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权倾大宋 >

第109章

权倾大宋-第109章

小说: 权倾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秀也收起了嬉笑,谨慎地问道“先生请讲。”

    “银行立意很好,但这几个月我却发现,银行夺利太深了,恐怕是长此下去小民深受盘剥,是那些大户也要被银行控制。这还不是最可怕的,一旦那些银行形成。嗯,大规模的财富积累,在某种情况下运转不良,对家国的打击将是致命的。”钟离秋忧心忡忡地道。

    王秀睁大了眼睛,惊讶地瞪着钟离秋,他知道钟离秋深蕴经营之道,但绝没想到会想的那么深远,摸到金融托拉斯的边缘,要不是钟离秋语言生涩,他甚至怀疑是不是穿越人士,银行的弊端全被说出来了

    不错,银行之所以生存在于用别人的钱生利,这免不了要盘剥他人,质库靠的是换取别人质押的物品,转手倒卖获取利益,银行更绝,直接拿别人钱挣钱,玩的是空手套白狼,并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到期你不还钱等着好看。

    钟离秋所担心的大户被控制,明显再说经济命脉被控制,这是金融大托拉斯的具体体现。当银行完成原始积累,开始向更高层次完善,不可避免的出现财富集。

    一个人或一个集团掌握一万贯不可怕,十万贯也不可怕,一百万贯也行,但他们的资本融合到一千万贯、一万万贯的时候,将形成宇宙黑洞,吸收社会资本的强度将有不可控性,谁掌握这个黑洞谁将拥有天下。

    正所谓有利有弊、有正有反、阴阳相生,金融资本发展到一定程度,又对社会有利一面,也有利社会发展一面,但那都有调控的可能,大不了把大金融托拉斯分化成小块,在各自不同方向发展。王秀也有计划这样做,他专门制定了控制金融托拉斯的方案,并开始研究控制的办法,唯独不可控的是发展到一定程度,供求失衡造成的经济危机。银行发展到金融时代,资本有自我的贪婪性,一切以衍生资本而运行,不断进行摧毁和再生,没人能真正预测其发展趋势,一旦发生链条断裂,后果将是毁灭性的,这也是不可避免的现实,虽然是刚刚开始,但钟离秋已经看到百年后的一幕,不能不让他深思。

    

    。。。

 第一七九章 东京最后的梦华1

    第一七九章 东京最后的梦华1

    “先生,不能因为有弊病放弃,我们栽树后人也不能白乘凉,他们必须去解决一切问题,吃现成饭会让人不思进取的。 ”

    钟离秋很明白王秀的意思,他也明白没有完美无缺的事,再缜密的计划也有纰漏,正如他当年为解决财政危机,操纵的盐法、钱法改良,是起到了很大作用,充足的钱帛对进行党项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但也引起了国富民穷的不良反应,使熙宁革新以来尖锐的社会更加尖锐,最终无法再挽回,不然他也不会引咎退隐。

    王秀的银行方案让他眼前一亮,是民间质押借贷基础一次飞跃性发展,前唐飞钱和本朝交子都要完善,尤其是金融衍生理论,把质库和交子相结合,让他看到解决困扰历代统治者的办法。

    历朝历代用兵、治河、赈灾三大难,难倒了多少俊杰之士,无非是财力有限,天下再富足赋税是有限的,国库也是有限的,不顾一切开源节流,也是治标不治本,反而会引起社会矛盾的激化。

    银行控制民间资本,尤其是发展商业资本最终形成金融流,把天下每一个人的钱用于一件事,不加税不增赋,存钱的民众是担负风险不假,但他们的回报也是丰厚的。

    可以想象出,在绝对的金钱打压下,任何阻碍都是土鸡瓦狗,硬耗也被钱财给耗死了。

    “先生看,公署成立的的目的,说的不好听是掠夺天下财富,南海、东海盛产金银、香料,简直是遍地黄金,把这些财富拿到国,可以想象连汉唐也曾有此辉煌。”王秀慢慢地解试自己想法,这都是他不曾说出来的。

    “所以,学生建议朝廷成立侍卫水军,海商案、银行、侍卫水军如同三驾马车,所向披靡。”

    钟离秋是睿智之士,完全明白王秀的意思,海商案实际控制对外海陆贸易,实际没说出口的是,这个衙门相对**在公署外,是负责海外掠夺的策划机构,如同人的大脑一样,侍卫水军和银行腿脚和躯干,一手提剑一手拿秤,你老老实实做生意,让我赚尽财富一切好说,不然我将用三尺青锋拿到我所想要的一切。

    想到这里他一阵兴奋,作为一名人,他绝对是真正意义的儒家,而且是先秦时代的儒家,手捧圣贤书,腰悬三尺锋,道“你的想法很好,可惜很难实现。”

    “先生。”王秀淡淡地一笑,道“刚才先生也说了,有先生在海商案和江宁工商银行,绝不会任由蔡攸胡闹。”

    钟离秋慢慢颔首,玩味地道“话是这样说,但一块金元宝啊打他主意的人何止蔡攸。”

    王秀脸色也很凝重,公署刚刚搭好了台子,蔡攸跳出来争权夺利,要是银行获取了丰厚的利益,恐怕连赵佶也会眼红,他们这些外行的介入,绝对是场大灾难。

    “先生,银行能不能缓慢运转。”

    “不太可能,有些事一旦开始停不下来,他们把钱存进去,无非是要获取利益,要是银行成本太高获利太低,恐怕到时候会生出不可以测的变数。”钟离秋不能同意,随着几个月的操作,他对银行的了解越来越深,在惊叹王秀知人所不知的同时,对银行恐怖运转能力产生深深的无力感。

    “既然这样,那我们更得坚持下去,咬牙也要挺住。”王秀脸有一丝决然,不让外人先期插足。

    钟离秋摇了摇头,拿起杯子品了口酒,郑重地道“不妥,天下只有一辈子的吏,没有铁打的官,多事之秋还是早点离开。”

    王秀稍加沉吟,问道“先生太高看才有他们了,王黼、李邦彦都是靠优伶手段,要说真本事,他们还真没有几两。”

    “实,不要小看天下英雄,这样你会吃亏的。”钟离秋不同意王秀的说法,正色道“王黼从依靠蔡相公位,到和蔡相公交恶,不仅没有被蔡相公拿下,反而越来越得势,难道这是靠优伶手段吗还有李邦彦,虽说是个浪子不假,但人家算计人那套,决不在蔡相公之下。”

    “你可以想象,或许他们经邦治国本事不行,但争权夺利的本事个个炉火纯青,要和他们争斗,资历和手段不能少,天子的宠信更不能缺。”

    王秀默然,他承认钟离秋说的对,自己无论从资历还是手段,都无法和这些人精相。在茂德帝姬的事情,赵佶的宠信不在,他和蔡京之间也有了隔阂,利益之争是那么残酷,没有那么多花花套子,你没有打动别人的东西,谁愿意理你啊

    但是,他胸还是有一股子猛劲,不服输不甘心的决然,好不容易搭起未来的框架,决不能会在别人手。

    “好了,我也知道你不甘心,只要量力而行,我会竭力守住海商案和江宁银行的。”钟离秋见王秀脸色不定,轻轻叹了口气。

    “先生,敬您一杯。”王秀笑吟吟地端起杯子。

    “好,今天好好吃一杯,只谈风月。”钟离秋呵呵一笑,一大杯酒下肚。

    恰巧,细君端着放置羹汤的黑漆托盘进来,放下盘子从袖取出一封书信,笑吟吟地道“官人,刚才外面有衙门送来一封书信。”

    王秀接过来一看,笑道“先生,是商水县来的,看来我真该回家看看了。”

    钟离秋品了口酒,笑道“商水人杰地灵,待我乞骸骨还要去教书。”

    细君惊讶扫地扫了眼钟离秋,她惊讶王秀对钟离秋的尊敬,却乖巧地不去多问。

    “娘子,听说樊楼的秦三姐,琴棋书画无所不通,怎么今个没过来”钟离秋笑眯眯地道。

    “三姐不常过来,有事也是和奴家去铺子。”细君不知道钟离秋意思,只好老实地回答。

    王秀没有关注钟离秋和细君,他急切地拆开信,想要看看家情况,待定睛一看脸色一变。

    次日,延福宫。

    赵佶很意外地召见王秀,在宫宴春阁旁的飞华亭,亭子宽大精巧,说是阁子也不为过,旁有一个小圆池,在飞华亭的旁边,有一处小型湖泊,湖筑起堤防连接到亭子。飞华亭外又修建一道宽粱进入湖水,粱设茅亭栅、鹤庄栅、鹿岩栅、孔翠栅,一直延伸到丽泽门一带,嘉花名木,类聚区分,幽胜宛如天造地设。

    当王秀到达的时候,接待他的还是大宦官张迪,这可是著名的皮条客,赵佶竟然没有出现,接待他的是郑皇后为首的后宫女眷,连刘贵妃也在场,林月姐和王妃她们也在场,让他脸色很难看。

    张迪显然看出王秀的不满,他给郑皇后和刘贵妃个眼色,郑皇后自然有一套说辞,刘贵妃也没有什么架子。

    作为天子你把臣子召进宫,竟然要臣子给妃嫔填词,这也太荒唐了,真把他当成翰林待诏了。

    “早听过直阁大名,次让六姐他们得了便宜,今个定要取回来。”刘妃一双秀眸看着珠帘那侧的王秀,笑声清脆摄人心魄,难怪是赵佶的后宫第一宠妃。

    王秀却跟不解风情的人一样,对一笑千人醉的刘妃不感兴趣,嘴说道“娘娘过讲了,虚名而已,实在不敢受娘娘抬爱。”

    “好了,直阁也别谦虚了,是老身挨不住她们嘱托,才请官家宣直阁来,还望直阁见谅。”郑皇后一口一个歉意,俏脸却笑吟吟的,她虽说三十好几了,却风韵不减当年,一副雍容华贵的贵妇风采。

    王秀暗自撇了撇嘴,腹诽也只有赵佶这样的主,才能做出这样的荒唐事,让众多老婆讹诈别人。心里想是一回事,面子却不能推脱,太得罪人了,他淡淡地道“既然娘娘说了,臣遵命是。”

    没办法,既然来了得委曲求全,满足珠帘后的那些贵妇,他可得罪不起这些女人,这些贵妇或许帮不了他什么,但要是坏他的事,绝对是一等一的好手。

    郑皇后大喜,转脸对刘贵妃道“妹子,还是你先来。”

    “大姐是内宫之主,当然要占个头筹。”

    王秀的嘴角一阵抽缩,这叫什么事啊还真的青菜萝卜葱,各自谦让起来了。

    只有张迪老神常在,木着脸站在一旁,但他微微发颤的肩头,暴露了他内心想法。

    二十余首风格各异的小词,让那些贵妇们喜笑颜开,说话也贴切许多,尤其是刘贵妃说不愧是太初真君,果然有界散仙的采,让一旁的张迪嘴角自抽,差点风了。

    “娘娘是天宫妃子,臣不敢让娘娘夸赞。”王秀一阵牙疼,好话不要钱地撒了出来。

    郑皇后和刘贵妃心满意足的离去,然后才是众位贵妇依照身份陆续离开。人多眼杂,林月姐眼巴巴看了眼王秀,稍稍欠身报以善意地微笑,王秀慢慢颔首回礼。张迪看在眼,实在有点吃味,林月姐在宫享有美名,公认的美貌仅在刘贵妃下,才学却很秀达,似乎对王秀很感冒,但又在情理,得了人家的好处给个笑脸,不过分吧

    

    。。。

 第一八零章 东京最后的梦华2

    第一八零章 东京最后的梦华2

    他也是心里别扭,仿佛赵官家被王秀带了绿帽子,仅此而已,别的他也不会乱嚼舌头,你说了也得让官家信才行,一个很有潜力的年轻大臣,被东京的小娘子们竭力追捧,会和妃嫔眉来眼去这不让人笑掉大牙,谁信啊

    正在这时候,有几人沿着河堤缓缓向亭子走来,张迪定睛一看,细声道“各位,是太子和三大王、九大王来了。 ”意思很明白,还没走的嫔妃该回避了。

    王德妃首先起身说道“好了,各位姐妹们,咱们去石山看看。”

    郑皇后和刘妃走后,属王德妃身份最高,大家只好一同起身随她出去,林月姐在出亭转身时,一双妙眸深深看了眼王秀,贝齿微露,嫣然一笑,随之而去。

    九大王难道是康王赵构,那是后世历史能挽弓一石五斗的大宋行朝皇帝啊王秀感到今天真是太幸运了,那些妃嫔都是浮云,赵构可是一位风云人物啊

    怎么说呢力挽狂澜还是懦弱无为,赵构这个人挺复杂的,让人有种雾里看花的感官。但是,他没有一点轻视,一个能在逆境挣扎,把衰败的皇朝重新稳固发展起来,这个人绝不简单,你要相信御用历史学家,用教科书那一套,恭喜你,离死不远了

    待三人走近,王秀快步出亭迎去,深深作揖道“下官见过太子,见过二位大王。”王秀是赵佶的臣子,面对的即使是太子,也不可以称臣,这是朝廷的规矩和法度,他是赵佶的臣子,不是太子和藩王的臣僚,只有东宫或藩王府邸属官才称臣。

    如今,分封只是表面章,但一些旧制还是保留下来,王秀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