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权臣本纪 >

第173章

权臣本纪-第173章

小说: 权臣本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的品性为人,亦不会不来,且仔细一算,许侃自凤凰元年太后寿宴后,便未曾再踏足建康,他拥兵自重于上游,倘此刻不奉召入朝,定要引得朝臣遍地攻讦,成去非起身问道:“怎么不见许刺史?”顾曙答道:“刺史大人本要来的,临行前,其母忽气促高热,颇为严重,刺史大人不得已,只能请奏今上,免其元会。”成去非点了点头,“许母年岁已高,冬日染病,容易迁延不愈,倘撑不来冬春交替,确是危险。”
  见他似要往外走,伺候的内侍远远看见了,忙把几人的氅衣皆抱了过来,在一侧静候着。果真,这三人一同走了出去,内侍们连连上前将氅衣递了过去,只不过这几人素来习惯自己动手,内侍们也深知此点,并未帮其穿戴,施过礼便又都默默各自忙活去了。
  成去非在同虞归尘单独话别时,忽将一路的揣测道了出来:“我怀疑,不是许母病了,怕是刺史大人不太好。”虞归尘扭头看他,并未问他缘何作此语,只道:“荆州已经十几载未有变更了,荆楚军也异常勇猛,如果真是他病重不济,会给天子上奏举荐的。”
  正因许侃盘踞荆州多年,其麾下猛将如云,无论治军或是行政,皆整齐肃然,上游才日渐持重若此,他自是坐镇一方的实权人物。不过也正因如此,加之建康又处于大将军同世家长达数十年的拉锯消耗中,荆州天高皇帝远,遂几乎成他许侃一家之私产,荆楚军向来瞧不起中央军,成去非于并州一役中多有体会,倘不是自己最终浴血得胜,怕也不能得邵逵一部正眼相待。
  成去非于脑海中将许侃这十几载功绩大略过了一遍,沉声道:“他几个儿子皆不成器,平日疏于教化,无一人可比其父,真正有作为的是他底下那四大名将,但论才干魄力,坐镇荆州,怕也比许侃差上几分,至于是否忠心不二,许侃在和不在,恐不可同日而语。”虞归尘默默思忖良久,方道:“他一旦大去,中枢势必要借机收回荆州之权的。”两人碰了碰目光,皆未再往下深探,只因彼此心照不宣,荆州于扬州,始终是潜在威胁,许侃对朝廷遂事到如今未曾行出格举动,但中枢从未放心过许侃,可笑者不过,人人却皆愿得许侃之位,不管有无贰心,能得上游之重,在西北始终不稳的境况之下,毕竟可携威以制扬州,这一点实在太过诱人,而届时,时人亦明了,荆州争夺大战中,四姓必是当仁不让主角,既无大将军,四姓便再也不可能是原来的四姓。此一时,彼一时,势也。
  一事方定,随即便怀抱别样心事的成去非回到家中后,随即换了便服直往木叶阁来,琬宁正神思恍惚背对着他低抚着什么,以至于毫无察觉他本就近似无声的脚步,室内一个下人也不见,成去非静观琬宁举动半晌,直到她肩头微微颤了几下,他方上前,一只手拂过她肩头,顺着胳臂停在手上,目光却已扫到她手中捏着个白缎的猩包,琬宁回神,这才明白是他进来来,抬起隐忍得发红的一双眼,不无伤心道:
  “这里头装的是晒干的茉莉花,芳香仍在,”她随即垂首将旁侧的一双春日尚可穿到的新履移至怀中,脸上落下两行滚烫的泪来,却凉到心窝子里,“皆是芳寒姊姊留给我的,她托人送来,那传话的人说,她已是罪身,不能亲自来了……”暖阁中的温意鼓蓬蓬地在她脸颊上流动,琬宁还是觉得冷的很,僵僵地望着成去非不动。
  “大公子同殿下,缘何至此?岭南之苦,大公子不会不知,”琬宁将手中物一一放下,目中有疑惑,有征询,更有不解,“大公子这是要置殿下于死地,大公子当真就这么恨殿下?一定要如此吗?”
  成去非无谓看了她两眼,转身朝外室走去,自己斟了盏热茶,漫声道:“收好你的善心,此事不该你过问,你倘记挂芳寒,我大可告诉你,琬宁,我给了她机会,她不肯要,大约同你一样,留在我身边,总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恐惧?”他不觉带有讥讽,盖因她同样质疑他的目光,到底让他不快,他来她这里,本不是要寻这无端的意气的。
  果真,这潦潦草草的几句,登时伤透琬宁的心,她怔怔辨着他话语中的影射,成去非不觉间已走回她跟前,瞧了瞧她发呆的模样,冷笑道:
  “琬宁,你又在思想什么呢?我来猜一猜罢,乌衣巷的大公子,把他第二任正妻推入了人间地狱?他这人当真有杀妻的嗜好?”
  琬宁并未听清,只是轻声询问:“大公子在说什么?”成去非嘴角微微上翘,笑意还未散尽,“我说,你倘是害怕,我日后便不再来叨扰你,免得你噩梦。”琬宁定定看着他,眼泪忽止不住喷涌而出,一句话也说不出。成去非挑眉回望着她,“你懂些什么?是非对错,不是你坐在闺阁中想出来的,你心这般软,又这般糊涂不清,我怕是在你跟前杀只兔子,杀只鸡,你都要以为我凶残无道,她犯的是国法,不是我要杀她,你可听明白了?”他忽觉悲哀,不由联想当日顾未明之事,无论何人,包括那犯下罪行的当事者,皆不肯正视己之大过,仿佛他才是那十恶不赦之人,只管恣肆杀戮,他几乎忘了,她是读君子之书的,她倘为男儿身,执笔青史,自己也必将在她手底永世不得翻身,他终究是不光明,不正大,他在她眼底心里,未必就不是那岭南的毒泷恶雾,或者亦如殿下所观,九关虎豹的罪名,担与不担,尽在他人口齿之间,由不得他做主。
  灯花燃了一瞬,复归平静,两人出奇一致默了片刻,成去非不禁低叹一声:“我都忘记了我来你这里,本是想要做什么的……”他目光上下梭巡,见她穿着新做的衣裳,装扮宜人,甚是秀美,可一双眼睛已哭得微肿,睫羽上还挂着颤巍巍的泪珠,他不能不去在意她在他面前的软弱,以及那些莫名的自以为是中夹杂的一缕固执,她的零泪如雨,不过为那无心无肺之人的罪有应得,而他的苦心孤诣,他的负芒披苇,她不是懂一些的么?缘何此刻,化为毫不在意,而徒留一腔指责?
  琬宁却忽起身跪倒在他面前,抱住他哽咽道:“妾知事已至此,不可挽救,但求大公子让殿下同芳寒姊姊待春暖冰融再上路罢!”她只管嘤嘤直哭,心里宛若刀割,大半日里她是神游物外,她抑制不住去想当日阮家那些无辜的生命来,只觉摧心剖肝,此刻重温一般淋漓地流血。成去非惊异地看着她如此动作,以至于渐渐泣不能仰,遂厉声道:“你这是做什么?我方才的话,你还是未听明白?你快起来,成什么样子!”他本不想作色至此,无奈琬宁就是不肯起身,哀求不停,必要耗住他应下来的势头,成去非实在厌恶他人以此缠夹不清来要挟自己,忍无可忍时,便一把拧住了她手腕,提将起两肩,狠狠往榻上一推,随之欺上身去,一脚踩在榻沿,一面俯下捏住了她下颚:“你是不是又欠鞭子了?!我惯得你这般放肆!”
  琬宁未做反抗,被摔得晕眩不已,不知是撞到了何处,脊背上火辣辣的一阵疼,成去非捏得她更是痛,泪花子在眼眶直转,好半晌才喘上一口气来,目光缓缓滑过他的眼角眉梢,唇畔指端,待他松手之际,终无力地将头软瘫向一边,仿佛一头即要病逝的小兽。
  他直起腰身,冷冷看她良久,才伸手抚平她因方才纠缠弄乱的鬓角青丝,漠然道:“我知你多半是物伤其类,但此事你干预不得,我倘是你这样的心肠,早连敢都不剩了,罪孽之人,不值得你如此伤怀。”
  反复地言说,他已觉麻木疲惫,她的眼泪从来都不只是为他一人而流,成去非终想起自己是要来问她年节还有无喜欢的东西,他好吩咐家中管事去为她置办,他自嘲一笑,忽觉了无意趣,再也不想多说一句,只是探身查看了一番,确定她并未受明显伤痕,便轻轻扯过被衾,帮她掖盖好,大步走了出去。
  隐约的爆竹声似是贯彻长干里的东西两头,头顶的冷星越发晶亮,成去非心底毫无预兆地涌起一阵从未有过的孤独,只是一瞬,陡然又消逝了,但这足以让他清楚地捕捉到难言的怅惘与失落,成去非再抬首时,赵器已慢慢走来,并未察觉到主人的异样:“大公子,石启的书函。”


第222章 
  凤凰六年元会重在验查考课之效; 凤凰五年所行新考课之法,囊括中央官、州郡县长宫、内外长官之属吏、散官、武官等不一而足,以改旧制重外不重内之弊。在官者一年以后,每岁言优者一人为上第; 劣者为下第; 如此三载,主者总集采案,其三岁处优者超用之,三岁处劣者奏免之,其优多劣少者叙用之,劣多优少者左迁之。每岁一考,积优以成陟罚,累劣以取黜; 改旧制官员频于更迭以致政事不恒之过; 连带打击迎新送故之风,因国朝度支部无此项支出,遂馈饷银皆出于百姓; 出具考课法时亦略涉及此点; 出具公文中有相连新规:到任者不予新造楼舍府邸,离任者不予相赠钱粮兵吏。
  目不暇接的考绩薄上; 天子随处可见的则是各类“第一”“最”等字眼:
  “钱塘令李真、余杭令汪兴之,皆奉公恤民、恪勤匪懈; 百姓称咏; 诉讼希简; 经历诸县,访核名实,并为二邦之首最,治民之良宰”。
  “琅琊太守、梁州刺史,考绩为一州第一。”
  “张茂之,历山阴、建康令,长于拨烦,善适权变,吏民敬服,号称神明,治为天下第一。”
  其间巴蜀郡太守石启考绩尤为引人注目,石启虽在巴蜀为官不足两载,治绩却显,改粮道以保军务,平西南异族叛乱,问民疾苦,推举贤良,为巴蜀郡第一。英奴对其印象依旧停在当初土断之事上,此时不免更是青眼待之,遂多有留心。如此种种,认真盘点,凡为一等者,皆需赐衣马器物,天子看着眼底纸上太平,封赏照例刺下去。而待考绩薄归总于台阁,成去非同顾曙等人再核查存档,忙碌有时,凤凰六年就此发端。
  不觉间东风归来,春水春鱼,春汀春雁,天光妍和,芳菲发越,江南之地已可晴眺春野。就在临近上巳节,皇室贵族、公卿大臣照例准备一年一度曲水宴之际,岭南却传来殿下骤然薨逝的消息,有识也好,无识也好,时人不免一番嗟叹,仿佛此乃早可预料的公开事实。昔日座上客,今日阶下囚,金枝花萼,一缕芳魂,到底断送于几无人烟的蛮荒之地,细想自有合理之处,但凡流放岭南者,向来罕有存活者,冷酷的自然之道,并不因高贵或卑贱的身份而有所区别待之。不过换言之,此时的殿下已不再是殿下,东园秘器自与其再无瓜葛,本该礼同皇子的葬仪也化繁为简,尸首葬于鸡笼山,不设祭,不入成氏祖坟,头七后,百官不具素服。
  如此简陋,如此潦草,殿下走完她二十余载的生路,成去非在尽了为人夫而亦不再为驸马的礼节后,吩咐将那因明芷大去而随之自裁的芳寒就地葬于他乡,以免那毫不起眼却心怀真善的婢子做了孤魂野鬼。一切似乎太快,他以为她或愿于阿毗地狱中抵死谩生,跛鳖千里计日而待,然如同自暴自弃般的陨落,其中是否真有那瓷瓶的暧昧参与,他已无从探究,也不愿再耗费心神去细思量。
  日斜人静,孤坐园中许久的琬宁,肩上坠了几瓣如雪的花瓣,她已无心去赏他在冬雪纷飞之时许下的有关春日的一切。丧服未除,尽管无人在意,无人需要,待室内长灯点明,她仍是僵坐如此。
  直到四儿悄悄上前,低声告诉她:“大公子来了。”琬宁置若罔闻,坐在花树下,犹如一尊玉像。四儿不得不接连重复两次方才的话,琬宁方稍稍抬首茫然问:“是谁来了?”
  她本无需相问,因他已踱步至眼前,极为随意地替她拂去了盈盈花瓣。他身上的气息她熟稔如昔,正因乍然重得,她只剩心慌撩乱,目底是萋萋芳草,纷纷落英,唯独无他。
  是两个月,还是三个月?琬宁一时算不清楚,他自元日前的那次拂袖去后,不曾再踏入木叶阁半步,她亦未曾再出木叶阁半步,只是在守岁的当夜里,独自一人看着那隔断他同她的一壁墙,橘园中那株橘树尚将数根枯枝越过高墙伸到她的视线之中,她却不能再得以见他,无从开释。盖因那次独立小园太久,没过两日,她葵水一来,便痛得蜷在榻上,死死咬着手背,疼到极处了,她惶惶以为自己要死掉,死倒未必可惧,可惧者无非不能再见他一面,终忍不住断续向四儿求道:
  姊姊去请他来好不好?
  四儿会错意,见她痛苦至此,飞奔而去只将大夫请来而已,她无从再求告二次,奇异在于,这一出如其来的疼痛,反倒教她心绪自此平和,那九回肠断的思念似随污血一同从体内滑脱而去,她不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