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镇国公主GL >

第75章

镇国公主GL-第75章

小说: 镇国公主GL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算什么好朋…好腹心呢?”
  韦欢哭笑不得道:“我并没有生气,娘子近来举止进退也都称旨,没什么要规谏的地方。”
  我见她还不肯和我说真心话,急道:“那你昨日怎么就辞了我出去了?方才我见你脸上也有些不自在,你不要诳我,我…我可不是那么好诓骗的。”
  韦欢听我指明,才终于变了脸色,却并不是生气的样子,只是定定凝视我道:“并不是生气,只是觉得…娘子长大了。”她伸出了手,似乎是想要碰一碰我的脸,可动作又犹豫得很,伸出一半,手便悬在半空,手指蜷了起来,我急得不了,自己上前一步,把脸一侧,贴在她手上:“给你。”
  她又是吃惊,又是好笑,手在我脸上用力捏了一下,我不让她收手,两手捉着她的手往自己脸上按:“好捏么?好捏都给你,只要你告诉我你又生了什么气,随你怎么捏。”
  她越笑得厉害,将另一只手也伸出来,两手捏着我的脸颊向外扯,做成个鬼脸的样子,我配合地挤眉弄眼,粗着嗓音道:“小娘子,这张老脸,你可还中意?”
  韦欢笑得弯了腰,一手捂着肚子,边笑边道:“中意,中意,这张脸我可中意了。”
  我本不期她有这样回答,反倒愣了一下,急切地问:“真的?”
  她一怔,顷刻便直起身子,微笑着在我脸上摸了一把:“阿谁家女娘不想要这样漂亮的脸呢?”她的表情实在太僵硬,我见这表情,心里隐隐有些意动,故意靠近她,捉了她的手再往我的脸上靠,眨着眼,一动不动地看着她问道:“阿欢是在夸我好看么?”
  我看见她的瞳孔骤然放大,像是突然被踩了尾巴的猫,她猛然收回手,装作不经意地偏头,捋了捋自己的鬓发,笑道:“当然,二娘容颜秉自天后,将来必是个大美人儿,独孤娘子什么时候进宫?要我同宫门处吩咐一声么?说来今日教坊的人也要进来,圣上赏的红线毯倒正好可以用上,省得还要另外置办舞茵。”
  她的举动实在是太不寻常,不像是朋友间的单纯的赞赏,我的心仆仆直跳,一种隐约的猜测浮上心头,却又不敢确认。我努力地回想昨日的情形,想想她是什么时候开始生气的,可越想,我就越觉得自己的心跳得很厉害,我想她也许大概可能也是有点喜欢我的,那种喜欢不是朋友之间的喜欢,或许…有些别的什么东西在里面。可我真的不敢确认。
  这样的感情实在是太过诡异,太过超前于如今的时代,很有可能只是我的一厢情愿。就算是我来的那地方,两个女生之间手挽手,偶尔亲亲抱抱,也是极其自然的事,韦欢她可能只是单纯地喜欢我,不含任何过分感情的喜欢。
  甚至我的喜欢,可能也只是那种喜欢,其实并没有含着我想的那种诡异的情感,只是源于青春期的一些冲动,因为身处这男性匮乏的深宫之中,导致这样的冲动被越放越大,被我误认为是那样一种喜欢。
  可万一,我对她的喜欢,是那种喜欢,她对我的喜欢,也是这种喜欢呢?若是万一呢?我们相处已有一年多了,我对她的喜欢,一直有增无减,她对我最初还有些时冷时热,如今也是细心体贴,温柔备至了。我记得去年冬月,她连个斗篷都系不好,可如今,任谁也不能说她将我照顾得不好——若不是也对我有那么些喜欢,大约是做不到这样的罢?
  可是话再说回来,这种喜欢,到底是哪种喜欢呢?
  我这样喜欢来喜欢去地想着,一会儿就连“喜欢”这两个字都不知道该是怎么写的了,满心里念的、想的,都只是韦欢,再过一会,又连“韦欢”两个字到底是怎么写的也全记不住了,有人在扯我的袖子,我以为是韦欢,要叫她时,却发现自己连她的名字怎么叫的也忘了,张口就是:“到底是不是呢?”
  那扯我的袖子的人道:“娘子说什么?”
  我才惊觉这人不是韦欢,而是宫人仙仙,问她:“她呢?”
  仙仙道:“是问韦娘子?方才见她向前面,许是去迎崔二娘子了。”
  我道:“我也去。”走了几步,又顿住,问她:“你看我好看么?”
  仙仙笑道:“好看,整个宫里,除了天后,没人比娘子更姝艳俊绝的了。”
  我又道:“你可中意我这张脸?”
  仙仙有些惊讶,却依旧大方笑道:“自然是中意的。可惜妾不得托生个郎君,不然一定要千方百计地求尚公主了。”
  她说话时我一直留意着她的脸色,见她神态自然,与韦欢方才惊惶的神色绝不相同,心内渐渐生出一股喜悦,对她点点头,一本正经地道:“你若是个郎君,进宫只怕不易,除非像冯世良那样咔擦了才好。”不等她回话便一路小跑出去,到了前面,恰见崔明德与独孤绍两个人在脱鞋,便一溜冲过去,笑道:“你们来得可巧,我有许多好东西要给你们。”
  转过头,对在旁蹙眉而立的韦欢道:“客人来了,快把我的好茶拿来,还有今日得的毬衣。”
  独孤绍笑道:“今日有什么事,二娘这么高兴?”
  我笑:“有朋自远方来,不值得高兴么?”一面笑,一面频频拿眼去瞟韦欢,只觉世上再也没有比她更好看、更令人着迷的人了。


第129章 踏谣
  因怕早起风凉,不宜骑马,我与独孤绍约的本是午后,谁知她早早就来了,宫门上因我这里早有嘱咐,也径将她引进来,恰逢教坊张四娘亦来参见,我想独孤绍善舞,便邀她一道去了偏厅。
  这偏厅专为观舞、宴乐而设,因我不大喜欢热闹,亦少宴请,因此陈设简朴,我本还怕崔明德两个见了嫌弃,谁知进去一看,但见内外彻新,四壁上饰满了龙、凤、藻、龟之具,帐幔具用簇新彩帛,鲜亮明媚,地上亦新换了红线毯,彩光熠熠——红线毯产自宣州,色泽艳丽不输蜀锦、柔软顺伏更甚绒毡,是极好的舞茵。只因制作极费丝线,传闻一丈毯需丝千两,极耗物力,因此并不设为常贡,母亲寿辰,外州贡了六匹,计不足百丈,父亲爱好曲律,病时更是日日流连舞乐,却也舍不得在百戏台铺设这样昂贵的毯子,然而今日一次便赐了我两匹三十丈。我本来还想着是不是将这毯子拿出宫去卖了,换成官钱存在库里,没想到韦欢办事极是利落,早上赐下的红线毯,如今已换成厅中舞茵。
  独孤绍一进来便东张西望,一会摸摸殿内帐幔,一会看看四面雕花,足尖又在线毯上踢踢踏踏,啧啧赞叹良久,向我拱手道:“常闻天家气度,却未得幸一见,今日才知人间有此仙境。”
  崔明德瞥她一眼,不置可否。我面上只是对她笑,等走到一边,便招了韦欢:“怎么突然装饰得如此富丽?”自小我的殿中奢华便倍于他处,可今日这陈设,却是连我也有些吓到了,红线毯、彩帛都不用说,单只那三十余支婴儿手臂粗细的彩烛,便不知要费多少钱帛,那可不在常例之中。
  韦欢悄声道:“是吴王赠的彩烛,说可以烧六个时辰不灭,我们这里计得了五百支,我想这物件非是凡物,卖也未必卖得出去,不如就用了。四壁上垂挂、殿内彩帛亦是吴王遣人送的。”
  我道:“他这是大出血…我的意思是,费了大力气了。”
  韦欢道:“你这词倒也贴切,可不是像人割了一刀,大出血了么?他许多年不进京,一旦有机会,怎么可能不好好巴结京中人物?我听说他给太子送了两匹天马,缣、帛、丝、缎装了好几车,被太子退回去,说不可开这奢靡之风。”
  我忙埋怨道:“那你怎么不退回去?”被她一看,才知自己又说傻话——太子是长兄,是半君,教训弟弟,那是理所当然,我这做妹妹的退他的东西,不是摆明了不愿给兄长脸么?
  韦欢知道我想明白了,嘴角一勾,道:“比起他送太子和冀王的,你这点东西算什么?宫外头王公府里用彩烛的多得是,不差你这里。圣人还特地赐你红线毯,不就是叫你配着用的意思么?我用了一半,剩下一半,给你做嫁妆。”最后天外飞来一句,却是拿我打起趣来。我正是心中有些思量的时候,听她这话,怎么听都像有些酸味,拿眼把她一看,慢慢道:“我的嫁妆自有宫中承办,不劳你费心,倒是你的嫁妆,说不定要从我这里着落。”
  韦欢脸上的笑立时敛去,颦蹙道:“我和你玩笑呢,你倒又摆些子公主款儿。”
  我不料她说变就变,还怔着没动,她先已走开几步,那教坊中张四娘并许多行辈早已进来,一拥地向我见礼。
  父亲不甚爱繁华艳丽,宫中多自收敛,穿戴时不敢太逾了矩去,教坊内人却是不一样,个个都高髻、阔眉、红颊、朱唇,穿着各色间裙,裙摆较宫中常式为短,下面皆是彩色条纹裤脚、软锦尖头靴,那张四娘更是明目张胆地穿了红绿间裙,配铜鱼,戴步摇翠华,未语先笑:“见过公主。教坊贱艺,能得公主恩宠,是贱妾大幸。”
  她抬头时我见着眼熟,想是常在宫内伺候的,却又记不得她到底演过何等曲乐,便问:“你能为何舞?”
  这张四娘面露讶异之色,连独孤绍也不由看我,我道:“十六娘怎么这样看我?”
  独孤绍道:“二娘不知道?这位张四娘子是坊中名尤,能为《踏谣娘》。”
  我却连这舞的名字也不知,刚要问她,张四娘倒笑道:“市井谑舞,不足为公主挂齿。”
  崔明德亦道:“宫中名秀辈出,你又知道什么。”
  我见她们如此说,反倒起了好奇之心,命张四娘将这舞演来看看,她将眼波一转,笑道:“不知公主要观此舞,妾的兄弟却没进来,此曲须得两人合舞,坊中能配妾者,只有妾这个兄弟。今日她却去了别家,乞公主改日再召罢。”
  独孤绍道:“四娘的兄弟,是说裴润娘么?”
  张四娘将头一点,笑看独孤绍道:“这位小娘子似对教坊掌故十分熟稔。”
  独孤绍笑道:“我少时亦习竿木、柘枝之技,颇听了些故典。”
  张四娘笑道:“若是长习乐舞,想必能作阿叔子?”
  独孤绍道:“见过几次,未曾演过,若张四娘子不嫌弃,倒不妨一试。”
  那张四娘便看我,我心里还惦记韦欢,抬眼看她,她倒是兴致颇高地望着张四娘,过不多时,又去看那余下的教坊中人。我记得她说在宫外并不曾有许多观舞的机会,倒不如叫这些人演给她看,便笑道:“若如此,倒劳烦十六娘了。”
  那一群教坊娘子们听了,便笑嘻嘻拥独孤绍和张四娘化妆,又向我的宫人讨要男子衣冠,坐部伎取出许多锣鼓等物,并云板等,嘻嘻哈哈的十分热闹。
  我只是看不懂,便向韦欢走几步,道:“阿欢知道这舞有什么特别的么?她们都这样高兴。”
  韦欢道:“不知。崔二娘子知道么?”
  崔明德淡淡道:“《踏谣娘》是坊间戏谑之舞,一人做男子妆扮,号为‘阿叔子’,一人做妇人妆扮,且步且歌,是为踏谣。”
  说话间已见张四娘化了妆,做市井妇人打扮出来,临上场前尖脚一立,举目四顾,那一种半老风态,已不由令我叫了一声好,只见她径提了裙子左右一摆,徐徐踏进来,清声引歌,每一踏,便有许多和者和道:“踏谣,和来!”再一踏,便有人齐声道:“踏谣娘苦,和来!”
  等张四娘到了场中,才见独孤绍做醉酒之态,一摇一摆地进来。
  独孤绍穿的是我的衣裳,因要演个市井男子,所以便将我的朱衣反穿,她身量极高,穿我的衣裳时天然便短了一截,正如短衫一般,又歪戴个长脚幞头,手里举一壶酒,假装喝了几口,便将酒壶一扔,扔了还不足,又伸脚一踢,将足上罗袜踢落一半,旁边和者作怪,说:“阿叔子,足衣掉了。”
  独孤绍便东倒西歪地扭身去找——别人找物是弯腰顺着去看,她故意反折了腰身,眼睛倒过来去看脚,看来看去看不到,便骤然起身,鼓着两腮,瞪那和者道:“连足也看不见,哪来足衣?”
  一句话便笑倒了一片,连韦欢也扑哧一笑,我见她笑,也跟着一笑,韦欢听见我的笑声,回头一看,道:“二娘坐着看罢,你站着,谁都不好坐。”
  我道:“那你也坐。”
  她嗯了一声,我才恋恋不舍地离了她身边,坐到主座,又请崔明德坐下,案上已设了饮馔,我伸头去看韦欢的,见她面前的与我的一样,才放了心,分神去看场上,此刻独孤绍与张四娘已做了丈夫妇人殴斗之状,乐声轻快,鼓点欢腾,两旁和者都卖力调弄,将一殿中的人都逗得前仰后合。
  我顺着她们露出微笑,头一偏,叫人召了场边侍立的堂候官来:“这到底是演的什么?”
  那内侍低声道:“原是前朝有个苏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