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席卷天下II >

第491章

三国之席卷天下II-第491章

小说: 三国之席卷天下II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在贡院内,孔融主持了祭拜孔子的仪式。

“诸位,准备行大礼。”

孔融在前,荀彧、贾诩、徐庶、荀攸、田丰、沮授以及一众监考官员在后,面对庙内的孔子画像,三叩九拜。

孔融老激动了,科举考试即将开创一个崭新的时代,儒家的时代,儒家的盛会。

跪拜后,孔融亲自为老祖宗孔子上香,转身对同僚们拱手行礼,道:“此次开科取士,为国家社稷选真正贤才。吾等秉公起誓,当不徇私情,不受请托,不受贿赂,有负此意,人神共诛。”

“有负此意,人神共诛!”诸人一起起誓,荀彧他们心中明白,前朝取仕,皆是推荐,其中徇私受贿着众多,推举的官员鱼龙混杂。而秦峰设立开科取士,以题考之,取贤纳士,实乃国家兴旺,民族兴盛的基本所在。

当秦峰提出这个制度的时候,无不震惊。实乃孔圣人教育天下后,最重要的一项举措。

这次开科取仕,事关重大,实则是为秦纳贤,可说关系到秦室统一天下的进程。就算没有这般隆重的仪式,荀彧他们也会兢兢业业。

“开~龙~门~。”

随着洪亮的呼声,开科取士,一个全新的时代,拉来了序幕。

各地上京赶考的举子,依照天地玄武、宇宙宏光等编号,依次入场,有序的进入号舍。

号舍,专门是为举子考试食宿之所,号舍左右两壁砖墙在离地一二尺之间,砌出上、下两道砖托,以便在上面放置上、下层木板。

号舍充分体现了科举考试的公平,因为考生不论高低贵贱,不论家庭经济状况如何都可参加科举,科考不仅是考核成绩,也是考核考生的人品。考生除了一生衣物,禁止带任何其他东西入场。

号舍里有考篮,是考生进考场时带进来的,里面装了一些干粮和考试用具如笔、墨、纸、砚等,但考生带的干粮必须切开,以防考生作弊。

当所有举子进入号舍后,一阵密集的锁门之声,接来下,万物宁静了,只剩下奋笔疾书的声音。儒家的气息,在天地间汇聚,就算是荀彧、贾诩这些已经成名的名士,身在其中也得到了一次洗涤。

这是天下文武贤者的盛会,腐朽的、羁绊华夏前进的士族推举制度因此泯灭在历史的长河中,许久未动的华夏力量之轮,又开始滚滚转动。

“是人民在推动,是人民中的贤者在推动,我根本不算什么。”秦峰总是这样说道。

然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是一个人,用他坚固如山的信念,对华夏的热忱,对人民的敬爱,打破了千年的壁垒,开创了新的时代。

一天后,考试结束,考生们略显疲惫,纷纷离场。

庞统也返回了客栈,他就看到了魏延。

魏延出来的早多了,关心问道:“贤弟,考的怎么样?”

庞统胸有成竹,“就算不是一甲,二甲绝对没有问题。”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句话的大致意思是说:文,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名,文章做出来,欣赏角度不同,个人观念不同,不好分出谁高谁低。但武力比拼就简单了,谁被打趴下了肯定就输了,没有任何个人观念和欣赏角度可以夹杂在里面。

魏延钦佩道:“一甲只有三人,状元、榜眼、探花,赐为进士及第。我相信,兄弟的能力,少说一个二甲的进士出身。”

庞统就问:“兄的武举如何?”

魏延哈哈一笑,道:“还算顺利,为兄不才,但也饱读兵书,通过文考不成问题。三日后就是实战考核,看为兄胯下马,掌中刀,拿个一甲给你看看。”

三日后,放榜了。

一大清早,举子们就集中在了贡院外,贡院大门对面长长的榜墙上,已经贴出了巨幅的榜单。举子们拥挤过去,查找着自己的姓名。

有中举者,兴高采烈,有找不到自己名字的摇头叹息。

“我中了,我中了!我中状元了!”一声尖叫,震惊了所有人。

只见一位肥头大耳的举子,激动的又叫又跳,紧跟着就跪了,激动的泪涕齐流,仰天叫道:“苍天有眼,祖上有德,圣人保佑,弟子这里拜谢了。”

“来人呀,来人!”他抓住跑过来的仆从,连连说道:“快快,快马回乡跟我爹我娘报喜。让他们祭天祭祖,披红挂彩,净水泼街,黄沙垫道,迎接我这位新科状元呀!”

“是是!”

“啊啊哈~。”他刚要大哭,又一把拉住要走的仆从,道:“还有,把我东郡的姑妈,陈留的舅爷,谯县的姨母,徐州的表亲,叫他们通通接到府上来迎接我这个状元。”

四周的举子们看到这种态势,愣神,而四周围观的百姓看到状元这么激动的语无伦次,个个偷笑。

“是是……。”

仆从刚要走,谁知又被拉住了。

“还有还有……。”状元又是一阵大叫,众人纷纷摇头,心说这位新科状元太没有定力了。

状元拉住仆从,又嘱咐道:“一定要记住,千万别忘了,还有我那几位漂亮的表妹,一个都不能少,全叫来迎我这个新科状元。”

“嗷嗷~,公子,您就放心吧。”仆从终于狂奔出了人群。

“老天有眼!”状元一阵磕头,猛然从怀里摸出一只烤鸭,猛啃一气,又大哭起来。

四周所有人看到后,一片哗然。这就是新科状元,华夏历史上有了科举考试后,第一位状元!许多没有在皇榜上找到自己名字的举子愤怒了,因为状元竟然就这样,中状元后不说感谢丞相大恩,第一时间竟然要找表妹,还在这里痛哭流涕啃烤鸭发泄!

没有中榜的举子当时就受不了了。

但也有许多人喜笑颜开。

“怎么样?一百贯没有白花吧!”

“哈~,虽然没有这位状元福气好,但也中了个二甲头名。”

“还是兄弟运气好,我就是个三甲。”

“中了就是好的,走,喝酒去。”

于是乎,中榜之人,喜笑颜开,纷纷呼朋唤友结交同年,一起玩耍去了。顺带脚,一群人拉走了状元,“状元大人,别在这里啃烤鸭了,走,我请你去邺城楼饮酒!”

庞统和魏延看到了全过程,他们认识这位状元,就是住在同一家客栈的张葵张大公子,表字庄元。

“士元,你中了没?”魏延找了半天,没看到庞统的名字。但是在武举榜单上看到了他入围的名字,入围后还需实战,此刻没啥可高兴的。

“恭喜兄长入围,小弟榜上无名,这也是在意料之中。”庞统淡淡道。

魏延想起怀里的考题,点了点头,“果不其然,是在意料之中。”

庞统渐渐愤怒,道:“还以为是遇到了骗子,没想到真的是考题。”

二人一阵沉默。

这时候,旁边有声音传来,“我三人千里而来,却不曾想到,这科举大比竟然只是一个笑话。季常兄,公琰兄,小弟费祎先行一步,返回荆南去了。”

庞统耳朵一动,急忙过去拦住要走的费祎。他上下打量费祎和其同伴,发现个个气度不凡,最起码,肯定做不出当中啃烤鸭的事情来。庞统急忙道:“诸位莫不是零陵蒋琬,江夏费祎,襄阳宜城马良?”

三人望去,白眉马良拱手一礼,“不知这位兄弟?”

“在下庞统庞士元。”

“哦!”三人吃了一惊,瘦瘦的蒋琬道:“莫不是庞德公府上,凤雏庞士元?”

“凤雏不敢当,正是在下。”

四人虽然都是第一次见面,但神交已久。

这时候又有两人走过来,其中一人眉清目秀,道:“在下鲁肃,见过诸位先生。”

另一人道:“士元,可还记得我。”

庞统仔细一看,见礼道:“原来是子瑜兄长。”此人是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

这一刻,江南的大贤可说齐聚一堂,他们感秦峰仁德为民,又开科举新政,实在创文武盛世。他们不远千里而来,此刻都是心灰意冷。

年轻的费祎又道:“诸位兄长,小弟先走一步离开这伤心之地,待得回到江南,在找诸位兄长一叙。”

“贤弟慢走,为兄和你一起。”马良道。

于是乎,众人相约一起回程,结伴离开这里。(未完待续。)

第七百七十章庞统大闹贡院

诸葛瑾、鲁肃、马良、蒋琬、费祎,五人来自江南,千里而来,上京赶考。没想到带着志向而来,却是纷纷名落孙山。

他们早早来到邺都备考,居住期间,也是隐约听到有考题流出,售卖一百贯。但他们胸怀正气,心向秦峰,认为贩卖考题一定是有人趁机行骗。但就目前的形势来看,应该是真的。毕竟中举者个个獐头鼠目,而状元郎都是那样的,无法令人信服。

众人乘兴而来,遇到这种事情,顿时心灰意冷,相约回家。

“士元,你不走吗?你也没有中榜,还在这里做什么?”诸葛瑾问道。

庞统是听着秦峰的故事长大的,他一直在研究秦峰的治国理念,并沉迷其中不能自拔。放眼天下,真正全心全意施用仁政的诸侯,只有秦峰一家。北地的繁荣,百姓的幸福生活,就是明证。

所以,当秦峰开科取士,号召能人志士为国出力,庞统便义无反顾,跋涉千山万水,来到了邺都。

开科取士为了什么,就是为了选出真正的贤才,群策群力,结束乱世,重开华夏盛世。开科取士打破了千年的壁垒,为天下文人开了一条报效国家的明路。也只有真正为国为民的人,才会破开重重压力,实施这样重大的举措。

庞统深知诸葛瑾等人的,皆是真正的德才兼备之士,这么一大批人伤心离开,对于未来的秦室来说,损失太大了。

“这不行,不能让他们走。这些人都是江南的才俊,损失太大了!”他急的抓耳挠腮,朝天鼻一抖,急忙拦住众人,道:“诸位兄长,此事定然是有小人从中作梗,吾等切不可因此心灰意冷。丞相仁德,礼贤下士,实行的仁政毫无私心,举世无双。北地的繁荣,民间的安定和富足,相信诸位兄长已经留在了心中。”

“吾等既然能够来到这里,皆愿追随丞相真正为华夏为百姓做些事情。此番出了这样的事情,吾等应警示丞相,惩处宵小才对。若是就这样走了,我等比那宵小强不了多少,还谈什么匡扶社稷,安抚黎民?”

诸葛瑾他们闻言止步,面面相觑,他们也是一时意气,加上伤心,这才要走。庞统的话犹如暮鼓晨钟,惊醒了众人,众人就是脸红羞愧。

马氏五常,白眉最良,马良惭愧道:“诸位,士元贤弟说的很对,明主被蒙蔽,吾等劝谏职责所在,就这么一走了之,比之贩卖考题的宵小更加不如。”

众人纷纷羞愧点头。

实诚的鲁肃皱眉道:“开科取士,国之重典,如今榜单已经放出,木已成舟……。”

后世蜀汉丞相蒋琬道:“虽木已成舟,但只在明主一念之间。若明主顾及颜面,淡化此事,小弟这就一走了之。若明主严查,说不得,小弟说什么也要留下,为明主助威!”

后世蜀汉另一位丞相费祎道:“但吾等皆是白身,如何送达天听?”

众人一时间犯难。

这时候魏延哈哈一笑,道:“我这位士元贤弟,早有后手。”

众人惊讶。

“不知士元贤弟可有什么办法?”诸葛瑾问道。

庞统微微一笑,道:“听说一会丞相会来这里视察,诸位兄长且看小弟闹他一闹。”

随着时间的过去,贡院外依旧聚满了举子,大多数都是没有中举的人。众人互相诉说,渐渐的,有人贩卖考题的事情,经过数以百计的人相互印证,浮出了水面。

又过了一会,街面上徒步走了一些人。个个威武不凡,尤其中间一人,器宇轩昂,龙行虎步。

庞统眼尖,激动道:“丞相来了!”

其实庞统是第一次看到秦峰,他为什么认得,是因为秦峰的画像在民间广为流传,北地都是长生牌位。江南也有供奉,百姓渴盼大救星的到来。

有心人,就记住了秦峰的相貌,庞统就是其中之一。

诸葛瑾等人亦是激动,他们学业之时,多听秦峰事迹,每每希望一见,今天终于是见到丞相本人了。

庞统就在众人的掩护下,拿出早已经准备好的竹竿,飞快将一张纸条,贴在了贡院大门上的牌匾之上。这边一扔竹竿,众人就躲到了一边。

秦峰就在典韦、许褚的保卫下,又有军机处六位军师陪伴,来到了贡院大门外。此次乃是科举第一次盛会,秦峰岂能不来贡院亲眼看一看,他就来了。

为了不惊动百姓,秦峰微服而来,就看众多举子正在查找榜单,暗暗点头,举步就要进贡院。抬头这么一看,“嗯?”秦峰的脸色顿时阴沉了下来,用手里的扇子拍在了荀彧的胸口,便向贡院的大牌子指去。

主公从来不曾大人,挨了一扇子的荀彧心头一惊,不知发生了何事。

不单单是荀彧,众人都向贡院的牌匾望去,顿时全惊呆了。

只见金碧辉煌的贡院匾额,被一张纸糊住了半边。秦峰亲笔所写的苍劲‘贡院’二字,竟然成了‘卖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