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权倾大宋 >

第733章

权倾大宋-第733章

小说: 权倾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封元的目光却不太轻松,天武军突然地反击,固然把夏军打的屁滚尿流,却不可能一下消灭。毕竟,人家的铁鹞子和山讹是精兵,战斗力是很强的,断了和中军联系,面对宋军的步步紧逼,也爆发出强悍的战斗力。

    实在没有办法,他们和中军联系断绝,又被天武军逼迫,不拼命就要被杀戮,战场上可容不得俘虏,那都是扫尾战斗中才抓俘,此时要被拿到了,可能就是一刀砍下。 ≠miào≠bi≠gé≠,

    在李世辅部队尚未完成转向时,天武军对夏军前军的打击,逐渐地慢了下来,无它,就是因为铁鹞子和山讹的死战,各部战兵伤亡太大。

    “再去宣武军传令,王德再不出战,军法从事。”封元有些沉不住气了,任谁也无法容忍。

    李世辅并没有从背后袭击前军,他在切断任得敬部队后,立即调整兵力部署。

    “嵬立大族长,要面对他们的冲击,你的胆子可不轻啊!”李世辅和嵬立啰,就在战场上短暂会晤。

    嵬立的嘴明显一抽,他的部队担负防波堤的任务,显然是承受巨大的压力,真不愿意承担,因为伤亡是巨大的。

    不过,他看到的是李世辅真诚的目光,绝没有半点算计,更没有把当炮灰的打算,不由地轻轻一叹,道:“太尉放心,就是拼到一人,我也不负使命。只是,太尉还要考虑一二,战车已经没有冲击力了,还是咱们联手打为好。”

    本书来自

 第一零八零章 最后决战17

    ??

    任得敬见对方马军攻势逐渐被遏制,心中一片大定,虽说前军和中军被截断,北翼也溃败了,他处于不利的战略态势,却仍没有到最后绝望时刻。

    他手中仍有数万兵马,只要冲破拦截,还能和前军联系,就算打不赢这仗,也能平安撤入静州,宋军不可能实现全歼。

    再说,前军多是主力,肯定会对宋军拦截兵马反扑,到时候他轻轻一推,必然能重新组成防御。

    不过,他绝没想到对方胆大如斯,竟然在千步内以战车发动进攻,数百战车迎头冲击,气震寰宇的声势,让夏军吏士战战兢兢,一个个脸色苍白。

    此时,夏前军和中军之间交织一片,混乱不堪,嵬立啰也迎来了人生挑战,任纯聪亲率六百铁鹞子,千余山讹反击,妄图打通和任得敬联系,也是夏军最后可用的突击兵力,现在已经不是打垮宋军时候,而是如何自救了。

    嵬立啰率数千部众,开始了一场艰苦卓越的战斗,不久前他们还是夏军的精锐,现在面对精锐中的精锐,双方展开一场生死较量,让人感到非常的荒唐。

    不能不说,他的部下尽了力,战斗非常英勇,面对昔日的袍泽,依然坚守自己的阵地,决不后退一步。

    任谁都明白,他们作为降兵,已经不可能回归,又处于夏军的两面夹击中,可谓是险象环生,一个胆怯就会全军覆没,遭到悲惨地屠杀,只能竭力杀出一条生路。

    正如夏军前军在拼命,他们也在拼命,双方为了自己的生存,进行了一场意志的较量。

    各级将校把嵬立啰意图贯彻的极为彻底,那些底层吏士爆发出强悍的战斗意志,任凭铁鹞子来回厮杀,个个用性命进行搏斗,哪怕被冲散了,也要以最快速度汇集,决不让山讹有机可乘。

    任纯聪也是大为焦虑,大骂嵬立啰太混账,本应是大夏的精兵,却出现在宋军阵营,让他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无法完全击溃这支拦截部队。

    李世辅的进攻非常成功,面对夏军强劲的偏架弩,战车的防御力体现出来。尽管,依然有不少战车毁坏,战马被射倒在地,却保证了多数的突击成功,哪怕是失去战马的战车,只要还有吏士生存,也会用人力驱动,在主力后方实行掩护。

    第一队剩余三十余辆战车破阵而入,巨大的惯性把夏军军阵撕裂,没人敢靠近汹涌而来的战车,光是轮轴上装备的利刃,足以割裂任何阻碍物,就让人望而却步。

    紧跟着第二队毫无悬念地跟进,不断扩大战果,杀的夏军哭爹叫娘,战车的突击力远在铁鹞子之上。

    任得敬又惊又怒,他第二次见识战车威力,不免有几分心寒,催促左右将帅出击,定要拦截住战车的突击,不然真的完蛋了。

    正当他气急败坏时,忽然有急脚子来报,后军侧翼出现宣毅军,已经开展对后军的包抄,脸色徒然变的灰败。

    是想,人家隐忍到现在,就是要突然袭击,现在前军和中军被截断,都遭到了打击,后军又被袭击,还有宣武军虎视眈眈,看来已经没有希望了。

    忍不住打了个冷战,完了,全完了,自己的诸般谋划付之东流,不甘心,非常的不甘心,却没有任何挽救的办法。

    战场,并非靠勇气所能决胜,如果你的部队被分割,那就尽快打通联系,及时地收拢兵力,要么抛弃局部的利益,或许还有挽回的机会。

    现在,两军无法打通联系,宋军又要分割他的后军,北翼溃散,南翼动弹不得,实际上全军被人家割裂,再也无法形成整体战力,被分头吃掉是早晚的事。

    的确,秦良的突然出现,把任得敬打糟了,丧失了冷静的判断,原本就士气不高的夏军,怎能经受住严酷的打压?

    结果是一传十,十传百,在各部之间引起了骚乱,再加上宋军不断打压,已经有溃散现象。

    压垮骆驼地最后一颗稻草,是宣武军出动,直接碾压南翼母嵬乞,夏军南翼各寨相继被攻破,擒生军也没有挽回战局,笑话,宣武军可是整整一军,战斗力极为强悍,对付疲惫的夏军南翼,简直就是杀鸡用牛刀。

    不过,母嵬乞也挺光棍的,当宋军再次逼近大寨时,直接率军投降,咱不打了。

    当然,原来王德也不是傻瓜,拿下宣毅军都参军,可不是随随便便,临阵是能处置将校不假,却要考虑事后的影响,秦良也不是易与之辈,闹到最后恐怕收不了场。

    再说,宣武军都虞侯也不是吃干饭的,别看人家不说话,那目光却是凶悍的,只要他敢拿李道,恐怕下一个就是军法官拿下他,抵抗就是个笑话,就算你反抗都虞侯,也无法唆使各旅镇造反,何况他也没有造反的意图。

    当双方陷入僵局,就传来宣毅军出兵,息玉利理打通夏军南翼的消息。到了这个时候,战局开始明朗化,任谁都能看出来,一旦息玉利理和封元建立联系,秦良切断夏军的中军和后军吗,就能很快拿下夏军前军,这场战役胜负分明,也就是说再不行动,就没他的事了。

    他立即喝退都参军,做出了出兵的决断,宣武军万余人,就像憋足劲的猛虎,直接出现在母嵬乞面前。

    不要说母嵬乞很光棍,随着天武军、宣武军的合兵,宣毅军又抵达夏军后军,整个战局几乎没有悬念,夏军各部将校也不是傻瓜,基本的战场规律还是明白的,人人都明白要么赶紧逃命,要么赶紧投降。

    任得敬已经控制不了各部,他心中非常惶恐,如果宣毅军彻底抵达他后军的后方,那就等于切断他的后路,整个大军将会有自行崩溃,连他也难以逃脱升天。

    严禁军中私言,敢有违令者斩的军令,并没有人去认真执行,大家关心的是怎么办。

    听到宣武军参战的消息,封元长长松了口气,神色闲散自若,仿佛是在郊外狩猎,而不是在指挥大会战。

 第一零八二章 全胜

    ??

    他们和铁鹞子不同,铁鹞子人、马皆是重甲,很难做出大范围的机动来摆脱不利局面,只能在小范围的战场上与宋军面对面的冲杀,一旦被包围将无力回天,在宋军战车和马步军联合作战下,劣势越发明显,不是竭力冲杀就是被杀,绝没有第二条生路可走。

    就算你想临阵脱逃,那也得硬生生杀出条血路才行,想要卸甲弃兵逃脱,简直是痴心妄想,平时都要靠两名负担帮助,才能完成甲胄穿戴和上马,战斗中哪有条件。

    宋军的重骑兵也是人马着甲,却没有走向重型化的极端,战马全部采用皮甲,前段才用铁叶,具有比铁鹞子更高的机动能力。

    不过,封元并不看好重骑兵,反倒是以车兵穿插,用步军层层拦截铁鹞子,同样取得很大战果,最终才派出重骑兵收尾追杀。

    残余的铁鹞子注定被抛弃,他们却无愧精兵名头,在一名大将的着急下,汇集了四五百余人,也算是最后的精锐,面对汹涌而来的靖塞铁骑,他们呼啸着迎了上去。

    两支重骑兵对抗,也预示着战役的结束的落幕,宋军要用重骑兵结束战斗,铁鹞子要用毁灭来证明,哪怕是覆亡,他们也是真正的天下精兵,金军的铁浮屠,宋军的靖塞铁骑、骁骑军不过是手下败将。

    宋军的重骑兵并非孤军作战,铁鹞子也不是一枝独秀,他们都有配合的步军部队,可惜今天,铁鹞子是孤军奋战,就算有少量山讹死斗,那也是人数太少了。

    这些重骑兵属于西军,他们的装备自然专门针对铁鹞子,短柄战斧是每人的必须,有人持熟铜棍,也有人持铁锏,专门向铁鹞子头上招呼,几个回合下来,铁鹞子已经血肉横飞。

    跟随的重步兵也对上了山讹,他们的人数明显占据优势,很快就驱散那些山讹。

    这些配备铁棍、长刀的重步兵,配合重骑兵绞杀铁鹞子,

    不断有人在重击之下命丧黄泉,尸体困在马背上,任由失去主人的战马嘶鸣着带着主人奔突,还有些人的头颅被大刀斩落,无头的尸体伏在马背上来回奔走,情景令人毛骨悚然。

    很快,战斗毫无悬念地结束,铁鹞子丧失了战斗力,甚至连逃跑的希望也被无情地碾碎,终于进入有组织地杀戮。

    随着铁鹞子的崩溃,山讹也陷入绝境,在宋军战马肆意碾压下,他们再也忍受不住残酷的煎熬,战斗意志彻底崩溃。

    随着两大精锐的溃败,没罗末也开始撤出战斗,剩下的夏军彻底崩溃,他们明白了自己被抛弃,明明刚才还在抵抗,现在已经开始投降,或是向北逃窜。

    宋军并没有合围绞杀,而是放开一条生路,任由溃兵向北逃窜,他们则在左右肆意射杀,简直就是围猎。

    封元有感宋军残酷捕杀降兵,急忙下令各部分出兵力,看押收监降兵,不得擅自杀戮,违令者斩,这才让战场上的血雨腥风淡了许多,至少没有有组织的斩杀。

    没罗末眼睁睁看着北方,宋军留下的警戒部队,再看看拥挤逃命的夏军,不由地苦笑摇头,道:“奸佞误国啊!”

    “都统军,他们留守兵马不多,杀出去还有生路。”

    “去何处?”没罗末翻个白眼,作为他这个层次的大将,对家国形势非常了解,人家的大军已经抵达兴庆,你还能逃到何处?去沙州,还是省省吧!恐怕还没地方,就得葬身戈壁沙漠,现在他们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那就回身拼了。”

    “好了,扎下阵脚,竖起旗帜归降。”没罗末沮丧地道,他斩杀任纯聪是为了泄愤,率军向北逃窜并非为了突围,而是收拢残兵做归降打算。

    先不说激烈战斗中投降,你能有多少生存希望,哪怕是活下来,也注定平凡下去。

    汇集一支部队就增添了筹码,至少能够得到宋军高层的重视,也为今后得到利益买下伏。

    “都统军,我们未尝不能一战,还望三思。”

    “拿什么打?任得敬把最后的老底败光了,人家各路大军早就汇集兴庆,恐怕连陛下。。。。。。哎,不要多说了,再不选择就晚了。”没罗末没有去看部下惊愕的脸色,挥了挥手,寂落地策马而去。

    一场大会战,随着没罗末的归降,总算是落下帷幕。

    是役,任得敬所率十一万余大军,本是志在必得,拿下石包寨,取得可进可退的战略要地,拿起来和宋军讲条件。

    却哪想到被打的狼狈不堪,几近全军覆没,两位都统军归降,整个后军几乎全军被俘,铁鹞子、山讹全部被消灭。

    任得敬收罗败兵,只带了几千人逃入静州,旋即被宋军包围,惶惶必可终日。 

    兵败石包寨消息传来,李仁孝目光惊恐,脸色尤为苍白,额头冷汗渗出,看来真的大势已去,大夏的国运真是到头了。

    幹道冲、移讹、任得仁灯大臣在下首侍立,幹道冲目光沉凝、脸色木讷,眼角余光颇为狠戾,不时扫过一脸惊疑不定的任得仁。

    此时,任德仁心下紧张万分,此战是任得敬主持,却遭到近乎全军覆没的结局,任纯聪战死沙场,任得敬没有回到兴庆,而是在静州闭城自守,连上表谢罪夜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