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权倾大宋 >

第780章

权倾大宋-第780章

小说: 权倾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默不愧是邦国人才,王秀主导大政方针,具体细节由他处理,无论是银行还是户部、太府和海外,他能和王秀保持方向,并作出更加符合实际的调整,也发地老练了。

    王秀把宝钞发行挪到银行,曾经遭到户部的反对,他就玩了个手腕,要把槠币也一起划过来,来了个绝户,让户部彻底丧失铸造钱币权力,这下可把人吓死了。

    最终,在秦桧的帮衬下,双方达成了妥协,宝钞发行归银行所有,槠币依然由户部把持,也算是相互制衡,户部保住了最后阵地,也就是说货币发行权归皇宋银行,硬通货币由户部把持。

    大家弹冠相庆,沈默成功拿到宝钞发行,偷偷地在乐,至于孰是孰非,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王秀对槠币留在户部,那是持绝对肯定态度,硬通货币的铸造,必须掌握在户部,控制在政府手中。换话句话说,银行具有商业性质,哪怕皇宋银行定位中央银行,却依旧不能承担硬通货币铸造,只能承担纸币发行。

    毕竟,皇宋银行有民间资本存在,他在完成最后一步,驱逐民间资本前,决不允许民间资本染指硬通货币。

    秦桧倒是出了力,并非这厮真心和王秀恢复,如今他是兼修国史,搞好经济庶务是宰相本份,皇宋银行作为独立实体,有着发行运作宝钞天然价值,当然还有另一层心思。

    学院派的官员,正在步入中等官吏阶层,虽说有激进派和保守派分歧,大半却是是务实稳健派,他们主张不要空喊口号,也不要焦急冒进,应该一步一个脚印发展,未来都是邦国的真正人才。

    有些人官位可能不高,也有可能进不了两府,甚至连尚书侍郎也不成,却肯定能把持重要权柄,处于衙门的关键位置,这些人代表一个阶层甚至几个阶层的话语权。

    适当的时候,给这些未来之星好印象,会赢得他们的好感,进一步获得支持,让他的地位更加巩固。这些人虽是受王秀思想影响,却并一定全然赞同王秀施政,甚至有人站到了对立面。

    比如保守派主张天理,以德治国,甚至激进派也认为王秀趋于保守,应该打破一切枷锁,毕竟人都有利益和私心。

    不过,他也对王秀建立的金融体系,有着某种担忧,现行银行体系解决不少问题,似乎对高强度战争适应不强,反倒不如依靠农业,或是朝廷强行征召妥当。

    尽管,成本和代价是高昂的,却不会造成经济的剧烈震荡,哪怕是财政破产,也能在几场大丰收后恢复。还有,就是民间富商势力不断扩大,已经开始争取话语权,引起某些士大夫的警觉。

    王秀在前方观兵不发,秦桧和蔡易、沈默等人忙里忙外,用不客气的话说是焦头烂额,倒是李纲、李光在枢密院,不用为庶务发愁,花钱跟流水一样不心疼。

    当博州、汾州大捷消息传来,倒是让朝野为之一振,许多空喊北伐,却并不远付出实际的人,也开始感了兴趣,毕竟禁军气势如虹,王秀又是生平未尝一败,或许真能成功。

    能成功的话就好办了,这就说明朝廷可以支付战争债券,既然能支付的话,不买那就是傻瓜。

    对于国人激愤的心情,王秀自然是非常了解,你支持也好反对也好,他有自己的处事规则和全盘战略,决策者是不能被民意左右的。

    这是一场属于他的战争,为之策划二十年的事业,人生最波澜壮阔的战斗,也许是生平最后一战。所以,他下定决心不惜代价,用自己的方式来解决战争,这是属于他的战争。

    至于对邱云的杀戮,行在又掀起一阵议论,李正民再次上书要严惩邱云,直接指出有人袒护,邱云不仅没有被惩处,反倒是成了十一行营副都参军,是可忍孰不可忍。

    赵构也直接站出来,严厉指责邱云的杀戮,这是大宋藩王首次对事务发出声音,士林顿时一片响应,不要说李纲、李光了,连朱琏也被惊动了,不得不对赵构的声音做出反应。

    许多人不仅不指责藩王干政,反倒是认为禁军屡屡杀戮,已经到了人神共愤的程度。

    “伯记,李正民挑头,大王声援,矛头指向区区镇主,恐怕来者不善啊!”李光面对滔天的士林指责,也是犯了难为,暗骂邱云没事找死,你不乱杀人能死啊!非得让别人抓住把柄,这下可好了,人家直接含沙射影。

 第1354章 高升南下

    李纲脸色不善,他何尝不明白其中道理,也是对邱云好感缺缺,上次封元屠杀降兵,就引起了不小的轰动,那也是力挽狂澜下的无奈之举,勉强能说得过去,他也能给予相当程度的理解。

    但是,邱云是顺利进攻时滥杀,这就有些过份了,赵构抓住此事不放,士林指责王门子弟秉承凶悍风气,会造成山南百姓离心离德,要求必须拿下邱云治罪,这就间接打击了王秀,形成对王门势力的打压。

    他固然有心打压王门势力,现在却不是时机,不免恨恨地道:“竖子,不足为谋,王文实也太护短,竟然默许北侍军把他调任。”

    “小辈胡来,却也是为了国事,王文实默认北侍军调遣,也是支持的,此事不能乱。”李光想想忍不住咬牙,他非常希望北伐成功,也一直认为王秀有担当,却哪想到这厮的嗜血,被王门中人传承下来,现在搞的那么被动,真不知说什么好,你少杀点人会死啊!

    “战场混乱,杀人很正常,坏就坏在不是时机。”李纲也领过兵,打过胜仗也打过败仗,自然明白战场上你不杀人人杀你,你要为善就别领兵,只是邱云赶的不是时候,又是在打顺风仗是杀人,完全让别人掌握了主动,搞的枢密院相当被动。

    “如之奈何?”李光摇了摇头道。

    “为今,只能有一个办法了!”李纲轻轻一叹道。

    “哦,谁来听听。”

    “先把耳朵塞起来,不就成了?”

    “呵呵,这就是你的办法?”

    “说笑了。”

    浚州黎阳,县城北城城楼上,封元一身戎装,双目炯炯、气势轩昂地身处城楼箭栏,腰杆直板有力,极目北眺,无不透露着孔武的气势。

    “他们还真敢过来,竟然动用十万人。”邱云很不屑地笑着,十万人对他而言,不过是十万头猪。

    封元摇了摇头,脸色凝重地道:“不要轻敌,高五叔亲自前来,他的部队可是虏人的精锐。”

    原来,金军的报复总归是来了,兀术火速调郦琼、王世忠、李成部东进。李成直驱大名防御,郦琼和王世忠归高升节制,准备对宋军展开反击。

    高升是谨慎的人,却也非常果断,他以自己的忒母为核心,调动各处汉军八万余人,气势汹汹向浚州杀来。

    正如邱云所不屑,十万金军中精锐不过两万,其他都是一群装备简陋的民夫,说白了就是两万金军,加上一群壮丁,并不算太难打,甚至大宋禁军将校,并不把那些杂兵算在内,他们定战役规模以女真和契丹、渤海军数量,或是金军老牌部队多寡来计算,也是汉儿军的悲哀,双方都不把他们当人。

    军帅留可率三千余骑,首拔仼人山,击败十一行营前哨警戒部队,直驱黎阳而来,随后是铺天盖地的步军。

    对此,王秀丝毫不以为意,面对不断传来的军情,只是淡淡地道:“有四哥在,那些乌合之众还敢猖狂?”

    这话,让韩世忠汗颜不已,第十一行营力量足够,却分散在卫州、滑州、浚州等地,一些部队根本来不及参战。再说,过早地进行战役展开,只能推迟北上的时间,消耗大量的箭矢器械,增加北侍军后勤压力。

    可是,王秀丝毫没有焦虑的意向,那股满不在意的神态,让他就一阵蛋疼,只好让张宗颜密切关注前方。

    金军的大举反攻,没有逃出封元所料,他却喜闻乐见,直接和邱云带着羽林军抵达黎阳,集结乡军万人备战,放言要给高升上一课,让这厮明白什么叫大宋禁军。

    一个军的车兵的确有些单薄,他却有非常的信心,以逸待劳让高升吃苦头,连王秀要给他宁朔军支援,也给拒绝了,回官塘说,虏人不过河,就不需要宁朔军上。

    也就是说,他的对手是高平的忒母,还有六千女真、契丹人组成的猛安,其他的人直接被忽略。

    “让开,我有要事见都统制。”一阵洪亮急促的喊声,显的中气十足。

    “哦,这不是承参嘛!”封元不为所动,淡淡地来了句。

    邱云轻轻咳了声,脸色尤其地玩味,摆了摆手道:“让开。”

    来者,北侍军都参军司行军司承事行军参军毕昭,也是王门子弟,却不是九子十五杰人物。

    行军参军分为管勾、勾当、承事三个层级,都是有职掌的,王秀设立时就对应作战部长、作战科长、作战组长三个层次,最低级的行军参军为承事行军参军,基本都是从九品,最高级别的承事行军参军,设为枢参内设从七品。

    北侍军的承事行军参军,地位也较高,平时被派出指导军作战,传达北侍军高层意图。

    此战,因为直接面对开封,作为北侍军都参军司承事参军的毕昭被派出,只是这厮虽是出身王门,从商水小学校出来,却和王门子弟不太合群,邱云才不称表字,很疏远地称呼官职。

    商水小学校出来的人,并非完全成为王门子弟,也有相当部分脱离,更有的加入别的阵营。

    他疾步上楼,快步走到封元身后,躬身一礼沉声道:“四哥,虏人已汇聚数万众,援军正陆续开倒,正是逆袭大好时机,小弟请命出击。”虽然道不同不相为谋,礼节称呼上还是亲近的。

    邱云玩味地看着毕昭,笑咪咪地不作言语。

    封元眉宇间闪过一抹不快,冷冷地道:“军情不明。”

    毕昭脸色不悦,显然对封元回答不满,忍下不悦道:“不过数万乌合之众,御林军两路出击,必可大败虏人。四哥,何必等虏人大军汇集,再陷入苦战?”

    不能不说,毕昭作为参军还谁有眼光的,分而击之远高于敌军汇集,封元却不能认同。

    金军虽多却不难打,十万人气势汹汹,实际真正要对付的仅近两万人,有高升的万人,还有来自女真、契丹奚族、渤海族的七个猛安,其他人都是做消耗的炮灰。

 第1355章 丢脸的同窗

    现在,他要真是出击的话,固然能击溃面前四万余人,留可的三千骑也不在话下。

    但是,金军明显是修筑营垒,要把这些人一口气吞下,恐怕还得费点劲,问题就在这里。

    高升还有七千骑没有踪迹,渤海、奚族军主力在六十余里外,要是一时半会拿不下这股金军,他的部队将处于极为危险境地,很可能发生高平的惨剧。

    冒险,他绝对没的说,富贵险中求,他又不是不明白,只是冒险不等于莽撞冲动,在没有得到高升位置前,他绝不会贸然出兵。

    邱云自然明白封元意图,他固然很想出击,却要维护自家四哥威严,更需要谨慎的用兵,不悦地道:“战守自有大将谋划,承参不要急。”

    毕昭眉头紧蹙,目光不善地瞪着邱云,他能听出两位王门核心对他的疏远,却很不在乎,认为凭借自己的能力,也会实现自己的抱负,王门子弟的抱团现场,也让他感觉不符合朝廷利益,非常坚决地道:“九哥,我是北军行军参军,有权纠正不正策略。”

    “那是管勾参军的事,不是承事参军的职责。”邱云见毕昭狂妄,毫不留情面地驳斥,尼玛懂不懂规矩,不要说在兄长勉强了,他作为副都指挥站在这里,就不是这厮能撼动的。

    “我是奉了管参将令,可以便宜行事。”毕昭抬高声音抗辩道

    “枢参的国管参?”邱云笑眯眯地道,他作为副都参军是有资格问的,话语中充满了浓浓地讽刺。

    毕昭脸面挂不住了,邱云不给半点面子,他却无法反驳,人家说的非常有道理,哪怕是管勾行军参军,也只是有权给军都指挥使司下达军令,还必须要有侍军司都参,甚至枢参都参军的大印,他们根本影响不到行营层面的作战体系。

    要是说能对行营施加影响,那也得是枢参的行军司管勾行军参军,至少是勾当行军参军,凭他区区北侍军承事行军参军,还差得很远啊!

    甚至可以说,枢参的行军参军只有建议权,并没有强行更改领军大将作战计划权力,朝廷给予参军系统很高的地位和权力,却没有给他们决策权。

    正在这厮左右尴尬,不知怎样发火时,封元却放声大笑道:“吾视不过数万羔羊尔,你要有胆可敢为军锋?”

    邱云一怔,封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