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刺明 >

第35章

刺明-第35章

小说: 刺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没有像样的铁矿和煤矿。

  盔甲什么的,肯定是不用考虑了,没那个条件。事实上,除了战兵,军户根本没有盔甲。就是王世新的家丁,恐怕也没有像样的盔甲。大明军队的盔甲,都集中在九边和中原地区。张准想要获得足够的盔甲,只能依靠以后的战斗缴获,又或者是自己锻造。只不过,锻造盔甲,要比铸造武器还困难,暂时是不用想了。

  经过思考以后,张准下令将缴获的部分武器都熔化掉,用来铸造长矛。从黑豹那里缴获到的二十多根长矛,已经装备下去了,每个伙长和伍长都有一根,可是还不够。而且,缴获到的长矛,从质量上来讲,张准还是不太满意的。

  明军的长矛,枪杆是用木头制成的,因为保管不善等原因,这些枪杆一般都显得比较脆弱,很容易被利刃砍断。真的打起仗来,甚至没有竹枪好用。真正好用的长矛,枪杆应该是用白蜡木做成的,秦良玉的白杆兵装备的就是质量极好的白杆枪。张准搞不到白蜡木,只好另外想办法。他要铸造的,乃是纯铁的长矛,从头到尾都是纯铁,不用任何的木材。

  这样的一根长矛,张准测算过,重量超过三十斤,没有一点力气,是挥舞不起来的,这样也好,刚好能够让护卫队的战士,有强烈的上进心。想要用得上这样的长矛,就要拼命的训练自己,提升自己的力量。

  张准试验了一下,觉得相当不错。这样的纯铁长矛,在战斗中,将是绝对的主力,无论敌人使用多么锋利的刀子,都不可能将长矛砍断。只要刺杀的力量足够,绝对是一枪一个,一枪一个,干净利索。除非是钢铁做成的盾牌,否则,一枪就能扎碎。

  李奉来估算了一下,一根纯铁的长矛,大约需要五十斤的生铁,加上其他的材料,每根长矛的费用,大概在二十两银子。如果护卫队全部装备的话,费用将是二千两银子左右。

  “二千两白银……”

  张准不得不承认,哪怕是在古代,精良的武器也是靠银子堆出来的。不知道一杆火枪得多少钱?恐怕没有五十两银子搞不定吧?如果火枪都这么贵的话,只怕红衣大炮什么,就要更贵了。

  看来还是要自力更生啊!

  自己炼铁,费用肯定不用这么贵。

  问题的关键是,在哪里能够弄到铁矿和煤矿呢?

  “锋哥,你明天到赵家屯的时候,跟赵老八说,我想见见那位虞先生。”张准想到了一个主意。

  “好。”杨锐锋答应了。

  张准的意思,是要用精盐来换取铁料,要是能够直接换取武器就好了。

  第二天,杨锐锋就按照张准的意思,跟赵家屯的赵老八说了。赵老八答应传话给虞楠悌,但是同时告诉杨锐锋,虞楠悌可能不在山东。如果要等他到来杨家屯,可能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在五月份到来之前,显然是不可能了。

  “虞楠悌不在山东?去哪里了?”张准好奇的问道。

  “据说是到大同宣府一带去了。”杨锐锋回答。

  张准下意识的点点头,没有说什么。

  虞楠悌背后的那个主上,能量还是蛮大的嘛,居然跑到山西那边去了。

  莫非,她居然有本事,将山东的精盐,贩卖到遥远的山西去?

  本来张准还有点怀疑,虞楠悌背后的这个人,会不会是那天在崂山解救的那个女盐枭,只有她才有送礼给杨映菡的可能。可是现在看来,应该不是。一个可以将私盐卖到这么远的盐枭,怎么会落入那样的陷阱里面?再说,她跑到崂山去做什么?那里又没有私盐!

  既然虞楠悌不在山东,张准只好将此事暂时放下。

  “玉麟,你有空没?我想跟你说个事情。”

  升旗仪式举行后的第三天,杨凯德居然跑到军营来找张准了。

  “有。什么事?”

  张准言简意赅的说道。

  杨凯德看了看军营上空飘荡的六角星红旗,羡慕的说道:“那个,旗帜,能不能也给我们一面?”

  张准疑惑的说道:“伯伯,你……”

  心想,你老人家都快要六十岁了,还来护卫队折腾?我训练起来的时候,可是不留情面的,哪怕你是未来的岳父大人。别的不说,光是每天红石滩的长跑,你老人家就吃不消啊!

  幸好,杨凯德解释开了,和张准想象的不同样。

  原来,始作俑者不是杨凯德,而是尹根盛他们几个。这些老人家,觉得自己为护卫队做事,也算是护卫队的一员,护卫队的军装他们不要,但是希望张准给他们一面旗帜,表明一下他们的身份。说白了,就是要让大家都知道,他们是和护卫队关系紧密的。

  没错,以前他们是害怕王世新这个王八蛋,不敢贸然出头。但是,护卫队轻松的干掉了黑豹,他们就不怕。现在的他们,恨不得所有人都知道,他们是在为护卫队做事。这可是无上的荣光啊,人人都以此为荣!

  杨凯德难得的倚老卖老,很无奈的说道:“玉麟,你不给我们一面旗帜,我们干活没什么劲头啊!”

  张准委婉的说道:“伯伯,这可是军旗!是战场上使用的!”

  杨凯德不死心的说道:“我知道,这不是……你能不能给我们也弄一面差不多的旗帜,表明大伙儿的身份?”

  张准疑惑的说道:“伯伯,现在全屯的人都知道,你们是给护卫队做事的啊!还需要什么旗帜来表明你们的身份?”

  杨凯德急忙说道:“当然需要,当然需要。你看,你们的升旗仪式,我们都是旁观者,其实是不算在里头的,你说是不是?玉麟,你不能将我们这些老头子排斥在外啊!凭啥你们年轻人就划在里面,我们这些老头子,就被排斥掉了呢?”

  张准正要苦口婆心的解说根本没有排斥这回事,忽然脑海里灵光一闪,想到了什么。他沉默片刻,缓缓的说道:“杨伯伯,给大伙儿旗帜倒是可以。但是,前提是,他们必须对这面旗帜发誓,永远忠于这面旗帜,不离不弃,始终不渝。要是有人背叛,将严惩不贷!”

  杨凯德愣了愣,一时间没有完全弄明白张准的意思。

  张准解释说道:“旗帜什么的,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是需要一个身份,是吧?既然大伙儿想要标明自己是护卫队的骨干支持者,那没有关系,咱们成立一个组织。”

  杨凯德疑惑的说道:“组织?什么叫组织?”

  张准有条不紊的说道:“简单来说,就是类似于闻香教之类的,很多人的集合体。但是,性质绝对不是闻香教那样装神弄鬼的。咱们的组织,都是自己人。都是护卫队的铁杆支持者。大家参加这个组织以后,经常在一起活动,交流自己的想法,贡献自己的力量,履行自己的义务。”

  “比如说,杨伯伯你参加这个组织以后,可能要负责某方面的工作。举个例子,你负责后勤。如果我带着护卫队到什么地方作战,需要大伙儿支援。我也不找别的父老乡亲了,就找你。我告诉你,我需要后勤支援,然后你就负责去完成。”

  “你怎么完成呢?你当然是找组织中的其他人。我们组织的每个人,都应该是骨干,是大伙儿的带头人。我们每个人的身边,都应该有几个军户,只要你们发布什么命令,军户们都会积极的踊跃的参加,一起努力完成这个任务。”

  “不知道伯伯看过渔网没有?我们这个组织的每个成员,就是渔网中的粗绳,其他人就是渔网中的细线。粗线和细线互相交织在一起,就构成了绵密的渔网。但是,最后决定渔网是否起作用的,主要还是我们这些粗绳。”

  杨凯德听得不是很明白,他一个古代人,怎么可能理解什么叫组织,但是,他对张准的想法很有兴趣,兴致勃勃的说道:“你等一会儿再说,我将他们几个都叫来,大伙儿一起合计一下。”

  张准点头说道:“好!”

  杨凯德转身去了。

  趁着杨凯德叫人的时候,张准认真的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


第046章 生夏宗,火星旗,誓词!

  本来,张准还没有想到,要创建什么样的组织,他还没有时间考虑这方面的事情。但是,杨凯德刚才提出的要求,提醒了张准,仅仅依靠护卫队,是不能掌握全部的人员的。要掌握更多的人员,还得依靠强有力的组织,嗯,类似于宗教的组织。在大明朝提政党,太先进了,不实际。

  在凝聚力方面,组织还是有很大的作用的,只要将这个组织的每个成员,都融入到民众当中,所有的民众,都会受到这个组织的影响。其中的道理,就没有必要详细描述了,相信读者都基本明白。

  “玉麟,人都来了,你再详细的跟大伙儿说说。”

  相信尹根盛等人对张准的提议也很动心,杨凯德远远的一叫,他们就急匆匆的跑过来了。

  “好。”

  张准点点头,详细的将自己设想中的组织描述了一番。

  来自后世的他,对组织的概念、类型、架构、运行、原则、权责、内部管理等,当然不会陌生,使用一些很浅白的语言,就能让所有人都清楚明白。

  尹根盛等张准说完,有些疑惑的问道:“玉麟,你说的这个……组织,我听着,怎么和闻香教不太一样?”

  张准摇头说道:“咱们的组织,和闻香教可是差远了,根本是不同类的。闻香教是什么人都要,来者不拒,人越多越好。咱们可是有要求的,达不到咱们的要求,坚决不收,宁缺毋滥。另外,咱们组织的宗旨,和闻香教也是完全不同的,管理层级,管理方式,权力和责任,也是完全不同的。”

  邹火鸣问道:“闻香教的口号是无生老母,真空家乡,咱们组织的口号是什么?他们的口号叫得漂亮,可是总觉得不像是真的,玉麟,你怎么说?”

  张准想了想,说道:“我们组织的口号,是建立大同社会,人人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幼有所养,老有所依,鳏寡孤独,都有人照顾。总之,大伙儿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说着说着,觉得这些口号太遥远了一点,于是换了语气说道:“口号都是虚的,脚踏实地才是最重要的。要让大伙儿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大伙儿才会支持我们。装神弄鬼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所以,我们招收的每个人,都应该是踏踏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的。”

  杨凯德点头赞道:“没错!我们要的就是这样的人!踏踏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

  李奉来说道:“那……咱们的人数,岂不是很少?”

  张准点头说道:“目前的杨家屯,有六百多口人,我觉得我们的成员,有三十人已经很多了。”

  杨凯德说道:“三十人……那是不是少了点?”

  张准说道:“我们要的都是骨干,是真正有本事的人。只有高标准,严要求,我们的组织,才会有活力。只要我们三十个人都发挥自己的作用,足够了。人再多,要是不做事,又有什么用?朝廷在九边有几十万的军队,还不是被鞑子打得满地找牙?”

  对于张准的这个说法,杨凯德等人不是很懂,互相对望一眼,没有什么异议。什么组织不组织的,只有张准自己懂得,他们只需要按照张准的吩咐做事就好了。

  邹火鸣说道:“咱们这个什么……组织,是不是也要来一面旗帜?”

  张准忍不住暗自好笑。

  这群老人啊,念念不忘的,还是旗帜!

  看来,自己搞的这个升旗仪式,的确很具有震撼力啊!

  微微一笑,张准点头说道:“旗帜没有问题,我现在就有很好的腹案。不过,在这之前,我们是不是要讨论一下,这个组织叫什么名字?旗帜挂出去,也得有个名堂不是?”

  杨凯德说道:“这个还要你来,咱们都没有文化,能想得出什么像样的名字来?”

  张准当然知道是这样的结果,这个组织,无论是哪个方面,都是牢牢的操纵在他的手中的。杨凯德等人都是做事的人,想事就要差一些。想了想,张准慢慢的说道:“大家觉得,生夏宗这个名字如何?”

  这个名字并不是他一时心血来潮想出来的,是他高中的时候组织的一个小团体,只有五个人。这个名字的由来,有两个解释。第一种解释比较小资: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虫之静美。第二种解释比较豪迈:华夏永生不朽,薪火代代相称。

  他现在所处的乃是明朝末期,各种各样的教派非常的活跃,除了闻香教之外,还有红阳教、三阳教、罗教、通天教、焚香教、混元教、大乘教、老君教、清香教什么的,林林总总,大部分都是白莲教的分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