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玄真剑侠录 >

第135章

玄真剑侠录-第135章

小说: 玄真剑侠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和尚一弹指,有缕劲气直撞在这人身的胸口处,发出如击朽木的“笃”的一声。但以这位老和尚的破空指力,不但没有击穿这具肉身,竟连裹缠肉身的灰麻布也没能撕破一片。

    可这当真有些邪门,连那老和尚都不由得呆了一呆。就见他双眉紧皱,另一支手并指成掌刀,对准了这人身隔空斩下,金光大作,数丈长的一弯炁罡刀芒在水底深处一闪而逝。

    俞和见那具人身胸腹间窜起一片赤金sè的佛门降魔真火,可这真火只闪烁了一息,就黯然熄灭。人身上从胸口到胯下的麻布被老和尚一掌劈碎,从豁开的腹腔子里面,滚滚流出了大团大团好似墨汁一般的脓水。

    一股恶心yù呕的感觉泛起,俞和肚子里面的肠胃,似乎在jùliè的抽搐着。他强忍着不伸手去捂嘴,偷眼朝身边一看,祁昭只是秀眉微微一挑,撇了撇嘴;木元昌喉头抽了几下,转过脸不敢再看;倒是肖子谦脸上一阵发绿,伸手在自己胸口揉了好几下,才缓过气来。

    老和尚也是眉头大皱,他双目一瞪,两道赤金sè的佛门炼火从瞳中飞出,烧了好一会儿,才把这具尸身化成了灰烬。这一手虽然冒险,却终是替众人解开了第一道疑惑。原来这些肉身的生机早已断绝,五脏六腑都化成了脓水。恐怕是因为极寒的水底yīn煞,再加上某些难以理解的机巧因由,才能在湖底站立不倒,肉身不朽不坏。

    可是为何有如此多的尸身,沉在抚仙湖深达三百丈的水底?这些尸身上为何裹着如此坚固的一层灰麻布?而尸身全都朝同一个方向斜斜的站着,又是藏着什么玄机?残破不堪的古代石城,又有是在什么时代因何而隐没?

    这些疑团渐次在俞和的识海中闪过,最后汇集成每个人心中最大的疑问,这许多僵立不朽的尸体和沉在水底深处的古石城,与那神仙洞府,会不会有什么联系?

    迷雾重重,群修更是多加了小心戒备。众人靠得很近,徐徐从古石城上数丈高处掠过,朝湖底zhōng yāng而去。

    俞和一面紧跟着峋石真人分水前进,一面极力展开神念,仔细观察着下面的古石城和僵立的尸体。这古石城中也有道路,虽不宽阔,但却是笔直的,不难分辨走向。循着这些在yīn煞沉水中半隐半现的道路,发现这座古石城中原本的路,竟然同峋石真人前进的方向完全一致。

    而更令俞和毛骨悚然的,是他发现所有的不腐尸体,全都面孔对着同一个方向,僵立的尸身也是朝这个方向明显倾斜过去,似乎是在向那边的某种存在俯身膜拜一般。而这个方向,恰恰也是俞和前进的方向。

    前面到底有什么?

    这个疑问并没有困扰俞和太久,又前进了差不多一顿饭功夫,忽眼望见前面出现了一片巨大的黑影。

    峋石真人又抛出一团明光照亮,众人放眼望去,只见湖底处有道百丈来长的地裂缝,丝丝缕缕的地脉清气,正不断的从裂缝中溢出,可这清气被左近徘徊的yīn煞一混,便立时也化作了yīn寒的煞气,覆在湖底的泥石上,朝周围层层叠叠的流散开来。

    这裂缝两边,各立着一截断裂的石柱,大约能有十人合抱的粗细。如今还能看得出来,这石柱的样子,应该曾是一座巨石雕人像的双脚。而这尊石像,本该是横跨在地裂缝上站立,可现在已是齐膝而断。足有百丈高下的半截身子,就躺在裂缝不远处。只是整座雕像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坑洞和裂痕,根本看不到雕的是如何形貌。方才群修所见横在前面巨大黑影,便是这倒下来的巨石像了。

    而在这地裂缝的zhōng yāng,却竖着一块约莫十丈高的四方石碑。石碑的下半截,似乎是个尖锥,深深的嵌进地裂缝中去,而上半截的四面,尽都雕满了密密麻麻的符箓云篆。这座石碑的顶端,琢磨的像是一个祭台,zhōng yāng有一圈明显的圆形凹痕。任谁都看得出来,刚好能把九片玉玦拼起来,放到这个凹痕中去。

    俞和注意到,在这四方平顶石碑的中部,一个不怎么起眼的角落里,有个深入石碑差不多有三寸的掌印。

    看这样子,似乎是有人推倒了巨石雕人像,然后把这块四方石碑插进了地裂缝中。可又是谁在石碑上打了一掌?

    峋石真人见到四方石碑顶上的圆凹痕,脸上露出喜sè。他掏出三片玉玦,小心翼翼的靠近了四方石碑,反复查探了周围,这才把玉玦拼进了凹痕中。接着他转身对群修一招手,示意带着玉玦残片的人,也跟他一样,把玉玦放到凹痕中,拼成开启仙府的九彩玉钥。

    先过去的是肖子谦,他也不靠近石碑,把手一弹,玉玦就飞shè出去,稳稳的落进了凹痕。那东巴密宗的年轻和尚从怀里取出了玉玦,分水到了石碑边,把玉玦朝凹痕中一按,就转头回到了老和尚身旁。

    俞和同祁昭和木元昌交换了一个眼神,三人点点头,跟木元昌一样遥遥弹出玉玦,落进石碑凹痕中。大师兄夏侯沧一甩手,竟然是用一道剑气裹着玉符,径直疾shè进了石碑凹痕,他这片玉玦飞得极快,可准头却拿捏得极为jīng妙,九片玉玦齐至,“咔哒”一声轻响,自行合在了一起。

    一大片水泡,忽然从地缝中涌出,峋石真人急退开了十几丈,群修都目不转睛的看着石碑顶上的九彩玉玦。

    只见那玉玦上浮起九sè奇光,在水中只一转,便荡起一圈水波散开,把淤积在石碑附近的yīn煞沉水,尽都排开到十几丈之外。

    石碑附近的湖底岩土,这才彻底显露出来。湖底下,横七竖八的堆积着一片根根长达数十丈的苍白脊骨,像是某种体型巨大的怪鱼,死后留下的残骸。

    群修上眼细看,原来湖底的地上还刻着一道法阵,乍看上去,有点像是八门金锁阵,可每个阵眼处都刻满了意义不明的云篆仙文。跟着峋石真人下来的碧云寺修士中,有两位是极jīng擅阵法的,可他们也推算不出,这座阵法的生死门所在。

    那片九彩玉玦上的仙光亮到极处后,整片玉玦好似化成了一滩玉液,直接渗进了四方石碑中去。石碑中的诸般符文渐次发出微光,紧接着石壁附近地面上的法阵,也开始笼罩起一层清濛濛的氤氲。

    仿佛是什么沉寂了万万年的奇物,缓缓甦生了过来,大股大股的水泡从地缝中喷出,直冲向湖面去。四方石碑发出“嗡嗡”声响,忽然上半截一颤,竟然与嵌入地缝中的下半截石锥脱开。上半截的石碑升起来约有七八尺高,与下半截之间,扯出了一大片忽青忽白的朦胧霞光,有千百道云气在其中来回飞旋,这情形看上去,颇似一道通向小洞天境的阵门。

    仙府大门洞开,可峋石真人和群修都不敢冒然闯入。只见峋石真人、肖子谦、祁昭、东巴密宗的老和尚还有大师兄夏侯沧,都取出了一片小小的玉符,以神念附了,甩手抛进这阵门中。

    只过了一小会,就见峋石真人面露狂喜,六位碧云寺的修士一闪身,就直冲进了阵门中。东巴密宗的和尚也绝不慢,老和尚一拍座下的六品莲台,两人化作一道流光,就撞到阵门中去了。大师兄夏侯沧腾起一道剑光,裹着胡家兄弟,斩开水流,也shè进了阵门。

    祁昭对俞和点点头,俞和一摆手,三人也要朝阵门中去。可那肖子谦和元曦刚好也正朝阵门冲去。肖子谦看祁昭等人飞来,微微一笑,居然身形顿了顿,目送俞和他们三人进了阵门,这才最后一个踏进了这座藏在三百丈水底下神仙遗府。

第一百六十八章 显神通,各争宝

    ()    穿入那上下两截石碑之间流转的云光中,俞和只觉得周身猛一轻,四周明光大作,再看眼前的景sè,已是沧海变桑田。

    如何形容这座神仙遗府中的景致,《原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中有道言曰:“流jīng玉光,五sè郁勃,洞焕太空。”

    整座上古神仙洞府,并不是掘石挖土为庐,而是直接以大神通法力,开辟了一处小天境,却把入口阵门留在了抚仙湖三百丈深的水底处 ”“ 。

    乍一看这处小天境,同京都定阳供奉阁暗府的妙光境小洞天很有几分相似。其中乾坤坎离不明,清浊二炁未分,尽是一团迷蒙混沌,有无穷无尽的仙霞云光荡漾。只是这处神仙遗府小天境大不可计量,漫空中变幻无定的云雾气煞是玄奇,一会儿自化作龙虎之相,飞在空中呼啸争斗,一会儿又化作数只仙鹤之形,袅袅的划作天顶。

    俞和从云光阵门中出,脚下一沉,已踏在了一方百丈碧玉台之上。提鼻嗅了嗅,有股如檀似麝的异香,撩拨得人心旌摇荡,一口清气才入腹,竟直化作滚滚真元玉液,垂入关元内鼎中。太真天香,灵元化气,果真是好一座仙家妙府,好一境神仙福地,诸般仙家玄妙纷呈。

    在这碧玉台上,当先正站着碧云寺的六位修士,人人面露出惊叹之sè,大口大口的将这小天境中纯净的元灵之气吸入胸中。东巴密宗的两个和尚倒是依旧面无表情,只是不断在朝四面八方张望,老和尚手中一串殷红如血的念珠,在指尖飞快的拨动着。

    胡家四兄弟哪里见过这等仙家胜景?四个人眼中已是一片痴迷,大哥胡甲山用力一拧自己的腰肉,疼的呲牙咧嘴,这才知道眼中所见并非是一场幻梦。四个人就好像是庄稼汉子突然跌进了皇宫内院的奇珍宝库,眼中shè出贪婪的火光,嘴角几乎能垂下涎水来。

    这座水底仙府中的奇妙之处,连见多了大世面的夏侯沧都有些发呆。不过他终究是久经历练,眼神一闪,一面吐纳回气,一面默默看着碧云寺的六人接下来做何打算。

    祁昭、木元昌和肖子谦一踏上云台,便纷纷倒抽了一口凉气。小姑娘双眼发亮,面颊上满满的一片红晕。木元昌搓动着双手,一副准备大展手脚的模样。肖子谦回头看了一眼元曦,可元曦木然的面孔始终没有一丝变化。

    这神仙洞府小天境中,便只有这一座孤零零的碧玉台可以落足,其余地方尽都是一片片飘飘荡荡,无依无凭的焕彩云霞。只是在云霞中间,还虚浮着一些巨大的光团,足能有数百个之多,形状看似气泡,但表面上却流转着一道道宛如彩sè琉璃般华美的光芒。这些气泡里也裹着团团氤氲在翻滚不休,zhōng yāng处隐约有灵文符箓闪烁。

    离碧云台最近的光团,约莫在二百丈之外,而最远的光团,却足足隔着十几里。以群修远胜凡人的目力,也只能模模糊糊的望见针尖大小的一点微光。这些光团以碧玉台为中心,缓缓的回旋着,上面流转的彩光,每时每刻都在变幻。

    站在最前面的碧云寺掌门峋石真人忽然转回身来,对众人道:“诸位道友,峋石这番真是大开了眼界,才知道上界仙家妙法,实非我等凡间炼气士能揣测。九州各门各派,能自辟一处六十里方圆的小天境,撑过百年不灭,已是很不得了的事情。这座神仙洞府中,竟然是以一个小天境又套着数百个小洞天,如此手段,当真是匪夷所思。”

    峋石真人手指着虚空中的那些光团说道:“请看这些霞云中漂浮的圆球,每一团都自成一方小洞天,其中闪烁的符箓,正是进入这小洞天的阵门印符,也不知上界神仙在其中藏了什么物事。此处的小洞天只怕不下三五百之数,诸位道友各凭机缘,自去小洞天中寻找神仙遗宝吧。”

    他把话说完,朝众人拱手一揖,带着碧云寺的修士纵身而起,自朝最近处的一座小洞天冲去。

    东巴密宗的两个和尚依旧是不甘落后,而且老和尚与小和尚竟然是分作两路,各朝一座小洞天飞去,显然是想尽可能的多去几座小洞天中搜刮神仙遗宝。

    大师兄夏侯沧也不迟疑,进了这神仙遗府中,他也就不必顾忌着胡家兄弟了,于是自纵起剑光,飞出碧云台后绕了绕,寻了一座彩光极盛的小洞天,飞了过去。胡家兄弟四人也不敢各自去寻机缘,他们四人嘀咕了几句,便一齐飞离了碧玉台,自寻机缘去了。

    祁昭和木元昌看了看俞和,却没动身。俞和摆了摆手道:“此处当无什么凶险了,小心行事就好,难得入此仙府,还不速速去自寻福缘?”

    蓝衫少女眼睛一转,对俞和道:“先生保重。”说罢纤腰一拧,化作一道五彩烟岚,也朝空中飞去了。

    祁昭走了,木元昌和肖子谦也都纵身而起。说是各寻机缘,可这两人就紧跟在祁昭身后不远,那意思分明都是想要暗暗保护着小姑娘。元曦也不跟着肖子谦,她身形一闪,就自行冲进云雾中去了。

    俞和此时也不理会其他,运起身法一纵,脚踩云霞,随便选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