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将门 >

第852章

大宋将门-第852章

小说: 大宋将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狗牙儿小心翼翼,将名册包好,塞在怀里,然后片刻不停,火速乘火车,回到了西京,一路上连眼睛都没敢眨。

  终于,名册送到了王宁安的面前。

  王宁安从头到尾,浏览了一遍,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

  “司马君实能留下这份名册,算他良心未泯,传我的命令,准许入土为安,就地安葬!”

  下面的人当然照办。

  交代之后,王宁安脸色凝重,长长出口气。

  “把他们都叫进来吧!”

  很快,以吕惠卿和章惇为首的诸位相公先后走进来,大家伙一起冲着老师施礼。

  王宁安也逐一扫视着他们,脑中不断浮现出昔日的场景。

  六艺学堂,年少轻狂,他们是师徒,也是朋友。

  一起读书,一起弓马骑射。

  直到后来,考中进士,入朝为官,宰执天下。

  师徒亲密无间,配合默契,才有了今天的大好局面,可话又说回来,谁能担保每一个人都能表里如一,从一而终?

  王宁安的目光在每个人的脸上留下的时间并不相同,大家伙也都感到了强烈的压力,甚至有种窒息的感觉!

  “师父,莫非是抄司马光的府邸,出了什么事情?”吕惠卿仗着胆子问道。

  王宁安没有否认,点头道:“的确出了问题,司马君实悬梁自尽,他死了,却留下了一件东西!”

  此话出口,这几个人当中,就有一位手一抖,脸色迅速变化,连呼吸都沉重起来。

  “哈哈哈!”

  王宁安大笑起来,突然,他把目光落在曾布的身上,吕惠卿和章惇,还有苏辙,韩宗武,几个立刻变了颜色,一起喊道:“师父!”

  王宁安一摆手,不让他们问下去。

  “子宣,你有什么想说的?”

  曾布的脸色苍白,嘴角不停抽搐,突然他抓起衣角,就要往嘴里塞,章惇手疾眼快,一把抓住了曾布的腕子,而韩宗武也出手,擒住他的另一条胳膊。

  两个全都震撼无比,又愤怒抓狂!

  好你个曾布,师父提携你,重用你,朝廷财权全都在你的手上,你居然敢暗中勾结其他人,背叛师父,背叛朝廷,你的良心何在?

  面对大家伙犀利的目光,曾布默默低下了头,一语全无……其实连王宁安都不相信,自己的亲信弟子当中,居然会出现叛徒,可事实具在,没法装作视而不见。

  还记得若干年前,曾布就以理财能力闻名,王宁安出于全局的考虑,暂时推了韩宗武接户部,压了曾布一段时间。

  就从那一次开始,曾布和金融力量开始结合,想办法把韩宗武挤走,后来他果然如愿以偿,成功接掌了户部。

  从那一次算起,他在户部的日子,丝毫不比司马光短。

  只是作为王宁安的亲传弟子,曾布太了解老师的能力,根本不敢露出破绽,相反,他做事积极,认真老实,即便是对付金融集团,他也尽心尽力,全力以赴。

  终于,他成功骗过了王宁安,取得了老师的信任。

  就在这一次的乱局当中,曾布也发挥了作用。

  比如王宁安要求将主要银行收归朝廷所有,曾布的确做了,可是他只收了银行,接管了业务,至于银行里存在的巨额金银担保,却不翼而飞。

  生怕自己做的事情走漏出去,曾布立刻推动信用货币,掩盖自己的疏忽。

  不但在大宋发行,还主动弄到海外去,数量很大。

  紧接着,海外各地抵制,贸易陷入僵局,他又煞有介事,拿出了应对的办法,还公然宣称,大宋的储备粮食,足够用两年,朝廷可以徐徐图之,不用担心海外叛乱。

  也是从这次开始,王宁安就怀疑起这个弟子。

  因为曾布的话,实在是太有失水准了。

  粮价快速上涨,人们就会产生恐慌情绪,即便家里有足够存粮,也要多买一些备用,这是人之常情。

  另外呢,还有人不在乎粮价的上涨,可问题是粮食越来越少,到处都有挤兑,万一有钱也买不到粮食,那该怎么办?

  这些有钱人,也会加入抢购,他们数量虽然不多,但是手里的钱却不少,抢购起来,那是相当可怕的。

  所以,面对抢购挤兑,根本不能按照库存来计算,曾布宣称大宋能维持两年,实则半年就会弹尽粮绝。

  事实上,王宁安根本没有按照曾布的计划做,他给狗牙儿三个月,要求平叛,就是出于这个原因!

  幸好狗牙儿如期完成任务,海外的叛乱压下去,粮食重新流入,大宋的市面终于平稳了。

  在不知不觉间,大宋渡过了一场天塌地陷的危机。

  别看水波不兴,其中的凶险,甚至超过之前所有事情的总和!

  当然了,也不得不说,王宁安的确够沉稳,够镇定。

  换成别人,谁还能按部就班,当成没事人?

  一旦当家人乱了,下面也就乱了,恐慌情绪蔓延,还怎么收拾金融集团!到了那时候,搞不好出来的不是请愿团,而是反对王宁安的力量,要求罢免他!

  越是往回看,就越是后怕。

  章惇怒火中烧,就连一贯儒雅的苏辙都受不了,提起拳头,就要动手打人,韩宗武也想知道曾布为什么会背叛老师,给金融集团充当走狗!

  “不要管他了!”

  王宁安低吼,他将手里的名册扔给吕惠卿。

  “上面一共19家,从曾家开始,给我全部抓起来!一个不留!!”王宁安说完之后,转身就往后面走。

  曾布突然梗着脖子,哀嚎道:“师父,师父!弟子非是背叛师父,弟子,弟子有苦衷啊……”他撕心裂肺叫着,可王宁安根本懒得听了。

  就连吕惠卿等人也都听不进去。

  根据司马光的记载,曾家手里掌握的财富超过两亿,而且根据复杂的交叉持股,曾家能撬动的资金超过10亿!

  实实在在的富可敌国!

  可即便如此的实力,在这19家金融豪门当中,也只能屈居第7位!

  金融集团的实力,可见一斑!

  司马光的确够厉害。

  或许从他被金融势力挟持的那天起,他就酝酿着反戈一击,虽然活着的时候,没能下手,但是他死后,这致命的一箭,终于射了出来!

  抓捕行动展开了,从两京到各地,一个个隐藏极深的家族,被连根拔起,没有半点客气。司马光的名册还不够精准,但是有了目标,就不怕查不出来。

  查抄了一家,就会牵连出无数家,就这样,在过去几十年,乃至上溯到大宋立国一百多年,几乎所有金融势力,都被一扫而光!

第1158章 除贪务尽


  治平十四年,一个注定载入史册的年份。

  秦王得意弟子,同平章事,财相,户部尚书曾布因为严重贪墨违法,被打入天牢。

  此消息一出,那叫一个石破天惊,不同凡响。

  虽然之前的整顿吏治,一轮接着一轮,但是作为秦王的心腹爱徒,有几个人,包括吕惠卿,章惇,苏辙,曾布等,始终高枕无忧,谁也不担心他们会倒。

  如今却有一个人卷入贪墨大案,而且还被果断拿下,惊雷炸响,既让人感到惶恐,也让人震惊。

  惶恐的的是秦王态度之坚决,哪怕自己人,也没有半点侥幸可言。

  至于震惊,则是六艺一系,新政学会的这些人。

  他们面面相觑,原来贪官污吏,就存在自己的身边,或许还是自己的上司,昨天在台上高谈阔论,义正词严,转眼就成为阶下囚,身败名裂,遭到唾骂。

  除了感叹剧烈的落差,更有对金钱力量的战栗!!!

  这一轮的乱子,倒下了四位相公。

  他们各有千秋,但无一例外,都不是好惹的。

  首先是张方平,他清正廉洁,一辈子为官,看起来毫无破绽,结果就因为不甘心,贪图名利,喜欢被簇拥称颂,结果替金融势力摇旗呐喊,更是牵扯到海外的叛乱,把一世的清名,全给断送了。

  张方平的情况已经查清了,他的次子和侄子,接受了两个金融家族300万的资助,除了用来替张方平刊发书籍,发表文章之外,还有100万用来购置豪宅、歌姬,纵情享受。

  另外还有86万各地捐款,其中甚至有来自海外殖民地的款项,虽然张方平声称他不清楚,但是张方平在给皇帝的密奏当中,几次替海外殖民地说话,是铁证如山。

  就算不承认,也改变不了什么。

  刑部在整理了所有案卷之后,对他进行了审讯。

  这次审讯是公开的,报社可以派人采访。

  当然,鉴于太多的报社受控于金融集团,这次准许的报社都是经过新政学会认可的,他们如实记录了案情经过。

  白发苍苍,满脸皱纹,老年斑遍布……张方平接受了审问,并且讲述了情况,当堂进行了辩论驳斥。

  三天之后,结果终于出来,张方平贪墨巨万,甘心充当金融势力打手,扰乱朝局,破坏国政,纵容助长叛乱,阴谋废帝,用心险恶,罪不容诛。

  按照国法,判处死刑,立刻执行。

  在3年前,议政会议陆续重修了一些法令,原来的死刑包括灭九族,腰斩,车裂,砍头等等,实在是太过残忍,因此改成两种,一个是枪毙,一个是服毒。

  就在端午节的当天,张方平服下鹤顶红,实在天牢之中。

  至于文彦博,多少年的老狐狸,这次也没有逃得了。

  虽然把发往了琉球,但他作为请愿团的主要发起人,公然破坏朝局,事关重大,不能不严惩。

  追回王爵,追回一切赏赐,除去进士身份,削籍为民,囚禁琉球,永远不得返回大宋……老文除了保住性命之外,从考上进士,踏入官场之后,一切的荣誉辉煌,都被拿走,许多人看的是心惊肉跳,不寒而栗、当然了,这个结果已经是四位相公当中最好的了。

  司马光是悬梁自杀,人虽然没了,但是他为官多年,门生故吏那么多,又一直庇护金融势力,替他们牟取暴利,保驾护航。

  司马康借着父亲的旗号,大肆贪墨,侵吞城市土产,光是在开封,就有价值5000万的土地,其余各种资产款项加起来,更是超过了两亿。

  对于儿子的贪污,司马光并非不知情,相反,他还采取了纵容帮助的态度,没有司马光的庇护,司马康哪里能在短时间,聚集这么大的财富?

  司马光渎职弄权,败坏朝廷法度,任用私人,私相授受……种种罪行加起来,朝廷决定,同样追回他所有的封赏荣誉,作为贪腐典型,昭示天下。

  不光是他一个人,包括整个司马家,他的哥哥,侄子,亲友,全都在清查的范围之内,一律严惩不贷。

  最后剩下的一个,就是曾布了。

  关在大牢之中,面对着空荡阴森的四壁,曾布同样不是滋味。

  他的家族非同小可,南丰曾家,显赫无比,到了他们这一辈上,有七个兄弟展露头角,包括宣麻拜相,执掌财权的曾布,也有文采出众,名动天下的曾巩。

  相比之下,曾家的势头甚至不比当年的韩家差!

  王宁安曾经在江南横扫世家,传统的士绅豪门,都被流放海外。

  曾家算是见机得早,他们主动抛弃了土地,换取赎金,并且将财富用于投资之上。曾布当时觉得逼着家里交出土地,不近人情,有些亏欠。

  而且曾家人丁众多,没有了土地,就失去了生活来源,难以供养那么多的子孙。

  他就授意曾家,把钱投在金融上面。

  凭着他的才智和权力,给予曾家便利。

  最初,曾布是想让家里赚点钱,子弟能生活的好一点。

  可是他没有料到,这个口子一开,就不是他能左右的。

  曾家就像是吃了大力丸,个顶个都是金融奇才,赚钱飞快,没有多长时间,就赚了上千万的巨款,比起之前的家业,足足多了30倍!

  幸好曾家是在江南,假如在京城,王宁安也早就嗅到了味道,一定会警告这个弟子,免得他走上邪路。

  比如吕家和章家,全都是大户,也是王宁安重点关照,吕家子弟送去了安南,章家子弟去了倭国,到了海外之后,也都是凭着自己的本事,偶尔有些照顾,也不算过格。

  可曾布不同,他先发现了家中的情况,也明白过来,这是有人故意给曾家消息,帮着他们发财,下了这么大的本儿,当然是为了赚得更多。

  毫无疑问,最后的目标一定是他!

  曾布试图劝家里人放弃,反正财富够多了,还要那么多干什么?

  这一次他劝不了了,你小子想干什么,我们种田好好的,不让我们种地,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