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权倾大宋 >

第231章

权倾大宋-第231章

小说: 权倾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良见王秀理直气壮,句句切时弊,他明白到了最终抉择时刻,不能再让王秀孤军奋战。富贵险求,眼看王秀一副淡然的模样,似乎胸有成竹,更兼杀伐果断,行事有理有据,他决定赌一赌,把全部身家押在王秀身。

    他深深吸了口气,起身沉声道“大人,我京西各部支持大人,决不让虏人猖獗。”

    王德眼精光闪过,嘴角翘,瞥了眼脸色不定的张长宁,充满讽刺意味地笑。

    苗松转首瞪着秦良这厮,秦良在京西大军颇有声望,对方的表态,几乎等同一支强大的武装,果断地站在王秀身后,算其它各部态度不明确,秦良的部众也有六千余人,绝对是一支有威慑的力量,何况张长宁还在犹豫。

    王秀若有所思地看了眼秦良,他很高兴秦良做了最后抉择,有时候,人的际遇在于瞬间决定,能走多远看你的造化了,他淡淡地笑道“京西将帅多男儿,果真不假。”

    葛浩大怒,指着秦良厉声道“京西多小人才是,只有我河东才是铮铮男儿,一副小人模样。”

    苗松大惊失色,正要喝止葛浩,但话已经出口,等于把京西大将得罪光了。不光是京西,一句只有我河东才是铮铮男儿,让河北和陕西将帅情何以堪,这不是打脸嘛人家是犹豫,也不会对你抱有好感。

    果然,张长宁大怒,一张老脸憋的通红,亦是站起身,目光不善地道“胡言乱语,你们河东将帅太狂妄了,竟然视我等无物,难怪一退再退,在我京西地面还不自爱。”

    秦良冷冷一笑,阴阳怪气地道“有这等人统兵,难怪河东全境陷落,惶惶如丧家之犬,在我京西地面还要咬人,真是不自量力。”

    几名河东将帅大怒,纷纷拔出刀剑相向,怒目相向,眼看一场大规模火并在所难免。

    “还怕你们不成。”秦良缓缓抽出佩刀,他已经彻底站在王秀阵营,这个赌注不可谓不大,但他已经做了决定。

    封元和徐早持刀在手,站在不起眼的角落,如同毒蛇一般,伺机对重要目标致命一击。

    王秀恨透了河东几名将帅,不由地冷冷笑了起来,鼓掌道“好啊、好啊真是河东好男儿,我总以为太原沦陷,河东最后几位豪杰殉国,再无血性男儿,看来真是错了。嗯,真有本事,几位不去太原,真是太可惜了”“王秀,你不要巧言令色,今日把你斩杀。”苗松厉声道,但他口气有点提不来。王秀压根不理会苗松,转首看向王德等人,微笑道“诸位,怎样”

    

    。。。

 第三九一章 转折时刻11

    第三九一章 转折时刻11

    王德知道王秀要他们表态,成败在此一举,看着王秀举止若定的从容,他真的很敬佩,换位思考的话,自己真不一定能做到从容应对。 閱讀最新章節但是,他仍旧没有动静,冷着一张脸,谁也不知他想干嘛。

    “各位,王秀包藏祸心,断不能受他蛊惑,大家一同把他拿下,为宣抚伸冤。”苗松见众人犹豫,不由地暗叫不妙,一旦河北和西军将帅妥协,他们将面临的命运可想而知。

    “我有没有祸心,等打退虏人,自有天子圣断,岂容你来裁决诸公有谁认为我有欠妥当,皆可奏天子,亦可以率部自去,我绝不为难。”王秀说的大义凛然,什么勾心斗角包藏祸心,先退了金军再说,哪里是有异心啊分明是为了家国,不计得失的忠良贤士。

    不过,张长宁、秦良和封元等人大吃一惊,王秀此言很可能让全军散去,今日所费一切力气,有可能付之东流。众人正待劝说,却听王秀又说道“不过,要打完这仗再走,也是说灭了粘罕,你们可以选择入卫京城,也可以北河东,要在大敌当前撂挑子,不要说我要杀人,是天子也不吝雷霆之怒,给你们半刻时间抉择。”

    “置之死地而后生,高啊”封元眼前一亮。人心不齐,众将多是摇摆不定,葛浩、苗松等人势必不从,很可能再生变故。王秀欲擒故纵,允许将帅自行决定去留,虽说是打完这仗再走,但朝廷有圣旨无诏不得入京勤王,你真率军入京,还不知会怎样,御史的嘴可没有把门的,搞不好现在没事,今后会被人抓辫子,北更是痴人说梦,能把粘罕堵住算不错了,去河东找死啊至少一半将帅会选择站队。

    王德呵呵一笑,既然话说到这份,可以雪送炭了,他再也不牵强,起身拱手道“大人高义,在下愿率部与虏人血战,我陕西男儿绝不做孬种。”说罢,很不屑地瞥了眼几名河东将帅,目光尽是鄙夷色彩。

    苗松见王德倒向王秀,不由地脸色一变。要说王德官位并不算高,但对方的威名却是如雷贯耳,那可是被天子说的夜叉,整个大宋西军的骄傲,这厮的表态绝对影响一大片。

    很显然,王德的表态,几乎所有西军将帅,脸色又发生变化,目光的犹豫渐去。

    张长宁见王秀隐隐占风,他也不再落后,急忙道“京西各部愿随大人,全力征讨虏人。”

    “你们、你们好大胆子。”葛浩眼皮子直跳。

    果然,在王德的表态下,西军几员大将也表示原随王秀抗金,河北的几人虽说是支支吾吾,但也表达立,并愿意奉命抵抗金军。

    葛浩脸色铁青,气的指着众将大骂道“逆贼、逆贼,一群叛作乱的逆贼。”

    “逆贼”王秀冷冷地看着葛浩,目光尽是轻蔑,淡淡地笑道“是不是逆贼,你说了不算,丹青史册自会辩解。”

    苗松较为冷静,沉声道“侍制意欲何为”

    “狙击虏人过河,难道望风而逃再往南是京西南路了。”王秀回答的很简洁,充满了讽刺意味。

    “那我等回去听候调遣,如何”苗松双眼眯成一条线,注视王秀的脸色变化,手死死按住刀柄。

    “不送。”王秀淡淡一笑,并没有任何废话。

    苗松感觉不到任何恶意,算有恶意也无奈何,在这时候,外面一阵奔雷声传来,众人皆是变色。

    “侍制要做什么,难道真要拿我等人头”苗松眼前一亮,这是掀起众怒的大好时机。

    “怎么回事”

    “我怎么知道。”

    “难道是侍制反悔,调动兵马要拿下我等。”

    当众人情绪再次波动,连王德的脸色也不好看时,王秀不紧不慢地道“不用担心,我料不错,是七十八将到来。”

    更戍官急匆匆闯了进来,却见王秀站在首,不见折彦质身影,不由地愣住了。

    “何事”王秀沉声问道。

    更戍官一愣,进来前还和他有说有笑的王秀,此时浑身下散发迫人的威仪,让他大脑一阵短路。

    “何事,快说。”王德忍不住一声怒吼,一阵王霸之气散开。

    更戍官吓的打个冷战,急忙道“外面七十八将李太尉率数千人到达,李太尉要率军入寨,正在交涉。”

    “来的很及时,让他们进来,加固营寨防御。”王秀很满意,一切都在计划,李宝配合的几乎天衣无缝。

    更戍官一愣,外军入寨还是王秀说的,这有点太玄乎了,怎么不见折彦质他一头雾水。

    “还不快去。”王德又是一声怒吼。

    王秀给了封元个眼色,封元立即会议,来到更戍官面前,沉声道“请。”

    更戍官是再傻,也明白发生何事,不由地一身冷汗,急忙退出大帐,封元跟随其后。

    “侍制,我等可以退去了吗”苗松感觉背脊凉风嗖嗖,王秀的大军到了,一旦控制大寨,他们岂不是瓮之鳖绝不能再呆下去,赶紧拔腿走人为。

    “嗯,走之前我再啰嗦一句。”王秀的话很冷静,道“希望各位能服从调遣,全军下齐心协力,把虏人打退再说。”

    葛浩一怔,正要说话时,却听苗松抢先道“大敌当前,我等自然同仇敌忾,大人放心。”

    王秀意味深长地一笑,慢慢颔首道“知道河东诸公,还是心怀家国的,无论怎样,只要打退虏人,我王秀愿和各位对簿公堂。”苗松看王秀一脸的正义,不由地牙疼不已,你要能把金军几万虎狼击退,这等大功劳亮出来,正在焦头烂额的朝廷还能怎样要真是处分了王秀,还不把天子志士得罪死了。不过,王秀越是肆无忌惮,对他而言越是安全,至少人家有信心把斩杀折彦质的事,轻轻松松揭过去,也不在意他们这些人,毕竟何东军也有数万之众,在意和不在意间,王秀懂得取舍。

    

    。。。

 第三九二章 必败的一战

    第三九二章 必败的一战

    说话时,一身戎装的李宝昂然入内,脸色淡然地环视众人,对王秀拱手,正色道“大人,我军全部到达指定位置,还请大人示下。 ”

    “好,在大寨内驻防,准备随时出战。”

    “是。”

    王秀再次看向苗松等人,目光却变的温和许多,道“几位可以先回去整顿兵马,听候我的帅令。”

    苗松瞥了眼众人,拱了拱手,转身离去一点也不磨叽,葛浩等五人随之快步跟随。

    王德目送六人出帐,才道“大人,对他们这么放心”

    “不然怎样”王秀意味深长地一笑,又道“都是朝廷兵马,他们愿意同心协力杀敌最好,不愿意的话结寨自守也成,总是要出一份力的,只要不添乱子,随他们去。”

    王德长长一叹,深深看了眼王秀,道“大人高义”

    王秀摇了摇头,环顾诸将,抱拳沉声道“诸公都是忠义之士,我王秀谢诸公义举。”

    众将忙还礼,纷纷说道“愿随大人,共赴国难。”

    王秀满意地点了点头,心暗自兴奋,这些人虽然仍在迟疑,但总算度过最艰难的时刻,他们战时出工不出力,可能事后会弹劾他,但那又能怎样他并没有指望这些人全然出力,精兵数万足矣给他一点时间,不用太长时间,属于他的武装,会真正建立起来。

    心有所想,脸流露出为难之色,叹道“河东兵马不会尽力,诸公各部兵数万很难坚持,我们只有分出万余兵马脱了战场,沿东南方向建立临时营寨。”

    众人一听都懵了,这是怎么回事向东南设寨,这是退兵前的打算啊王德不由地蹙眉,疑惑地道“大人,这是何意”

    “置之死地而后生,固然不错,可惜京城附近只有我们一支大军,断不能有破釜沉舟的心思。想打胜先想败,我们都在沿河布防,一旦虏人派骑兵过河,绕到我等营寨背后,局面将不可收拾,设置后卫营寨是必须的,万一狙击不利,各部可缓缓退入营寨,不至于兵败如山倒。”

    历史,宋军十余万大军溃败,是因为夹河咧寨,完全没有纵深,被金军一夜惊吓,发觉对方轻兵过河,认为自己被包围了,各部惊慌失措,最终导致全军溃退,王秀绝不想犯这种低级错误。

    众将也明白,他们说是十余万大军,其实朝廷允许家眷随军,折彦质收拢溃兵,很多吏士和家人四散,但也有不少家眷还在军,军可战吏士最多只有万人。

    尽管,有人对王秀设立纵深营寨不以为然,但人家也是为了让大家有步退路,既然有退路又何乐不为呢总被别人击溃,大家分道扬镳,一哄而散了好,至少有个重新组织防御的阵地,能够拖延时间。

    再不济,万一兵败时,也有人狙击金军,让他们有逃跑的机会。

    “还有,我已经派七十六将设立宿营地,囤积了一些粮草。当然,这仅是万一之需,相信各位同仇敌忾,不难打退虏人。”王秀笑眯眯地道。

    有些机敏地人心思活泛了,王秀的一连窜动作,似乎都在布局,而且有环环相扣的迹象。不要怀疑,有些人打仗或许不行,但天下绝不缺少人才,有歪才的仁人志士,他们天生能看出别人谋划。

    “也好,既然大人想的周到,那咱们大干一场。”王德选择性地不去计较,有稳妥的后方保障,总孤注一掷强。

    “好,各寨轮流派出两层兵马,以一个时辰为限,在沿河列阵监视,其他人好好休息,一旦发现虏人渡河,立即反击。”王秀眉头一扬,又笑眯眯地道“虏人擂鼓助兴,咱们也擂鼓,跟他们来个琴瑟和鸣。”

    众将一阵大笑,大帐内紧张气氛被冲淡许多。

    众人各自回寨,王德慢了两步,沉声道“大人,要谨防苗松他们。”

    王秀眼厉色一闪,却笑眯眯地道“放心,相信他们不敢乱来,万一有事,太尉速速向我靠拢。”

    王德目光闪过一道疑惑,嘴唇煽动,脸色极为复杂。

    “太尉还有事”王秀目光坦诚,似乎真不明白王德的忧虑。

    王德似乎不愿接触王秀目光,稍加犹豫才道“大人既然考虑战败,看来并不看好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