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剑华本纪 >

第6章

剑华本纪-第6章

小说: 剑华本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沐雅沁听罢,用力闭上了眼,将眼中的泪水偷偷咽下。一直以来,自己也是一厢情愿的单相思,这根本怪不得韩啸月。自从韩啸月为了龙嫣,将自己丢下之后,她便一直希望有一个机会将韩啸月千刀万剐。而当机会来到的时候,便有些不忍下手了。

    沐雅沁再睁开眼的时候,泪水已经咽下,长叹一声说道:“我不否认,对于他,我一直是一厢情愿。不过,这一切已经在他为了龙嫣而丢下我的时候,完全终结了。正如你所言,我确实已经对他不再动情了。”说完,沐雅沁一甩衣袖说道,“迟海,我们走吧!”说完,扭头便走。

    迟海瞪着司徒生,说道:“咱们的帐,今后定会与你算个清楚!”说完,也随沐雅沁而去。

    看着芳草卉众多弟子远去,司徒生心中暗想:“太好了!少了一个争夺《剑华本纪》的对手,真是天随我愿!”想着,目光便又停留在了唐王李仲寓的身上。

    李仲寓作为亡国之君的后人,依旧保留着贵族特有的为人处世。虽然年龄不大,而且衣着简朴,但是举手投足之间都散发出江南皇族特有的贵气。看着司徒生正盯着自己看,李仲寓清清喉咙,说道:“我唐王不会参与各位江湖中事,只是此次来,我是想要为舍妹讨回一个公道。”说着,转眼看着韩啸月说道,“韩啸月,我来只想问你一句话,你对舍妹许下的诺言,是否当真?”

    韩啸月抬头看看李仲寓,眼前浮现出了李仲仪的音容笑貌。如此可爱质朴的女孩,却因为自己而遭到仇家的毒害。韩啸月每每想到这里,便不由得心中如绞一般疼痛。

    韩啸月看着李仲寓,喊道:“唐王,我曾对舍妹许下诺言,如果舍妹二十四岁之时依旧未嫁,我便娶她!今时今日,如果仲仪还在的话,她就刚满二十四岁。如果唐王不嫌弃,今日韩啸月便在九泉之下娶她为妻了!”

    李仲寓听罢,哈哈大笑道:“好!果然是一条重情重义的好汉!舍妹为你而死,你下九泉娶她,不枉舍妹对你一片痴心!”说着,挥手喊道,“唐家众人听令!今日,我唐家便不插手此事。只是有一样,韩啸月的死,必须由我亲自动手。否则,谁敢再动他一下,便是与我李仲寓为敌!”

    话音刚落,一支毒镖从人群中飞出,直插韩啸月的眉心。李仲寓眼光犀利,随着眼睛所见之处,伸手飞出一只镖。两支暗器碰撞在一起,改变了飞行的轨道,“啪”的一声打在石柱上弹飞了。

    李仲寓大为恼火。自己刚刚说到,谁敢动韩啸月,便是与自己为敌。没想到,话音刚落,就有人以身试法了。

    “哼!怎么,有人想试试我唐家的功夫吗?”李仲寓上前几步,看着众人说道。

    从人群中站出一个人。此人生得肥头大耳,体态雍容,身材短小,一脸的谄笑。李仲寓一眼便认出,这个人是汉昇堂堂主李延亮。

    李仲寓十分看不起李延亮。他弑父杀兄为人不义,叛门投敌为人不忠。对待这种不忠不义的小人,他根本是不会与他多说一句话的。

    李延亮嘿嘿笑道:“唐王千岁千千岁!”说着,便弯腰施礼。

    李仲寓瞥了他一眼,说道:“混账!为何在本王面前放毒镖?难不成当真是要与我为敌吗?”

    李延亮直起腰,谄笑道:“唐王千岁,我就是想试试唐王您的手法是否犀利,别无他意,别无他意啊!”

    “哎,李堂主,干嘛那么奴颜婢膝?”司徒生上前,将李延亮拉住,向他的身后推去,接着对李仲寓说道,“唐王千岁,这是在我中原地界,非是在江南。况且,唐国已经灭国十余年,江湖人士给你面子会喊你一声唐王。你可千万别太把自己当个王爷,我司徒生可不吃这一套!”说吧,脸一扭,便不再看他。

    李仲寓听罢,“哼”了一声说道:“如果不把我放在眼里,便可试试我唐家众将的厉害!万妖谷的恶名谁人不知?杀死了韩啸月,下一个就是你们万妖谷!”。

    韩啸月看到李仲寓被司徒生如此羞辱,便向他喊道:“唐王殿下!不要与她们争辩了,以免有损皇家威严!我韩啸月何德何能,居然值得诸位如此兴师动众的来杀我?”

    “少废话!还不赶紧把《剑华本纪》交出来?”李延亮喊道。曾经,李延亮对韩啸月也是一脸的奴才相,比对李仲寓更甚一倍不止。如今,他却也开始对韩啸月叫嚣。

    真的是墙倒众人推!

    “蠢材!这里好汉众多,万一他真的说出《剑华本纪》的去向,万妖谷加上汉昇堂,也绝对不是众人的对手。”司徒生听到李延亮的喊话,不禁转过头去瞪着李延亮,心中大骂。

    李延亮也深觉自己过早暴露了意图,一时间也羞愧难当。

    韩啸月听罢,反而哈哈大笑着摇摇头,说道:“哈哈!果然还是为了这本秘籍而来的!”说着,嘴角一撇,说道,“恐怕,此次要让你们失望了。《剑华本纪》并没有在我身上!”

    “这点我们当然知道,只是希望你可以识相,说出这本秘籍的下落。否则,我们肯定不会轻易让你活着离开枯禅寺!”司徒生狠狠地说道,虽然他很希望可以自己一个人知道这本书的下落。

    韩啸月笑得更大声了:“哈哈!居然还有人蠢到相信《剑华本纪》还存于世上!”

    此语一出,惊呆了众人。什么?《剑华本纪》已经消失了?”众人纷纷议论,顿时,喧哗声四起。

    “不错!”韩啸月继续说道,“其实,我本可以随便说出一个地方,然后在九泉之下看诸位争得你死我活。不过,对我来讲,直接告诉你们事实的真相才是最残酷的!”

    “那我们抓住他有什么意义?”众人之中有人高声喊道。

    “对啊!没有《剑华本纪》,那我们兴师动众的来到苦禅寺,意义何在啊?”瞬间,众人便再一次喧哗了起来。

    作为这次行动的始作俑者,司徒生立刻遭到了众人的唾骂。为了抓住韩啸月,各大门派都损耗了大量的内力。

    韩啸月并未理会这一切,闭上眼睛继续喊道:“诸位!《剑华本纪》已经存在在我的脑海之中,这本书已经被我销毁,再也没有人会为此而流血了!从此以后,再也没《剑华本纪》了!”说完,韩啸月用尽最后一点内力,将自己全身经脉引爆。“噗”的一声,韩啸月吐出一大口鲜血。

    “韩啸月!你不能死!”司徒生大喊一声,想要使用轻功飞到韩啸月的身边,将他掳走去治疗,却被成松拦住了去路。

    “怎么,你想掳走他?休想!”成松抽出清水剑与司徒生战作一团。

    “可恶!快拦住他!”众人纷纷亮出兵刃,战做了一团。

    韩啸月的头深深的垂了下来。此时,不仅口中的血在不停的往下流,就连身上的毛孔,似乎也在往外慢慢地淌血。没过多久,身上的衣服便完全被鲜血浸透了。

    弥留之际,他似乎感觉时光慢慢停滞,甚至开始倒流。

    渐渐地,耳边似乎听到了父亲的声音:“啸月,来,今后,这只雁翎枪就交给你了……”“啸月,不要管为父,只管杀出去,快去搬救兵来!”

    龙嫣耳鬓厮磨的声音越来越近:“韩大哥,你看这两个人,像不像我们啊!”“韩大哥,救我,救我啊……”

    慢慢地,韩啸月只觉得身轻如燕一般,身体失去了知觉。

    心爱的人,所恨的人,和那些割舍不掉的亲情、友情和爱情,仿佛在自己的眼前又经历了一遍。

    韩啸月心中想道:“原来,人之将死的时候,所见所闻是这般的奇妙。我韩啸月,终于是死而无憾了!”

    渐渐地,他发现,似乎自己又回到了,那个他刚开始来的地方……

    ;

 第二章 战事起,提枪为戍国

    公元964年,蜀国,江源城。

    江源城坐落在蜀国与宋国的交界地带,属于咽喉要冲之地。早在北周时期,这里就成为了入侵蜀国的必经之地。

    赵匡胤黄袍加身后,便开始觊觎蜀国的国土,意欲吞并。蜀国皇帝孟昶派大将韩涛前去支援,随他而来的还有他的独子韩啸月,以及蜀国三万精兵。

    韩啸月面容伟俊,皮肤白皙,是十分典型的将门之后,从小便耳濡目染,学到了父亲韩涛武艺的一招半式。韩涛也十分满意他的学习能力,身边同僚无不称赞他是块练武的好材料。韩啸月也十分争气,仅仅二十一岁就掌握了全部的韩氏枪法。孟昶为了讨好韩涛,便亲自命宫人打造出了一把雁翎枪。可以说,韩啸月枪芒一出,必然见血封喉。曾经,在平息李仁罕叛乱时,一枪挑死了李仁罕帐下大将李广继,在蜀国名声大震。这次蜀国遭受到了宋国的威胁,韩啸月自然十分乐意在前线效力,以证明自己。

    江源城在蜀国属于富庶之地,府库殷实,百姓富足。这份功劳离不开太守齐元振。他在当地已经在任近十年,可以说是当地非常有名望的父母官。他若振臂一呼,江源城百姓无不响应。

    快马禀报,皇帝派来了大将韩涛和他的儿子韩啸月前来支援,随行三万精兵,今天就要进城了。齐元振一大早便带领城中大小官员十余人出城迎接。

    时近中午,一匹快马前来禀报:韩涛将军已经离江源城还有十里。

    齐元振从马上下来,其他官员纷纷下马。

    一名武将模样的人走上前来,站在齐元振的身后,吐了一口粗气,说道:“大人,这韩涛的架子未免也太大了!我们这么多人在这里等他一个上午,中午才刚到十里之外,简直让人生气至极!”

    齐元振回头一看,原来是小将董元。

    齐元振微微一笑,说道:“董将军,你有所不知。韩涛此次前来是奉皇帝旨意,我等并非是在接待韩涛,而是在接陛下。陛下见我等对他派来的大将如此恭敬,必然会对我们更加倚重了,你懂么?”

    董元听罢,嘴角一撇,说道:“我看未必。陛下也太小题大作了。这宋国刚建国不久,赵匡胤那老儿脚跟未稳,怎么可能来犯?即便是大兵压境,就凭我手中开山大刀,拿下老儿的人头易如反掌!”说着,便做了一个砍人的动作。

    齐元振心中十分瞧不起他,心中暗想:“这厮,天天将牛皮吹破了天,却从未听说有何战功。若不是大战在即,我非要在陛下面前参他一本不可!”

    齐元振心中虽是如此想法,但是表现得却十分恭敬,笑道:“董将军意气英发,宋军无人可敌。我猜测,陛下的意思,是希望万无一失吧!”

    就在二人聊天的时候,远处征尘四起。两员身穿亮银盔甲的大将骑着马向江源城的方向而来。

    齐元振眯眼一看,只见大纛旗上写着斗大的一个字“韩”。

    “全体上马!”齐元振一声令下,十几名大小官员纷纷上马,等候韩涛的到来。

    韩涛和韩啸月不慌不忙催马上前,走到齐元振襟前。

    三人马上拱了拱手,便翻身下马,上前互相握住了手臂。

    韩涛哈哈大笑道:“哈哈!齐大人,别来无恙啊?上次成都一别,已经匆匆三载了!”

    齐元振不停的拍拍韩涛的肩膀,笑道:“是啊,韩将军。齐某之所以可以在江源城的任上做了十年的太守,多亏了将军在陛下面前为我美言啊!”

    “哈哈!哪里哪里!齐大人爱民如子,陛下非常宽慰。”说着,韩涛指了指韩啸月,说道,“犬子韩啸月。啸月,快点拜见齐大人!”

    “末将韩啸月拜见齐大人!”说着,韩啸月双手抱拳,一躬到地。

    齐元振赶忙上前搀扶,说道:“哪里哪里。我跟你父是故交,不用如此客气。就叫我齐伯伯吧!”

    韩涛一听,赶忙劝阻道:“哎,军前岂可公私不分啊?待到打退了宋军,我们再论家常也不迟嘛!”

    “哼!”董元听罢,冷笑一声说道,“宋军?何处来的宋军?”

    齐元振回头瞪了他一眼,示意他不要说话。

    韩涛听罢,目光打量了一下董元。这名小将看年纪比韩啸月年长七八岁,即便如此,在自己和齐元振面前也是晚辈。如此猖狂,看来心中怨气不小,于是便不禁反问道:“这位小将,何出此言啊?”

    董元看了一下齐元振的眼睛,明白他并不想让自己在多说一句话。但是韩涛问道了,他便不再隐瞒自己的想法,拱了拱手说道:“韩将军,请听末将之言!那宋国的皇帝老儿新近登基不久,政权不稳固。国内的旧党势力还未翦灭干净,哪里还可能分兵来取江源城呢?恕末将直言,陛下派将军前来,当真是多此一举!”

    “混账!”齐元振听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