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莺雄 >

第218章

莺雄-第218章

小说: 莺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文莺虽觉得奶娘说的有些夸张,不过她和封敬亭现在的关系还真有些让人头疼,妻不妻,妾不妾的,整个就是一个在外面偷人的。

    小姐是心大的,不过许氏却不放心,次日封敬亭再来,便有意无意的提起鸢儿,说要给封爷赔礼。

    封敬亭只是淡淡应了声,并不怎么在意,还反问她“鸢儿是谁”,许氏见此顿觉放了心,封爷心里只有小姐,旁人再做什么也掀不起浪来。

    郭文莺很觉许氏想多了,封敬亭真想要女人,什么样的没有,怎么可能被一个小丫头给勾住了?

    不过他说是回头再来看她,这一去倒是连着好久没再上门了。她心里也颇不舒服,就好像她真的是他的外室似得,也不知这种生活过起来,什么时候是个头。

    自封敬亭走后,她又恢复于宅和自己家两点一线的生活,只不过地方由甜水街换成了朱子街而已。

    跟于凤阳学了一个月,学问见长不见长不知道,至少艰涩的古文她也能读懂了。

    而从第二个月开始,于凤阳开始教她一些治国的道理,甚至把多年官场的经验也都传授了给她。

    郭文莺打心眼里感激老爷子,有好长一时间,他再打她,她也不跑了。有时候老爷子不在府里,她就跟于沐英玩一会儿,这孩子十分粘她,跟她也十分投缘,有时候她也时常做些小东西送给她,不过大部分时间两人坐在一起练字,就是背书似乎也能背的很快乐。

    这一两个月几乎是郭文莺过得最安逸的生活,简简单单的,没有任何起伏。这一两个月,封敬亭一共来了四次,第一次还拉着她滚床去,后来几次约莫是太忙,只是看她两眼,说几句话就匆匆走了。

    虽然她没说什么,但心里却时常会想他,有时候深夜独自抱被而眠,也会时而想起他。

    她身上还留着出入禁宫的金牌,可以随时进宫的,但她从没想过要去皇宫找他,他们两人之间从来都是有着一堵墙,在皇城之内相处的窒息,而在皇城之外却又成了深深的思念。

    不过封敬亭对她也不算薄,虽人没到,四季的衣物用品却没少了往这儿搬,国库不富足,皇上的私库也没什么钱,他自己在宫里的日子过得紧巴巴,倒是对她很是大方。

    郭文莺想起从前有人跟她说过,一个男人如果舍不得给你花钱,那说明心里没有你,看来这个男人也不是一无是处的。

    眼看着快过年了,家家户户都开始准备年货,许氏从进了腊月就开始大肆采买,府上新添了几个丫鬟下人,人多了,事也多。而马上要过年,于老爷子的应酬也逐渐多了起来,郭文莺也不好天天到府上去打扰,便隔两三天去一会儿,其余的时候都留在府里自己温习功课。

    正好趁这几日,陈掌柜把卢家的铺子一些账册呈给郭文莺看,慢慢让她熟悉铺子的运营情况。

    郭文莺此时才知道,原来母亲留给她的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十几间铺子,每一间都有盈利。陈掌柜也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处处打理妥帖,也根本不需要她多费心思。

    过了腊月二十,朝臣也开始放假了,有些要回家返乡的,都开始准备起来。

    今年是新帝登基的第一个新年,礼司的官员特别重视,几次上奏,要大操大办。皇上看国库不算充盈,也没答应了,不过还是下旨由贵妃督办宫宴,贤妃从旁协理。

    这一两个月可能深受打击,严玉兰的精神一直不是很好,每日里都恹恹的,虽不能说足不出户,却也很少迈出凤鸾殿。偶尔出来一回,也是去太后那里坐坐,闲话家常。

    她进宫这半年来,皇上极少出现在她的宫里,就算偶尔来了,也从不在她宫中留宿。

    宫里人都知道贵妃不得宠,对她也不是很上心,反倒一心巴结着前些日子恩宠不断的贤妃。

    皇上与女色上面不是很上心,宠幸过的嫔妃统共就那么两三个,还都是从前府里出来的通房,贤妃是唯一在恩幸册子上有过登记的嫔妃,外头进贡了些什么好东西,也都少不了她那一份。

    宫里人都知道,这回皇上下旨由两人共同准备过年,两位娘娘暗地里都较着劲呢。

    
  
  
  
第四百二十四章 二宫

  
    江玉妍虽心里多少也知道皇上对她多半不是真心,说什么恩宠,却连她身子都没沾过,她最多就是空担了个名罢了。不过就算她不痛快,也绝不让严玉兰得了好。

    她一心要在这次的宫宴上压贵妃一头,盘算着怎么让这个年过得异于往常的热闹。她还故意挤兑的贵妃和她打赌,要在最后的“庆隆舞”上和贵妃一争高下。

    严玉兰对于皇上近来总是出宫的事颇为不满,里面也隐隐猜到皇上多半在宫外有女人,否则也不会从不翻后宫的牌子,她就不信男人不偷腥,真能耐得住?

    宫外的女人虽然着紧,可江玉研这个笨女人却也不是善茬,仗着自己是太后的侄女,屡次跟她过不去,她又怎么能让这女人得了好?

    宫里人都抱着看好戏的精神等待着,倒要瞧瞧究竟是东风压倒西风,还是西风压倒东风。而身为婆婆的江太后也一向是个唯恐天下不乱的主,见两个儿媳内斗,私下里也会添上一把火。她明面上支持江玉研,但其实心里却早有了把她当弃子的心思。

    皇上有没有真的宠幸她,别人或许不知情,她身为后宫真正的主人,却早就知晓了。在她眼里,江玉研就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她便早存了心思,派人用重金重新物色一个新人代替她的位置,那女子自是国色天香,少有的美貌。比之郭文莺都要胜上两分,郭文莺自诩容貌出众,想独得皇宠,天下可没有这么便宜的事。

    至于江玉妍,随她和严玉兰斗得你死我活的就是了。

    抱着这个心思,江太后自是更热衷于在里面煽风点火,鼓励江玉妍,还说什么不斗赢严玉兰,她根本登不上皇后之位。

    江玉妍为了皇后之位,也是拼尽全力和严玉兰一争。于是,在这样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热烈气氛中,一场热火朝天的二宫争斗好戏终于拉开了帷幕。

    ……

    ※

    封家祖上原来是谷依族,三百年前逐渐与汉家通婚,渐渐地学了汉家的习惯。可有一样古老传统却保持了三百年,亘古不变。那就是“庆隆舞”。

    “庆隆舞”是最具谷依族风味的节目,一直以来都是年宴上的保留节目。“庆隆舞”又称“马虎舞”,是谷依族早期的民族舞蹈。该舞蹈分两方阵营,一方舞者头戴兽面具,身披兽皮,扮作动物;另一方舞者身着谷依族的古老服装,扮作狩猎者。两方撕斗,最终勇者为胜。

    除夕临近,过了腊月二十三祭灶,礼司便传知各宫总管封印准备过年事宜。

    由礼司奏明太后,按宫中旧例传告各府第王妃、诰命、公主、郡主,及一二品大员的女儿,于腊月二十五进宫过年。

    郭文莺也算是一二品大员的女儿,她父亲虽然只有爵位,可仗着祖上福荫,每年进宫的都有郭家的女儿。

    她本不想凑这个热闹的,可一早定国公夫人来接她,还带着郭婉云一起,说她是侯府嫡女,自然要代表侯府进宫去的。

    她要进宫,自然把郭秀枝给抛在一边,嫡长女只有一个,断无两个的道理。

    郭秀枝知道后,已经到定国公府闹过一回,说公府欺负侯府的人,本来只是亲戚何必管人家家事?又说永定侯早就准了她进宫的,闹着非要去,后来把郭义潜都给闹出来,两个大耳刮子扇上去,顿时就老实了。

    无论从哪方面看,郭文莺都是正正经经的嫡出,有她在,郭秀枝一个继室所生的又算怎么回事?何况现在正是给郭文莺一正身份的好时机,郭义潜怎么可能叫一个小丫头给搅了?立刻让人把郭秀枝给拖了出去,送回侯府,就说是他说了要给她禁足。

    他是郭氏一族的族长,这点权利还是有的,郭义显本来就对谁进宫,谁不进宫没什么概念,也没理这个茬,只叫人安抚了郭秀枝几句就算完了。

    郭秀枝自是哭闹不止,自从母亲死后,她在府中地位大不如前,父亲也不像先前那般宠爱她,每日里只知道钻进小妾房里厮混,早把她忘到一边去了,就连婚事也没半个为她操持的。她越想越恼,心里越发痛恨郭文莺,若不是她出现,原本属于她的一切又怎么会被人夺走?

    因这里面的诸多关系,又是伯母亲自来接,郭文莺也不好抚了他们的心意,只能装扮好了,跟着一起进宫。

    这天一大早,京都的贵妇贵女们全体齐聚皇城苍震门前。

    冬日里寒凉,站在寒风里,呼出的气都是白的,可能前日刚下了雪,到处银装素裹的,只是雪化之时格外的冷,不过这也阻挡不住众女眷们争奇斗艳的心。

    各府的王妃、公侯夫人今天都是一色大红绣花氅衣,粉红衬衣。公主们和各府小姐们,也都是个个打扮的花枝招展的,都着了节日大妆,把平时都舍不得穿的好东西,都一股脑的拾掇到身上。一个个聚在一起相互品评着衣衫首饰,大有比拼的意思。

    郭文莺今日穿着一袭浅紫百褶裙,披着淡紫色狐裘,裙摆刺着几只蝴蝶,眉间刺着耀眼的兰花,斜插一支紫色流苏,水灵灵的大眼睛仿佛能谱写一切,嘴唇不点自红,略施胭脂,长发随清风飘起来,伴随着垂坠的响声,仿佛荷花中的仙子,迷迷离离的,让人不禁升起怜爱。

    她的衣裙大都是封敬亭派人给置办的,尤其是那身紫色的狐裘,珍贵之极,全天下也没几张紫色狐皮,又能做成裘皮更是少见的不行。她这身打扮十分出众,乍一出现便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便是皇室的公主也被她给比下去了。

    郭文莺对这些女人投来的审视和嫉妒的目光很不适应,倒颇有些后悔穿上这件裘衣。这是封敬亭两天前送过来,也没说这东西有多珍贵,她出门出的急,便顺手抓起来穿在身上,却没想倒是格外出众了。

    定国公夫人有心让郭文莺在人前多显露显露,积累些人脉,便牵着她的手,穿梭在各府王妃和公侯夫人之间,代为介绍。

    
  
  
  
第四百二十五章 贯耳

  
    郭文莺的大名,便是没人介绍也早就如雷贯耳了,前些时日闹闹哄哄的金殿撞柱事件,早被传的街头巷尾人人尽知,审她的案子连三法司都动用了,三堂会审,这在南齐朝廷都是极为少有的。听说南齐立朝以来,只有三个人被三堂会审,又在金殿殿审过,第一个就是前朝大太监杜新宇,有名的杜公公,此人作恶多端,惑乱宫闱,最终被五马分尸了。第二个就是景帝在世时的朝廷第一反贼董大海,此人先后任太子太傅,内阁左相,几乎颠覆了南齐朝廷,称作第一反贼一点也不为过。

    然后第三就是郭文莺了,她之所以能与杜公公和董大海同等待遇,不是她作恶多少,主要是因为她是女人,南齐立朝以来第一个任职过三品大员的女人,或者从前朝也没见有哪个女人做过官,而能有她官做得大的更是绝无仅有。就这一点,已经足够骇然,也足够让天下人记住她的名字了。

    京中关于她的传闻多如牛毛,还是多个版本的,不过那都是之前的,后来听闻她没死成,被皇上发配保定府,可又不知怎么的拜了于阁老于凤阳为师,这会儿摇身一变,又从囚犯成了贵族小姐,大摇大摆的又出来了?

    对于郭文莺女扮男装打仗做官的事,京中贵夫人们褒贬不一,有说她不知所谓的,也有赞她为女人争气的,不过不管怎样,她的名声之响亮,绝对是京城女人之最。所以这些贵夫人虽心里不待见她,但面上还是和气的招呼着,颇有几分长辈的亲热姿态。

    不过那些年轻的公主小姐们就没那么和善了,一个常年扮成男人的粗人,跟帮大老爷们厮混也就罢了,可她居然还长得这般标致,穿着也胜她们一筹,真是越看越不舒服。她们心中不忿,不免对着她指指点点,说话也不免酸不溜丢的。

    郭文莺对这些贵女视而不见,只当她们是嫉妒了,等国公夫人去跟大长公主见礼时,便一个人走到偏僻处,静等着后宫传见。

    她刚站定,就见楚唐的夫人,那位方大奶奶向这边走来,她看见郭文莺只微微点了点头,并没多生疏,却也没过来亲热攀谈。

    郭文莺回了一礼,心里颇觉不是滋味儿,从前方大奶奶对她百般亲热,真是拿她当自家人看的。或者也因为方云棠的事,对她有了个隔阂,再不肯像从前一般相待了吧。

    说起来这也怪她,是她先行悔婚,又间接害了方家,若没有她和方云棠的关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