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崛起之第三帝国 >

第545章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545章

小说: 崛起之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为了容纳这些学生,科沃尔洪卡大街16号的花园现在已经被拆掉,兴建许多很难看的宿舍。而且由于住得人太多,维护的又不够好,难免显得有些脏乱。
  规模仅次于中国代表团的,就是印度布尔什维克党的代表团,他们的驻地就在科沃尔洪卡大街16号的对门,科沃尔洪卡大街15号。原本也是所非常漂亮的大贵族宅子,现在仍然很漂亮,而且干净整洁,处处透露着高尚优雅的气质。
  不过谢洛夫同志却喜欢有些脏乱的科沃尔洪卡大街16号,而讨厌干净整洁的科沃尔洪卡大街15号。
  因为……当谢洛夫同志的轿车停在科沃尔洪卡大街15号漂亮的花园内的时候,一群正在清理积雪的“小黑人园丁”全都向轿车鞠躬行李,然后一个应该是管家之类的印度人(也是小黑人)带在两个仆人一路飞奔上来迎接。其中一个仆人弯腰拉开轿车的车门,另外一个仆人打起一顶大号的雨伞——当时正在下小雪。
  “管家”则冲着谢洛夫鞠了一躬,然后用生硬的俄语说:“舒拉克同志正在穿衣服,马上就到。”
  舒拉克同志是印度布尔什维克党的z央委员,也是驻第三国际的代表。谢洛夫抵达的时候,正好是他午睡的时间,所以一时来不及出来迎接。
  谢洛夫不理睬和他说话的管家,因为这个人根本不应该存在——谢洛夫知道这个管家和给他打伞开门的仆人都是印度无产阶级革命家舒拉克同志从家里带出来的!
  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居然带着管家和仆人闹革命!这不笑话吗?
  可是那位舒拉克同志还觉得很有道理,因为不带仆人他无法生活,不带管家就没有人管仆人了……这位舒拉克同志家里当然是很有钱的,住的是好像城堡和花园一样的房子(有好多房子,有些像城堡,有些像花园),有成群结队的仆人伺候,连拉完屎都有仆人帮着擦屁股!如果不让舒拉克同志带上仆人,那擦屁股的问题怎么办?屁股不擦干净能好好革命吗?
  当谢洛夫从汽车里钻出来的时候,无产阶级革命家舒拉克同志已经带着另外两个仆人从一栋三层小楼里面出来了。
  这是一个年纪大约30岁,皮肤白到反动,眼睛是蓝灰色,五官和欧洲人没有什么两样的印度阿三!
  不用说了,这种人肯定是高等种姓。他的姓氏“舒拉克”如果从字面上翻译,意思就是“纯洁的白色”。据说在婆罗门种姓中,这个姓也属于非常高级的亚种姓。
  所以在他和为他服务的管家仆人们看来,压迫和剥削什么的根本是不存在的。身为首陀罗种姓的人,能为“纯洁的白色”服务那是多么荣耀的事情啊!怎么可能是压迫呢?
  呃,这种觉悟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全世界大概也只有印度一国才有。
  但是大印度自有国情在此,种不好的印度阿三就只能老老实实伺候种好的印度阿三,反抗是要魂飞魄散的。而且,种不好的阿三也不可能受高等教育,根本不会认识马克思他老人家。
  再说了,马克思皮那么白,一看就是个婆罗门革命家啊!他的主义是一帮首陀罗和不可触的贱民的愚笨脑袋能搞懂的?
  所以印度革命家几乎清一色的“白皮”,不是信印度教高种姓就是信ysl教的阿什拉夫人,少有例外的。
  ……
  “鲍斯先生?你说你是印度人?”
  路德维希。冯。海因斯贝格—赫斯曼,在不列颠之战胜利结束之后(其实还没有完全结束,爱丁堡和奥克尼群岛、设德兰群岛目前还在美军控制下,不过他们正在撤离),就开始为一个名叫钱德拉。鲍斯的印度革命家头疼了。
  因为,这是一个脑子坏掉的印度革命家——在印度,这种脑子坏掉的家伙还是很有一些的。
  由于不列颠之战后,英国(本土)的立场已经转变,因此德国在印度问题上的立场也跟着转变了。
  现在的印度不仅仅是大英帝国的一部分,而且还是欧洲共同体的宝贵财富!如果印度独立,那么损失的不仅是英国,欧洲共同体也会失去一个极有潜力的市场和几亿吃苦耐劳的劳动力。
  所以赫斯曼现在要寻找一个让印度继续服从英国和欧洲领导的路线了。
  “帝国元帅阁下,您在说什么呀?”前来柏林寻求支持的钱德拉。鲍斯听到赫斯曼的问题,很有点莫名其妙——虽然他已经闻到味儿,知道德国人很可能改变立场,不再支持印度国民军了。但是他却没想到赫斯曼居然质疑他身为一个印度人的身份了。
  “克劳斯,把人带进来!”赫斯曼喊了一声,然后就看见他的副官施陶芬贝格上校带着一个非常瘦小,皮肤很黑,塌鼻子,小眼睛,还上了点年纪的印度人走了进来。
  那人显得非常卑微,是弯着腰走路的,根本不敢抬头看一下赫斯曼和鲍斯。
  “他是一个仆人。”赫斯曼说,“是维克多。沙逊爵士从印度带来的。”
  维克多。沙逊在30年代初期就将洋行的经营重点从上海转回了印度,而且还担任了印度帝国的国会议员。几天前他作为印度帝国国会的代表出访英国和德国,为风雨飘摇中的英属印度寻找出路,还专程拜访了赫斯曼。
  而赫斯曼不知道出于什么目的,让沙逊爵士把贴身的一个印度仆人留下来。
  “鲍斯先生,他是你的同胞吗?”赫斯曼问。
  “对。”
  “可是你们长得一点也不像!”赫斯曼指了下施陶芬贝格,“他和我是同胞,我们就很像,这才是同胞!而你和这个仆人,根本就是两个种族!”
  “不,我们都是印度人!”鲍斯说。
  “错!”赫斯曼说,“你不是印度人,你是雅利安人!”
  他一指那个小黑人仆人,说:“他才是真正的印度人!而你,钱德拉。鲍斯只是雅利安征服者的后裔!和我,和克劳斯,和即将成为印度女皇的女王陛下一样,我们才是一个种族的同胞,是印度的统治民族!”
  鲍斯本来就有点黑的面孔一下子变得和锅底一般了,他哪里不明白赫斯曼的意思——德国支持印度革命的许诺已经跳票了!
  不过鲍斯也是能沉得住气的人,他低声问:“帝国元帅阁下,您的意思是……高种姓的印度人和英国女王还有您本人是一个种族?”
  “对!”赫斯曼点点头,笑道,“这是理所当然的……我们都是雅利安人嘛。”
  他手一挥,让施陶芬贝格上校把一个黑漆漆的正宗印度人带走。然后接着说:“雅利安人应该团结起来,过去英国人不重视在印度的同胞,这是个错误!
  而现在是改正错误的时候了……欧洲共同体将会向所有的印度雅利安人敞开大门!而且,我们也会支持你们在印度的所有特权!”
  这个整治印度的办法是赫斯曼绞尽脑汁才想出来的,如果算上英国,现在的欧洲共同体人口超过3亿,而印度的高种姓人口最多也就两三千万,完全可以算上他们一起当高等的欧洲人。
  至于另外三亿几千万印度阿三,那是上帝也拯救不了的,赫斯曼也没兴趣去拯救他们,而且他们也不需要别人去救,就继续快乐的当奴隶修来世不是挺好?
  “帝国元帅阁下。”鲍斯说,“您的意见我们会认真考虑的……不过现在的当务之急,还不是将印度的雅利安人后裔纳入欧洲人的范畴,而是阻止苏联的入侵和共产主义在印度的扩散。因此我希望可以让国民军尽快返回印度,同时我也希望同国民大会党进行合作。”
  赫斯曼听着鲍斯的话,面孔上带着微笑,心里却有些失望。因为他知道鲍斯这么说就是在拒绝自己——鲍斯这个人脑子有点坏,他信奉的是国家社会主义!
  他是希特勒的粉丝,想要把德国的国家社会主义复制到印度,然而大印度的国情却和德国完全不同。德国是民族国家,上上下下都是一家人。所以希特勒可以代表下层人民和赫斯曼背后的容克合作,但是印度能这样搞吗?


第八百一十四章 专治脑残的布尔什维克
  钱德拉。鲍斯的脑子肯定是坏掉的,好好的上等雅利安人不当,非得幻想和当了4000年下等人的印度小黑人一块儿搞什么国家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是自家人才能搞的,哪有殖民者带着被奴役的人民一起搞国社?
  可是赫斯曼也不能让人把这个糊涂虫抓起来关进集中营——不是因为赫斯曼心地善良,而是因为这个时代印度雅利安人中的政治家没几个脑筋正常的。
  这帮当了4000年寄生虫的傻瓜,居然想和只配帮他们擦屁股的首陀罗,还有比首陀罗更不如的什么贱人成为平等的兄弟。还幻想和一帮贱人联手反对4000年前是一家的欧洲雅利安人。
  就在这几天,还有一个脑子比鲍斯还要坏的圣雄甘地,为了达到这种奇怪的目标在监狱里(他在1942年被英国殖民当局抓进去了)进行绝食——难道他认为希特勒这种恶魔一样的人物会怕他这个半裸的疯子把自己活活饿死?
  还有一个名叫贾瓦哈拉尔。尼赫鲁的印度雅利安更脑残,在英国人的大牢里面写了本名叫《印度的发现》的书,宣称:“印度以它现在所处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么就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就销声匿迹。”
  “克劳斯。”赫斯曼叹了口气,问刚刚把鲍斯送走的施陶芬贝格,“下一个应该见谁了?”
  “下一个要见的是英国海军中将、陆军中将和空军中将巴滕贝格。”
  “什么?”赫斯曼愣了一下,“你说什么?要见的到底是什么军种的中将?”
  “是海陆空三军的中将……”施陶芬贝格说,“这个人是维多利亚女王的曾孙,父亲是巴登堡亲王路易斯,母亲赫茜。维多利亚公主,他是被英国女王和弗里德里希亲王派来的特使。”
  “这个人……路易斯。蒙巴顿?”赫斯曼终于想起来了,蒙巴顿这个姓氏就是巴滕贝格这个德国姓改的。
  “对,就是蒙巴顿,据说是个想法很奇怪的家伙。”施陶芬贝格说,“在英国人提供的资料中还有一个他提出的用冰来建造航母的方案。”
  “冰航母?”赫斯曼知道这个脑洞,他笑了笑说,“他不知道冰会融化吗?”
  “大概不知道吧?”
  “那么他来找我讨论什么事情?”赫斯曼问。
  “有一个什么秘密武器计划要通知我们。”施陶芬贝格说,“最近英国临时政府的陆军部、海军部和空军部发现了许多丘吉尔政府留下来的奇怪的武器计划。还有就是为了印度问题……现在英国临时政府正准备向印度派遣军队,这位巴滕贝格中将是驻印军总司令的热门人选。”
  “原来也是为了印度而来的!”赫斯曼吐了口气,“让他进来。”
  “遵命。”
  身材修长,长相英俊,穿着一件笔挺的海军军服的蒙巴顿很快就被施陶芬贝格带了进来。他和赫斯曼寒暄了几句,然后神神秘秘的将一份名为“合金管计划”的绝密文件亲手交给了赫斯曼。
  “核裂变炸弹?”赫斯曼翻看文件看了看,马上就明白这是什么了,他马上问,“你们到了哪一步?”
  “我们已经成功进行了反应堆实验。”蒙巴顿苦苦一笑,“我们知道了铀—235可以用来制造超级炸弹,但是我们没有继续研究和生产这种炸弹的资源了。”
  “哦。”赫斯曼点点头,“那美国到那一步了?”
  “和我们一样。”蒙巴顿说,“他们大约在1941年知晓了核裂变现象,但是反应堆实验进展缓慢,还是我们在实验成功后把数据和方法告知美国的。”
  “你们的基地和科学家……”
  赫斯曼之前也得到了关于美国在搜集铀矿石的消息!所以他知道美国已经发现了核裂变现象,却不大清楚美国人进行到哪一步了。
  如果蒙巴顿现在说的情况属实,那么美国人的进度并不是很快,这可能是因为他们缺少顶尖的量子物理学家和化学家造成的。
  “试验基地在利物浦,科学家也在那里。”蒙巴顿说,“丘吉尔首相生前对这件事情抓得很紧,准备在他撤离的时候,才把科学家和相关资料带去加拿大。没想到……”
  赫斯曼点了点头,“这个情况,我已经了解了,等到女王和亲王到访的时候,我会同他们讨论。”
  英国肯定是不能独立发展核武器的,法国当然也不行,因为整个欧共体只能拥有一张核保护伞!
  不过这个问题不是蒙巴顿中将这样级别的人可以过问的,所以赫斯曼不会和他继续讨论。
  话题顺理成章的转到了印度事务之上。
  “帝国元帅阁下,现在英国在印度面临的挑战有两个方面。”蒙巴顿说,“一是印度本地的精英,他们以为可以摆脱英国的帮助,把印度改造成一个独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