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崛起之第三帝国 >

第35章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35章

小说: 崛起之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顺便一提:普鲁士军国主义、李斯特经济路线和俾斯麦推动的社会福利其实是三位一体的。普鲁士军国主义的威权是推行李斯特主义和社会福利的政治基础,而李斯特主义给德国带来的经济腾飞又是军国主义和社会福利的经济基础,最后社会福利又成了军国主义和李斯特主义的社会基础。
  在德国战败之后,普鲁士军国主义遭受重创,无力保持原有的威权。李斯特的经济主张便失去了一个重要的基础。而且德国经济又遭受《凡尔赛条约》摧残,失去了经济基础,德国的社会福利体系也随之崩溃,最后普鲁士军国主义的力量又不足,自然也就无法压制工人运动。三位一体的国家社会主义完全崩溃,这就造成了魏玛共和国的虚弱和混乱。
  而工人运动在魏玛共和国蓬勃发展的后果,就是德国布尔什维克党和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的壮大!
  而纳粹上台初期的经济奇迹的原因,其实是让纳粹党和普鲁士军国主义结合,形成新的强大的威权,恢复了“三位一体”的国家社会主义。
  “王朝社会主义……这是当然的,我想我们可以称之为国家社会主义。”赫斯曼知道,王朝很快就要没有了。他思索着说:“另外,我们还需要有大德意志主义和欧洲主义。大德意志主义就是追求诸德的终极统一,这是普法战争没有完成的使命!目前的危机的根源也在于此,一个分裂的德意志不足以成为欧洲的主导力量!而缺乏一个主导力量的欧洲,必将在不断内耗之中削弱,最后被新大陆所取代,永远失去领导世界的力量。”
  赫斯曼最后总结道:“史塔西的指导思想就是以国家社会主义振兴和统一德意志,再以一个统一的德意志领导欧洲,使之成为一个强大而团结的整体!”
  “听上去非常有吸引力,至少我想不出更好的了!”卡纳里斯兴奋地点点头。
  “就这样吧!”施拉格米勒说,“独立、庞大、有思想……我再提一条,机关要神密!”
  她思索着道:“机关必须保持神密,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又无处不在,这就需要实行最严格的保密制度!比如,机关中的每一个人,都尽可能不用真名示人,而以代号相称。机关外派的情报站点,都必须隐蔽活动。机关要在波罗的国内和德国秘密发展线人……”
  “不错。”卡纳里斯插嘴说。“未知的恐惧才是最大的恐惧,要让敌人害怕,我们就必须变得神秘而无处不在。”
  “对!还有敌人!”
  赫斯曼迷起眼睛对两个谍报天才说:“史塔西还需要敌人!敌人能让我们保持团结,并且不断进步!”
  “敌人?谁是敌人?”卡纳里斯问。
  “支配世界的英美自由资本主义和企图颠覆我们的布尔什维克!”


第五十五章 铁人赫尔曼和天才福克
  1918年5月下旬的一个星期六,赫斯曼和克洛伊同居的公寓里面举行了一场小型宴会。是庆祝卡尔。豪斯霍费尔晋升少将并且光荣地从德意志陆军退休——除了赫斯曼这种干成过几件大事的军官,大部分没有个大人物当爹的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军官,想要当上将军都是很困难的。
  譬如赫斯曼的老爹现在一大把年纪还是个中校,在东线作战基本结束后就随军前往西线战场,继续指挥他的步兵营蹲战壕。四月下旬的时候还让人写信回给赫斯曼,说是在战场上被毒气熏瞎了眼睛——暂时性失明了,现在正在养伤。赫斯曼的那个犹太后妈奥德娅以为丈夫变成个瞎老头了,当场就哭成了泪人儿。
  赫斯曼费尽了口舌告诉她那只是因为低浓度的芥子气(戴着防毒面具被熏上几个小时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中毒)灼伤了角膜、虹膜而引起的暂时失明,休养上一段时间就可以恢复视力的。不过奥德娅还是不放心,把玛格丽特交给赫斯曼照顾,自己一个人跑去比利时探望老赫斯曼了。而玛格丽特和赫斯曼的秘书罗森堡约会了几次,却没有擦出什么爱情的火花。
  这会儿,玛格丽特正和克洛伊在那宽敞的,热气腾腾的厨房里面准备宴会的饭菜。有很好吃的肉汤,有香喷喷的腌猪手,还里加湾出产的鳕鱼,还有新鲜的蔬菜——这样一顿饭菜对现在绝大部分的德国人来说,只能在梦里品尝,但是对路道很粗的赫斯曼而言,却一点都不困难。
  饭菜已经准备好了,邀请的客人——大多是军官和他们的伴侣——陆陆续续地都到了,在克洛伊家的宽敞的客厅里聊天、享用着啤酒、葡萄酒和咖啡。可是宴会还没有开始,因为赫斯曼和豪斯霍费尔还不见踪影。
  克洛伊和玛格丽特只好出去和已经抵达的豪斯霍费尔夫人玛莎一起招呼客人。
  “怎么还没有来?”玛格丽特有些着急,小声嘀咕,“再不来的话,菜就要凉了。”
  “刚才中校打过电话,说是在柯尼希广场遇到两个朋友,等会儿一起回来,再多两个人用餐,菜够吗?”玛莎对玛格丽特说。虽然丈夫成为了少将,还能远离战场,但是这位豪斯霍费尔夫人看上去还是有些忧愁。
  “菜足够了,我们准备的很多,除非来人的胃口特别大。”玛格丽特半开玩笑地说,“我想路德维希不会带回两个胖子吧?”
  又过了一会儿,公寓的大门打开了。路德维希。冯。赫斯曼和卡尔。豪斯霍费尔回来了,带着两个年龄和赫斯曼相仿的年轻人,其中一个有一张长方形的面孔,五官都很挺拔,看上去非常神气。他穿着野地灰色的军服,肩膀上扛着中尉军衔,胸前挂着一排勋章。克洛伊和玛格丽特看着这个人都觉得眼熟,仿佛在哪儿见过。
  另一位和赫斯曼一起到来的客人比那位中尉年长一些,眼睛、鼻子和嘴巴都很大,脸却有点小,似乎要放不下那些大大的五官了。他笑起来的样子有几分狡黠,看起来比较滑头。他不是军人,穿着做工非常精良的西服,手里还提着个公文包,就好像是个大公司的经理。
  赫斯曼仿佛心情很好,他先指着那位中尉,语调欢快地说:“他是铁人赫尔曼!和我在格罗斯利希费尔德时就是朋友,这次他回柏林是来拿蓝色马克斯的,皇帝陛下将亲自为他授勋!”
  听到“铁人赫尔曼”的名号,在场的不少女人,包括赫斯曼的妹妹玛格丽特在内都尖叫起来,好像遇到了什么偶像派的大明星。
  铁人赫尔曼就是赫尔曼。戈林!未来的纳粹德国空军司令戈胖子,不过现在他并不胖,而且还是闻名全德国的明星人物……军国主义嘛。明星当然都是打仗的而不是唱歌的。戈胖子这个级别的王牌飞行员都是德国的明星人物,他们的照片是可以卖钱的。
  和赫斯曼一样,戈林也是格罗斯利希费尔德军官学校毕业的,他比赫斯曼小一岁,并不是一届的,但同样被卡尔。豪斯霍费尔的教导过,而且在军校里面就他们认识对方。
  回到柏林等待授勋的戈林听说要豪斯霍费尔晋升少将,就跑到大总参谋部观看豪斯霍费尔的晋级仪式。在仪式上遇到了已经挂上中校军衔和蓝色马克斯的赫斯曼——陆军军官拿蓝色马克斯的难度可比飞行员高多了。戈林大为惊讶,就上前去和赫斯曼攀谈。而赫斯曼当然不会放弃和戈林结交的机会,于是就把他拉回家里吃饭。
  “这位先生同样是我们德意志的英雄,虽然他目前还不是德国人。”在现场的几位女士不在尖叫之后,赫斯曼又指着那个穿西装的青年。“他是福克式灾难的缔造者,安东尼。福克先生!”
  安东尼。福克,福克飞机公司的创始人,一战时期最杰出飞机设计师,开发出了“同步机枪”,能够让子弹射过螺旋桨而不会击中叶片。依靠这个发明,福克式歼击机成为空战中的名星,使得英法等国的飞机蒙受重大损失,造成了恐怖一时的“福克式灾难”。
  安东尼。福克出现在赫斯曼家中并不是偶然的,这和卡尔。豪斯霍费尔少将退役后将要从事的新工作有关。卡尔。豪斯霍费尔现在退出现役,其实是为了执行《灰色方案》中保存德国军事工业元气的《暗剑计划》。
  退出现役之后,卡尔。豪斯霍费尔将会担任一个名为“工业促进委员会”的“非军方机构”的主席。这个“非军方机构”的主要职责就是帮助德国军事工业度过战后的困难时期。
  而在综合各种情报之后,大总参谋部预计,德国战败之后处境最为艰难的将是航空工业。因为空军是新兴军种,技术进步极快。这也意味着航空武器的落后和淘汰也是极快的。只要让德国的航空工业停转十年,德国就有可能在空中永远落后——这当然是眼下德国军方和协约国军事领导层的一致看法,但是历史的发展却出现了很大的偏差。
  航空工业在战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出现了民用技术领先军用技术的奇特现象。最先进的技术往往被运用于民用飞机,然后才是军用飞机。这就给了德国发展民用飞机制造以保持航空工业水平的机会。
  不过赫斯曼是不会把20年代、30年代将要发生的事情提前告诉别人的,就是说了也没人相信。
  而且,将福克飞机制造厂、巴伐利亚发动机制造股份公司和阿尔巴特罗斯飞机厂等德国最好的飞机和飞机发动机制造厂的元气保存下来,资助让它们在里加建设新的飞机制造厂,生产先进的民用和军用飞机,对德国的未来而言,也是非常有利的。
  所以,安东尼。福克这位最杰出的飞机设计师就被从位于什未林的飞机制造厂请到了柏林,同卡尔。豪斯霍费尔讨论在战后将福克飞机制造厂搬迁到里加的可能性。而就在他准备柏林的时候,恰好遇上豪斯霍费尔晋升少将,于是就被请来参加庆祝宴会了。


第五十六章 大计划幕后的隐面人
  酒宴终于开始了,克洛伊和玛格丽特将一盆盆散发着诱人香味的食物,端上了一张看上去非常漂亮且有点年头的长餐桌——这是克洛伊从彼得格勒淘来的古董。赫斯曼则开了一瓶亨克尔香槟酒,给在座的宾客面前酒杯一一斟上酒香四溢淡黄色液体。
  而今晚的明星,铁人赫尔曼则没有理睬玛格丽特抛过去的眉眼,只顾着向刚当上少将就退役的卡尔。豪斯霍费尔提问。这位少将的退役实在让人难以理解,现在可是战时啊,卡尔。豪斯霍费尔的年纪又不大,为什么要退役呢?
  “只是从军队退役而已,并不是退休,而是要去从事一些重要的工作。”少将看了一眼戈林,又看看另外几个一头雾水的军官——他们都是卡尔。豪斯霍费尔圈子里的人,年纪都在四十岁以上,军衔都是中校、上校。“我会担任工业促进委员会的主席,这是隶属于总理府的机构。”
  “工业促进委员会?”赫尔曼。戈林看了福克一眼,这位年轻的百万富翁被赫斯曼的妹妹玛格丽特吸引,在和那个小丫头聊天——那么小的丫头,大约只有十六、七岁,一点都没意思。喜欢成熟女人的戈胖子又转过头和豪斯霍费尔少将说话,他对政治问题有非常敏锐的察觉力,已经发现这个工业促进委员会很不简单了。他试探着问:“福克先生也是这个委员会的委员吧?”
  “是的,他是航空界的代表。”卡尔。豪斯霍费尔说,“航空、造成、机械、钢铁、化学、采矿等重要的工业部门都会有人担任委员。金融界和陆军、海军、空军也都会派出出代表。对了,路德维希就是陆军的代表,他也是工业促进委员会的委员。”
  “路德维希也是委员?”戈林扭头看着赫斯曼,“路德维希,你现在是中校……这可真让人吃惊啊!你在大总参谋部任职?”
  “差不多吧,我是大总参谋部下属的一家俄德经济促进公司的总经理。”赫斯曼笑着回答。俄德经济促进公司总经理和工业促进委员会委员,是赫斯曼的公开身份——史塔西局长是个“隐面人”,除了极少数人之外,人们不会知道史塔西局长名叫路德维希。冯。赫斯曼,他们知道的只是一个代号“将军”。
  “俄德经济促进公司,那一定是个很重要的公司。”戈林看了看赫斯曼的蓝色马克斯勋章,心想:他一定是做生意的天才!
  “只是在战时比较重要。”赫斯曼用有些沉重的语气说,“从长远来看,还是工业促进委员会更有发展前途。”
  “是吗?”戈林看来是个爱打听的人,“这个委员会是做什么的?”
  “帮助德国工业在战后进行转型。”赫斯曼说,“和平年代要生产的东西和战时是不一样的,有一些工厂要缩减产能,另一些则要增加产能。另外,德国工业在这场战争中也取得了不少成就,应该要把这些成就保存起来,让它们继续发展。不能因为战后的和平时代,就把军事工业的成果都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