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权倾大宋 >

第973章

权倾大宋-第973章

小说: 权倾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Ω梦韧妆鄙希祷⒁肀狈叫杏却龇珊哪肪缓蟾髀反缶崾ρ嗌剑俸吐踩司鲆皇じ骸!

    王秀不置可否,内心也同意刘錡建议,兀术能退往何处?无外乎守住燕山和大宋周旋,争取开拓北方各军州,要是真逼急了,恐怕他们和迪古乃合流,这不符合大宋的利益。

    这不是没有可能,当女真人生死存亡之际,相信兀术会有放弃的勇气。

    岳飞对刘錡战术不满,沉声道:“都统制,要是不抓紧追击,让他们据险而守,我们还要强攻燕山不成?”

    王秀摆了摆手,淡淡地道:“岳太尉不必担忧,在我三面夹攻形势下,燕山府是受不住的,他们不外乎要拖延我们,在燕山各关隘建立防线。”

    “王相公说的是,我部历经苦战,没有一天休息,所部将士早就疲惫不堪,甲仗也损耗严重,补充也不太及时,正所谓强弩之末,燕山就在眼前,虏人主力也无法全然留下,就在城下决战又有何妨?”

    岳飞也无话可说,前面不是有三面夹击嘛!除非金军无路可退,否则面对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绝境下,绝不会坚守孤城,他也看出对方要依托燕山山脉的意图,却有自己的看法。

    为了不让金军主力逃散,还是主张全力追赶,这和王秀前段时间的谋划吻合,可惜现在形势变了。

    主要是来自北方的秘密官塘,表明迪古乃改变了强力镇压策略,转而对在外实权大将进行招抚,对内实施清洗后也开始怀柔,争取内外文武的支持,这招相当有杀伤力,很可能让金军主力放弃燕山北逃,为北方边务留下绝大隐患。

    王秀想的却不尽然,他的眼光绝不是武将所能起及,正向刚才担忧两股女真势力合流,大宋行朝逼迫紧了,难不保金军将帅不会投靠迪古乃,尤其是兀术状态不妙情况下,金军高层将帅更是意见分歧。

    兀术已经卧床消息保密性很强,却碍不住无孔不入的机速使臣,通过断断续续的情报判断,他已经断定其病情非常严重,要是真把金军逼急了,恐怕会出现难以预料的意外。

    秦敏见气氛有些诡异,站出来道:“先生,我倒有些主张,不知能不能禀告一二。”

    岳飞看了眼秦敏,撇撇嘴没有作声,人家是馆阁侍制兼差机速司,又是朝廷议定的开国县公爵位,堂堂的从四品带贴职的文官,无论是身份还是地位,比他也不遑多让了。

    王秀看了眼秦敏,温声道:“那就说说看。”

    “先生,兀术已然不免,我们威逼太甚,恐怕他们全军北逃,届时恐怕留有大患。”秦敏笑眯眯地道。

    没有等秦敏说完,岳飞沉声道:“侍制也知道后果,我们不拦截他们,怎能防止其北逃?”

    “这就是关键所在。”秦敏眉头一扬淡淡地道,那一抹讥讽的眼神,相当的销魂。

 第一五七四章 怎样看待边务

    王秀玩味地看着秦敏,暗道这小子又要坑人了。

    岳飞眼色非常不好,压低嗓门道:“还望侍制指教。”

    “不敢,迪古乃弑君犯上,是为不忠不孝,女真故郎主合剌,又是兀术主要支持者,他们之间的依附关系非同寻常,这就造成兀术不能忍迪古乃,对方也不能信任兀术。”

    秦敏坦然地看着岳飞,压根不看岳飞脸色,不理会指教中淡淡地奚落,侃侃而谈道:“兀术主力并非没有一战之力,女真南北双方并不信任,才是造成兀术北撤最大原因,正所谓矛盾大于利益。我们要利用好矛盾,最佳做法就是让他们有条活路,不过分威逼才是上策,让他们得到喘息时机,更让迪古乃有所忌惮,才能更好的分化虏人内部。”

    王秀暗自点头,正所谓穷寇莫追,金军并非不能拼命,他们的力量并没有被重创,反倒是在压迫中不断汇集,逐渐有了让他吃力的势头,真压迫太近了恐怕狗急跳墙。

    “呵呵,侍制不知兵,难道不知放开生路,让他们投奔迪古乃,要知道兀术命不久矣!”岳飞很不以为然,他作为高等的都校,自然知道其中的绝密官塘。

    “命不久矣,谁知道呢?”秦敏莞尔一笑,又道:“兀术帐下大将,多是吴乞买旧部,他们和斡本、讹里朵一脉并不融洽。迪古乃弑君谋逆,他们又跟随兀术没有归顺,聪明人都明白会怎样,这点不用在下多说,相信岳太尉也会明白,虏人贵酋内讧是你死我活。”

    “虏人尚有一战之力,逼迫太紧恐怕他们弃燕山北遁,大军不可能深入塞北,届时朝廷就算收复故土,也要面临巨大压力,边塞无一日安宁。”

    岳飞不以为意地动了动眉头,不置可否地摇头,女真人内斗的残酷性,他也是心知肚明,不歼灭或重创金军主力,日后面临的压力,他更是了如指掌,两害相权取其轻,所以才坚持主张追杀拦截,务必要尽可能歼敌。

    “如果,我们把他们逼迫的太紧,一旦兀术身亡,他们必然拼命北上,除了迪古乃又有谁能够投靠?就算兀术不死,恐怕也无法控制将校,结果不言而喻。有时候,在强大压力压迫下,内部矛盾就算再尖锐,也不是不能暂时化解的。”

    秦敏的声音逐渐抬高,脸色相当的严肃,朗声道:“让他们有反抗的时间和空间,就能保证不会被迫投奔迪古乃。再说,正如刘太尉所言,我军连续作战早就疲惫不堪,更兼因河北饥荒瘟疫,造成军粮必须挪用赈灾,限制了我们兵力,各部很难执行军令。”

    “我们的主力大军缓缓而上,依靠虎翼北方行营、宁朔军东西快速夹攻,逐渐形成夹击态势,留给虏人回旋的空间,让他们有抵抗的希望。待三路大军到位,依然可以钳制虏人,到时候怎样去做,就看形势发展了。”

    虽然,秦敏没有说出最终方案,甚至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王秀却很同意其主张。战争,只是政治的延续,要为政治所服务,他得到兀术重病不起的消息,就开始勾划北方的疆域划分,只是暂时没有下定决心,一切取决于战争的结果。

    各方面的综合因素,也决定他不愿快速挺进,以疲惫之师去冒险,可能导致金军主力投奔迪古乃,或是双方联合。

    说白了,他在权衡怎样对待这支金军主力,是全军歼灭还是留下部分,歼灭利益大还是留下部分妥当,都需要经过仔细推敲,这对天下局势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断不能草率。

    “岳太尉,我们并不急于北上,只要两个军左右跟随,不要让他们跑掉就行了。”他稍加沉吟做出决断,两个军不多不少,既能保持一定压力,又能不让女真人感到危机。

    “王相公不可。”岳飞急眼了,王秀做出决策可不是玩的,他能跟宗良耍花招,创造战场机会,在久经沙场的王秀面前,根本就不起作用。

    “此事就拿定了,十一行营也需要大规模休整,否则无法参战。”王秀不想说的太多,目光转向刘錡,笑眯眯地道“刘太尉不常来,吃一杯再说,战场空闲可不多啊!”

    刘錡是打阵地战的高手,来日决战还需要倚重,自然要好好联络感情。他对待将帅的原则是远着亲近者严,对侍卫司和侍军司等都校很严厉,对待行营、军级都校却很亲切,这就是统驭之道。

    刘錡自然是欣然接受,倒是岳飞有些不悦,道:“恐怕虏人北逃,朝廷责问起来不好说。”

    “朝廷责问,自由我来承担,知杂要统御两大行营,兼顾令行禁止,做好最终战事准备。”王秀毫不客气地道。

    不仅强势担下了责任,还警告了岳飞,他是宣抚处置使,你不过是都指挥知杂。

    刘錡、秦敏见王秀言语不悦,心下颇为嘀咕,传闻岳飞屡屡和王秀顶撞,实在非将帅所为。

    岳飞脸色铁青,令行禁止分明在说他玩花招,不去打乐寿反倒是占了新安,导致金军的反扑,要不是人家有目的性,不是全力割断两大行营,恐怕河北战事就要失利,进而影响整个北伐大局。

    王秀隐含地提出来,他又不能据理力争,本来就是事实,还差点把别人害死了,造成猛将杨再兴的壮烈殉国,就算他坚持自己正确,却不能当着苦主去说,只能自认倒霉,谁让对方是宣抚处置使,拥有战场最高决策权力。

    他忍了口气,话题一转道:“杨再兴乃勇将,以数百骑吸引虏人,才让旅镇能深入观津,实在是太可惜了!”

    “真壮士啊!”王秀神色微黯,杨再兴是为了救他战死,或许是历史弥合性作怪,小商河改在观津城外的高罗桥,依旧是被找到遗骸火化,得到箭镞两升,全军为之震动,连景波、邱云的威名也被压下去,岳飞的意思他是非常明白的。

 第一五七五章 商人逐利,资本嗜血

    鉴于王秀沉重地说三个字,岳飞点了点头,他已经把该说的说了,下面的就要看王秀如何考量,毕竟还有致仕的老臣杨邦乂,想必亏待不了殉国的杨再兴。

    王秀稍加沉吟,用低沉地声音道:“杨家忠烈,可怜白发人送子,真是不忍心,我打算奏请朝廷,以再兴转中侍大夫,迁朔州振武军节度观察留后,正任拱圣军都指挥。”

    岳飞满意地点了点头,中侍大夫是第六阶正五品,武将重阶不重品,杨再兴能够成为第六阶武官,升迁节度观察留后,对于绝大多数军人来说,说是人生顶峰也不为过,甚至可以说超出他的预计,原打算争取个防御使,让自己良心好过些,却没想到王秀给的更多。

    更何况,王秀竟然给阵亡将校加军职,这可是非同小可的事情,自开国尚无阵亡武官加军职,又是殿前司六军之一,可见王秀的诚意满满地,甚至会遭到阻力。

    他再也不好说别的,只是决定谁要有异议,那就是跟他过不去,只是拱手道:“多谢。”

    “为国尽忠,他是应得的。”王秀常常叹了口气,可惜了一员猛将,尚未抵达人生顶峰,就无可奈何地陨落。

    刘錡摇了摇头,作为发于卒伍的大将,早就见惯了生死,他眼中杨再兴追谥,不过是政治需要而已,并没有任何新鲜。

    别说前方发生争端,就是江宁也不断掀起狂潮,人们被北方不断传来的胜利卷的兴奋连连,哪怕是不愿看到收复北方的人,也不能不承认胜利在望,更被那气壮山河的图卷所震撼,开始接受现实,运作怎样去博取利益。

    可惜,当他们观望时有人早就行动,当他们谋划时人家开始大肆瓜分,当他们行动时人家都坐下分果果了,顿时引起鸡飞狗跳,朝野上下闹的沸沸扬扬,有人指责王秀假公济私,因为王卿苧带着上百顶级的富商,早就把利益分完了,大家还玩个鸟啊!

    吃相相当的难看,引起某些顶级富商的嫉妒,他们没有响应王卿苧号召,有人甚至抱着满满恶意,看到别人大吃大喝,不免后悔不及,自然要上去分一杯羹,天下哪有那么好的事?

    人家是及时响应,主动提供大量的军费,承担了不可预测的风险,才得到足够的利益,你们干了些什么?无外乎冷嘲热讽,或者反对朝廷北伐,现在想起好处来了,还要不要面皮啊!

    既然是利益争夺,那就没有半点客气,各小报不断揭发某些隐秘事,甚至接触到了朝廷机密,闹的是鸡飞狗跳,商人逐利、资本嗜血的本质暴露无遗。

    “实在是太不像话了,这群人眼红到不像话的程度,已经危害到朝廷机密。”费苏是相当的愤慨,在东华门外就破口大骂。

    当他到了崇政殿,见到赵炅正和刘仁凤讨论学问,不免上前躬身道:“陛下,外面小报大肆造谣,竟然透露太府寺密文,臣失职。”

    “好了,卿家要是失职,肯定就把事办好了再来,别跟朕打马虎眼,有事就说。”赵炅笑眯眯地道,这就是他高明的地方,塑造以为宽厚天子形象。

    刘仁凤看着非常欣慰,他常以仁宗皇帝来作为仁君楷模,希望天子成为仁宗,还的确达到了他的希望。尽管,如今的天子实权大大降低,却依然有着决策权力,天子威望得失对民间有着极大的影响。

    费苏在赵炅面前也不遑多让,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赵官家是依仗王秀不假,对待老臣也是礼敬有加,却不能不忽视现实,天子必须有自己的班底,不可能始终依靠老臣。

    就像控制财政大权上,赵炅不会抢夺沈默的大权,却会扶持新人分权,做好接手的准备。

    费苏自然成为不二人选,虽然他也是王门势力中人,却不代表天子不能拉拢,只要运用得当,总归是能用顺手的人。

    像是那些学院派的官员也是,无论是支持王秀观点的还是反对的,或是模棱两可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