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官居一品 >

第109章

官居一品-第109章

小说: 官居一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已经可以预见到,那些聚拢在自己身边的清流,会带着嘲讽与鄙视散尽,不再与他为伍。更可怕的是,皇帝的恩宠也将转回严嵩身上,让他独自面对强大无比的严党,还有可怕的锦衣卫。
  残酷的事实教育了徐阶,他终于明白,在严氏父子这对厚黑高手面前,自己的功力还差得太远。整整半天时间,他滴水未进,整个人都处于浑浑噩噩的状态,无助地等待着皇帝的宣判。
  终于,面沉似水的陆都督从大殿中出来,低声说一声道:“诸位大人,陛下召见。”
  严嵩向他投去询问的一瞥,陆炳微微点头,便转身离去了。
  ※※※
  徐阶如行尸走肉一般,跟着严嵩进去大殿,便听到皇帝冷冰冰的声音道:“原先的督抚都不堪重用,诸公还是推举一下继任吧。”
  徐阶心中咯噔一声,知道方才所料果然不假,他简直快要难过死了,双手强撑着身子跪在地上,颤声道:“陛下,是不是等张经回京之后,当面问过再做定夺?”能拖得一天算一天吧,这也是他最后能为张经做的了。
  嘉靖冷哼一声道:“看在你的面子上,朕已经不杀他了,难道还不知足吗?”
  徐阶的嘴巴一下可以塞个鸭蛋进去,严阁老的嘴比较大,可以塞个鹅蛋进去,两人皆是一脸的难以置信……大家陪皇帝玩了这些年,深知这不是位仁恕之君,只会把人往死里整,压根不知道什么叫‘刀下留人’。
  毕竟还是徐阶年纪轻,脑子反应快些,趁着严阁老还没合拢嘴,便给皇帝重重磕头,泪如雨下道:“陛下仁恕啊……”往板上钉了最后一颗钉,让严嵩没法再搅和了。
  严阁老对皇帝的脾气一清二楚,一看到他眸子里幽幽的光,知道这就是最终决定了。心中不由奇怪声:‘怎会未竟全功呢?’不过虽然没有像想象的那样,让他俩拉着手上刑场,但至少把张经拿下了,徐阶也会受到很大的牵连,也算是差强人意了。
  现下还是享受一下胜利的滋味吧,徐阶是彻底蔫了。没人能和他争了,严嵩便慢悠悠道:“老臣以为,此役赵文华有督战之功,胡宗宪有统筹之功,两人又相处得宜……不如就让他俩继续干下去吧。”
  “不行。”皇帝一口回绝道,他实在不敢想象,如果让赵文华那个笨蛋当了总督,东南会变成什么样子。见严阁老可怜兮兮的望着自己,嘉靖便胡乱想个理由道:“京里离不开赵文华,过些日子等新总督上任后,就招他回来当大司空吧。”大司空就是工部尚书,主管全国各项工程……赵文华原先就是工部的侍郎,这下也算是扶正了。但扳倒了张经,赵侍郎便是实际上的东南老大了,却被调回京干这个包工头,不是明升暗降又是什么?
  严嵩心头突然一阵明悟,他感到有些沮丧,却不敢表现出来,而是呵呵笑道:“既然陛下舍不得赵文华,那微臣就实在想不出合适的人选来了。”
  皇帝又看了看三位‘站桩大学士’,三人果然只是摇头,说也没有合适的人选,谁也不敢惹严阁老。
  “徐卿家呢?”皇帝把视线投到徐阶身上,问铭感五内的内阁次辅道:“你可有合适的人选?”
  面对着天上掉馅饼似的第二次机会,徐阶深吸口气,努力镇定下来道:“苏松巡抚周珫,曾上疏言御倭有‘十难三策’,且久在东南抗倭前沿,经验也很丰富,微臣斗胆推荐之。”
  “准了。”皇帝挥挥袖子道:“让胡宗宪做他的副手,即刻晋升为左佥都御史巡抚浙江。”
  “张经、李天宠贪生怕死,怠战养寇,本该斩首以儆效尤。但皇天有好生之德,念尔稍有苦劳,即可削籍为民,遣返原籍,永不叙用!”
  “晋升卢镗为浙江总兵,俞大猷为苏松总兵,其余参战诸将官升一级,有大功者升两级。”
  “浙江巡察使沈默不辞劳苦、勤勉任事;不避矢石、忠诚敏锐,朕心甚慰。特赐穿麒麟服,任浙江巡按兼监军道。”
  金口玉言,便为圣旨。徐阶当即草诏,李芳代天用印,然后便快马送往东南,去造就一场超级大地震。
  望着鱼贯而出的阁臣和太监,嘉靖帝的嘴角挂起一丝冷笑,显得那么高深莫测。
  其实徐阶根本不必担心,即使张经真的被杀头了,他的地位也不会受到丝毫的影响。
  ‘因为无论你们闹得多么热闹,朕都是冷静的旁观者和最终的裁决者。’嘉靖皇帝无声道:‘这个天下只有一个主人,不会出现第二个的。’
  一阵自我感觉良好之后,嘉靖帝拂袖起身,回玉熙宫修炼去了。
  ※※※
  “这是为什么?”都督府中,严世蕃逼问陆炳道:“皇帝怎么突然冷静了?”
  陆都督一脸坦然道:“我一句对你家不利的话都没说,一直都在把那个张经往死里骂。”
  严世蕃跺脚道:“不是让你保持沉默吗?你只要说差不多是这样就行了。”
  陆炳奇怪道:“我说东楼兄,我可是一心帮你办事,是陛下突然改了主意,怎么怪起我来了呢?”
  严世蕃气呼呼道:“你一帮我们说话,陛下就以为他的头号亲信也成了我严家一伙,还能不提防咱们?”说着很啐一口道:“妈的,便宜徐阶那老小子了。”便愤愤走了。
  待他走后,沈炼从帐后转出来,拱手道:“谢大人回护劣徒。”
  “他帮了我,我自然要报答。”陆炳摆手笑道。
  沈炼点点头,目光投向遥远的南方,轻声道:“日后少不了大人多费心。”
  “没问题。”陆炳笑道:“这个师弟我认定了。”却没有看到沈炼目光中的决然。
  【本卷终】


第四卷 【不为青史为苍生】


第一九九章 总督的嘱托
  杭州的这个冬天特别冷,下雪比往常几年都多,甚至还结了冰。
  但再糟糕的天气也拦不住阿蛮轻快的脚步,她穿着漂亮的小绸袄,准时跑到沈默的房间里,发出很诚挚的邀请道:“大叔,我们出去玩吧。”
  沈默怕冷,这种天气是决计不会出去的,便笑道:“阿蛮,我们烤泥鳅吧。”说完一脚把苦命的铁柱踢出去,让他去湖里挖泥鳅……冬天泥鳅全躲在泥巴里,完全丧失了灵敏,笨笨的正好逮,肥肥的正好吃。
  柔娘正在给沈默磨墨,闻言轻笑道:“大人,您还写信吗?”沈默又回了住了三五天,两人也渐渐熟稔起来。
  沈默摇头道:“先不管那些破事儿,以免影响了食欲。”
  阿蛮很认真地点头道:“烤泥鳅比较重要。”
  沈默哈哈一笑,让柔娘去准备一下材料。柔娘也是轻车熟路了,不一会儿便端着个托盘回来,除了必备的佐料外,还有几碟已经串好的香菇、蘑菇、鸡翅、鲜贝什么的,皆是沈默与阿蛮平日的最爱。
  阿蛮快乐的都要飞起来了,绕着柔娘转圈圈道:“姐姐真好。”让沈大叔听了十分郁闷。
  沈默和柔娘合力,将外间的熏笼打开盖,再隔上个铁架子,便是一方形的烧烤炉……这当然设计者的初衷,但沈默非要这样用,也没人能怎么着他。先烤几串给小阿蛮解解馋,等着铁柱两脚泥巴的回来,再把泥鳅洗净用铁钳子串好,才到了这次的正餐。
  这个腊月里,沈默的烧烤技术突飞猛进,只见一手如弹琴般拨动着架上的泥鳅,另一手拿根湖州产的狼毫笔,蘸上柔娘精心调好的佐料边烤边刷,动作优雅而有序,待泥鳅烤成焦黄了,佐料的味道也烤了进去。
  先烤出几串给迫不及待地小阿蛮解馋,阿蛮是极会吃的,她先剥去焦黄的皮,里面就露出白嫩的肉,送到沈默嘴边,让他先咬一口。沈默轻轻咬一小口,阿蛮才开心的小口小口吃起来,不是她俩装斯文,而是因为里面还有内脏,就得轻轻地撕咬,慢慢地品尝。
  ※※※
  几个人在装饰豪华的房间里进行烧烤,自己当然不觉着怪异,但当外人进来,一看到这一幕,定然是要惊掉下巴的,就算张经这种见多识广的老先生,也差点以为自己在梦游。
  直到沈默起来热情地打招呼,阿蛮将一串香喷喷的泥鳅送到他嘴边时,老总督这才反应过来,喃喃道:“你们也太能折腾了吧?”
  听到主人这番评价,沈默不好意思地笑道:“陪着孩子瞎胡闹,让大人见笑了。”说着便请张总督往书房说话。
  柔娘为二位大人奉上香茗,便关上厚重的木门,书房中顿时安静下来。
  张经端着茶盏,轻啜一口明前,便淡淡道:“圣旨明天一到,我和李天宠都要滚蛋了。”正式渠道总是要慢一拍,事实上这个消息,整个浙江都是知道的。
  沈默低声道:“对不起,没有帮到部堂。”这几天他一直躲在房间里,就是怕见到这位行将去任的总督。
  张经反而神色安详,眉目间并没有沈默想象的沉重,只听他微笑道:“徐阁老来信,向我讲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老夫便知道自己能落个‘永不叙用’的处分,已经是邀天之幸了……虽然他说是陆都督仗义相助,但直觉告诉我,你的报告才是主要推力。”说着看沈默一眼,呵呵笑道:“我很好奇,能不能透露一下?”
  沈默轻声道:“如果不是有大人物想救您,学生纵使写得天花乱坠,也是没用的。”
  见他不肯多讲,张经知道其中必有隐情,也不再问,而是深深作揖道:“无论如何,都要谢拙言仗义相助。”
  沈默赶紧侧身还礼道:“大人羞煞学生。”
  ※※※
  两人重新落座,张经的表情愈发严肃起来,只听他沉声道:“拙言,你对浙江今后的局势有何看法?”
  “急转直下。”这时候没必要藏拙,沈默干脆有啥说啥道:“大胜之后主帅却惨遭罢免,这对抗倭形势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尤其是大人您去后,满朝就再找不到一个,可以镇住各路将领,以及那些狼土兵的大员了。此消彼长,这无疑会大大稳定倭寇的军心,助涨他们的气焰。”说着叹口气道:“明年开春,他们肯定疯狂报复的……”
  “你说的不错,明年的春天会比冬天还要难熬。”张经淡淡笑道:“但也不用太过悲观了。”
  “大人请赐教。”沈默郑重道。
  “其实没什么神秘的。”张经轻声道:“经过这一年的艰苦作战,浙江军民已经不再那么慌乱。尤其是王江泾一战,让他们知道原来倭寇的主力也是可以被打败的,这种信心和经验的积累,才是这一战最大的收获。”说着定定地望向沈默道:“所以你得保护好参战的部队,尤其是领兵的大将,只要有他们在,浙江就乱不到哪里去。”
  沈默闻言苦笑道:“大人,这话似乎应该跟周大人说吧。”
  “只能跟你说。”张经沉声道:“周珫根本干不长久!”
  对于他的斩钉截铁,沈默十分吃惊:“据我所知,当时严阁老举荐赵侍郎,被陛下一口否决,又让徐阁老举荐,这才轮到了周中丞?可见陛下是决意不让严阁老染指这个总督了。”
  张经笑着摇摇头道:“知道我为什么被撤掉吗?”
  “据说是因为上面斗争的结果。”沈默轻声道。
  “别看严嵩权势滔天,但若是陛下要保我,他也不敢吱声。”张经压低声音道:“所以陛下对我的不满,才是根本原因。”
  沈默默不作声的听他继续道:“不是为别的,就是因为我的抗倭策略与陛下的思路截然相反。”只听张经面色平静道:“陛下希望速战速决,而我却徐徐图之,自然会对我不满,也乐见严党把我整倒。”
  沈默睁大了眼睛,有些不可思议道:“大人,如果真是这样,那这个东南总督,谁都干不了。”因为东南的形势摆在这里,就是把常遇春从坟里请出来也是白搭。
  “这话不中听,但事实确实如此。”张经不负责任地笑道:“只有等陛下多换几次,知道谁都没法速战速决,那位幸运的总督才能安心干活。”说着深深望沈默一眼道:“但你不一样,陛下这次任命你为巡按监军道。虽然官职不算高,却可以监察军政两界,比单单一个巡按要强太多……而且不让你做差事具体的正印官,这是对你的保护。”
  “保护?”
  “当前朝廷严党独大,偏偏名声又臭不可闻。”张经一脸哂笑道:“跟这些人混在一起,便如草生粪上,肥则肥矣,难脱自身之污。一旦严党倒台,就休想再立足朝堂了。”又呵呵一笑道:“不做差事具体的正印官,就可以超然于错综复杂的派系之外,却把监察权尽数交予,让他们对你既没法拉,也不敢打,这不是保护又是什么呢?”说着朝沈默拱拱手道:“恭喜沈老弟,现在整个浙江都知道你是陛下夹袋里的人,谁也不会跟你过不去的。”
  ※※※
  这些道道沈默也想到了,但未来太远,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