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重铸清华 >

第711章

重铸清华-第711章

小说: 重铸清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夹起鱼肉,沾着镇江陈醋吃,饶是如此安逸从容自得的时候,李莲英还是站在一边小声的汇报宣礼处的事情。
    “英国方面,他们已经开始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军舰,军舰新在何处,眼下还不知道,英国海军部门看管的很严。我们的人现在还没有进展。”
    “英国皇家海军去年通过扩军案,要继续扩大他在海军上的优势,既然是要扩大优势,那么必然要创新继续发明新的军舰,咱们虽然不想和英国人在海面上别什么苗头,可也不能落后太多,法国人的东西咱们慢慢消化还来得及,英国这里,也要抓紧时间挖到东西,不惜一切代价。”慈禧太后说道,“必须要让他们研制的新型军舰,及时的让我们知道。”
    这个时候只能痛恨自己是个军事白痴了,特别是海军上的知识完全不懂,所以在这个角度上来说,文科生似乎不适合穿越,不然若是知道前面发生的一点点海军技术的革新,然后冲到英国人的前面去,这是多么大的一个成就啊不至于现在都还跟在英国人后面捡他们的牙慧。
    李莲英称是,“不过这事儿,也急不得,跟在洋人们身后捡便宜就好,听说有些人已经在酸溜溜说什么,中国最喜欢做的就是搭顺风车吗?”
    搭顺风车的意思就是说中国人已经习惯去购买西方已经成熟的技术和机器,来迅速的运用到他们的国内,这样的话,他们就免去了大量时间和资金投入来自行研发,这种腔调当然是很让人不舒服的,但是当然是无关紧要不痛不痒的,毕竟英国号称还需要领导世界一百年,那么中国就继续搭顺风车一百年好了。
    英国的事儿还有一件,“伦敦来报,说是女王的身体最近不太好,肺部出现了问题。”
    “这个无需管她,”慈禧太后说道,“女王的身子好的很,大约还有许多年可以活,现在不用准备女王会不会驾崩,或者是驾崩之后的布局,就先盯着,若是有人在里面动手脚,咱们也要快着些知道。”
    说完了英国的事儿,就接下去谈法国,“法国总理巴蒂斯特联系了我们的人,说他在国内的选举有些问题,要求我们帮助。”
    “他有什么问题?”慈禧太后也不停下筷子,还在大快朵颐,“他已经当了这么多年的总理了,还没搞定国内的事儿呢?”
    巴蒂斯特从顺利的解决好中法战争后续谈判之后,就藉此功劳坐稳了总理的宝座,这么一当就当了三年,虽然在后面一次选举之中因为议会的大佬们合力,他被赶下了总理的位置,但是随即中国方面配合着他的势力,使得巴黎的民生,比如商品价格的暴涨等等,又逼得尔比和沙比联合组成的内阁倒台,巴蒂斯特重新又上台执政至今,这真是难得的奇迹,要知道单单在中法战争短短的一年时间内,就已经换了三个首相而巴蒂斯特可以长时间执政,可见其的才干和抓住机遇,是多么的厉害。
    “还是议会里头的事儿,”李莲英解释道。

  ☆、六、法人之请(二)

法国现在的政体是总统议会制,但是总统只是拥有形式上的许多巨大权力,而实际上只有一个机关能够对全部权力进行染指,那就是议会,议会选出的总理人选秉持议会的意志组阁并且治理国家,而且党派议员们对于内阁的容忍度很低,这个容忍度很低的原因来自于弹劾内阁的门槛实在是太低了,在多党制的国家里面,随便几个小党派就能组团围攻内阁,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政治制度是以不稳定而著称的,这种不稳定的制度在平时还可以接受,但是在战时就会爆发出巨大的弊端,很大程度上内阁的频繁更迭会造成国家政策的混乱,进而影响到前线战略的部署,这是一定会发生的,而且在中法之战中表现的十分清楚,不负责任的内阁和频繁更换的总理都对于前线的作战做出了消极的影响。
    巴蒂斯特只是一个极小党派的党魁,在议会数百的席次之中只是占有十几席,平时时候只能是看着别人执政,但在中法之战中得到了机会,顺顺利利的把局面维持了下来,民众是看不到政治的肮脏和密约的,看不到海军被打包出售给了中国人,他们只会知道这一位总理阁下,不仅极大的减少了国家的损失,还让海外的殖民地得到了保留,那些被俘虏的士兵也可以妥善的返回法国本土,并且他十分厉害,和中国人达成了许多的贸易协定,让法兰西的出口迅速的超过了中法战争之前的水平,那么巴蒂斯特迅速的站稳了脚跟,他本来就是代表了巴黎城郊底层多数的农民的利益,中法之间,几乎没有农业上的冲突,反而是中国人现在十分崇尚洋货,对于法国的葡萄酒和白兰地热烈的追捧,而且对于法国某一些牌子,比如什么lv之类的手工牌子十分青睐,在农业和手工业方面几乎没有任何冲突,所以很快的,出口到中国的白兰地箱数超过了英国出口的威士忌,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才可以打动人民的选票,中国旺盛的胃口迅速的刺激了法国的种植业,农场主和农民们是不会忘记是谁的功劳。
    所以巴蒂斯特的位置一直坐的很稳当,出人意料的稳当,但是议会的大佬们是不可能看着原本一个无名小卒成为稳定时期的总理的,后来就借着“军舰资料出售案”来扳倒巴蒂斯特,一时间国内议论汹汹,把巴蒂斯特看成了卖国贼,但是巴蒂斯特在中国方面的提醒下早就做好了准备,提出出售的事情是在议会大多数人都同意废止远洋海军将海军建设中心转到绿水海军之后,中国方面提出了购买这些技术和图纸,这对于法兰西来说是一个十分得利的行为,把没用的废纸和未完成品出售,还卖了一个好价钱,这是完全符合法兰西的利益。
    两方攻讦不休,但是这个时候议会还是被尔比和沙比等大佬控制着,巴蒂斯特的名声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没有办法,他也只好在担任两年总理后,无奈宣布解散政府,但是随即在第二年的议会议员改选之后,巴蒂斯特的党派一跃获取了超过九十席的议员席位,这样的话,虽然没有单独过半,但可以轻轻松松的联合其余小党派当选执政了,这第一个是巴蒂斯特不笨,借助之前的执政权攫取了大量的公职,让自己的党派后备力量迅速的卡位,并藉此赢得了注意力——这其实也是执政权的魅力所在;第二就是在中国的帮助下,马塞省的新科省长就已经是巴蒂斯特的儿子担任,这是帮助的一个方面,其余的间接的支出,自然就不用多说了。
    当然巴蒂斯特的付出和许诺也是不用多说了,但是就算是巴蒂斯特现在执政了,成为了最近二十年以来执政时间最久的总理,他也还是避免不了议会的掣肘,毕竟他没有在议会占据绝对多数,这样的话,不得不要应付议会的刁难和诘问,巴蒂斯特没有想当第三个拿破仑的野心,但是他也不愿意一直这样被刁难。
    “帮他没什么问题,问题是巴蒂斯特能够拿出什么东西来,”法国现在已经成为了宣礼处和总理衙门的试验田,到底干涉一国内政可以到什么程度?这是两个衙门现在正在联合研究的课题,巴蒂斯特虽然是靠向中国,但是在外交上并没有多少帮助中国的举动,他靠向英国忌惮德国更胜过了和中国联合在一块,“这帮助当然是要交换的,他要是不愿意交换出咱们想要的,咱们也帮不了他,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慈禧太后夹起了一块鲈鱼鱼腩,肉质肥嫩,晶莹剔透,入口即化,姜味和酒味恰如其分的衬托出了鲈鱼的肥美鲜嫩,“好吃,”慈禧太后不由得赞了一声,宫女给倒了小半杯的绍兴花雕,温的刚好可以入口,她又喝了一口酒,“巴蒂斯特怎么说呢?”
    “他说愿意在柏林会议上帮助咱们,”李莲英说道,“可以为我们谋求在非洲的殖民地,如果必要的时候,可以将法国的一些的确转让给咱们,只是这个转让需要支付费用。”
    “柏林会议?”慈禧太后微微挑眉,显然是来了兴趣,“这个巴蒂斯特好聪明啊,知道咱们和德国一样,眼巴巴的想着去非洲了。既然他这么有诚意,自然就要帮助他,海军之前的参谋上将,现在的海军部长,拿了咱们那么多的银子,让他说话,先声援巴蒂斯特,”任何一国的军方出面声援行政官员,这都表明了行政官员的人脉极深,一般情况下,可以减少外界对他的批评,或者说是弹劾之类的,“其余的,先等到开会了再说,不过巴蒂斯特愿意给殖民地,别的地方再卖一点东西给咱们,那咱们什么事儿都支持他!”
    “可只有一个法国,再加德奥,只怕也不能压服所有的强国。”

  ☆、六、法人之请(三)

“那就再找人来帮忙,仔细找找总是找的到,”慈禧太后自信满满,也不知道她的自信从何而来,之前中法之战,连带着攻打吕宋,得罪了西班牙人,西班牙大使降旗宣布断绝两国关系长达三年,后来又去照看兰芳国,又把荷兰给得罪了,虽然没有断交,但荷兰一直在各国之间煽风点火,意图组织起一帮人来对抗中国,当然,这个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但是总免不了有一群苍蝇在耳边嗡嗡嗡的,李莲英实在是想不到欧洲除了德奥还有什么国家会帮助中国,“再者说了,若是德奥法三国都支持我,自然就不怕任何国家不同意我们去要土地了。”
    一碟四腮鲈鱼堪堪吃完,慈禧太后心满意足的擦了擦嘴角,“味道不错,只是以后不要经常上了,松江运过来,未免也太麻烦了些。”
    松江运来,要保持新鲜,只能是用铁甲船盛满松江之水,才能养活鲈鱼,李莲英应了一声,“那奴才就把老佛爷的旨意发下去。”
    “日本呢?那里有什么动静?”
    “日本昨日又通过了四千万日元的军费拨款,全部放到了海军的建设里面,大约三分之二的用来购买军舰,其余的部分仿照大清之例,把海军士兵放到英法德等国培训。”
    “四千万日元?那不是有一千多万两银元了?”慈禧太后已经吃好了,用手帕擦了擦手,“日本国应该是吃奶的力气都拿出来了吧?”
    “是,不过日本得到了一笔巨额的法郎贷款,利息颇高,所以,加税不太多。”
    “法国人就是这样子,一天到晚想着放高利贷赚钱,而不是想着如何发展实业,实业才能兴国,”宫女奉上了漱口的茶水,又拿了一个盂来,太后吐了漱口水,又端上了喝的茶,“这话是半点都没错,整日搞这些虚拟经济,能有什么用?”
    “要不要将此事通报给巴蒂斯特?请他禁止贷款给日本。”
    “不用这么麻烦,这是经济行为,巴蒂斯特也不能去干涉银行业,算了,咱们知道就可以了,暂时不用管他。”慈禧太后说道,她突然想到了一个人,“袁世凯呢?回京之后就消失了?怎么一点儿消息都没有?”
    “回西圣的话,这些日子,他在陕西巷住着呢。”
    “陕西巷?”慈禧太后微微一笑,陕西巷是八大胡同之一,“他受了弹劾,辞职落魄之际,居然还有那个闲工夫去逛窑子?这心可真是大啊。”
    “是,要不要把他找来?”
    “找来做什么?”慈禧太后摇摇头,“他一个驻朝鲜通商大臣,多少品级?没有四品吧?没有四品我叫他做什么?我现在又没有什么职位安排给他,让他继续在陕西巷呆着吧。”
    慈禧太后显然是有些看不惯沉迷于花街柳巷的人,这大概让她联想起了昔日同治皇帝的传闻,所以她虽然一直否认以貌取人,或者是以事取人,但是显然她带上了一些主观偏见,“人不磨砺,成不了材,他自己个出不了这个泥潭,我拉他出来,将来也成不了大器。”
    当天晚上就已经发出了旨意,诏令“郭嵩焘、张之万、许庚身”三人入直军机,这一夜又是闹闹腾腾的,三个人的府邸车水马龙,堵住了半个西城,如此到了第二天九点左右,三个人一起进了军机处,先递牌子拜见慈禧太后,太后温言勉励几句,随即三人回到军机处的值房,这一届的军机处就召开闭门的会议,商讨施政折子要如何写,大家伙原本就有了腹稿,各自分管的事儿,内容一说,然后再由张之万和许庚身润笔,这两个文采斐然,十分了得,不过是两个时辰,还不到下午两点,就已经将施政折子写好了,写好了还不是立刻要献给慈禧太后,而是又要六部九卿并各地总督巡抚会商,有关于这个扯皮的事儿,是自然的,哪一个部门都觉得自己的差事是天下最紧要的事儿,所以必须要在施政纲领里面体现,哪一个省也是必须要重视的,东南各省是富裕了,难道西南西北内陆省份就不是大清的省份了?要不要一视同仁还是看菜下饭?这都是需要时间去扯皮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