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儒道之天下霸主 >

第16章

儒道之天下霸主-第16章

小说: 儒道之天下霸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似这般,用了许多时间,他们终于回到了高锁县的江岸边,此时夜色已经有些深了,不过因为是元宵,许多人家依旧亮着灯火,炮竹之声不断。

“哥哥,我做到了!”小梦坐在岸边,胸脯起伏,却是兴奋得要跳起来,“我真的把船划了回来。”

【推荐票!推荐票!】

第26章携手游人间

宁江自然早就知道,妹妹一定能够做到。

所谓武道,就是一个不断超越自己、挑战自己的过程,唯有在不断的超越和挑战中,才能激发出一个人的身体潜能,从而实现自身的突破。

服食了三颗灵丹的小梦,拥有比她自己所想象的、更多的潜力,只是她自己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而经过了这一次的尝试,休息一晚后,她的内力将会更加的精纯。而这,也是将因为服丹而来的内力化为己有的必经阶段。

不过此刻的小梦,也的确是累到了极点,毕竟也就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孩,再加上以前并没有划过船,纯粹靠着自己慢慢掌握,能够坚持到这一步,已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宁江背对着妹妹蹲了下来:“小梦,我背你回去吧。”

小梦艰难的想要站起:“不要,小、小梦还能走……”摇摇晃晃的。

“你这样子,哪里还能走了?”宁江笑着,反身把她拉了过来,让已是无力的她趴在自己背上,“这一路都是你在划船,轮也该轮到我背你回去了,再说了,你小的时候我难道还背得少了?”

勾着妹妹的双腿,在月光下,往家的方向走去。

那皎洁的月光铺在石地上,犹如覆上了白霜,贯穿了县城的江水在他们的身后粼粼,远处,一朵烟火冲上了夜空,绽出五颜六色的光圈,整个夜空,在皎洁的圆月下亮了一亮。

女孩搂着哥哥的脖子,小声说道:“可是,哥哥是读书人……”

“什么读书人?”少年失笑道,“我是你哥。”

“嗯!”原本就没有了力气的小梦,没有再拒绝,紧紧的搂着哥哥的脖子,脑袋枕着哥哥的肩膀。虽然因为成功的把船划了回来而喜悦,然而此刻的她也的确是累坏了,不但娇躯发软,眼皮子也变得惺忪。

“哥哥,”她迷迷糊糊的说道,“你唱歌给我听……”

“嗯!”少年背着仿佛回到了童年的女孩,一步一步往前走着,同时轻轻的唱着不属于这个世界的歌曲:“不让岁月倦了等待的心,我的世界随你到天涯遥远;窗前灯火此刻悄悄熄灭,我心轻轻擦亮你如水的容颜。你的笑容仍甜美一如当年,你的消息是我珍藏的依恋;不管繁华成落叶暂时没荒野,承诺永远不如记得每个今天……小梦?小梦?”

背上没有回应,妹妹已经在他的背上睡着了。

少年哑然失笑,继续背着妹妹往前走去,他的歌声,在这逐渐变得静谧的深夜间,轻柔的响起:

“你我相隔遥远,人世偷偷改变;

历经万水千山,是否心意相连;

不求生生世世,不想朝朝暮暮;

但愿平平淡淡,携手同游人间。”

……

***

第二天一大早,外头突然放起了鞭炮。

元宵已过,一大早突然放炮,倒是让宁江吓了一跳,一时也想不起这是哪家在办喜事。

而很快,就有人前来禀报,说知县大人到了。

原本还在睡懒觉的宁江赶紧起身,出了府宅,只见前方,曹剀定领着一批人来,又是敲锣,也是大鼓,许多人纷纷跑来围观,如果不是时间对不上,怕是还以为宁江中举了。

“大人!”宁江迎下阶梯,拱手问礼。

曹剀定笑道:“昨晚贤侄走得太早,吾与褒老、宋大人一致认为,昨晚的诗魁非贤侄莫属,本官特将奖品为贤侄带来。”实际上,昨晚在宁江离去后就没有几个人交诗,基本上那首《长歌行》一出,大家都已知道自己无望,虽然如此,按照惯例,褒老、宋松平、曹剀定三人仍是等到了最后才评定魁首。

宁江道:“哪里敢有劳大人亲自送来?”

曹剀定再笑道:“我高锁县才子夺得诗魁,本官亦是大有荣耀。”让人以铺了红布的方桌,将诗会时作为奖品的文房四宝抬了上来,又亲手给宁江戴上红花。

其实这些奖品都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但由本地父母热热闹闹的亲自送来,身价立时不同,周围一团热闹,一个个的前来讨赏,宁江自然也不吝啬,又将曹剀定请入府中坐了一坐。

宁江知道,曹剀定现在正等着他自己将小鹦鹉洲送上,当然要跟他拉好关系,但外人哪里知道这些?见县老爷这般看中宁江,而宁江诗会夺魁,也让宁家的门楣一下子大为争光,羡慕无比。

大厅中,曹剀定道:“好叫贤侄知道,朝廷有意选贤,本官认为贤侄三年守制孝心可表,遭遇冤屈不气不馁,日日用功,时时上进,打算与高锁父老一同,表贤侄为孝廉。”

宁江急忙道:“小民哪里当得?”

曹剀定笑道:“当得!当得!”为了让宁江相信自己下半年会有大难,他无论如何要帮宁江在上半年弄出“大福”来。然而,仅仅是二月份的童试,就算考上童生也很难说是大福,毕竟童生并非功名,而且考上童生也实在不是什么太困难的事,一个县城里,秀才算是稀有物品,但是童生那就太多了,小到十二三岁的小童生,大到七八十岁怎么也考不上秀才的老童生,基本上,只要是读书人,十个里至少有六七个是童生。

而四月份的考秀才,那就不是他能够帮得上忙的了。虽然宁江这些日子,也都会将他的策论交给曹剀定评判指点,在曹剀定看来,已是拥有中秀才的实力,然而考试这种事,临场发挥、考官的个人喜好都会有一定的影响,万一宁江在四月份的考试中落榜,那就难办了。

于是,曹剀定干脆就先帮宁江弄一个“孝廉”在身上,按着大周的规矩,孝廉就算没有功名在身,也是有机会入国子监的,一旦进入国子监,成为监生,出来后同样有机会当官,当然,因为不是正规的科举出生,这样的官,在官场中身份极低,但不管怎么说,元宵诗会的诗魁加上孝廉的身份,两者相加勉强也能当得“大福”二字。

为了帮宁江弄出“大福”来,他也是用尽了心思。

****************

【有读者说更新有点慢,其实我也知道更新是慢了些,主要是这本书开书时存稿就不太多,然后,为了防止犯下上本书时的错误,写得比较小心,几乎是每写一章都要不断的往回看,请大家先体谅一下。等整本书的结构都确定下来后,会把速度慢慢加上去的。】

第27章府试前夕

宁江当然要谦虚一番,但是曹剀定显然已经拿定了主意。

第二日,曹剀定便召集高锁县的众位父老,请大家一同上书,联名举宁江为孝廉。

一来,这是由县老爷亲自授意的事,二来,所谓的“有名望的父老”,在高锁县里其实也都是大富人家,哪一个不与宁家有着千丝万缕的交情?更何况宁江的父亲在生前其实也是在这方面打过招呼的,而去年发生了那种事情,也让许多人对宁江颇为同情,反正又不会损害自己什么,自然乐得做个顺水人情。

这个时代,对于礼教看得比较重,“不孝”二字可以说是能够逼死人的大罪,自然不会再出现以前那种“举孝廉、父乃迁”的笑话。

然而,不客气的说,穷苦人家的孩子即便是再为孝顺,也难以成为孝廉,基本上所有的孝廉名额都是被富家子弟所占据,毕竟,想要成为“孝廉”,首先需要地方上的父老保荐,然而关系网就在那里,一个无钱无势的穷孩子,别人凭什么保荐你?

当下,高锁父老联名上书,曹剀定“访得民情”,上表至郡城,临海郡知府唤作典宏,在察得宁江的身世和经历,又知道宁江乃是今年元宵诗会的诗魁后,自也没有太多为难,反将高锁百姓的上表,与宁江的《长歌行》一同送上京城。

很快,这首《长歌行》就在京城传遍,许多人家都会抄上一份,放置在族中子弟的学堂中,令子弟诵读,尤其是那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几乎都成了警句。

没过多久,朝廷的批复就移了下来,宁江也因此而成为孝廉。

既然成为了孝廉,宁江干脆就放弃了二月份的童生试,直接开始为四月的府试做准备,反正,有了孝廉的身份,就算不是童生,也能够直接报名考秀才。

他心知,既然是以泰山封禅为目标,那就不仅仅只是要一路过关,考上状元那么简单,更需要在每一场考试中都名列前茅,如此才能够有机会,与前两届的状元一争。

此外,除了继续指点妹妹剑法,每天夜里,他自己也会盘膝坐在床上,视身体为炉鼎,视性命为圭火,进行炼魄上的修炼。

慢慢的,二月就这般过去,进入阳春三月,天气逐渐变得暖和,草长莺飞,处处春色。

三月初三这一天,是元宵之后,春季里最热闹的日子,民间习俗中,它是轩辕黄帝的诞辰,是道教供奉的真武大帝的生日,传说中又是民间百姓所祭拜的王母娘娘举办蟠桃会的日子,可以说,儒家也好,道教也好,普通老百姓也好,都把这一天当成重要节日来过。

而在几百年前,三月初三上巳节还是“会男女”的大好时光,不知多少男男女女在野外苟合。

当然,自独尊儒道之后,极其重视礼义廉耻的儒家掌握了话语权,这一传统也被慢慢的抛弃,应该说……蛮可惜的。

在以前,为了能够让大家好好的“会男女”,朝廷可是专门在这一天给大家放假的。

不过对宁江来说,真正重要的是……这一天是妹妹的生日。

那一日,宁江给自己放了一天假,带着妹妹到庙会里游玩,到处去凑热闹……虽然他自己继续做宅男,但他可不想让妹妹变成宅女。

到了晚上,他在家中大摆筵席,毕竟,对于女孩子来说,十四岁生日可是一个很重要的日子,因为这意味着她真正的从“女孩”变成“少女”了。

阳春三月天气新,湖中丽人花照春。满船罗绮载花酒,燕歌赵舞留行云。

除了三月初三这个对他来说算是特别日子的一天之外,在这个其他人花天酒地的大好季节里,他继续宅在家中,读着书,修着魄,闲暇时指点妹妹剑术,基本上连大门都没有出过。而其他人也都知道宁府的爷正一心准备四月的科举,自然是没有来打搅他。

就这般,随着日子的一天一天过去,终于进入了四月……

***

虽然都属于童试,但普通老百姓为了将两场童试进行区分,更愿意将二月的那场唤作乡试,将四月的这场唤作府试,而两场的重要性显然也是完全不一样的,考过乡试的,只是童生,算是有了一个“读书人”的身份,而考过了府试,成为了秀才,才算是真正的有了功名。

府试是在郡城举办,入场的时间是卯时,即便是在已经开始进入夏季的四月,此时天也都还未亮。

因为高锁县离临江郡城并不算远,坐马车、走官道的话,不过就是一个时辰,宁江也就没有提前到达郡城,而是在半夜出发。

妹妹原本是想要送他到郡城的,不过被他拒绝了,因为这一场一共要考三天,而按照规矩,入了场后,至少要两天以后才能离开,妹妹送他到郡城后,还得回来,他不想让她跑来跑去,只是让一名老车夫连夜将他送到郡城会场。

到达会场时,已有许多童生等在这里,有老有少,其中也不乏五六十岁的老童生,考了一辈子,却始终没能过府试这一关。

黎明之前,正是天色最暗的时候,府门之前,两座兽像各立一旁,乃是两只负屃,龙首而龟身,因“平生好文”,而时常放置在书院、学府门外。

八名衙卫持着木棒,分成左右,无声静立,在他们的两侧,各放着一个铁盆,铁盆放在三个木棍摆成的支架上,里面烧着木材,成为了这个场地仅有的两个光源,而所有的童生,大抵都站在黑暗中,不安的等待着。

夜空中,只剩下了最后一颗星,在往西边移去,昏昏暗暗,不见曙光。

铛……铛……铛……铛……

铁锣敲了四下,卯时已到,来自各个县城、乡村的两百多号童生排起了长队。

府门打开的那一瞬间,一股强大的气势冲了出来,威严,肃然,这股气势几乎覆盖了整个郡城,第一次参加府诗的童生,何曾见过这般阵仗?心惊胆战,战栗不安。

在这股强大的气势下,大门两侧火盆中的焰光在这一瞬间窜得极高,木材啪啪啪的响着。受到气运庇护的八名衙卫,在众人的眼中,高大得像是八尊神灵,竟让人无法逼视。

威南御凶,威北衔锋!如此强大的官威,至少也是进士出身的官员才能发出,在府门打开的这一瞬间放出官威,自然是为了给众考生一个下马威……

第28章拜圣

正常情况下,连秀才都还不是的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