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崛起之第三帝国 >

第133章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133章

小说: 崛起之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波兰在原有的对德政策上后退了!赫斯曼心想,毕苏斯基活着或许还能有波德结盟,但是他一死,在波兰国内已经没有人能推动结盟了。
  所以波兰的政策必然从靠拢德国转向遏制德国!


第二百一十七章 敌人只有一个
  “他是一个完美的领袖,凭借着自身的领导能力和卓越眼光,将波兰从一个不存在的国家,变成了欧洲首屈一指的大国,而且还在波兰联邦行将崩溃之前离开了人世……”
  在德国驻华沙大使馆中,赫斯曼接过娜塔莉。列辛斯卡雅递来的毕苏斯基葬礼安排明细,一边仔细看着,一边由衷地发着感慨。
  “事情或许没有那么糟糕!”阿道夫。希特勒在房间里面走来走去,显得有些烦躁。“波兰人不至于那么糊涂,他们抵挡不住苏联,苏联的工业、资源、人口都远远超过波兰,这个国家是整个欧洲的敌人,波兰不可能单独对抗。所以他们一定会和我们结盟的!”
  在希特勒的规划中,波兰应该是盟友而不是敌人——整个欧洲(不包括苏联)将会团结在德国周围,一起去进攻苏联。而在打败苏联之后,德国才能考虑向海洋发展……
  “总理先生。”德国外交部长康斯坦丁。牛赖特也陪同希特勒一起来了波兰,这位风度翩翩的外交官有些担心地说,“现在的国际形势对我们相当不利,德国正在被包围,欧洲的主要强国都会加入。”
  一个由英法意波捷奥匈比等八国组成的“包围网”似乎正在成形,苏联或许也会成为这个“包围网”的一员——虽然它本身也是被防范的对象。
  “不必担心。”赫斯曼微笑着对忧心忡忡的外交部长说,“包围网根本不会出现,因为它是建立在荒唐的基础之上——苏联要帮助法国遏制德国,而德国又必须帮助波兰遏制苏联。但是德国和苏联并没有矛盾,我们不会被他国如此利用。”
  “波兰、法国和意大利的武力也必须考虑!”康斯坦丁。牛赖特说,“欧洲五个主要陆上强国中的三个有可能结盟。”
  如果没有苏联,“八国包围网”的真正核心就是法国、波兰和意大利。在如今的欧洲,陆军第一的桂冠属于法国,陆军第二的头衔则是由意大利和波兰共同拥有——两国都认为自己是老二。
  而苏联和德国则是陆军实力第四和第五的国家,排名在法国、波兰和意大利之后。除非苏德联手,否则没有人认为苏联和德国可以单独打败波兰。
  “英法波意对抗苏德吗?”赫斯曼哈哈笑了起来,“这倒是个很让人期待的组合啊!”
  希特勒看了眼对战争信心十足的赫斯曼,“他们试图建立反对德国的联盟,那么我们就应该设法将之拆散……首先是苏联!路德维希,你帮我安排和斯大林的会面。”
  “没有问题。”赫斯曼说,“可以安排在苏联大使馆。”他想了想,“总理先生,我们是否要和苏联结成军事同盟?”
  苏德结盟!
  这是赫斯曼一直以来想要推动的事情。法国、波兰和意大利在他看来统统不堪一击——如果意大利领袖拎不清,10个师或是15个师就足够摆平他了。而且这种可能性不大,因为墨索里尼的野心是称霸整个地中海,阿比尼西亚只是盘开胃小菜。
  如果能拉拢意大利,形成苏德意“社会主义轴心”,那么德国就没有什么好怕的啦。
  “不,不,不能和苏联结盟。”希特勒马上否决了赫斯曼的建议,“现在拉拢的目标还是波兰……我们和波兰一定能够找到共同目标。”
  他思索着说:“波兰并不是不愿意改变东欧和中欧的现状,因为波兰人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国家依然是一块可以被强国瓜分的蛋糕!他们以为波兰是强国,是可以去瓜分他国的强者……而且,这十几年来波兰人一直准备这么干!”
  在这个时空,波兰人一直想得到属于捷克斯洛伐克的喀尔巴阡—卢塞尼西亚省(喀尔巴阡乌克兰)和切欣区一共一万几千平方公里的土地。这些土地的面积相对于庞大的波兰联邦而言并不算什么,但是那里却拥有丰富的煤炭和木材,正是波兰发展工业化所需要的资源。
  希特勒思索着说:“目前我们的目标尚不是旦泽自由市,那只是个小问题,奥地利和波希米亚才是真正的肥肉。而要拿下奥地利和波希米亚……我们就必须取得波兰、匈牙利和意大利的支持。可以把切欣区和喀尔巴阡乌克兰交给波兰,把斯洛伐克还给匈牙利。”
  希特勒顿了下,“至于意大利,问题是怎么离间它和法国的关系。”他看着赫斯曼,“路德维希,你有什么办法吗?”
  法意的准同盟关系是个比较扎手的问题,不过这难不倒赫斯曼。
  “有办法。”赫斯曼说,“这件事情交给我去解决。”
  “好的。”阿道夫。希特勒点了点头,“我先去见斯大林,在完全秘密的情况下,但是应该让波兰人知道。然后再安排我和匈牙利海军上将霍尔蒂见面……他抵达波兰了吗?”
  “已经到了。”牛赖特说。
  “然后是奥地利总统米克拉斯和总理陶尔斐斯……我可以保证奥地利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但是奥地利应该承认自己是一个德意志国家。”
  希特勒冷冷地一笑:“奥地利和德国的关系是特殊的国与国关系,是兄弟之邦。奥地利不应该成为遏制德国的工具,而是应该成为德国最坚定的盟友。德国追求的是和奥地利形成利益共同体,而不是将奥地利吞并。作为世界上最主要的两个德意志人国家,德国和奥地利应该成为全世界德意志人的坚强后盾!
  因此,德国和奥地利应该共同向捷克斯洛伐克施加压力,要求捷克斯洛伐克保障其国内的德意志人能得到公正的待遇和政治上的自治。”
  “至于捷克斯洛伐克的总统。”希特勒轻轻哼了一声,“在毕苏斯基葬礼期间,我不会和他单独会面……捷克人对其境内的德意志人、斯洛伐克人、匈牙利人、乌克兰人和波兰人都采取了压迫政策。”
  也就是说,敌人只有一个,就是捷克斯洛伐克的捷克人!
  说完了自己的全套方案,阿道夫。希特勒看着赫斯曼,似乎在等待着他的答案。
  “对捷克的行动可以在和苏联达成秘密协议后展开。”赫斯曼说,“因为对捷克斯洛伐克的行动必须有苏联的配合。”
  “好!”希特勒毫不犹豫的点头答应,“任何秘密的协定都可以,只是不能公开我们和苏联的盟友关系……现在的条件并不成熟。”
  这是因为斯洛伐克境内一直有匈牙利红军的游击队活动,他们非常适合背黑锅,煽动起斯洛伐克民族问题。
  现在的捷克斯洛伐克公民是由捷克族、德意志族、斯洛伐克族、乌克兰族、匈牙利族和波兰族还有犹太人所组成的。其中捷克族人号称占总人口的50%,但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多。
  而且捷克人占绝对优势的聚集区面积不大,只是捷克斯洛伐克西部富庶的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还不包括苏台德山地。如果波兰人的切欣、乌克兰人的喀尔巴阡乌克兰、斯洛伐克人聚集的斯洛伐克还有德意志人的苏台德,都一一脱离了捷克斯洛伐克。那么捷克人还能有多少地盘可以立国?
  ……
  “你们要肢解掉捷克斯洛伐克?”
  赫斯曼刚一抵达苏联大使馆就见到了斯大林,然后两人也没怎么寒暄,便直接讨论起捷克斯洛伐克的命运了。
  “捷克人只有几百万,这不是一个大民族。”赫斯曼说,“他们凭什么占据中欧的十几万平方公里?那是相当富庶的土地,工业和农业都非常不错。”
  “最好的就是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都归德国所有?”斯大林叼着烟斗问。
  赫斯曼点了点头,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肯定是要并入德国的,那里可是重要的工业基地。
  “那么苏联能得到什么?”
  “右岸乌克兰、西白俄罗斯和东加利西亚(西乌克兰)。”赫斯曼掰着手指头说,“几十万平方公里的富庶土地还不够吗?”
  “那是以后的事情!”斯大林冲着赫斯曼微微一笑,仿佛是个斤斤计较的商人。“至少是5年后的事情,可苏联现在能得到什么?”
  “你们和捷克斯洛伐克不接壤!”赫斯曼指出。
  斯大林吐出了一口白色的烟雾,微笑了起来:“苏联不要捷克斯洛伐克的土地。”
  “那你要什么?”赫斯曼问。
  斯大林一笑,“我听说你们在波罗的共和国举行了一场规模浩大的军事演习,动用了数百辆坦克和大量的飞机。我想知道这场军事演习的详细情况,还需要德国最新式的坦克样品和图纸。包括二号和即将开始生产的三号。”
  苏联和德国一样,都是非常重视机械化战争理论的国家!
  就在德国—波罗的共和国联合举行“铁拳—1935”军事演习前的1934年,苏联还在白俄罗斯举行了一场规模和目的都非常相似的军事演习。


第二百一十八章 希特勒的老乡
  奥地利的“小独裁者”,总理恩格尔伯特。陶尔斐斯忧心忡忡地钻出汽车,抬头看了眼德国大使馆前肃立的戴着钢盔的德国士兵——现在的德国拥有90万到100万这样的武装人员,还拥有至少3000架飞机,可能还有相同数量的坦克,赫然已经是欧洲五大列强之一了。
  在国际上,德国也早就摆脱了虚弱的形象,处处以欧洲大国的面目示人,不仅取得了国联常任理事国的地位,还获得了1936年夏季奥运会的主办权。
  而他领导的奥地利现在仍然只有区区3万人的军队,不能拥有坦克和飞机,连机关枪和大炮都受到限制……英国、法国、意大利这样的列强,一方面要求奥地利遵守《圣日耳曼条约》,不得同德国合并;一方面又严令奥地利不得违反《圣日耳曼条约》中的军控条款。
  这些列强,难道要让奥地利用3万连大炮和机关枪都很缺乏的军队,去抵抗100万用飞机、坦克武装起来的敌人吗?
  而且那3万奥地利军队在德国入侵的时候多半不会抵抗,而是会欢呼着迎接他们盼望已久的“德意志亲人”……
  因为德国这几年的经济表现得实在太好了,1934年他们生产出来的煤炭、钢铁、电力、汽车都远远超过了英国和法国的总和!失业和饥饿也完全消失,据说德国的工人很快就能坐上邮轮和飞机出国旅游了,甚至可能拥有汽车——德国总理希特勒在不久之前宣布要开办一家专门生产廉价汽车卖给工人、农民的“国民汽车厂”(就是大众汽车)。
  而奥地利人现在有什么?除了生活中的苦难,就是对协约国的仇恨,以及对兄弟之邦德意志帝国强大的羡慕……现在德国驻奥地利的使馆,每天都能接到数百上千份移民申请。如果奥地利的形势一直没有好转的迹象,或许再过个十年八年,那里将空无一人。
  “总理先生,我们进去吧,希特勒总理在会议室等候。”德国外交部长牛赖特的声音在小独裁者陶尔斐斯耳畔响起。
  居然在会议室等候,而不是出来迎接!
  陶尔斐斯很有一种扭头就走的冲动——他怎么说也是一个欧洲国家的总理啊!
  “走吧。”奥地利总统威廉。米克拉斯这时也从汽车里面出来了,“我们去大使馆里见希特勒吧……现在德意志还是德意志,奥地利却不再是奥地利了。”
  陶尔斐斯叹了口气,奥地利总统说的是一句在奥地利非常流行的“谚语”。德意志帝国已经恢复了昔日的强大,而昔日的奥地利帝国却不知道在哪里了?
  ……
  “欢迎你们,我的朋友!”阿道夫。希特勒站在一间会议室的门口,说着一口纯正的奥地利德语,同来访的奥地利总统和总理握了手,然后是热情地拥抱。
  “请,请进吧。”拥抱之后,希特勒就拉着陶尔斐斯的手,大步往会议室里走去。
  刚走进会议室,陶尔斐斯眼前突然出现了一幅让他感到既陌生又熟悉的地图——一幅巨大的奥匈帝国1913年版地图,就挂在正对着门口的墙壁上面。
  “这是……”奥地利总统威廉。米克拉斯愣了一下。
  “这是我们的家园!1300万奥地利德意志人曾经的家园!”阿道夫。希特勒站在了巨大的地图前面,用非常深情的语调说,“我曾经也是这1300万奥地利德意志人中的一员……米克拉斯先生,陶尔斐斯先生,你们是不是1300万奥地利德意志同胞的一员?”
  希特勒要干什么?
  奥地利总统和总理互相看了看对方,一时间居然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他们本来以为希特勒会和他们谈德奥合并的问题——奥地利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一直以来都在宣传“合并”的好处。
  而米克拉斯和陶尔斐斯也想好了反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