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名门天姿 >

第36章

名门天姿-第36章

小说: 名门天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承紫百无聊赖,就倚靠在窗边,从低垂的窗帘帷幕缝隙往窗外瞧。窗外正是春日下午,天空蔚蓝,干净明澈。日光毫无保留地倾泻下来,四野一片生机勃勃的嫩绿,而更远的山上,桃花粉嫩如云,还夹杂了李子花、梨花等粉白,好一派春光明媚。
    近处的码头上,人来人往,有装卸货物的脚夫、挑夫,还有行商的商人,身背宝剑的游侠儿以及衣袂飘飘的读书人。
    这里是入蜀的陆路的入口,许多人会从这里翻越重重的蜀山,从古栈道到达梓潼,进入蜀地。尔后,逐渐进入成都平原,去让人乐得忘记故乡的繁华之地益州。
    许多年前,她还在部队,跟随部队一并走过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古蜀栈道,也曾去看过让草原铁蹄的主人蒙哥望而却步的钓鱼城。那时,她曾站在那些古蜀栈道上,在荒草凄凄之中,回望千百年来,人们的足迹。
    而今,她却就站在唐初的蜀山之前,即将要穿越这崇山峻岭,去沃野千里的成都平原,去见识一千年前就繁华似锦的益州城。
    江承紫瞧着窗外的一切,不由得微微蹙眉。她觉得有些恍惚,心里有一种奇异的感觉,这一瞬间,她疑心这是一场光怪奇幻的梦境。
    也只是短短的恍惚,她忽然就瞧见码头上,人影晃动中,有个瘦削的身影,像极了阿念。
    江承紫因砸碎五色石的奇遇,视力变得极好。这一日,天气甚好,能见度很高。她仔仔细细地瞧了瞧,那人身形与阿念一般无二,只不过阿念身着的衣袍都像是贵公子。而这码头上的人,则是一身游侠儿的典型装束,身背一柄剑,头发只由一条布带草草地束了个马尾,也因此许多的头发垂落下来,遮住了脸庞。于是,江承紫便瞧不清楚他的脸。
    她轻轻起身,转了个角度,想要看清这人到底是不是那阿念,以此来判断这阿念是否其实是跟着她杨氏一家,别有所图。
    可当她转了一个角度,那人却淹没在人群中,尔后转入一片屋舍巷子,不见了踪影。   名门天姿
 。。。

第六十章 暮云山庄

    江承紫略一怔,心里隐隐有些不踏实,然而船舱外阳光明媚,似乎一切如常。或者是自己太过于草木皆兵吧。
    江承紫在窗边站了许久,最终还是回到原位吃了一小块胡饼,喝了点水,靠在软垫上闭目养神。
    搬卸货物,雇佣脚夫与挑夫,找寻合适的马车与马匹,再加上找寻合适的落脚点。来来去去就花去大半日。
    等到一切安排妥帖停当,周氏夫妇来回话时,太阳已被远山遮去大半边脸,虽然山里黄昏来得早,日头落得迟,现在日光还算强盛,但到底已经算傍晚,并不适宜赶路,许多人也就在码头附近安营扎寨,或者找客栈、民宿驻扎下来。
    另外,还有一部分客旅行商携带甚少,通常在这进山口的山间小镇买卖衣物、干粮、防身刀具等物品。再加上这里是进入北蜀道的入口,来往客商颇多。所以,在这码头之上的山谷里形成一个小镇,名曰:暮云镇。
    暮云镇与其说是一个镇,还不如说像是一个码头形成的小型集市。镇上店铺林立,各种客商需求的物品应有尽有。各种档次的客栈、民宿也是应有尽有。
    此刻,日头虽落,山里有一层蒙蒙的青雾,但其实离日暮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小镇上依旧熙熙攘攘。
    周氏在船舱外低声地回报:“夫人,一切安排妥帖。住处由杨总管安排,说是杨氏门生故居,颇为雅致清静。”
    杨王氏施施然起身,整了衣衫,隔了帘子听完周氏的汇报,才说:“我已知,你且去六爷那边瞧瞧,打点打点请六爷上岸。”
    周氏夫妇得了吩咐,便往杨舒越的船舱去。因杨舒越昨夜病情不稳定,头疼了一夜,今日一直在船上昏睡,先前杨王氏在那船舱照顾,但因别的事,便是让周氏的大儿子在那边照顾。
    周氏夫妇去照顾杨舒越,杨王氏就催促三个孩子收拾一番,尔后又给杨如玉和江承紫戴好帷帽,由云珠牵引二人上了岸。
    码头上便有身着富贵的中年男子,理着髭须,笑盈盈地迎上来,拱手作揖道:“是弘农贵人光临寒舍,真是蓬荜生辉。”
    “六夫人,这是大老爷先前的门生姚安,隋末乱世,避祸这山中小镇,便在此安家落户。这些年,大老爷每每要出入蜀中,皆是在此歇脚。”杨云向杨王氏介绍。
    杨王氏戴了帷帽,甚为端庄地扶着杨舒越,便是点头道:“既是大老爷的门生,必定是信得过之人,就一切劳烦阁下。”
    “六夫人客气,这是姚安福分。这边请。”姚安十分有礼貌地鞠躬作揖,尔后吩咐身后的小厮带几位贵客回山庄。
    几个小厮牵来良驹,拿来车辇供他们挑选。
    杨清让虽年纪尚有,但小男子汉还是选了一匹身材瘦小、颇为温顺的小马,试了试翻身而上。女眷们则都选乘轿撵,矜持而有身份。
    小厮们小心翼翼地挂上“姚府”字样的旗幡,姚府的护卫们驱赶好事之人,一路顺顺当当经过集市,便拐入青石板铺就的上山路。
    车轱辘与青石板碰撞,发出有节奏的声响。江承紫早就取下帷帽,斜倚在轿辇窗边瞧窗外景色。窗外正是春日暮色,薄薄的青雾,在林间来来去去,再看山腰隐隐约约的亭台楼阁,真像是神仙洞府。
    “那就是暮云山庄吧?”杨如玉也在窗边瞧,很是好奇地问。
    “回禀姑娘,那正是暮云山庄。”旁边跟着轿辇伺候的丫鬟轻声回答。
    “真是神仙洞府呢。”杨如玉啧啧地说。
    那丫鬟很有礼貌地笑了笑,说:“多谢姑娘赞赏。”
    杨如玉也只是笑,又与那丫头攀谈,问了问姚府有没有什么禁忌或者不适宜的举动,怕自家做什么不合时宜的举动。
    江承紫则是闭目养神,心里对杨如玉这举动并不太喜欢。因先前杨云为双方做介绍时,先为杨王氏介绍。根据礼仪来看,姚安显然不及弘农杨氏尊贵,再加上他又是杨恭仁的门生,这地位便是矮了一辈。那么,他们入住暮云山庄,若真有什么大的禁忌,得是姚安恭谦地来与他们说,而非这般有**份地询问。
    但杨如玉是自家长姐,江承紫也不好说。倒是一旁骑马的杨清让看不下去,来了一句:“长姐,姚老爷定然安排得妥妥帖帖,你还这般询问。岂不是太不礼貌?”
    杨如玉好歹是在杨氏祖宅长大,礼法也是知晓,听闻自家弟弟这般反问,脸一下就红了,尔后又刷白,悻悻地放下帘子,兀自闭目养神去了。
    江承紫也一并放下帘子,片刻后,就已入了暮云山庄。
    因杨舒越身体不适,姚安就直接将他引领到清净的厢房内休息。而后又在这厢房附近为他们各自安排单独的房间。
    江承紫刚入房安顿好,将随身携带的包裹里的马铃薯和红薯拿出来透透气,检查一下是否还活着。她刚拿出红薯来,就似乎感觉到那红薯长长舒了一口气,像是被关太久的人重见天日似的。
    她噗嗤一笑,便说:“行了,等到了晋原县,我第一时间将你们种植到土里,不让你们负了这好春光。”
    她说着瞧了瞧半掩的窗外,这山中桃花正艳。她却忽然感觉到那红薯似乎是听懂她的话,发出一声欢呼。
    江承紫仔仔细细瞧着红薯与马铃薯,越来越觉得自己这能力好神奇。正要再与这马铃薯、红薯交谈一下,但目之余光所及,窗外似乎闪过一个人影。
    她向来警觉,便将马铃薯与红薯收起来,整理一番,施施然开了门,便看到厢房外的院落内,有个青衣、玉冠的男子站在那里,正瞧着一支桃花出神。
    这人不是杨氏之人,身份不明,又是年轻男子。江承紫看见院落内四下无人,觉得这样贸然前去询问并不妥帖。
    她想着就要退回来,那男子却是忽然转身,直直就瞧过来。   名门天姿
 。。。

第六十一章 暮云危机

    江承紫原本想着男女大防,也不知来人底细,会不会这是一个圈套,被人暗害。所以,她决定悄无声息地进屋关上门,自顾自地睡大觉。
    可就在她刚伸手要关门时,那男子听见有轻微的动静,便蓦然转身,隔了三两支桃花,直直地瞧过来。
    江承紫当即就呆住,一只手就放在门上,瞧着站在桃花树下的那个男子。是少年人的模样,青丝玉冠,面目干净,周正的五官,墨玉般的眸子,穿戴整齐,一丝不苟。
    他算不得多好看,但他整个人有一种熠熠生辉的光芒。
    这一刹那,即便在许多年后,江承紫的记忆依旧很鲜明。这青衣玉冠的男子转过身来的刹那,顿时有一种云破月出的惊艳。
    他瞧见她,只短短的惊讶之后,却是先红了脸,乱了神情,赶快垂了眸,慌忙胡乱拱手,道:“我,在下,在下不知姑娘在此,实在唐突。”
    他手忙脚乱的模样,反而让江承紫放松。现代社会的男子初次见面总恨不得如开屏的孔雀急不可耐地要展示自己天下无双的美貌和智慧,像这样不知所措的慌张率真模样,却是再难见到的。
    她只是瞧着他不语,只觉得心情愉快,他却只管弓身站在那桃花树下手忙脚乱地拱手说话,院落里除了他慌乱的声音,便是一片沉静,而远处山中有鸟鸣的空音。
    “我,在下,我,这就离去。”他终于是找出合适的词语来。
    江承紫并没有说话,也没有关门。因为在这时,她还感觉那些花木对于这个男子有着一种莫名的欢欣。
    “你,我——”他见她久久没有回应,只言片语也没有,便终于是缓缓抬起那仿若有千斤重的头,偷偷地瞄了一眼。
    江承紫依旧站在门框内,与那男子之间隔了三两枝桃花,便是隐隐可入画的场景,让人会无端想起诗里初见的浪漫。
    然而,男子太过局促,仿若不曾与女子,即便是小姑娘这般单独说上一两句。只是好不容易抬头瞧了她一眼,便又低了头,不好意思地说:“在下,唐突。”
    江承紫虽然一直防备着,但到了此时,却是忍不住掩面“噗嗤”一笑。
    他听得她笑,便是怯生生地抬眸瞧她,问:“敢问,姑娘,是。。。。”
    他后面便问不下去了,脸红得很。江承紫便觉得这男子越发可爱,就脆生生地问:“你是要问我是谁家的,怎在这院落里住着?”
    “是。”他小鸡啄米似的点头,点得玉冠都有点松。
    江承紫不由得又嘻嘻笑道:“瞧公子衣着也是富贵人家,却屡屡失礼,你却没说你是谁呢。”
    她本就是九岁的女童,声音稚嫩娇脆,加了略略的撒娇,那声音有一种黄莺出谷之美。他一愣,便又是一阵手忙脚乱的拱手,连连赔礼,道:“在下乃暮云山庄二公子姚子秋,别号草木道人。”
    “草木道人?”江承紫对这别号有点奇怪,便是问了一句。
    谁知道姚子秋还没回答,便有脆生生女子声音响起:“阿秋,你禁足期间,又到处乱跑,仔细阿爷知道又罚你。”
    “大嫂,你莫说与阿爷听。”姚子秋着急地喊道。
    江承紫循声看去,便看见廊檐那边走过来一个身着齐胸窄襦裙,披着红色大氅的女子健步而来。女子绾了乌云髻,在这刚健的步伐里,乌云发髻上的金步摇摇曳多姿。
    女子面若云霞,眉眼间含着笑意,光华灿烂的模样以及那银铃般的声音,让江承紫骤然想到里的王熙凤。
    “二叔这话却是不对。你这般说来,却让贵客以为我是搬弄是非之人呢。”女子一摆手示意身后的丫鬟站定,她却是伶牙俐齿地打趣姚子秋。
    姚子秋本就不善言辞,如今被这女子一打趣,更是闷在原地不吭声。
    女子却是吃吃地笑,转过来对江承紫说:“九姑娘,我家这二公子方才唐突,你却莫要见怪。这暮云山庄内的一草一木可都是他的宝。他最喜欢就摆弄这花花草草。为此,我公公却不知讨了多少气来受。”
    “大嫂,你这般——”姚子秋又急又恼,直直跺脚,却又怕踩着一旁种植的花草,那模样十分滑稽。
    女子却是不顾矜持哈哈大笑,说:“二叔,你从来沉醉于你的花草,即便阿爷罚你,你也不曾这般恼怒。如今却是怎了?”
    女子虽是询问,却又是一番打趣,姚子秋干脆不说话,低着头,尔后夺路而去。
    女子这才笑道:“九姑娘,你却莫见怪。”
    “何以见怪呢。二公子倒是有趣得很,仿若对这花草都有情。”江承紫随口敷衍一句,心里倒是暗想这女子好生无礼,也不自我介绍,这会儿就在这里与她攀谈。
    这女子哈哈一笑,说:“二叔从小就喜欢花草。家国天下,建功立业,马革裹尸统统不喜欢。他所在意之事都是园丁之事。为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