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玄真剑侠录 >

第134章

玄真剑侠录-第134章

小说: 玄真剑侠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水深三百丈?”肖子谦微微一滞,如此深的湖水,藏有什么jīng怪罡煞之类,也是情理之中。只是三百丈深,若是在水底下打斗起来,只要护身罡气一破,登时就会被水底下的挤压之力碾得骨肉成糜。

    东巴密宗的那个老和尚一挑眉,忽然沉声道:“若今天下水,那yīn煞有何妨害?峋石掌门可曾遣人去水下探过?”

    老和尚的这个问题,让峋石真人一时间有些不好作答,沉思了半晌,才回话道:“不瞒大师说,本门确派弟子入水探查过。只是潜入湖底的那名弟子道行尚浅,只下到一百六十丈深处,便感气机不济,急回转了岸边。湖底yīn煞藏在二百丈以下的水中,究竟是如何情形,峋石委实不知。”

    峋石真人话音一落,木元昌就发出了“嗤”的一声冷笑,惹得花厅中的碧云寺弟子一齐对着木元昌怒目而视。峋石真人一翻眼,沉声问道:“不知木道友有何指教?”

    木元昌心想,你碧云寺既然已去探了湖底,会只派了一个修为浅薄的弟子到水下面打个转儿,就铩羽而归?只怕是发现了什么,不肯说出来罢了。等众人下了水,在黑漆漆的湖底下,一面抵挡着万年yīn煞,一面摸索着污泥寻找仙府所在,正不得其门而入时,你碧云寺的修士已然直冲进了仙府大门,扯开口袋搜刮诸般宝物。

    但心里这样想,如今人在屋檐下,却是不敢说出来的,木元昌懒洋洋的问道:“峋石大当家的,那你的弟子有没有找到仙府的入口所在?神仙洞府也未必在湖底最深处吧,上界仙人有在yīn黑晦暗之地开辟洞府的习惯么?”

    峋石真人面sè不善的瞟了一眼木元昌,寒声道:“没找到。”

    硬生生吐出了这三个字,峋石真人用力扯了扯嘴角,似乎再不yù与木元昌多说半句。

    “好吧,既然如此,那还等什么?”木元昌毫不自觉的拍了拍袍袖,背脊一挺,站起身来,口中道,“说了这么多,还不赶紧带我们下水,去看看那见不得阳光的神仙洞府中,究竟藏着什么宝贝。”

    整个花厅中就木元昌一个人站着,其他众人全都盘膝而坐,显得这位百越教的木大少煞是突兀。峋石真人本不愿搭理木元昌,想给他一个难堪,但东巴密宗的那个老和尚和祁昭不约而同的就站了起来,肖子谦一看祁昭站起,他便也不坐着了。

    这下反倒是峋石真人有点尴尬,他轻轻的咳嗽了声,把手一摆道:“也好,既然诸位道友都如此着急,那我们便即去抚仙湖吧。”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架起了遁光,只盏茶功夫,就到了抚仙湖的岸边。

    天气晴好,微风徐来,湖上层层白浪如链。众人往岸边一落,登时惊起了一群栖息的水鸟。但随峋石真人而来的诸修,一看碧云寺这阵势,尽都眉头大皱。

    从花厅起身时,还只有掌门峋石真人与信宁、信凡两位寺中宿老,可到了抚仙湖岸边一看,沙坝上竟赫然坐着十余个碧云寺的修士。那宸字辈的还丹境修士,除了不见胡家兄弟的六叔宸涛子,其余师兄弟九人全在此处等着。还有几个须发皆白的老道,估计是与峋石真人同辈的修士。

    这些碧云寺的修士,似乎早就在湖岸边静坐,看这样子是要一起潜入湖底的。

    木元昌鼻子一抽,又想开口挤兑峋石真人,可祁昭忽然对他使了个眼sè,木元昌立时闭上了嘴巴,默不作声。但就算他不说,群修们哪个不在腹诽?你碧云寺有三片玉玦不假,抚仙湖又在你山门左近,便是来上仈jiǔ个人,本也算是无可厚非,但这聚起十几位修士一齐去探仙府,未免忒地过分了些。

    再看俞和、祁昭和木元昌,都是一人一片玉玦;东巴密宗一片玉玦,来了两个和尚;肖子谦抢了木拙子的一片玉玦,来了两个人;胡家兄弟一片玉玦,来了五个人。可众人一共六片玉玦,也才十二个人,俞和暗暗数过,这会儿湖边上,共有碧云寺修士一十九人,但他们只不过占着三片玉玦而已。

    看这架势,分明就是要把这仙府机缘大半夺回碧云寺。倘若峋石真人等进了仙府,把脸一翻,这十九位修士将他们十二人团团一围,其中有信宁、信凡这两位大高手,只怕整座仙府都要被碧云寺独占了去。

    群修们迟疑起来,胡家兄弟脸上已有些发白。峋石真人冲着众人举手一揖道:“诸位不必担心,峋石愿指天道为誓,我碧云寺玄门正宗,绝没有存着半分歹意,也不会仗着人多占尽便宜。与贫道同探仙府的,只有信宁、信凡师叔祖和我三位师弟,加上贫道一共六人,诸位但请宽心。”

    众人一听,稍稍松了口气,余下这十几位碧云寺宸字辈修士不下水去,哪怕他们在水面上张开天罗地网,群修只要能冲得出仙府,除了胡家兄弟之外,其他人自然各有办法遁走。

    东巴密宗的老和尚合什道:“峋石掌门高风亮节,我等佩服,还请真人前面带路。”

    “固所愿尔!”峋石真人一摆袍袖,有层淡淡的云光罩住了身形,他脚尖一点地,身法展开,好似一尾青鲤般,跃入了抚仙湖中。

    那五位碧云寺的老道,也各展神通,紧随着自家掌门分水而下。群修更是不甘落后,“噗通”声连响,水花飞溅,一行人追着峋石真人朝水底潜去。

    也不知是因为正当初chūn时节,还是滇地水寒,俞和一下到湖水中,就感觉到一股刺骨的寒气,直渗过护体罡气,刀子一样在肌肤上来回刮削。暗提起一口先天火元炁行遍周身,这才觉得稍暖。

    有了在天涯海眼下潜行的经历,俞和应付水中的暗流,倒也不慌乱。何况这抚仙湖毕竟不是疾旋的海眼涡流,水底下即便也有些湍流,可也就如被大风吹过一般,并不会将人扭成一团,绞碎身骨。偷眼看元曦,她依旧是一副没有表情的面孔,有层碧蓝sè的光焰罩着她的身体,分开了水流。

    湖水中多的是一种细细小小,黑背白腹的鱼,一群群好似乌云般游来游去。起初百多丈,还能依稀借着透shè下来的阳光视物,到了约莫一百五十丈时,水里已是漆黑一片。

    潜下来的众人,各出神通法术照亮。胡家兄弟修为太浅,在堪堪深达二百丈时,就已经吃不消了。大师兄夏侯沧张开了护体的罡气,罩住这瑟瑟发抖的兄弟四人。胡甲山想开口称谢,被夏侯沧一个眼sè撇去,堵住了嘴巴。

    到了二百五十丈左右的深水中,再不见游鱼之类的活物,俞和亦渐感真元消耗极剧。看祁昭和木元昌都紧咬着牙关,他运起神霄太平应化白莲法,双手各搭在他两人的肩头,助他们抵御水下的巨力。木元昌感激的一笑,祁昭脸上红了红,轻轻点头。

    这时水中已能看见有丝丝缕缕的玄黑sè波纹,那便是峋石真人所说的万年yīn煞。俞和小心游动,不敢冒然去碰,这yīn煞冰寒之极,道行浅薄的修士稍沾上一缕,就能将血肉元炁一齐冻僵。若是摄取得当,倒正是炼制寒属法器的上好灵材。

    不过众人此时哪里看得上这些游离的yīn煞,湖底仙府才是真正的福缘所在。只有俞和偷偷放出了万化归一真符,炼化yīn煞为元炁,填补水下消耗的真元。

    越往下潜,玄黑sè的yīn煞越密,好似黑水长蛇一般的四处游曳。群修渐渐已经躲不开yīn煞了,便各自放出了护身的法器。碧云寺的修士都是一团红云仙霞罩体,看起来早有准备;大师兄夏侯沧祭出了一道小小的离火玉符牌,层层赤焰裹住了他们五人,宛如一支大火炬;东巴密宗的老和尚抛出一尊银灰sè的六品莲台,一幢佛光罩定他们两人,显得游刃有余;俞和身具先天五方五行火炁,又有万化归一真符,yīn煞撞到他的身上,直接被炼化成jīng纯的元炁,反倒助涨俞和增进修为,即便还兼顾着祁昭和木元昌两人,他也显得从容淡定,更让人觉得高深莫测;那肖子谦似乎炼的也是火元炁,不见他祭出什么法器,就凭一层护体的真火罡劲,便迫得yīn煞不能近身,他和元曦的护身真火一红一碧,倒是相映成趣。

    最后几十丈顶着水底巨力和浓重的yīn煞,众人潜得甚是缓慢。俞和心中估摸着三百丈已过,借着夏侯沧的护身火光向下一看,湖底下面淤积着厚厚的一层yīn煞气,几乎看不到泥石。

    前面领路的峋石真人忽然举手一摆,紧接着朝前指了指,这是示意众人不要再向下潜去,转而平平游动。群修知道此时已到了抚仙湖的水底深处,要转而去到大湖zhōng yāng,估计那边就是九彩玉玦出水的方位,当也就是仙府的所在。

    又游了差不多有半个时辰,平平分水游动自比下潜是快得多,这已然约莫行去了数里路程。

    群修中有人露出了一脸疲态,夏侯沧和肖子谦一路上在接连服食回气的丹丸,碧云寺的修士除了信宁与信凡两位高手,其他人都脸上发白,只有东巴密宗的那个老和尚、俞和与元曦兀自面不改sè。

    等峋石真人终于定住了身形,把手一挥,有道明光冲出,照亮了眼前的大片湖底。俞和忽然看清了一片水底奇景。

    在这抚仙湖北部的zhōng yāng最深处,居然沉着一座破败不堪的古代石城。

    虽然看不清具体的形式规模,但那人工凿石成舍的痕迹却是历历在目。有数不清的残垣断壁,半隐半现的堆在乌黑的yīn煞沉水中,这些散乱不堪的石壁与石柱,在那道明光的照耀下,竟然发出碧莹莹的微光。

    再细看在石壁的缝隙处,俞和双肩一震,背脊上有道寒气直冲后脑,头皮发炸,浑身汗毛尽都倒竖起来。

    在凌乱的残壁与断柱之间,那万万年淤积不散,冷得能把魂魄冻僵的yīn煞中,赫然影绰绰的站满了灰白sè的人。

第一百六十七章 死人阵,洞府开

    ()    这些面无一丝血sè的人,也不知是生是死。个个紧闭着双眼,胸腹间不见起伏,躯干四肢被灰sè的麻布紧紧裹缠成一条,肩部以上裸露在水中,腰部以下扎在乌黑的yīn煞沉水里。他们并不是直挺挺的站立在湖底,而是身子全朝同一个方向倾斜着站立,随着水流轻轻摇摆,情形十分诡异。

    若说这些人并不是肉身,而是以白石之类雕成的,却也绝不可能有如此惟妙惟肖。细细一看,每个人面相进步相同,毛孔与肌肤纹路无一不全,偏偏浑身没有一丝毛发,不易分辨出男女来 ”“ 。

    俞和放出神念一探,在这些人身上感受不到一丝生气,只有万年yīn煞那无法言喻的极寒,刺得灵台隐隐生疼。

    如果这些人身早已死去,那在深达三百丈的水底下,尸体断无道理能保存得如此完好,既没有发胀腐烂,也没水下的巨力碾碎,至今犹如生人一般。但若是这些人身还未死,那他们身裹麻布,站在yīn煞沉水中一动不动,却又是为何?

    且这抚仙湖水下的古石城有何来历,因何会沉到了如此深邃的湖底处?古石城与这些奇怪的人身,又有什么关联?

    种种疑惑难解,可身在水底下,却是言谈不便。俞和看得出来,包括碧云寺中人在内,群修都被眼前这奇怪的古石城和僵立湖底的肉身所震慑,每个人目中皆有奇光浮现,正各自祭出神通,想探明究竟。

    众人正疑神疑鬼,不敢轻举妄动时,东巴密宗那个老和尚忽然抬起手掌,对准了下方一拍。就看一道闪烁着淡淡的金光,足能有七尺方圆的罡气手掌,冲开了湖水与yīn煞,朝其中一具人身罩下。这老和尚屈中指与拇指一搭,那罡气手掌便拈住了这具人身的头颅处,好似拔萝卜般的轻轻一提,就把这一具人身从yīn煞沉水中拎了出来。

    老和尚出手这一抓当真是有些鲁莽,众人全吓了一跳。可等那具人身被罡气手掌摄到了老和尚面前三尺,倒没见周围有什么异状显出,修士们这才纷纷松了一口气,转而去看老和尚如何料理这具古怪的灰白sè人身。

    那东巴密宗的老和尚,以罡气手掌拿捏着这具人身,来回把玩了几匝。这具人身被他的罡劲笼罩,与冰冷的湖水隔开之后,灰白sè的肌肤上迅速浮现出明显的黑sè斑点,像极了死体败坏之后的尸斑。

    从这人身的颜面七窍中,有淡淡的黑烟溢出。只数息之后,整个身子就枯萎了大一圈,自肩胛处往上,裸露出来的皮肤逐渐不再光滑,而是堆起了老树皮一般的皱褶。

    老和尚一弹指,有缕劲气直撞在这人身的胸口处,发出如击朽木的“笃”的一声。但以这位老和尚的破空指力,不但没有击穿这具肉身,竟连裹缠肉身的灰麻布也没能撕破一片。

    可这当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