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权倾大宋 >

第161章

权倾大宋-第161章

小说: 权倾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宠爱的大臣为了一点事罢黜,不能不防着啊

    白时见尘埃落地,这才开口道“王秀的任免已定,却因御史台非议暂搁,但燕山职事不能久空。”这话,明摆着给王秀个人情。

    蔡攸神色一动,瞪了眼白时,相对那不孝子,王秀更牵动他的神经。

    赵佶轻松地笑了,道“这个王秀,朕还真不知怎么办。”

    白时多滑头的老油条,要不是蔡家根深蒂固,蔡京老谋深算,蔡攸给他提鞋也不配。他从王秀被暂停的职事举一反三,授予王秀提举盐茶公事,这可是路一级的差遣,以监寺职兼地方是即将大用的征兆,决定做一回人情。

    他不太愿意出头,但有好处的事情,决不甘落在人后,浅笑说道“以王秀的才能,陛下当以名镇许之,臣以为御史台不过风闻弹劾,无伤大雅。”

    蔡攸冷冷一笑,尖刻地道“江宁银行确有与民争利嫌疑,算御史台风闻弹劾,但侍御史的奏章不可等闲。再说,王直阁自己为了避嫌,甘愿返回利国为天子守土,这等良苦用心,两府应该成全才是。”

    白时嘴角一抽,暗骂蔡攸翻脸翻书还快,明明他举荐王秀的燕山府路,一转眼变了,真让人无话可说。李邦彦看着牙疼,但他也不愿多纠缠,平心而论,他较欣赏王秀,但也是建立在谋划王黼的基础,王黼轰然倒台,他们已经没有利益共同点,说些好话可以,但要尽力维护还不到火候。赵佶对王秀很犹豫,王秀给他描绘利国的前景,让他怦然心动,但他还是想让王秀去燕山府路,蔡攸把公署职事搞的太糟了,没有王秀恐怕摆不平。

    

    。。。

 第二六九章 乡里乡亲的

    第二六九章 乡里乡亲的

    白时被蔡攸抢白,自知不能和蔡攸,看赵佶的意思还没确定,反正人情也送了,没必要得罪蔡攸这条豺狼,王秀的前程鸟事,满脸木纳地老神常在,当蔡攸是空气。 匕匕蛧

    “陛下,利国是铜铁重镇,徐州赋税半出利国,既然王直阁能为陛下治理好利国,那让他再把第二任做完,然后再大用燕山。”蔡攸的话很活,谋算很深,第二任做完那是明年底了,一年多的时间,谁知道能出什么蛾子,他也有充足的时间,彻底绝了王秀染指公署的希望。

    如果,王秀在场的话,肯定会发自内心感激蔡攸,握着对方的手说一声知己啊

    他自然不知道,在赵官家召集大臣廷议的时候,他正在张启元的府邸做客,这可是他第一次登门拜访啊

    张启元也没想到王秀的登门,在错愕之余,还是非常热情,非得要留王秀吃酒。

    好伙计,老乡亲,不吃杯水酒太不给面子,王秀自然给他面子。

    陆天寿是最惊讶的人,历经磨难的他也明白了,自己根本进不了王秀的眼,如今又是一个贼配军,完全没有前途可言,除非有宋江、史进那样的本事,拉起一支队伍,横行几十个军州,然后在朝廷可剿可不剿之间,干脆利索地接受招安,不然更无法和王秀抗衡,他对王秀的恨越发地深了。

    张启元也是看这点,才留下陆天寿,生性多疑的他曾对王秀不杀陆天寿,反倒是让陆天寿投奔他感到怪。要知道王秀手段凌厉,数万人头落地毫不眨眼,一句乡亲饶了陆天寿,打死他也不信,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啊他可不认为王秀的脑袋秀逗了。

    无论王秀是什么打算,冲着陆天寿的恨,足以让他养条会咬人的狗,酒宴特意让陆天寿作陪,恶心也要恶心一下王秀。

    “没想到咱们乡亲三人,竟然又能凑到一起,想想当年真是可笑。”张启元笑眯眯地道,细心观察王秀脸色。

    王秀瞥了眼陆天寿,淡淡地笑道“我说陆二哥啊当时要在城头一刀下去,子初兄的愿望可落空了。”

    陆天寿打个冷战,什么话啊裸地威胁,直白地打脸,绝对是位者的不屑,他心里恨的痒痒,脸还是笑道“当年实在没脸,被盗匪逼迫着也没办法,还要多谢大人留我一条命。”

    “呵呵,可不能那么说,当年的盗匪现在可都是官军了,子初兄是太子的属臣,还不给陆二哥谋个好差事,也是一句话的事。”王秀打着哈哈下刀子。

    这厮站着说话不腰疼,给赵桓举荐配军,这不是找骂嘛当然,人家话并非此意,无论是他还是谁,都能给陆天寿安排个胥吏,可这也是把柄啊不安排又被王秀说出来,多少会让陆天寿别扭。

    张启元明白王秀有离间嫌疑,但还是温声道“东宫官署清寡,哪得你地方守臣。”

    “话说的也是,穷的掉渣。”王秀大大咧咧地道。

    张启元一阵牙疼,感情这厮还真不谦虚啊你谦让一句会死啊

    王秀看了眼陆天寿,又颇有些神秘地道“我倒是有地方,能让陆二哥洗心革面,也好荣归故里。怎么说大家都是相亲,谁没有年轻孟浪的时节,那么多年过去了,物是人非事事休,该帮衬的尽点力。”

    陆天寿一怔,他绝没想到王秀能说这话,不免有几分意动。试问,哪个不想封妻荫子,衣锦还乡他之所以舔着脸留下,依旧巴结着张启元,是想看看能有好事否,王秀的话触动他心底那根弦,不由地看向张启元。

    张启元心大恨,暗骂王秀不是个东西,你挑拨一句也得了,还再明打明地挑拨离间,把他吃的死死地,端地不为人子。陆天寿也是个傻瓜蠢货,在外面几年也算生死历练了,是头猪都要被熏出来心机,这么明显的离间,还傻了吧唧地当,真想一刀宰了这厮。

    但是,他是才俊之士不假,却忘了人心贪欲。王秀在商水用过的一招,而且是屡试不爽的一招,人的需求,没有绝对的人,只是没有达到他们心的层次,很显然一句话挑起了陆天寿的。

    王秀并不怕张启元扶持陆天寿,烂泥是扶不墙的,他说这些话不过是引子,要引出后面的话。

    张启元蛋疼地看了眼王秀,悠悠地道“利国监伤心处,还是免了。”

    “如果是两河燕山呢”王秀切牙一笑。

    张启元眉头一动,作为赵桓的心腹,他知道朝廷那点破事,但侍御史范宗尹发难,让他有些疑惑,两人之间难道有利益纷争,导致关系破裂似乎不是,他拿捏不准,试探地道“看来实以退为进”

    “当然,什么判官,简直一钱不值,盐茶公事那也看人家眼色的角色,放给子初兄,你可愿意去”王秀一脸的不屑,以退为进哪有你那么直接说话的,他一点也没意识到,自己挑唆张启元和陆天寿的直接。

    “这个。呵呵,说笑了。”张启元切牙一笑,脸色有几分尴尬,妈的,老子还没有外放,要能有一任通判知足了,还能不在乎提举盐茶公事

    陆天寿听的心惊胆战,他恨王秀不假,隐有深深地自卑,提举盐茶公事都不屑一顾,王秀这厮还想要什么那可是一路的大吏啊是由知州兼任的差事,这厮站着说话不腰疼啊

    张启元考虑的更深,他第一个反应王秀所谋甚大,但又存有深深地疑惑,为何要给他暗示不符合王秀的性格。“玩笑,玩笑话,陆二哥的前程,子初兄要放在心,我若真去燕山,也会尽点力。”王秀端起酒杯一口闷,虚虚实实、实实虚虚,兵法诡道他运用娴熟,不怕张启元不当。“来、来,咱们吃酒。”张启元笑眯眯地端杯,脸色尽是欢愉的光彩,仿佛吃了十全大补丸。

    

    。。。

 第二七零章 利益是永恒的

    第二七零章 利益是永恒的

    东宫内,赵桓疲惫地伸展腰身,精神头十分萎靡,打了个呵欠道“最近也不知怎么了,身子越发地疲乏犯困。 ”

    “那让御药过来看看。”朱琏秀眸闪烁,眉宇间似乎有点慌乱。

    赵桓摇了摇手,疲惫地道“没事,一阵子好了,真宣了御药局进来,还不知外面怎样非议。”

    朱琏秀眸闪过一丝不忍,随即是深幽地叹息,委婉地道“官人,王相公已经被罢黜了,三哥那里不会压迫太甚,你也不用小心翼翼过活。”

    “老三根本不是这块料,王黼倒台里外都有王秀的影子,这次倒是合了我心意。”赵桓干干一笑。

    朱琏秀眉微挑,淡淡地道“其实,他最绝妙的一笔,并不是扳倒王相公。”

    “哦,娘子的见解很新,说说看。”赵桓的兴致被提了起来。

    “难道官人看不出来,王直阁借风势要搏一把,官家许大任他却坚决推辞,要回利国监,难道官人看不出来”

    赵桓脸色一变,失声道“待价而沽”

    “正是。”朱琏美目正视赵桓,看那萎靡不振的脸色,心隐隐有些愧疚。

    “我早应该明白了,太轻视他了”赵桓轻轻一叹。

    “一入大路,二三年能回朝,官人用张启元,恐怕会引起王直阁忌惮。”

    赵桓何尝不知王张那点较劲伎俩,他却没有太多去深究,没有争端哪来的动力,作为帝王家的人,他注定要成为九五之尊,大臣的矛盾正式他喜闻乐见的,掌控平衡才是合格君主的基本素质。

    不过,朱琏的话引起他的警觉,分明在说他用张启元,会把王秀逼迫到郓王那边。王秀保持立不假,但朱琏的提醒让他恍然大悟,哪里是立态度,分明是待价而沽,王黼罢黜留下的空缺,足以让赵楷主动给予王秀好处。

    不管他怎样看王秀,却不能不承认这厮厉害,如果真支持赵楷,事可真不好办了。

    “决不能如他所愿,最好是限制他在利国,然后官人善处结缘,让他成为官人助力,至少不能让郓邸得逞。”

    “娘子。”赵桓心闪过一丝疑惑,朱琏一直很看好王秀,甚至让他有点吃醋,今天为何要坏人前程好在有最后一句话,让他稍稍释疑。

    “官人,难道不记得艺祖”朱琏的话莫名其妙,却意味深长。

    赵桓脸色一变,作为太子的他,岂能不知太祖皇帝事,太宗继承皇位,太祖的几个儿子悲惨结局,实在让他不吝而寒,至今艺祖一脉早沦落成庶民,皇家人情凉薄,他要是被赵楷取代,恐怕一对儿女的下场堪忧。

    他整个下午都在考虑得失,直到张启元匆匆来到。

    “殿下,官家有意王实外放两河燕山,此事决不能让他如意。”张启元开门见山。

    赵桓目光闪烁,问道“卿家怎么看”

    “乡亲升迁臣本应恭贺,但王实在是殿下心腹大患,一旦放到燕山,恐怕几年后能出任翰林学士院,平添了无尽的变数。”张启元一本正经地道。

    “卿家言之有理,但官家决断如何能改”赵桓深以为然,但他并不得宠,犹豫着没有办法介入。

    张启元看着赵桓,眼光深处是深深的鄙夷,如果赵桓不是太子,对方和赵楷是二王相争,他绝对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赵楷,而不是当今的太子,太没有谋算了

    想归想,他还是耐着性子道“殿下,官家迟迟没有决断,正是因为怕朝野的议论,王实多谋划甚大,绝不是区区盐茶公事,臣要是判断不错,他看的应该是帅臣。正是他所谋甚大却露了破绽,臣想有些重臣肯定不想王秀遽然升迁,他们的一两句话,或许会有出人意料的惊喜。”

    赵桓惊讶张启元判断,竟然和朱琏的不谋而合,还有了应变的法子,让他更加坚定不能让王秀得逞的决心,正色道“卿家说的是梁师成”

    张启元见赵桓开窍,大喜道“不仅是梁大官,还有李相公、童大官,想必太师也不想看到王秀太受宠。”

    他对人心的把握是不如王秀,但在东京大染缸里混了几年,人情世事把握的还是相当熟的。没有人会白白支持别人,更没有人愿意看到别人走进赵官家,分了自己的一杯羹,无论是李邦彦还是梁师成,他们曾经帮助过王秀,也结下了善缘,但又能说明什么

    此一时彼一时,随着王黼的倒台,新一轮的利益分配开始,僧多粥少啊

    有时候,好心也能办坏事

    赵佶心里很纠结,外朝重臣有的直言,有的委婉,无一例外借口王秀不可放燕山重任,连梁师成、李邦彦等人也委婉地表达,童贯更是直言不讳,王秀绝不能入燕山。

    这位媪相的算盘打的精妙,他还盯着两河、燕山宣抚使,谭稹这厮要组建义胜军,很明白要长期霸占宣抚使位置,这还了得,夺他的饭锅子啊王秀要是过去,肯定会和谭稹勾结一起,官家再一高兴,给了王秀制置使,那两河、燕山一谭二王体系可形成了,他还不得在东京喝西北风啊

    最出人意料的是,蔡京很明确地不支持,随着王黼的罢黜,这位老太师复出的呼声很高,别看他时不时地糊里糊涂,几乎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