸,要下达杀李宗仁的命令。但毛人凤到客厅后,蒋又命侍从副官叫毛人凤回去。毛甫抵家中,侍从室的电话又急召他赴总统官邸,但到客厅坐了一个多小时,仍未见到蒋介石,后来侍从副官传达蒋的命令:要毛人凤回去休息。如此折腾了一夜,毛人凤睡不上觉是小事,他心里战战兢兢直打鼓,深怕什么地方出了漏洞。因为暗杀李宗仁的计划如果出了纸漏,他的脑袋便要落地。
  蒋介石迟迟下不了杀李宗仁的决心,并非他优柔寡断,而是投鼠忌器。白崇禧在武汉不稳,固然是一个原因,而美国人的态度也使蒋介石没有足够的勇气下决心。十一月,美国进行大选,因共和党候选人、纽约州州长杜威曾发表援华声明,蒋介石便把赌注押在杜威身上,秘密派陈立夫赴美为杜威助选。谁知事与愿违,大选揭晓,杜鲁门连任总统。蒋介石碰了钉子,忙派夫人宋美龄访美,但美国政府只允以私人身份访问。宋美龄抵美后,虽然经多方活动,请求美援,但杜鲁门总统却异常冷淡地答道:“现在局势恶化之程度,除实际调用军队外,均于事无补。”宋美龄的“夫人外交”手腕第一次碰了壁,她失败了,败得很惨,和蒋介石在东北、华北的失败一样惨,她感到无脸回到南京,遂悄然离开纽约,到里弗代尔孔祥熙的别墅里暂时隐居起来,她从此再也没有回到大陆。
  与此同时,司徒雷登大使也利用他的私人秘书傅泾波传达了“蒋总统必须下野,为进行和谈所必需”的意向。蒋介石感到全身发冷,脸上发烧,美国人已经公开表示要抛弃他了。
  十二月四日,杜聿明集团开始向滩溪口方向攻击前进。六日,杜聿明集团被共军四面包围,孙元良兵团单独突围,被全歼。
  十二月十五日黄昏,黄维兵团突围,全军覆没,兵团司令官黄维、军长吴绍周、覃道善、杨伯涛等被俘。
  杜聿明集团被共军重重围困于陈官庄、青龙集附近,连日天降大雪,寒风怒吼,空军无法空投给养,所部饥寒交迫,濒临崩溃。
  何应钦辞去国防部长职务,避居上海。
  蒋介石的政治生涯已经走到了绝路的终点,前面千仞壁立,万丈深壑。宋美龄不在身边,他和自己那瘦长的身影为伴,整夜整夜无法安眠,连服用多年的烈性安眠药也失效了。他突然想到要喝酒,借酒浇愁,每晚差不多要喝掉一瓶威士忌。侍从副官怕他精神失常,怕他突然自杀……
  可是,蒋介石却清醒得很,多年的政治斗争经验提醒他,这时要忍耐,忍耐是一切转机的开始。一个活着的李宗仁比一个死了的李宗仁对他更有利!蒋介石的脑子里突然升起一个大胆的念头。为什么这样想,连他自己也搞不清楚,但他认定这是使他获得转机的唯一希望。也许是民国十六年的经验提醒他,也许是民国二十年的经验再次提醒他:以退为进!他从那两次下野中得到的好处实在太多了。
  “你回去马上解散‘特别行动小组’,要沈醉还是回到云南去,那个地方很重要,要多下功夫!”
  蒋介石回过身来,命令毛人凤。毛人凤在接受蒋介石杀人命令时,因用眼睛看眼神和手势惯了,耳朵是不用的,他只顾盯着蒋介石的右手,现在蒋介石突然说起话来,毛人凤竟一时没听清蒋介石说了些什么,但又不敢问,只愣着一双眼睛,一忽儿看看蒋介石的眼神,一忽儿看看蒋介石的右手,不知如何是好。
  “立刻结束那项工作,明白了吗?”蒋介石并不气恼,非常纵和地把话又说了一遍,但为什么不杀李宗仁,他却一字不提。
  “是!”毛人凤的耳朵已经派上了用场,终于听清了蒋介石的话,但却百思不得其解,他满腹疑团拌和着重重惶恐,退出了蒋介石宫邸。
  蒋介石驱车直奔傅厚岗李宗仁副总统的官邸,吓得门岗警卫、勤杂侍役手忙脚乱。李宗仁正在房里阅读二十四史,闻报立刻和夫人郭德洁出迎,但蒋介石已经登堂入室了。
  “总统驾到,有失迎迓!”李宗仁夫妇见蒋介石突然闯进来,感到十分惊讶,因为自从李宗仁到南京当副总统后,蒋介石遇事总是把李召到他的黄埔路官邸去。他从不到傅厚岗来找李宗仁,这次“御驾”亲临,弄得副总统官邸上上下下手足无措。但蒋介石却非常随便地说笑着:
  “你们想不到吧?哈哈!美龄早就要我和她来看你们的,实在忙不过来。她在美国还问到你们哩!”
  “谢谢总统和夫人!”李宗仁夫妇对这突如其来的拜访表示感谢,他们把蒋介石迎到楼上的小客厅里坐下,郭德洁忙献上茶点水果,她揣度蒋总统突然来访,必有要事与李宗仁商谈,因此借故退了出来。
  “德邻,你看现在这局势怎么办呢?”蒋介石忧心仲忡地看着他的这位把兄弟。
  “局势危险!”李宗仁点了点头,但他不明白蒋的来意。因已听到了白崇禧在武汉呼吁和平的行动,为了摸摸老蒋的底,他只得旧事重提:“今日挫败之原因虽多,而最大的毛病是出在指挥不统一上。如果总统及早英断,将武汉与徐州划为一战略单位,我看尚不至有今日之危。”
  李宗仁既间接地指责了蒋介石决策上的错误,又直接为白崇禧的先见之明加了按语,因为这个被蒋介石否定了的方案是半年前白崇禧提出来的。蒋介石听了心里当然非常不舒服,甚至怀疑李宗仁有意当面使他难堪,但他并不计较这些,只是摇了摇头,苦笑着说:
  “贤弟,过去的事就不必再提了吧!徐蚌一败,匪军很快就要逼近长江,下一步,我们该怎么办?”
  李宗仁仍然摸不透蒋介石的来意,便慢慢说道:“办法——我相信总统会拿出应付时局危机的办法的。”
  “唉!”蒋介石长叹一声,“我本不愿做总统,推脱过多次,中常会却偏要把我推作候选人。今天这局面,我是计竭力穷了,我看我退休,由你出来干,和共产党讲和!”
  李宗仁大吃一惊,心想外间传说的白崇禧“逼宫”行动,老蒋一定信以为真,他是来这里探我的虚实的,自己蹲在虎口里,一举一动都得小心,他忙连连摆手道:
  “眼下这个局面,我怎么应付得了?不行,不行,我还是当你的副手!”
  蒋介石十分恳切地说道:“只要你出来,担起这局面,情况马上就不同了。”他微笑着,望着李宗仁那国字脸,暗自庆幸没让沈醉去用汤姆弹撕毁这张宽宽的脸,否则,国民党的历史又将会是另外一种写法了……
  “不行,不行,请你不要再提此事,以免传将出去,造成混乱。”李宗仁又摇头又摆手,仿佛蒋介石正在把他往火坑里推一样。
  “德邻同志!”蒋介石变得严肃起来,“当初我劝你不要参加竞选,你一定要参加,现在让你出来干,你又极力推托。依据宪法第四十九条‘总统因故不能视事时,由副总统代行其职权’之规定,我不干了,应由你代行总统之职权,并非你我之间私相授受!”
  蒋介石说罢站了起来,提上他的手杖昂然而去,真可谓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真把个李宗仁弄得紧张透了。
  第七十九回 被迫下野 蒋介石独谒中山陵 风雨飘摇 李宗仁出任代总统
  巍峨的中山陵,坐落在紫金山第二峰小茅山南麓。陵后峰峦起伏,蜿蜒如龙;陵前林海浩瀚,山河苍茫,气象万千。冬日的阳光,从云层的缝隙里辐射出来,东一片西一片的,铺在林梢和草地上。红得发紫的枫叶,被阳光一映,宛如被火点燃了一般,松柏林的一半被阳光照着,显得青葱苍翠,没被照着的那一半,呈现墨绿沉郁,银杏、梧桐一片光秃,在寒风中微微颤栗。宽阔的陵园道上,铺着厚厚的积雪,两行轮辙印迹,鲜明地留在白雪上,象两行长长的别致的印花。那半月形广场上,停着一辆黑色防弹轿车,几名侍卫官散布在附近。
  缓缓抬高的墓道,一共有三百七十五米长,两旁的绿化带,象两列长长的仪仗队,挺拔的桧柏,宛如身披甲胄威武肃立的卫士。墓道上,一个孤零零的人正往陵门走来。他头戴宽边礼帽,着黑色披风,拄着手杖,踽踽独行,步履蹒跚。自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的奉安大典,孙中山先生的遗体安葬在陵墓后,蒋介石不知道来过陵园多少次,在他烦恼,为军国大计难决的时候,来陵园的次数居多。秀丽幽静的陵园风光,对于他思考决策应付时局确实是个理想的处所。宋美龄知道蒋介石爱到中山陵漫步,而她也喜欢这里的明媚风光,便把中山陵的守庐扩建成一幢二层楼的建筑,盖成大屋顶的宫殿式结构,命名“美龄宫”。蒋介石以孙中山先生的忠实信徒自居,无论在生前,或者百年之后,他都要与中山先生在一起,“美龄宫”的建筑,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