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跃马大唐 >

第566章

跃马大唐-第566章

小说: 跃马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位丰王李珙,王源对他略有耳闻。事实上王源并不太关心玄宗的这些儿子们是什么样的人。但这些人毕竟是众人瞩目的焦点,王源不想知道,也会从别人的口中听到些片言只语。大唐的皇子们中间倒是有些有趣的。譬如玄宗的第二十七子恒王李瑱,放着好好的王爷不做,偏偏学人家当道士。挂着个右卫大将军的职位,天天在家里穿着道士服弄一帮天师回家学着捉鬼降妖,可算是奇葩。还有个义王李玼,也是个奇葩的家伙,喜欢扮女人在家唱戏,府里养了一般梨园名伶,天天咿咿呀呀的闹个不停,当真是教人无语。
  正是有这些奇葩的皇子,王源便也在不同的场合听到他们奇葩的行为,因为他们的这些事情都被当做是酒宴上的谈资。王源想不知道都难。
  而王源所知的这位丰王李珙,王源也对他的事迹略有耳闻。这家伙喜欢舞刀弄枪,常常在京城闹事,带着一棒子随从在长安的大街上纵马来去,甚是张狂。而且据说他的偶像是太宗李世民,常常幻想着能领军开疆拓土征战四方。成年后屡屡向玄宗请求去边镇领军杀敌,玄宗对他的行为早就不满,每每呵斥一顿后将他灰溜溜的赶出宫来。
  玄宗来到成都后,周围丰王李珙更加缠着要去平叛,几乎每天都去散花楼见玄宗。玄宗也是因为从长安逃难而来,路上受了打击之后脾气变了不少,变得隐忍了许多,对儿子们也似乎柔和了不少,但即便如此,这李珙还是没少挨骂。
  现在看来,玄宗对李珙并非父亲呵斥儿子那么简单,李珙确实是他不喜欢的儿子之一,这次王源提出要带皇子去出征,玄宗立刻便将李珙推了出来,看来是巴不得他离开自己,哪怕是战死在军中也无所谓了。
  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皇族的亲情之淡薄常人难以理解。大唐王朝皇家之间骨肉相残之事多不胜数。玄宗自己便有曾经在一天时间里连杀三个儿子,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都是玄宗亲自下令在一日内处死,其冷酷无情令人难以想象。说白了,玄宗的几十个儿子都是他一时激情之下的产物,若论情感,怕是淡薄之极,杀儿子对玄宗而言根本不算什么,更遑论是派儿子上战场去不顾生死了。
  “丰王爷,原来是你要跟我去军中平叛,这倒是叫我没想到。王爷,军中可凶险的很,一个不慎便是身死之局,王爷想好了么?真的打算去么?”王源微笑道。
  “当然是真的,我等这个机会等的太久了,好容易父皇愿意给我这个机会。岂能不去?军中作战危险我岂有不知?但大丈夫要建功立业,又岂能瞻前顾后?对了王元帅,如今我是你帐下的将领,你不用王爷王爷的叫,叫我名字便是。对了我还没有武将官职,你给我任命一个呗?对了,你打算让我领多少兵马?我可是韩信领兵多多益善的,三五万不嫌少,十万八万不嫌多的。”李珙一连串的发问道。
  王源暗自叹息,从这几句话中便知道李珙是个自大自傲不知深浅的家伙。他居然还要领兵,王源岂会容他沾一兵一卒。虽不知他打仗的才能如何,王源也绝不会将宝压在被人身上。军中除了高仙芝柳钧等心腹之人,王源可不会相信其他任何一人。
  虽然对这个丰王的第一印象并不好,但王源也并不需要他靠谱。这个丰王还有待观察,是否有上位之心是关键,否则自己也不用白费气力。除此之外,和自己是否能融洽相处也是考量的标准,王源可不想捧个白眼狼上位。
  “王爷,领军打仗的事情回头再说。明日我们便要动身,王爷既然要随军,应该回去做些准备才是。譬如随从人员,盔甲兵刃什么的。还有,要和家中的妻妾们告个别什么的。只有半日时间,还是不要浪费的好。至于军中的情形,我在路上会和王爷详述的。”
  “好好好,我这便回去准备去。还要去宫中拜别父皇去,王元帅,那我便告辞了,本来今日还想做东请你喝酒的。”李珙忙道。
  王源笑道:“酒改日再喝也不迟,反正以后都在一处相处,时间多得是。”
  “说的很是,那便告辞。”李珙拱手道。
  王源躬身拱手行礼,送李珙出了府门之外,目送他带着十几骑绝尘而去。
  回到宅中,众官员簇拥着王源去政事堂正式就任,王源也难以推辞。而且既然已经坐上了相国的位置,便要尽些职责才成,王源也确实有些事情要交代韦见素他们去办。于是众人出府后到了政事堂中,坐在了象征相国权威的正堂桌案之后的大椅子上后,王源开始了他身为大唐相国的第一次正式的公务。
  鉴于明日就要离京,王源听取了诸职能部门的公务禀报之后,当即做了一些调整。王源要求韦见素等人要立刻着手号召难民和剑南陇右的百姓们垦田开荒,趁着还能种一茬粮食赶紧种下粮食,免得将来饥荒到来,束手无策。之前房琯根本就没有在这上面有任何作为,他的心思都用在了别处。垦田开荒,自给自足才是目前必须要走的路。
  王源告诉韦见素他们,现在首先要做的便是安民,保证吃穿。其余的事情都往后派。民心稳定,都能自给自足了,便自然可以考虑以后的事情了。
  围绕着垦田的事情,很多事要做。分发种子,丈量田亩,开通沟渠灌溉等事务都很繁杂,光是这一件事便足够韦见素他们去忙活了。而且时间不等人,即将入夏之后,时令转眼即逝,很快便无法种下粮食了,所以很是紧急。
  韦见素等一干官员原本嘻嘻哈哈,说实话他们并没有觉得王源能有什么好的政见,但王源今日的第一件事便是务实之事,倒叫他们有些刮目相看。
  “韦左相,这件事我因在军中无法督促,便只能交给你去全力推动了。你可代行我之权,谁要是敢怠慢,便告诉我,回头我一并收拾他们。但你也不能怠慢,这是你我重臣之职,朝廷能否稳定,大军是否能安心平叛,全看着安民温饱之事了。”王源最后道。
  韦见素收起笑容,肃然起身拱手道:“谨遵相国之命,下官必竭尽全力。”


第809章 强盗
  午后时分,王源去散花楼向玄宗谢恩。玄宗依旧在观月池畔的长廊下接见了王源。见了王源,玄宗笑容满面的道:“王源,你不会怪朕直接便做了你的主吧。朕昨晚想来想去,这一次不能容你推辞不受,故而朕一早便跟韦见素他们说,你已经是我大唐的相国了。听说韦见素他们都去你府上道贺去了是么?”
  王源叹道:“陛下,你这是赶鸭子上架啊。相国这个位置就像是个火炉子,陛下这是把我放在火炉上烤啊。迟早臣被陛下烤的外焦里嫩,被人分而食之了。”
  玄宗眼中闪过一丝怒色,旋即被微笑所代替。
  “不要这么想,朕对你是抱着极大的信心的,你也一定不会让朕失望。对了,李珙和你说了么?朕决定让他随同你去军中,你要好生的约束于他。”
  王源沉声道:“臣也正要跟陛下核实,陛下确定让丰王随臣去军中么?”
  玄宗道:“就是他了,他不是天天朝着要领军平叛么?朕便遂了他的意。王源,你不要将他看做是朕的皇子,只把他当做普通的将领,该骂便骂,该罚便罚,若是犯了军法,那也由得你处置。总之,就算他战死沙场,朕也绝不会怪你,你便放心的带他去便是。”
  这几句话看似是大公无私之言,但听在王源耳中,却别有一番滋味。玄宗是有多么不待见这个丰王,才会说出这种话来。亲儿子的生死都不关照一声,反而似乎是告诉王源,这个儿子你随便用,死了活该。
  “陛下放心,臣心中有数。臣此次回大军之中,便要着手和高元帅一起商议进攻长安之事,陛下有什么要说的么?”
  玄宗想了想,低声道:“朕没什么可说的,打仗的事情朕交给你们便是。朕对你们一万个放心。要说朕有什么期待的话,那当然是希望早一点夺回长安,那里是朕的京城啊。”
  王源点头道:“陛下放心,一旦准备妥当,我们便进攻长安力图恢复。现在叛军的势头已经受阻,很快便是我们反攻的时候了。臣希望能尽快让圣驾回归京城,免得陛下蒙尘于此。”
  玄宗呵呵笑道:“甚好,朕等着那一天。”
  王源起身行礼告辞,明日一早王源便要动身,明日王源也不打算来跟玄宗辞行了,索性一并辞别。临行前玄宗像是想起来什么似的,提醒王源道:“你们若要进攻长安的话,可派人通知李光弼和郭子仪协助。他二人如今在朔方河西一带坚守,手下也有数万兵马,也许可助你们一臂之力。”
  王源愣了愣,玄宗忙道:“哦,是这样,朕昨日才接到李光弼和郭子仪派人送来的奏折。他二人正在和另一股叛军激战,据说是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领的数万兵马。他们如今也是孤守在外,朕以为,若有可能的话,你和高仙芝该想办法接应他们一下,免得他们被叛军围困歼灭。我大唐的兵马实在是不多了,他们二位手下也是精兵,不能放弃他们啊。”
  王源点头道:“陛下放心,我早有和他们汇合的计划,但因为这次军粮之事而耽搁了。臣不会任由他们被叛军吞下的。”
  玄宗笑道:“那就好,那就好。一切便拜托你了。”
  下午,王源叫来李宓,吩咐他准备大量的押运粮草往军中,此次王源更是打算携五百车粮食同行,之后的粮草便全部交给李宓来负责了。王源可不敢再将这件事委托他人,因为这一次去回去,便真的要着手收复长安之事,后勤一定不能出问题,所以王源也不想去麻烦户部兵部那些老爷们,他们办事王源一点也不放心。
  次日一大早,王源便起床整顿出发,和家中妻妾道别之后,王源和公孙兰以及一干亲卫抵达东城门广场。那里,五百辆粮车已经整装待发。除了这些粮车之外,还有丰王李珙一行人。丰王带着一百多随从以及收拾了几大车的吃用之物随行,王源甚是无语,感情他是把此行当做是去当大爷去了。王源也不多说,待到了军中再慢慢的跟这位王爷多接触,多了解,以确定他是否是自己想要的那个人选。
  韦见素等一干官员也在城门内设了简易的践行宴,给王源送行。王源不好拂他们的好意,和他们干了几杯酒后在他们的珍重声中跨马出城。
  太阳升起,长长的车队出了成都城一路往东,半个时辰后便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中。送行的官员们张望良久,终于转身回头。
  “王相国这个人,当真是如风雷一般。来如雷霆霹雳,去似云龙无踪。想想这两日,当真教人不知说什么才好。”
  一名官员的话引起了众人的共鸣。是啊,这个王源,前日归来,挟雷霆之怒,房琯上午还滋润的很,到了傍晚便被抄家杀头,当真是迅雷不及掩耳。然后这位王源又席卷了一堆当朝最荣耀的职务和名头,瞬间成为当朝最有权势之人,让人觉得像是在梦中一般。
  “王相国有点像……像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强盗一般,杀人取财然后去无踪迹。”送行的官员之中有人低声道。
  “快闭嘴,你不想活了么?几杯践行酒你就喝多了么?”身边的人忙制止他的胡说八道。不过大伙儿细细想来,这话倒也不无道理。王源还真的像个强盗,突然杀回成都,当朝相国房琯当天便被斩首,然后此人席卷一身的官职悠忽而去,当真如疾风骤雨一般,来的凶猛,去的快捷。
  ……
  远在千里之外的洛阳城中,一次在安禄山看来极为重要的会议正在太极殿中进行。十余日前,安禄山下令各军将领放下手中所有的事情回洛阳商议大事,到今日,各路兵马的领军将领终于都到齐了。
  安禄山坐在大殿上,看着众将领嘻嘻哈哈的进了大殿,脸上无喜无悲,教人捉摸不透他在想什么。
  诸位远道而来的将领们在进入大殿之时,便感觉到了有些异样。以前乌七八糟的大殿,今日忽然变得整洁堂皇了许多。冒着黑烟的羊油大锅也被高高的烛台所替代,地面上那些乱七八糟的毡毯也被撤去。光洁的地面的大理石被清洗的干干净净。殿中的廊柱上张牙舞爪的蟠龙也被清洗过,此刻张牙舞爪甚是威严。用来供众人落座的那些桌案也都统统不见,众人只能站在殿上,再不能向以前那般席地而坐,边吃肉喝酒,边商议事情了。
  这一切,当然只和一件事有关。这件事众人心知肚明。安帅上一次召集众人放下军中的事务回洛阳便是因为此事,这一次还是这件事。
  闹哄哄的众叛军将领和官员们全部进殿之后,安禄山轻轻的咳嗽了几声。这几声咳嗽便是一个信号,所有人的说话寒暄之声顿时销声匿迹,大殿上变得安静了下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